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认识水:

    ①从微观角度看,水是由大量构成的,下列模型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 , 该微粒是由构成的。

    A.              B.               C.            D.

    ②从宏观角度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属于水的(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2)、探秘水:水通电后能生成 ,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 可用进行检验,现象是 ,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 可用进行检验,现象是 , 说明该气体能燃烧,请你写出该气体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上述两种气体的体积比大约是
    (3)、净化水:如图是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图:

    ①沉淀池中常用的絮凝剂是(填名称):吸附池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性。

    ②向清水池中加入消毒剂后发生变化。

    ③通过配水泵输送到千家万户后的水还不能直接饮用,要转变成饮用水,日常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是

    (4)、利用水:我国空间站中,航天员所需的氧气可以通过电解水的方式来获得,请写出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5)、保护水:“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下列关于爱护水资源的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B、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大量节约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C、水体有自净能力,所以生活污水不必集中处理和排放
  •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将如图仪器名称填在与其用途相对应的位置上。

    ①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

    ②用于称量物质质量的是

    ③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液体反应容器的是

    ④用于夹持较高温度物品的是

    ⑤用于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固体药品的是

    ⑥用于量度液体的体积的是

    ⑦能在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热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②倾倒液体时,标签未朝向手心,造成的后果是

    ③胶头滴管使用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其他试剂,会导致;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应保持橡胶帽在上,如果平放或倒置,造成的后果是(答一点即可)。

    ④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没有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造成的后果可能是

  • 3、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很多物质在空气中都可以燃烧,例如镁条、石蜡、酒精、天然气等物质。请你根据所学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其中,最能说明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除了镁条燃烧中的现象之外,化学变化还可能伴随的现象有哪些?请你写出另外三条
    (3)、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变化,镁条燃烧时,能量转化是能转化为光能和能。
  •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做实验”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化学实验室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场所,进入化学实验室做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下列行为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A、进入化学实验室后,可私自动手使用实验桌上的仪器进行实验 B、用手直接接触药品,直接闻药品气味,但严禁品尝药品味道 C、点燃酒精灯时,不能用一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D、实验结束,将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 5、下列对于科学探究的认识错误的是
    A、科学始于问题,没有了问题,科学发展就走到了尽头 B、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C、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D、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过程,不需要合作
  • 6、某校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开展“自制简易净水器”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通过设计、制作净水器,并展示评价作品等环节得到作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用活性炭净水是因为其结构疏松多孔 B、小卵石和石英砂主要除去可溶性杂质 C、自来水净化后变为纯水 D、蓬松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净水的速率
  • 7、下列关于实验的“先”和“后”说法错误的是
    A、将玻璃导管与橡皮管连接时,先用水将玻璃导管口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将玻璃导管插入橡皮管 B、加热固体组装仪器时,先放铁架台后固定试管,最后放酒精灯 C、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挤出胶帽中的空气,后把胶头滴管插入试剂瓶中吸取试剂 D、给试管中的固体试剂加热时,先使试管预热,后对试剂集中加热
  • 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B、化学变化的过程伴随着能量变化 C、科学探究是一个“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 D、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 9、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B、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C、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的结果 D、水的天然循环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 10、沂源水务发展有限公司将站在“生态立县”的高度,不断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倾尽合力将两座污水厂打造成“花园式污水处理厂”,该厂可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净化处理,以下有关净水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可以除去污水中所有杂质 B、在净化水过程中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 C、经过处理后达到自来水标准的水仍然是混合物 D、污水厂的净水步骤: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蒸馏
  • 11、“”“”“”分别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微观模拟图中,能表示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D、
  • 12、进行化学实验时安全要放在首位。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将实验后剩余的试剂放入指定容器内 B、将废液直接倒入水槽并冲进下水道 C、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他人
  • 13、过滤操作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 B、 C、 D、
  • 14、化学科学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下列不是化学领域研究的是
    A、新能源开发 B、生命过程研究 C、太空探索 D、地壳运动
  • 15、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过滤 B、吸附 C、静置 D、蒸馏
  • 16、在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时,小明提出:固体石蜡可能需要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形成假设 C、获取证据 D、形成结论
  • 17、下列仪器不可以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 B、量筒 C、燃烧匙 D、陶土网
  • 18、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①如图1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硒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1得,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硒元素位于第周期,在化学反应中,硒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②图2为5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A、B、C、D、E 五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与 B 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填字母)。

    (2)、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约为1.993×10-26kg,一种硫原子的质量约为5.314×10-26kg,这种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19、如图1所示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结构图(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参加反应的氧气为足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暗紫色固体是(写化学符号)。
    (2)、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是
    (3)、反应⑤的实验现象是
    (4)、上述5个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填序号)。
    (5)、工业上制取氧气的过程如图2所示。工业上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不同。储存在蓝色钢瓶里的“液态B”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20、

    催化剂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

    【任务二】探究催化剂

    (2)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固体(CuO)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设计了如图实验进行验证,请填写下表:

    步骤①现象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实验结论

    无明显现象

    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

    称量得到的质量为g

    与步骤③现象相同

    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步骤对比可以证明氧化铜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4)步骤②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

    (5)步骤⑦的目的是

    【任务三】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小组同学以生成100mL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实验。

    序号

    5%H2O2溶液的体积

    催化剂

    收集氧气的体积

    待测数据

    200mL

    2g氧化铜

    100mL

    a

    200mL

    2g二氧化锰

    100mL

    b

    (6)表中的待测数据是;若a>b,可得到的结论是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