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其中一步关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消耗的甲与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14:15 B、丙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4:1 C、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反应前后有三种氧化物
  • 2、化学上经常需要根据物质的特性进行物质的鉴别。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合理并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别氧气、氮气、空气 B、在实验室中用品尝的方法区别酒精、蒸馏水 C、生活中的白醋、白开水可通过观察颜色进行区别 D、用二氧化碳区别水和澄清石灰水
  •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黑色固体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 4、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 B、CO2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C、SO2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
  • 5、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试管的洗涤 C、量取液体 D、点燃酒精灯
  • 6、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Water for Peace”(以水促和平)。下列爱护水资源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推进工业和城市节水 B、农田大水漫灌 C、工厂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
  • 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纯净的臭氧(O3)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气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它虽然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但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而且近年来臭氧的应用发展较快,很受人们的重视。

    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臭氧通常由以下方法制得。

    臭氧处理饮用水。早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臭氧已被用于饮用水处理。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处理效果好,不会产生异味。

    臭氧做漂白剂。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遇臭氧后会被破坏,成为无色物质。因此,臭氧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麻、棉、纸张等。实践证明,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

    臭氧用于医用消毒。与传统的消毒剂氯气相比,臭氧有许多优点,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芽孢等,而臭氧很快转化为氧气,无二次污染,高效环保。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臭氧的物理性质有(写出两条)。
    (2)、臭氧处理饮用水时,利用了臭氧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臭氧转化为氧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4)、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臭氧的漂白作用比氯气强 B、由氧气制得臭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C、臭氧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对人类有益无害 D、臭氧稳定性差,不利于储存,其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 8、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 其作用是
    (2)、过滤操作中液体液面必须(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滤纸边缘。
    (3)、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还可能是
    (4)、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①﹔②
    (5)、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你同意该同学的看法吗? 。(填“同意”还是“不同意”)理由是
    (6)、若要制得纯水,需要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 9、下图是电解水和水蒸发的简易装置图。认真观察A、B两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一段时间后,若b试管中产生3mL气体,则a试管中产生气体约为mL,试管(填“a”或“b”)中产生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2)、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3)、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______。

    A、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之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4)、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装置和B装置在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
  • 10、如图所示,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

    (1)、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色火焰、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 , 用手轻轻触摸烧杯,感觉到
    (2)、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此实验验证了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不可分。
    (3)、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
  • 11、在空气中点燃镁条,观察到的现象是镁条剧烈燃烧, , 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是将化学能转化为能和能。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反应。
  • 12、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19年8月《Science》杂志报道,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环状碳分子C18.这种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共含有18个
    (2)、晏几道《浣溪沙》中的诗句“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请从微粒的角度解释闻到衣香的原因是
    (3)、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mL的原因是
    (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填序号)。

    A、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前后一共涉及3种分子 D、该反应在常温下就很容易发生
  • 13、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净化流程如图所示。

    (1)、①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

    ②自来水生产可用氯气进行杀菌消毒,该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在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其原理是根据各成分的不同,分离混合物。
    (3)、为了除去河水中的臭味和颜色,可以加入进行吸附,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
    A、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水体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5)、如图所示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 14、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气体的热胀冷缩: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小发生改变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原子种类不同 C、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D、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 15、如图所示,加热150mL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A、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⑤
  • 16、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③④
  • 17、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正式开讲,航天员王亚平把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中,慢慢抽出金属圈,形成了一个水膜,接着,她往水膜表面贴上花朵折纸,这朵花在太空中“绽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纸花绽放属于化学变化 B、水膜中的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水膜中的水分子由里向外运动 D、水袋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 18、在生产、运输、使用化学药品时,应注意安全。下列标志属于“易于自燃的物质”的是
    A、 B、 C、 D、
  • 19、下列仪器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一组是
    A、蒸发皿、烧杯、燃烧匙 B、试管、坩埚、锥形瓶 C、试管、烧杯、锥形瓶 D、蒸发皿、坩埚、试管
  • 20、化学实验仪器是进行实验的重要工具,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A、长颈漏斗 B、试管夹 C、滴瓶 D、坩埚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