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在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表反映出( )
时间
名称
主要内容
1992年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稳定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
1997年
《京都议定书》
温室气体减排成为发达国家的法律义务
2015年
《巴黎协定》
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安排
A、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环境压力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C、生态问题需要世界共同应对 D、世界粮食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
2、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漫画一
漫画二
这是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的漫画《五头怪兽》。漫画中“五头怪兽”将德国踩在脚下贪婪地将其内脏吞食殆尽。
材料二
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冲突。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时,两极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爆发,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活动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
——摘自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一的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对抗,引发了什么事件?漫画二中哪一条约的签订导致德国被五头怪兽踩在脚下?(2)、材料二中“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回答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同时期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图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国和法国等主要殖民列强的实力和威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这些国家已筋疲力尽。1945年以后的几十年里,殖民地人民为赢得独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亚非拉人民相互支持,到1990年,民族主义运动已经横扫了殖民统治。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20世纪的历史潮流。这一历史潮流一浪高过一浪,殖民主义体系的堤坝一块块塌落,新兴民族国家纷纷建立。这保障了一些新兴民族国家的经济发展,其经济增速远超同时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世界殖民体系在全球发展最快的时期(用序号表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发展最快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以来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分析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4)、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优势进行经济、文化等侵略,企图把已取得政治独立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请你为广大亚非拉国家如何应对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4、世界格局总是在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博弈中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问题,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1993年亨利·基辛格的谈话
材料三
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变化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国家力量是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一个基本因素。
——《浅析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动因》
(1)、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武力较量后形成了哪一国际体系?图二与美国推行的哪一政策有关?图三中现象的发生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2)、材料二反映出当今世界格局出现了怎样的趋势?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在当今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博弈中,发展中的中国应对的根本之道是什么。 -
5、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徽标图案,和欧元有关的组织是( )A、
B、
C、
D、
-
6、下表为1948~1952年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统计,这一历史阶段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得益于( )
时间(年)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工业生产上升
农业生产上升
1948~1952
25%
35%
4.8%
A、欧共体的成立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杜鲁门主义的推行 -
7、二战后,美苏关系由同盟走向对抗,根源是( )A、消灭法西斯的目标已经完成 B、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C、互相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 D、双方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
8、1991年12月,日本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2019年1月29日,日本国会通过允许向海外派兵法案。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日本( )A、谋求成为经济大国 B、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膨胀 C、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
9、如图反映的主题是( )A、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非洲独立运动的发展 D、亚非拉国家友好合作
-
10、1958年的布鲁塞尔世博会上,苏联馆和美国馆毗邻而设,是占地面积最大的两个场馆。苏联展馆内汇聚了众多的高科技成果,包括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模型、第一座核电厂模型。它们像胜利宣言一样,使美国如芒刺背。美国人展出的重点是生活方式,彩色电视机放映《美国之游》,展示着美国式的优越。这种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的时代特征是( )A、美苏竞争 B、欧洲主导 C、美苏合作 D、东欧剧变
-
11、人们开始普遍把这两个国家称为超级大国——也就是巨型大陆领土国家,掌握着庞大的资源……自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以来,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共产体制之间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的敌对。可见,“两国”应是( )A、中国、美国 B、美国、苏联 C、美国、英国 D、中国、俄罗斯
-
12、美国实施遏制政策来应对其眼中的苏联威胁,即在全球范围内反对苏联及其他共产主义国家。为此,美国发起了许多区域性联盟,最著名的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联合国 C、世界贸易组织 D、不结盟运动
-
13、1996年12月的《时代周刊》首次提出“新经济”一词,用于形容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下列关于“新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美国开始成为世界霸主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大力扶持高新技术
-
14、如图所示为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美国对西欧的具体援助物资所占比例情况。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了西欧工业基础的雄厚 B、有利于西欧技术人才的培养 C、有利于美国各行各业的发展 D、促进了西欧一体化的进程
-
15、下图为1949年2月美国报纸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日本被描绘成“还没有能力独立行走”的发条玩具男孩形象。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A、美国对日本的扶植和控制 B、日美两国关系趋于正常化 C、美国社会对日本人的嘲讽 D、日本成为美国争霸的工具
-
16、“由于国家保持食品的低价,不断扩大补贴规模,1989年用于食品需求的补贴金在国家预算中占到支出部分的1/3左右,主要食品零售价的补贴份额已高达80%。”该材料表明当时的苏联( )A、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甚微 B、牺牲农业以推进工业化 C、已经建成“福利国家” 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17、1948年,美国、英国和法国宣布在德国的占领区实行货币改革,为成立西德政权做准备。苏联提出强烈抗议,切断了德国西部占领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只保留空中航线,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这说明美、苏( )A、主导的两极格局已经正式形成 B、正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 C、二战时的同盟关系正式破裂了 D、在处理德国的问题上分歧渐大
-
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初期,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开始推行冷战政策。冷战是指二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
19、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古代建筑遗址承载历史变迁,体现文化内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名称
出现的朝代
改进、传播人物(影响)
造纸术
西汉
蔡伦(东汉,改进造纸工艺)
印刷术
隋唐
A(北宋,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B
经过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
C
唐朝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影响
材料二 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摘自[英]培根《新工具》
(1)、请写出材料一中A、B、C三处的正确答案。A(人名);B(朝代);C(发明)。
(2)、根据材料一、二,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时期,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个,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构,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摘编自刘炜主编《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材料二 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到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所谓“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
——摘编自王介南编著《中外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的海外贸易呈现出的新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对我国今天的对外开放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