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调研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质量调研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4月)
-
1、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用蜡烛(主要成分为石蜡)做过一个有趣的“子母焰”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液体石蜡 B、若导管太长,石蜡蒸气易冷凝,难以从导管末端导出 C、导管的下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D、图示现象也能说明石蜡熔点(即固体变为液体的最低温度)高,受热易熔化
-
2、泰山豆腐制作历史源远流长,乾隆年间修订的《泰安县志》曾这样记载:“凌晨街街梆子响,晚间户户豆腐香,泰城家家豆腐坊。”下列豆腐制作的流程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磨豆浆 B、渗滤除渣 C、煮豆浆 D、压制成型
-
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 B、铝呈银白色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酒精易挥发
-
4、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示意图中有四种分子 B、该反应表示H2与O2化合生成水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
5、分类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黄河水 B、矿泉水 C、蒸馏水 D、食盐水
-
6、下列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的是A、氯化镁氯气+镁 B、碳+氧气二氧化碳 C、水+二氧化碳→碳酸 D、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
7、如表所示为氨气的相关信息。结合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物质
分子个数
体积
0℃/101kPa
20℃/101kPa
0℃/202kPa
17g氨气
约6.02×1023个
22.4L
24.1L
11.2L
A、氨分子质量很小 B、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C、温度升高,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
8、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这一基本实验操作常要使用酒精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完酒精灯后,可用嘴吹灭 B、可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D、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要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
-
9、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种类繁多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C、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 D、现今的科学技术已达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
-
10、《黄帝内经》中记载“地气(水蒸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表明古人已认识到云雨是水蒸气经阳光、风等影响变化而来的。下列有关“为云”为雨”的认识错误的是A、此过程体现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B、此过程能实现水资源的重新分布 C、此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D、此过程是通过水分子的运动实现的
-
11、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酒精灯:用于给物质加热 B、玻璃棒:常用作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 C、胶头滴管: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滴加液体 D、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
-
12、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了与水有关的知识后,开展了“以水兴城、打造水韵凤凰城”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
活动一:参观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自来水厂参观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该过程主要包括:取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吸附→投药消毒→配水。
(1)此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步骤是。
(2)经过此过程得到的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原因。
(3)实验室中用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活动二:测量自来水的硬度
【查阅资料】同学们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国家有关水的硬度的标准:
类别
极软水
软水
中硬水
硬水
高硬水
以CacO3浓度计/(mg·L-¹)
0~75
75~150
150~300
300~450
450~700
(4)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取少量自来水,用便携式水硬度检测仪测得该自来水的硬度为100mg·L-1 , 说明本地区的自来水属于。在生活中可用区分软水和硬水。
活动三:探究水的组成
【提出问题】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设计并进行实验】
(5)小李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烧杯内壁有。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基本反应类型是。
(6)小王按如图1所示进行电解水实验。试管a中气体为 ,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结论】
(7)两位同学的实验均可验证出水是由组成的。
【拓展提升】电解纯水速率较慢,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小丁用同一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如图2所示。
(8)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
-
13、如图所示,
(1)往细颈瓶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是说明
(2)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塞好玻璃塞,将A中液体倒匀后,重复2次,静止一段时间A中现象为说明仪器A细颈部的作用为
-
1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纯净的臭氧(O3)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臭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它虽然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但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而且近年来臭氧的应用发展较快,很受人们的重视。
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臭氧通常由以下方法制得。
臭氧处理饮用水。早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臭氧已被用于饮用水处理。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处理效果好,不会产生异味。
臭氧做漂白剂。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遇臭氧后会被破坏,成为无色物质。因此,臭氧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麻、棉、纸张等。实践证明,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
臭氧用于医用消毒。与传统的消毒剂氯气相比,臭氧有许多优点,如表1所示。
表1 臭氧和氯气的消毒情况对比
消毒效果
消毒所需时间(0.2mg/L)
二次污染
投资成本(900m3设备)
臭氧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芽孢等
<5min
臭氧很快转化为氧气,无二次污染,高效环保
的45万元
氯气
能杀灭除芽孢以外的大多量微生物,对病毒作用弱
>30min
刺激皮肤,有难闻气味,对人体有害,有二次污染,残留,用后需大量水冲洗
约3~4万元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臭氧物理性质有(写出一条即可)。(2)、描述臭氧化学性质有(写出一条即可)。(3)、臭氧处理饮用水时,利用了臭氧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4)、为了快速杀灭病毒,应选择的消毒剂是。(5)、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A、臭氧的漂白作用比氯气强 B、图中由氧气制得臭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C、臭氧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对人类有益无害 D、臭氧稳定性差,不利于储存,其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
15、从微粒的视角研究物质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请观察如图微粒模型,用微粒名称填空。(1)、图a中,一杯水是由许多的聚集而成的,每个该微粒又是由1个和2个构成的。(2)、图b中,一瓶氧气是由许多的成的聚集而成的,每个该微粒又是由2个构成的。(3)、图a、图c、图d中的三种分子中都含有的原子是。(4)、由图d可知,1个乙醇分子是由2个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
16、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用途以及使用方法,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请从下列常见仪器的图示中,选择恰当的仪器并将仪器名称填空:
(1)、可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需用到的仪器是。(3)、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需用到的仪器是。(4)、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热源是。(5)、贮存和收集气体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6)、用作配制溶液或较多量试剂反应的容器是。(7)、常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8)、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9)、如图所示,实验室要加热约150mL的水,要完成该实验需要准备的仪器有 (填序号)。(10)、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步骤为:①用手掌紧贴容器外壁;②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③把导气管一端浸入水中;④移开手后导气管内形成一段水柱。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
17、下图所示实验操作及现象不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A
B
C
D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
甲中木条无明显变化,乙中木条熄灭
甲中气体被点燃,火焰呈淡蓝色;乙中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甲中溶液无明显现象;乙中溶液变为红色
结论
蜡烛燃烧产物有水
乙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甲中的高
甲中气体是氢气;乙中气体是氧气
酚酞分子运动到浓氨水中
A、A B、B C、C D、D -
18、“天宫课堂”第三课中,航天员刘洋用2米长吸管喝到芒果汁。心心同学观看后提出“用2米长的吸管喝芒果汁为什么不费劲呢?”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B、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的差异是由碳原子之间形成的不同的化学结构决定的 C、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相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就相同 D、石墨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
20、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化学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D、如果液态水变成水蒸气,那么水蒸气相对于液态水来说就是“新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