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西来宾市2025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 广东省深圳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 东北三省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 江苏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阶段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 湖南省九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化学试题
- 山西、陕西、宁夏、青海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化学试题
- 河南省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化学试题
- 云南省昭通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1、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并进入空间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使用的燃料偏二甲肼属于烃类物质 B、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外壳采用的高温陶瓷材料氮化硅属于共价晶体 C、空间站中电的主要来源柔性太阳能电池翼,其主要成分中含二氧化硅 D、出舱活动所穿舱外服的主要材料是聚氨酯,其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
2、广东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有丰富的文物资源。下列文物主要成分属于合金材料的是
A.西周兽面纹青铜蚕
B.清千金猴王砚
C.民国木雕大神龛
D.元青花人物纹玉壶春瓶
A、A B、B C、C D、D -
3、油气开采、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行业废气普遍含有 , 需要回收处理并加以利用。(1)、根据文献,对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
①克劳斯工艺。该工艺经过两步反应使转化为:
反应I:
反应II:
写出该工艺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分解法。反应III: , 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③相比克劳斯工艺,分解法处理的优点是。
(2)、消除天然气中是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表面吸附时,研究表明有两种机理途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的速率:途径1途径2 B、途径2历程中最大能垒为 C、在吸附过程中提供了O原子 D、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水分子解吸出来时放出能量(3)、科研人员把铁的配合物(L为配体)溶于弱碱性的海水中,制成吸收液,将气体转化为单质硫。该工艺包含两个阶段:①的吸收氧化;②的再生。反应原理如下:i.
ii.
①25℃时,溶液中、和在含硫粒子总浓度中所占分数随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由图计算,的 , , 则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填“大”或“小”)。
②再生反应在常温下进行,解离出的易与溶液中的形成沉淀。若溶液中的 , , 为避免有FeS沉淀生成,应控制溶液pH不大于(写出计算过程。已知25℃时,)。
-
4、配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铁氰化钾)用于检验。回答下列问题:(1)、的配位数为 , 中配位原子是(填元素符号)。(2)、配位体电子式为 , 对应氢化物HCN分子中键与键数目之比为。(3)、工业上,以石墨为电极,电解(亚铁氰化钾)溶液可以制备 ,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探究的性质。查阅资料,提出猜想:
猜想1: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猜想2:具有氧化性。
【设计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
在10mL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浓盐酸
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加入浓盐酸后,_____i______
II
在10mL和的混合溶液中插入一根无锈铁丝
产生蓝色沉淀
III
在10mL溶液中插入一根无锈铁丝(与II中相同)
产生蓝色沉淀
【结果分析】
①实验I证明猜想1成立,实验现象i是。
②已知:常温下,; , , 又称配离子稳定常数。用必要的文字、离子方程式与数据说明实验I滴入KSCN溶液时无明显现象的原因。
③实验III产生蓝色沉淀是因为产生了 , 生成的与未反应的生成了蓝色沉淀,说明猜想2成立。另设计实验证明的氧化性(要求写出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限选试剂:NaOH溶液、淀粉溶液、KI溶液和饱和溶液)。
④基于猜想1、2成立,可推断实验II、III中(填“”“”或“”)。
-
5、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已知甲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 电极a、b采用石墨或Fe。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装置中电极a应为Fe,b电极为石墨 B、乙装置中可用溶液代替NaCl溶液 C、电极b发生的反应: D、理论上每生成9.0g , 甲装置中将有0.2mol向惰性电极II移动
-
6、已知在少量作用下,常温时能剧烈分解并放出热量,分解的机理由两步构成,I:(慢反应,),II:(快反应),能正确表示整个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是A、
B、
C、
D、
-
7、化合物(XY4)2Z2E8可作氧化剂和漂白剂。X、Y、Z、E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仅有X与E同一周期,Z与E同一族。E在地壳中含量最多,X的基态原子价层p轨道半充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中Z元素的化合价为+7 B、ZE3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 C、ZE2分子的键角比ZE3分子的键角小 D、第一电离能:E>X>Z
-
8、乙醇和乙酸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分离乙醇和乙酸
B.验证乙醇的还原性
C.比较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
D.制取少量乙酸乙酯
A、A B、B C、C D、D -
9、下列陈述I与陈述II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I
陈述II
A
将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产生HClO和
的酸性比HClO的酸性强
B
工业固氮中将与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合成
具有还原性
C
高纯硅可以制成计算机的芯片、太阳能电池
晶体硅具有半导体性能
D
相同压强下,HF的沸点比HCl的沸点低
HF分子间作用力弱于HCl
A、A B、B C、C D、D -
10、氯碱工业涉及、、NaOH、NaCl等物质。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NaCl固体中,含离子数为 B、1L的NaOH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 C、标准状况下,22.4L和的混合气体含有共价键数目为 D、将与NaOH溶液反应制备消毒液,消耗1mol转移电子数为
-
11、部分含Fe或含N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g比f稳定 B、工业制硝酸涉及a→b→c→d的转化 C、常温下,可用e容器盛装d的浓溶液,因为e和d的浓溶液不反应 D、向沸水中滴加h的饱和溶液,一定能形成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
-
12、某化学兴趣小组改进了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装置,新的设计如图。小磁铁在试管外壁控制磁力搅拌子(不与沸腾的浓硫酸反应)。按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铜与浓硫酸反应,浓硫酸只体现氧化性 B、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先变红后褪色 C、冷却后,向反应后的试管A内倒入少量水,溶液变蓝色 D、通过气球打气筒向装置内部通入空气能防止NaOH溶液倒吸
-
13、木质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高分子化合物,在生物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一种木质素单体结构如图,关于该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与NaOH溶液反应 B、该结构中含有5种官能团 C、该结构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与足量加成后的产物不含手性碳原子
-
14、“劳动最光荣,勤奋出智慧”。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福尔马林制作生物标本
甲醛有强氧化性
B
溶液作腐蚀液制作印刷电路板
氧化性强于
C
用NaOH和铝粉疏通厨卫管道
铝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
D
施加适量石膏降低盐碱地(含)土壤的碱性
A、A B、B C、C D、D -
15、一种以铝—空气为电源的航标灯,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关于该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海水中的移向铝电极 C、每转移4mol电子,消耗标准状况下22.4L的空气 D、空气一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16、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可将化学抽象之美具体为形象之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土豆片遇到碘溶液,呈蓝色 B、新制氯水久置,溶液由淡黄绿色变为无色 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KCl溶液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 D、将粉末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固体由白色变为淡黄色
-
17、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需经过NaOH溶液配制、基准物质的称量以及用NaOH溶液滴定等操作。下列所用仪器或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
18、客家菜朴实醇鲜,“酿豆腐”“梅菜扣肉”“娘酒鸡”“酿苦瓜”都是熟悉的客家味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盐腌制梅菜,能延长保存时间 B、用花生油煎“酿苦瓜”,花生油属于混合物 C、豆腐制作过程“煮浆”,是将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 D、酿“娘酒”加酒曲,涉及淀粉→葡萄糖→乙醇的转化
-
19、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成果显著。下列对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天宫二号”航天器使用质量轻的钛合金,钛合金硬度比纯钛小 B、“C919”雷达使用的复合材料中含玻璃纤维,其属于有机高分子 C、“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与互为同位素 D、“嫦娥六号”带回地球的月壤中含有Si、Mg、Al等元素,Al属于s区
-
20、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展示了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观。下列文物中,主要由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洛神赋图
B.三彩载乐骆驼俑
C.木雕双头镇墓兽
D.三星堆青铜神树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