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化学与我们的健康、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变质食品中含霉菌毒素,加热后可使用 B、煤气泄漏后打开油烟机排气 C、蒸馏水比自来水纯净,应长期饮用 D、向食品包装袋充入氮气延长保质期
  • 2、“绿色”的含义包括“绿化城市、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内容。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理念的是
    A、人走不忘关电灯,手洗不忘关龙头 B、废旧电池随意乱扔 C、尽量减少一次性木筷、餐巾纸等物品的使用 D、同学间发电子贺卡代替赠纸质贺卡
  • 3、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取用大理石 C、倾倒液体 D、量取液体
  • 4、世界万物是不断变化的。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香水挥发 B、光合作用 C、铜器锈蚀 D、烟花燃放
  • 5、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5g,将其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时烧杯中溶液含有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2)、反应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
    (3)、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g。
    (4)、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g(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 6、

    在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现象不明显。为证明两者发生化学反应,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探究活动,选取以下两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讨论,请你参与其中。

    方案一、测定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

    【实验操作】

    室温时,将温度传感器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得到温度变化图像。

    【实验分析与反思】

    (1)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的反应是反应(填写“吸热”或“放热”)。

    (2)图中点(填写字母)表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pH为

    (3)若用固体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验证中和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你认为可行吗? , 理由是

    方案二、用无色酚酞试液作指示剂检测

    【实验操作与现象】

    (4)步骤如下:

    ①反应前向氢氧化钠溶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显色。

    ②然后逐步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变化曲线如图。

    【实验分析】

    (5)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的阴离子有(填离子符号),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混合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的实质是

  • 7、某同学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g,量取水的体积为mL。
    (2)、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上述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将错误进行改正
    (3)、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对所配制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的影响是(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4)、①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则应直到天平平衡。

  • 8、

    归纳演绎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Ⅰ.小红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部分化学性质,如图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

    (1)图中A所代表的物质类别是

    (2)若想验证性质②,得到浅绿色溶液,选用的单质是(填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性质③决定了盐酸可用于除铁锈,将表面生锈的铁钉投入到适量稀盐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氢溴酸是一种和盐酸性质非常相似的一种酸。氯化氢(HCl)气体的水溶液是盐酸,溴化氢(HBr)气体的水溶液是氢溴酸,无色液体,打开盛氢溴酸的试剂瓶盖,可以看到有白雾产生。氢溴酸有酸性很强,能与除铂、金和钽等金属外的很多金属单质发生反应。

    (4)由“打开盛氢溴酸的试剂瓶盖看到白雾”这一现象,可知氢溴酸具有(填性质),所以氢溴酸的保存方式是

    (5)根据结论推测,氢溴酸还可以和下面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填序号)。

    A.木炭     B.氧化铜(黑色粉末)C.二氧化碳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并描述反应现象

  • 9、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浩瀚的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请你运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淡化:目前海水淡化普遍采用的方法是
    (2)、海水制镁:从海水或卤水中制备金属镁流程图(图中A表示加入的物质)如图:

    ①写出加入石灰乳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操作Ⅰ的名称是

    ②写出电解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 , 得到的另一种产物在自来水生产中的用途是

    (3)、海水晒盐:下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Ⅰ.在蒸发池中不变的量是(填“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或“溶剂质量”),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Ⅱ.某“海水盐”溶液中除氯化钠之外,还含有少量氯化钙、氯化镁和硫酸钠,为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可进行下列操作:a.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b.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c.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d.过滤得到溶液甲。

    ①上述操作中加入试剂的顺序是(填字母代号)。请写出加入Na2CO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即可)。

    ②小明同学认为以上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请将以上方案补充完整。

  • 10、如右上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20gc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2)、如图中P点所表示的意义是
    (3)、在t3℃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g。
    (4)、分别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情况下可采取的方法是
  • 11、学习了常见的酸、碱后,同学们对碱的化学性质进行整理归纳,并进行以下实验活动:

    (1)、实验一中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说明KOH溶液显碱性,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
    (2)、实验二中产生的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同学们发现实验三无明显现象,无法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于是继续进行探究:取少量实验三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 观察到产生气泡,证明CO2和K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明朝于谦在《石灰吟》诗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你回答:
    (1)、诗句中“千锤万凿出深山”所体现物质的变化是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烈火焚烧若等闲”所体现的化学反应是石灰石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粉骨碎身浑不怕”所体现的是生石灰与水的反应,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要留清白在人间”指的是氢氧化钙暴露在空气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钙在农业上常用于
  • 13、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盐酸

    加入过量的CaCO3 , 过滤

    B

    鉴别NaCl溶液和NaOH溶液

    取样,滴加CuSO4溶液,观察现象

    C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取样,滴加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D

    除去O2气体中混有的CO2气体

    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A、A B、B C、C D、D
  • 14、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显酸性 B、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酸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
  • 15、要将40克溶质质量分数5%的食盐溶液变成10%的食盐溶液,可采用的措施是
    A、再加入2g食盐 B、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水40g C、蒸发掉20g D、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 16、炉具去污剂中含有NaOH,洁厕灵中含有盐酸。以下关于酸、碱的理解和运用不正确的是
    A、可借助酸碱指示剂来鉴别炉具去污剂和洁厕灵 B、NaOH固体易潮解,易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C、打开装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D、炉具去污剂和洗洁精去污的原理相同
  • 17、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实验室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B溶液刚好达到饱和)

    A、海水“晒盐”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食盐 B、A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A、B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B、C和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18、海洋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下列关于海洋中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晒盐”后剩余的母液可用于提取多种化工原料 B、海水中溶有大量的盐类,其中含量最多的盐是氯化镁 C、海水淡化只能得到淡水,剩余物质不再有任何利用价值 D、海底蕴藏着无以计数的能源,如:“可燃冰”,所以我们不用担心未来能源问题
  • 19、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小组学习群中的交流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A、小苗: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小赵: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小孟: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小王: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 20、某学生的笔记本记录着下列数据,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了7.5mL水 B、用pH试纸测得某地下水的pH为5.2 C、托盘天平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6.7g 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9%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