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鲁迅《阿Q正传》的这段描写说明辛亥革命具有( )A、彻底性 B、局限性 C、进步性 D、残酷性
-
2、如图为1900年美国媒体刊载的漫画《西方列强眼中的“问题”》,描绘了山姆大叔和约翰牛与六个人物站在一起,抬头望着标有“CHINESEQUIFSTTON”的山峰,山顶是一张愤怒的清朝人物的脸,下方注释有“并不像从远处看起来那么容易”的一段话。该漫画反映了( )A、列强团结一致镇压义和团运动 B、八国联军的侵略方式发生转变 C、列强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中国人民的抗争引发列强担忧
-
3、17世纪至18世纪初期,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华货船中,白银经常占90%,商品不足10%。18世纪后半期,英商将印度棉花运来中国,虽然可以抵消一部分从中国购买的茶叶、生丝等货物的货款,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英贸易平衡问题。这种现象说明( )A、中国传统商品丧失优势 B、英国急于打开中国的市场 C、英国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
4、有学者对唐、宋两代水利工程的数量进行了比较。由此可推知( )
陕西
山西
浙江
福建
总计
唐
32
32
44
29
161
宋
20
25
302
402
769
A、宋代元成了经济重心南移 B、南方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C、水稻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D、丁程修建促讲了农业发展 -
5、学会归纳历史发展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对下列年代尺所示时期阶段特征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
6、南越国是秦末至西汉时期位于岭南地区的一个政权,都城位于番禺(今广州)如图是南越王墓中出土的蒜头纹银盒,其工艺、纹饰与造型充满异域风精。这表明( )A、中国的航海技术领先世界 B、秦汉时期开展了对外贸易 C、岭南是秦汉时期的经济中心 D、广州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
7、“筷子一分为二,又可合二为一,这暗含了中国人太极和阴阳的理念。阴阳为二,代表世间万物两个对立面互相转化;太极为一,代表阴与阳的结含,也意味着一个圆满的结果。”这种观点主要体现了( )A、道家辩证思想 B、法家怯治思想 C、儒家仁政思想 D、墨家兼爱思想
-
8、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两只呆萌可爱的结界兽(如图),形象设计融合了三星堆青铜人像的经典特征,带有浓郁的西南地方文化特色。而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琮、玉壁、铜尊等文物,近年来在河南、山西等地发现了高度相似的“同款”。据此可知( )A、三星堆文化青铜器制作水平领先世界 B、中外科技与文化交流具有悠久的历史 C、夏商周时期的统治范围远至四川地区 D、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存在一定联系
-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公认始于蒸汽机的发明。到了19世纪末,内燃机崛起,成为交通工具乃至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源,加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石油是内燃机的燃料来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与轴心国为了争夺石油资源,运用高科技武器进行过多次残酷较量。可以说,石油资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格局演变的重要推手。
——摘编自观察者网《实业强国:中国制造自强之路》
材料二 国际体系是一个“中心——边缘”体系(如图)。所有国家都在不同的“轨道”上运转。随着国家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实力越大的国家就越向中心接近,获取世界霸权。反之则向边缘移动,成为弱小国家,被强国霸凌。
——摘编自阎学通《国际关系分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谈谈你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和论据源自材料,逻辑清晰,结论高度升华)(2)、结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构建过程,说明材料二中两种相反的运动现象。(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国际格局变化的因素。(4)、上述材料为当今国家治理或全球治理提供了哪些可供借鉴之处? -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0年,俄国城市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10%,90%的居民从事农业生产。当时的农业生产仍普遍使用木犁,粮食产量往往只有种子的一二倍。在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下,1801—1861年农民暴动达2000多起。而在工业方面,英国生铁产量超过俄国11倍。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因此,在19世纪60—80年代,俄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大大加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俄国社会出现的问题。(2)、根据材料二,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3)、综上所述,谈一谈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11、近年来,美国一方面主导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又陆续退出《巴黎协定》、世界卫生组织等。这说明( )A、霸权主义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 B、冷战思维限制国际组织履责 C、世界多极化局面发展遭受挫折 D、生态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
12、英国社会改革家贝弗里奇指出,“贫困是拦在战后重建道路上的五大猛兽之一”。为制伏这头猛兽,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建立了(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华沙条约组织 C、欧洲联盟 D、社会保障制度
-
13、1932年美国退伍军人向政府请愿:“我们曾为民主而战,现在却像垃圾被抛弃。”此言论反映了( )A、胡佛坚持自由放任主义 B、罗斯福新政尚未取得成效 C、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 D、法西斯势力煽动民众情绪
-
14、列宁在1921年演讲中说:“我们必须先让农民吃饱,才能让工厂运转。”为此,苏维埃俄国(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保障物资供应 B、实行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C、开展农业集体化,实现规模经营 D、确立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关系
-
15、19世纪末起,全球风起云涌,冲突不断:英俄在波斯和阿富汗对抗;英法在暹罗对抗;英德在东非对抗;德法在摩洛哥对抗。这些冲突反映出( )A、早期殖民掠夺的残酷性 B、经济竞争引发了殖民对抗 C、亚非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D、美国的世界优势地位动摇
-
16、“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马克思意在肯定工业革命( )A、促进了社会生育率增长 B、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C、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
17、林肯1862年2月给霍勒斯·格里利的信中写道:“我将拯救联邦……如果我能通过不解放一个奴隶就能拯救联邦,我就会这样去做;如果我能通过解放所有奴隶而能拯救联邦,我也会去做;如果我能通过释放部分奴隶而不管另外一些人而拯救联邦,我还会去做。”这表明林肯作为总统在内战中的最高目标是( )A、争取民族独立 B、废除奴隶制度 C、打击南方势力 D、维护国家统一
-
18、彼得一世推行剃须易服、学习西方礼仪,但农奴被排除在“文明化”进程之外,法律明确规定,贵族不得与农奴同桌用餐,违者受罚。这意在强调彼得一世改革( )A、开启俄国近代化 B、主张向学习西方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强化俄国农奴制
-
19、西蒙·玻利瓦尔在《牙买加来信》写到:“我们不再是印第安人或欧洲人,而是独立于原籍的新民族……委内瑞拉已成为祖国,她的利益必须高于一切。”受到启蒙思想影响,玻利瓦尔领导组织(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埃及华夫脱运动 C、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
20、棉纺织业是手工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人们对棉纺织品需求的迅速增长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下列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的发明是( )A、飞梭 B、珍妮机 C、蒸汽机 D、内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