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过氧乙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化学式为C2H4O3 , 易挥发,呈弱酸性,见光、受热易分解。0.005%~1%的过氧乙酸水溶液常用于消毒杀菌。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可以在铁质容器中配制过氧乙酸溶液 C、贮存过氧乙酸应注意避光、密闭、低温保存 D、消毒杀菌用的过氧乙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越好
  • 2、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加特仪器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再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 B、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a处固体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b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实验结束时,为节约药品,应该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再停止加热 D、一氧化碳有毒,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 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一氧化碳分子:2CO B、两个氢原子:H2 C、铁离子:Fe2+ D、氧化镁:MgO2
  • 4、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铟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 C、在化学反应中,铟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D、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所以铟元素和铝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5、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稳中有增,化肥的合理使用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A、K2CO3 B、Ca3(PO4)2 C、CO(NH2)2 D、KNO3
  • 6、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溶解就是在溶剂分子的作用下,溶质分子或离子均匀分散到溶剂中的过程 B、溶解过程通常伴随能量变化,如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 C、与乳化作用相比,溶解能使物质混合得更均匀 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 7、如图是项目式学习小组制作的简易净水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卵石、石英砂起过滤作用 B、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C、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纯净物 D、为提高净水效率,水应该从a处进,b处出
  • 8、“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酒精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液柱升高——温度升高,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固体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
  • 9、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网络,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离子
  • 10、“笔墨纸砚”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属于“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有金属光泽 B、硬度小 C、导电性 D、可燃性
  • 11、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如图是某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请回答下列问题:

    XX钙片

    [药品规格]每片含CaCO30.25g

    [用法用量]每次1片,每天3次

    (1)、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如果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g。
    (4)、若服用含10gCaCO3的药物,与多少克葡萄糖酸钙[化学式CaC6H11O7 , 相对分子质量430]中钙元素的质量相等。(写出计算过程)
  • 12、

    (一)科普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臭氧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可以支持燃烧。空气中的氧气在高压放电的条件下能转化为臭氧,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约25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

    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臭氧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研究人员用臭氧分析仪监测紫外灯照射产生的臭氧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1,还通过实验研究了臭氧浓度与其杀菌效果的关系(如图2)。

    阅读分析,解决问题:

    (1)写出氧气转化成臭氧的符号表达式

    (2)为保护臭氧层,应采取的措施是(写1条)。

    (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4)由图1可知,紫外灯照射时间相同时,氧气产生的臭氧量比空气产生的臭氧量(选填“大”或“小”)。

    (5)由图2可知,臭氧浓度与其杀菌效果的关系是

    (二)工业上以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和空气为原料合成氨气,流程如图所示:

    (6)“空气分离”中分离出来的N2O2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7)“氧化制氢”时温度约在1300~1500 , 但无需外界供热,说明该反应(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8)“合成氨”需要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9)“氨分离”常采用液化分离法,类似于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主要原理是根据NH3N2H2(选填“熔点”或“沸点”)不同将其分离开来。

    (10)流程中将N2H2返回到合成氨设备中,其目的是

    (11)国际能源署预测2050年氢基燃料(包括氨)在交通燃料中的占比会提高到近30%。现有研究表明,以氨气氢气为混合燃料的内燃机是碳中和时代非常有竞争力的零碳动力。氨气、氢气混合燃料的内燃机中发生的反应主要有:

    NH3+O2N2+H2O

  • 13、

    为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先在电解水器玻璃管里加满水,再接通直流电源。

    【实验现象】

    (1)通电后,甲玻璃管中气泡首先出现的位置在(选填“a”、“b”或“c”)处。甲、乙两支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切断电源后,打开乙处活塞,将燃着的木条放在乙玻璃管尖嘴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

    (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实验改进】

    (5)电解纯水速率较慢,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NaOH增强导电性,NaOH本身不参与反应。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NaOH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进行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NaOH溶液浓度为(选填“5%”或“10%”)、电压为(选填“6V”、“9V”或“12V”)。

    【反思评价】同学们不但探究了水的组成,得出正确结论,还对“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素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 1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指定仪器a的名称是
    (2)、若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3)、选用B装置进行实验时,未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立即开始收集,造成的后果是
    (4)、图中C、D是收集到的两瓶氧气,若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应选用的是(填“C”或“D”),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5)、若想测量产生氧气的体积,应将装置F中导气管口(填“①”或“②”)端与装置G连接。
  • 1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上述示意图中,共包含种元素。
    (2)、A、B、C、E中属于阳离子的是(填离子符号,下同)。用化学用语表示:硫酸根离子
    (3)、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m= , 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2023年8月日本宣布向海洋倾倒被福岛H3核污染的废水,此举将长期严重污染太平洋,威胁生命安全,遭到许多国家的反对,H3是一种核内含有2个中子的具有放射性的氢原子。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H3H2H1(即普通氢原子)都属于氢元素 B、H3与普通氢原子相比,原子核外都有1个电子,但含有不同的中子数 C、H3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
    (5)、如图表示的是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氮气和氧气会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方框A、C中,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有(填化学式)。

    ②生成物中,N和O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 16、兔年春晚的节日《满庭芳·国色》展现了五种中四传统色一沉合、凝脂、湘叶、群青和桃红,分别对应黑、白、黄、青、赤五种本源之色,在这满庭芳的国色中也蕴藏着独特的化学内涵。
    (1)、沉香:黄黑色,给人以稳重、力量之感。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古人多以炭黑作为黑色颜料,请写出碳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凝脂:凝眉似玉、洁白高雅。宋代的德化窑的白瓷,是一种纯粹的凝脂白。陶瓷烧制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其中包括CaCO3__CaO+CO2 ,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3)、缃叶:是浅黄色。古代绘画所用的黄色颜料可取自含砷As矿物。例如雌黄As2S3 , 其中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砷As元素化合价为。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你能得到的一条信息是

    (4)、群青:古代的群青颜料由青金石研磨制成。青金石是指碱性铝硅酸盐矿物,含NaAlSiO等元素,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不同。
    (5)、桃红:逃之夭夭,灼灼其华,古代的桃红胭脂可由红花汁制成,红花的染色成分为红花素C15H12O6 , 红花素属于(填“化合物”或“氧化物”)。
  • 17、下列图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红磷在盛有一定量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至熄灭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C.等质量、浓度的双氧水在有无催化剂下反应

    D.水通电一段时间

    A、A B、B C、C D、D
  • 18、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的原子都有质子和中子
  •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液氢中氢分子的间隔比氢气中氢分子的间隔小 B、氧气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C、氢气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本质是氢、氧原子的重新组合 D、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氦3原子,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0、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水分子停止运动 B、H2O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分子间间隔变大 D、木炭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碳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