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西来宾市2025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 广东省深圳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 东北三省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 江苏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阶段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 湖南省九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化学试题
- 山西、陕西、宁夏、青海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化学试题
- 河南省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化学试题
- 云南省昭通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1、一种从石煤灰渣(主要含及等)中提取钒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萃取剂(HR)与阳离子的结合能力:;萃取的原理为;“中间盐”中的金属阳离子均为+3价;含的硫酸盐难溶于水;。
(1)、“酸浸”时,钒主要以的形式进入溶液。①为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任写一条)。
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还原结晶”所得“溶液3”的主要阳离子及其浓度如下表:阳离子
浓度
10.79
0.0041
0.11
0.029
据此分析“溶液3”可在工序循环利用。
(3)、“中间盐”的一种含钒物质为;“溶解”后,所得溶液中钒主要以的形式存在。该含钒物质“溶解”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还原”步骤的主要目的是。(5)、“萃取”前,需调节溶液。①已知萃取前溶液中 , 理论上,为避免产生沉淀,应调节溶液pH小于(保留一位小数)。
②实际上,溶液pH也不能过低,其原因是。
(6)、一种V—Ti固溶体储氢材料经充分储氢后所得晶体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①该晶体中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的个数比为。
②储氢材料的性能常用“体积储氢密度”(储氢材料可释放出的体积)来衡量。一定条件下,50%的氢可从上述晶体中释放出来,且吸放氢引起储氢材料体积的变化可忽略。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的摩尔体积为 , 则该储氢材料的“体积储氢密度”为(列出算式)。
-
2、
铜氨配合物在催化剂、电化学传感器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某兴趣小组探究铜氨配合物的制备。
I.准备溶液
(1)配制的溶液,需要胆矾()的质量为。(2)氨水浓度的测定:移取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氨水,加入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该滴定操作用到的仪器有(填标号)。II.探究铜氨配合物的制备
(3)小组同学完成实验制备铜氨配合物。序号
操作
现象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2mol氨水
先产生蓝色沉淀,后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
①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小组同学向实验i所得深蓝色溶液中,加入95%乙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深蓝色晶体。为验证实验中与形成配离子,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实验ii、iii.
序号
操作
现象
ii
取深蓝色晶体于试管中,加入水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忽略液体体积变化),向其中浸入一根铁丝
放置一天后,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颜色变浅
iii
取浓度为的(填化学式)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与实验ii相同的铁丝
2min后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颜色变浅
③检验上述深蓝色晶体中存在的操作及现象是。
(4)该小组同学认为实验中生成了沉淀,若直接向固体中滴加氨水也可得到铜氨配合物。于是取固体于试管中,滴加氨水,发现固体几乎不溶解。理论分析⇌
小组同学认为该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小是导致铜氨配合物制备不理想的原因。
提出猜想 猜想a: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可明显促进铜氨配离子的生成。
猜想b:对比实验i,引入可明显促进铜氨配离子的生成。
猜想c:对比实验i,引入可明显促进铜氨配离子的生成。
分析讨论①猜想c不成立,其理由是。
实验验证 为验证猜想是否成立,设计并完成实验iv~vi.测算溶解的最大质量,记录数据。
序号
操作
溶解质量
iv
取固体于试管中
滴加氨水
v
滴加氨水
vi
滴加氨水,再加入少量②(填化学式)固体
实验结论③实验结果为略大于 , 且(填“大于”或“小于”) , 可证明猜想成立而猜想不成立。
计算分析④实验vi中存在反应:⇌ ,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已知]。
-
3、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具有“氨氧化、析氢”双功能的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B、充电时,阴极室电解质溶液增大 C、复合石墨电极表面,放电时析出 , 充电时析出 D、充电时,每生成 , 阳极室溶液质量减少
-
4、X、Y、Z、W、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的简单氢化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的,的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相等,且与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负性: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C、简单离子的半径:R>W>Y D、和的空间结构均为平面三角形
-
5、一种纯碱和聚氯乙烯联合生产工艺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联合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A、析出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制气”产生的废渣经调制后用于“灰蒸”以回收氨 C、上述过程仅涉及非氧化还原反应 D、“转化”所得用于合成聚氯乙烯
-
6、基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可系统归纳、预测物质的性质与转化。部分含VIA族元素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电解a制时,可向a中加入增强导电性 B、工业上,利用的转化制硫酸 C、若元素为 , 则可预测中元素均能被氧化 D、若元素为 , 则将转化为仅有两种转化路径
-
7、单乙醇胺(MEA)捕获的反应为 , 在催化剂I和II的作用下,该反应均需经历“吸附-反应-脱附”过程,能量变化如图(*表示吸附态)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II更有利于捕获 B、除吸附与脱附外,两种反应历程均分2步进行 C、使用催化剂I比使用催化剂II放出的热量更多 D、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有利于的释放
-
8、下列陈述I与陈述II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I
陈述II
A
装有的密闭烧瓶冷却后,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浅
转化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
除去水垢中的 , 先用溶液处理,再用酸除去
C
空腔大小适配的“杯酚”能与形成超分子,与则不能
与分子大小不同
D
1—溴丁烷与浓硫酸混合液共热,生成的气体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1—溴丁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丁烯
A、A B、B C、C D、D -
9、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a-c为贴在玻璃棒上浸有相应试液的试纸)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与浓硫酸反应,只体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B、为验证的氧化性,试剂可选用 C、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说明具有氧化性 D、a、c两处均可观察到褪色现象
-
10、利用金属钠喷雾氧化法制备 , 并用水吸收法处理该工艺产生的烟气(含、和)。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键的数目为 B、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C、若所得溶液的 , 则该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 D、所得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目为
-
11、调控茉莉酸(如图)的生物合成可增强植物的抗病性。下列有关茉莉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使溴水褪色 B、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能与氨基酸的氨基发生反应 D、仅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
12、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生物工程师采用多次盐析和溶解来提纯蛋白质
重金属盐可使蛋白质变性
B
化工工程师利用苯酚与甲醛的反应制备酚醛树脂
苯酚与甲醛可发生缩聚反应
C
冶金工程师对模具充分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
D
净水工程师向水中加入铝盐以实现净水
水解可产生胶体
A、A B、B C、C D、D -
13、将金矿石(含和等)浸泡于溶液中,并通入空气,利用原电池工作原理(如图),可实现金矿石中的浸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u作原电池正极 B、电子由流向 C、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 D、的溶解速率与溶液中的浓度有关
-
14、实验室利用以下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其中,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制备
B.净化、干燥
C.验证能否与反应
D.验证的氧化性
A、A B、B C、C D、D -
15、传统节日美食承载着中华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宵食汤圆-汤圆中的淀粉属于多糖 B、端午尝粽子-肉粽中瘦肉所含蛋白质可水解 C、中秋品月饼-月饼包装中的铁粉作脱氧剂 D、冬至吃饺子-饺子馅中的油脂属于有机高分子
-
16、交通工具动力系统的演进历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生动缩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畜力时代:给马车的铁制铆钉涂油可防止其生锈 B、蒸汽时代:蒸汽机中的水汽化时,其化学键被破坏 C、燃油时代:内燃机中汽油燃烧时,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D、新能源时代: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质是
-
17、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如“嫦娥”揽月、“天和”驻空、“天问”探火及“地壳一号”挺进地球深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六号”采集样本中所含的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区 B、“天和一号”铝基复合材料中所含的碳化硅属于分子晶体 C、“天问一号”在火星大气中探测出的和互为同位素 D、“地壳一号”在万米深处钻出的石油和天然气均属于化石能源
-
18、劳动工具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下列劳动工具主要由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石磨
B.铜犁铧
C.木质纺车
D.竹耙
A、A B、B C、C D、D -
19、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以为原料合成甲醇可以减少的排放,可以更快地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回答下列问题:
I.和生成甲醇涉及的反应如下:
主反应:
副反应:
(1)反应 。
(2)时,在主、副反应的混合体系中,平衡时,生成甲醇的选择性[选择性]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增大压强,甲醇的选择性增大的原因是。
②时,若在密闭容器中充入和 , 在压强为时,生成0.6mol CO,则时,主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II.催化剂的性能测试:一定条件下使、混合气体通过反应器,检测反应器出口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计算的转化率和的选择性以评价催化剂的性能。
(3)时,测得反应器出口气体中全部含碳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 则该温度下的转化率为。
(4)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对的转化率和的选择性的影响如图1、2所示。
①由图1判断,实验中反应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点为。
②温度高于时,平衡转化率升高的原因是。
③温度相同时,选择性的实验值略高于平衡值(见图2),从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解释原因:。
-
20、茅苍术醇是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3+2)环加成反应为
、(、可以是—COR或—COOR)。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为。(2)、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3)、写出由D生成E的反应方程式:。(4)、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5)、每个茅苍术醇分子中手性碳原子的数目为。(6)、在A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①分子中除含有1个六元碳环外,不含其他环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五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4:4:1: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任写一种)。
(7)、参考以上合成路线及条件,以和乙炔为原料,通过如下流程合成化合物。M、N的结构简式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