相关试卷
- 【2025年春季】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5.《挑山工》同步练习
- 【2025年春季】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8.《威尼斯的小艇》同步练习
- 【2025年春季】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9.《牧场之国》同步练习
- 【2025年春季】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0.《金字塔》同步练习
- 【2025年春季】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同步练习
- 【2025年春季】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同步练习
- 【2025年春季】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 【2025年春季】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4.《刷子李》同步练习
- 【2025年春季】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6.《表里的生物》同步练习
- 【2025年春季】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6.《田忌赛马》同步练习
-
1、按意思写相对应词语。(1)、指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重。(2)、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这里指运河和低地交错排列着。(3)、指悠闲的样子,内心感到非常满足。指绵羊生活在绿色草原上,快乐无忧舒适满足。(4)、大声喊叫。这里指人与动物全都低声细语,可见环境的寂静。(5)、形容面积很大,空旷,看不到边。(6)、用尽目力向远处看。
-
2、词语搭配。
一条条
一条条
一罐罐
一罐罐
一座座
一座座
一片片
一片片
-
3、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低地
的原野
的光芒
的小鸡
的奶牛
的骏马
-
4、根据拼音写字词。
mù chǎng
duān zhuāng
xiāng qiàn
zhuān zhù
jí mù yuǎn tiào
chéng qún jié duì
liáo kuò wú yín
-
5、延伸阅读。
仰望布达拉宫(节选)
进入拉萨,车窗外的林梢上空闪出一座宫殿的剪影:两侧是白宫墙,中间是红宫墙,顶部的喇嘛灵塔、宝瓶、经幢等鎏金饰物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布达拉宫!”心中一声惊呼。我强烈地感到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庄严与崇高。
布达拉宫耸立在拉萨市中心的红山顶上。宫前是拉萨最宽阔最漂亮的北京中路。站在铺着长方形花岗岩的路上仰望布达拉,只见一片青绿的草坪后面,横着一堵高高的围墙,围墙后面便是红山及其山顶上的雄伟宫殿。底部和东西两侧的宫墙为灰白色,称做白宫,正中顶部是褐红色,称做红宫。无论白宫还是红宫,一排排窗口四周都涂了黑色,窗头那白色布帘在高原的劲风中波浪般的猎猎飘动。白、红、黑三色的宫墙及窗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对比强烈,色彩鲜明。
巍峨、雄伟、神圣、庄严,布达拉犹如伫立在世界屋脊上的一位长者,一位哲人。
从红山西侧眺望,透过北京中路旁那三座白色佛塔金黄色的塔尖,看到的是布达拉宫的西侧,它屹立在巍巍山崖上,显得更为高峻、雄奇。
绕到红山北麓的宗角禄康,在一个宽阔的人工湖北岸眺望布达拉,看到的是布达拉背后的宫墙,雄踞于陡峭的崖壁顶部。宫墙、峭壁、古柳、经幡的倒影一起映人湖里,使布达拉在雄伟中又增添了几分俏丽。
倘若站在八廓街头中心大昭寺的金顶上,放眼望去,又可看见布达拉雄伟的宫殿远远地耸立在寺前广场的西北方,耸立在连绵的群山下。
在拉萨,几乎随处都可以望见布达拉。
布达拉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徐治平《仰望布达拉宫》,有删改
(1)、填空。①布达拉宫的宫墙及窗户主要有、、三种颜色。
②作者是透过看到布达拉宫的剪影,接着是站在_
仰望布达拉宫,后来又分别从、、几个不同角度眺望布达拉宫。
(2)、布达拉宫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摘录文中有关词语回答。庄严
(3)、联系全文,写一写你对题目中“仰望”一词的理解。(4)、“布达拉宫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
6、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远远望去,它像飘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那里放射出来的。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1)、从选段第一句话我们了解到金字塔位于;从第二句“沙海”一词,我们了解到沙漠的的特点。(2)、“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3)、这段文字刻画细致入微,通过这些极具的景色描写调动了读者的 , 给人呈现一种立体画面感,高超的表现艺术与表现技巧造就了文章绝美的意境。 -
7、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1)、 《金字塔夕照》译文采用描写式开头的写法,通过把对金字塔壮丽景色的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就这样,作者层层展开,带领着读者一起欣赏它 的外部形象——多像一个“金”的汉字,感受几千年来金字塔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 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还要贵重。最后,作者通过金字塔自身的鲜明对照,抒发了对金字塔夕阳无限好令人陶醉的情怀,饱含作者的(2)、《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金字塔 重量大、体积大、底面积大的特点,使人感受到修筑工程的浩大、艰巨,感受到古代劳动人 民无穷的智慧。建造金字塔过程中的
等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更为令人吃惊的奇迹,并不是胡夫金字塔的雄壮身姿,而是发生在胡夫金字塔上的
-
8、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填在对应括号内。
列数字
打比方
下定义
作比较
(1)、因年久风化,现塔底边长220多米,塔高137米。(2)、建于公元前2700年左右,在1889年巴黎埃菲尔铁塔建成以前,胡夫金字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
9、选词完成填空。(1)、
矗立
屹立
肃立
①在金黄色的沙漠中, 一座座巨大的金字塔巍然 , 傲对碧空。
②清明节,同学们在烈士纪念碑前致哀
③现在,这些金字塔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
(2)、精巧
精致
精美
①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包装。
②展览会上的工艺品件件都很。
③金字塔宏伟而又。
-
10、根据拼音写词语。(1)、āi jí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2)、生活在这鳞次栉比的 gāo lóu dà shà 中的人,仿佛心也被那一层层的钢筋混泥所包裹住了,邻里之间就像陌生人一样。(3)、哥哥有一张精致的脸,高挺的鼻梁,刚毅的 lún kuò , 以致于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很多。
-
11、读句子,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澄(chéng dèng) 净的蓝天下, 一只只和平鸽飞舞盘旋。(2)、这个小村子的人过着贫苦的生活,他们喝水前必须先把水里的泥沙澄 (chéng dèng)清才行。
-
1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译名(zé) 不愧(ku) 遐想(xiá) B、泛滥(làn) 淤泥(yū) 湛蓝(zhàn) C、黏着(nián) 刀刃(rèn) 埃菲尔(ái)
-
13、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 “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 等,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
14、阅读理解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①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 “打破砂锅问到底” 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②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③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 “偶然的机遇” 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①见微知著:
②锲而不舍:
(2)、文中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说明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①
②
③
(3)、为什么说 “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4)、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
15、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两句话合成一句话(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真理常常隐藏在细微的现象之中。(2)、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 你有可能发现真理。
-
16、句子练习;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
他的这个见解,怎能不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呢?
这一偶然的发现,为弗莱明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
1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1)、
空惯
追求
不舍
不得其解
打破砂锅
(2)、科学家们 , 不断探索,终于在航天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3)、对于这个问题,他一直 , 直到查阅了大量资料才明白过来。 -
18、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诞生(dàn yán)
漩涡(xuán xuàn)
花圃(pǔ bǔ)
酸碱(xián jiǎn)
锲而不舍(qì qiè)
-
19、看拼音,写词语
sī kōng jiàn guàn
yuán wěi
huā pǔ
qiū yǐn
jiàn shēng
wú liáo
-
20、课外阅读
黄继光堵枪眼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去夺取被敌人占领的一个高地。当冲锋部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带领两名战士冲了上去。
他们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但在前进途中,敌人的一挺机枪疯狂扫射,部队冲锋受阻。黄继光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心急如焚。此时,他身上已经多处负伤,但他毅然决然地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使战友们能够顺利攻占高地,取得战斗的胜利。
黄继光在战斗中表现出了无比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精神,他的事迹和董存瑞一样,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典范,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了祖国和人民奋勇向前。
(1)、黄继光在战斗中做了什么?(2)、黄继光的精神和董存瑞的精神有哪些共同之处?(3)、你从这些英雄的事迹中得到了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