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东北三省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 江苏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阶段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 湖南省九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化学试题
- 山西、陕西、宁夏、青海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化学试题
- 云南省昭通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湖南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首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 浙江省第一届NBchem 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考试12月联考 化学试题
-
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 C、氢氧化钠的电子式:
D、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
-
2、下列物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麦芽糖 B、天然气 C、聚乙烯 D、蛋白质
-
3、向下图所示装置中充入气体X可进行喷泉实验,气体X可能是A、HCl B、 C、 D、NO
-
4、下列离子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的是A、Cl- B、MnO C、Hg2+ D、Pb2+
-
5、水(H2O)是生命之源。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可用“H2O”表示的是( )A、水晶 B、可燃冰 C、干冰 D、冰
-
6、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下列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太阳能 B、风能 C、潮汐能 D、石油
-
7、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这里的“碳”主要是指A、煤炭 B、二氧化碳 C、碳单质 D、有机物
-
8、
是一种绿色净水剂,易溶于水。某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并探究其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制备。
(1)仪器M的名称是 , 装置B的作用是。
(2)装置C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得知装置D中吸收的为装置A中生成的25%,不考虑其他消耗,若装置D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只有 , 则生成。
实验(二)探究的性质。
实验中观察到b中溶液变为蓝色,a中溶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并产生气泡。
(4)酸R选择稀硫酸,不选择盐酸,其主要原因是;酸R选择稀硫酸时,从d口逸出的气体(填“可以”或“不可以”)直接排放至大气中。
(5)当选用硫酸时,装置a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6)另设计一种方案确认有产生:。
(7)向另一试管中的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变为紫红色。不能证明氧化性: , 其原因是。
-
9、在生产、环保等方面有广泛应用,但其也是一种致癌物。回答下列问题:(1)、中V的化合价为。(2)、和Al在高温下反应生成V和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接触法制备硫酸工业中,常作催化氧化反应的催化剂,如图所示。
①总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I步:;
第Ⅱ步:(补充化学方程式)。
②速控反应是(填“I”或“Ⅱ”)。
③下列有关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填标号)。
A.改变反应历程,降低的值
B.能提高反应物的活化分子百分率
C.能提高反应速率和的平衡转化率
(4)、已知与烧碱的反应为 , 不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由此可知是(填标号)。A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 C.两性氧化物
(5)、一定条件下能生成多钒酸铵,如(六钒酸铵)、(十钒酸铵)、(十二钒酸铵)等。工业上以多钒酸铵为原料,用CO或还原可以制得。①生成的反应属于(填“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②用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用还原 ,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10、江南大学化工学院一团队研究发现的稀土铈基低温耐硫脱硝催化剂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代表空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循环中S的化合价始终不变 B、历程⑥中Ce、Ti形成共价键的数目未发生变化 C、历程③中每生成氮气,Ti转移电子 D、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1、W是由两种常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探究W的组成,设计如图流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已知:M、R、Q、P都是纯净物。
A、W中S的质量分数约为 B、溶液G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C、R通入溴水中: D、P和Q均能溶于稀硝酸 -
12、科学家探究了和NaClO氧化烟道气中NO的反应状况(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已知:参与反应时会有生成,NO被氧化成。
A、的最佳投料比为0.6 B、其他条件相同,越大,NO去除率越大 C、和共同作用最多除去 D、过量NO通入NaClO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
13、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如图所示(条件省略)。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化合物2是淡黄色固体,化合物3为氧化物,则化合物4一定是碱 B、若单质1为黑色粉末,化合物2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则化合物1能溶于水 C、若反应(1)和(2)是氧化还原反应,则反应(3)一定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D、若化合物2为酸性氧化物,化合物4为盐,则化合物3可能是碱性氧化物
-
14、研究发现,牛磺酸是影响动物健康、长寿的关键因素,牛磺酸的结构如图所示。牛磺酸结构中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8,R和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W位于第三周期第VA族 B、原子半径: C、W、X、Z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与能发生反应生成单质R
-
15、一种水性电解液电池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放电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已知:KOH溶液中,只存在一种含铝粒子。
A、室2中可能向室1中迁移 B、一段时间后,室2中可能不变 C、一段时间后,室3电解质溶液pH增大 D、铝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
16、下列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且有相关性的是
选项
操作、现象
结论
A
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 , 溶液褪色
表现还原性
B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持续通入 , 溶液变为无色
表现漂白性
C
向溶液腐蚀铜版的废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红棕色沉淀
该废液中含
D
将粗乙烯气体通入酸性溶液中,溶液褪色
乙烯中一定含有
A、A B、B C、C D、D -
17、在不同的条件下,向不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 只发生反应:。测得丁烷的浓度()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如下表(表中浓度、时间单位已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
时间
浓度
温度/
0
5
10
15
20
25
30
1
3.0
2.4
2.08
1.80
1.62
1.50
1.50
2
3.0
2.0
1.68
1.52
1.50
1.50
1.50
3
3.0
1.60
1.18
1.0
1.0
1.0
1.0
A、 B、实验1使用了催化剂,实验2未使用催化剂 C、实验2中内 D、实验3中丁烷的平衡转化率约为 -
1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在足量烧碱溶液中氯气发生歧化反应: B、将氯气通入溶液中: C、能证明氧化性的反应: D、次氯酸钠与亚硫酸钠反应:
-
19、Liepatoff规则:胶核总选择性吸附与其本身组成相似的离子形成胶粒。硅胶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硅胶溶液的组成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硅胶溶液的胶团不带电荷,硅胶胶粒带负电荷 B、溶于水形成的硅胶粒子数为 C、硅胶溶液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净化 D、该胶粒中,表面离子数目一定大于束缚反离子数目
-
20、良渚古城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遗址的出土器物包括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竹木器、骨角器等,数量达1万多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玉器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B、制作陶器的主要原料是黏土 C、骨角器和竹木器中均只含无机物 D、漆器具有抗腐蚀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