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直线AECD相交于点BDBE=60°BFAE . 求FBDCBF的度数.

  • 2、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1)、y=3x+2x+2y=11
    (2)、2a5b=124a+3b=2
  • 3、计算∶
    (1)、141+22×20250
    (2)、15x2y10xy2÷5xy
  • 4、如图所示,在周长为44的长方形ABCDAB<AD中放入一个边长为8的大正方形BEFG和两个边长为6的小正方形CHJKPQMN , 其中点E、G分别在BCAB上,点H、K分别在边CDBC上,点P、Q在边AD上,点N在边EF上.记如图的三个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S1S2S3 , 若S3S2=2S1+4 , 则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

  • 5、若 am=2an=3 , 则am+n的值为
  • 6、如图是路政工程车的工作示意图,工作篮底部与支撑平台平行.若1=30°2=50° , 则3的度数为

  • 7、已知方程3x-y=5 , 用含y的代数式来表示x,则x=
  • 8、计算:2b2=
  • 9、如图,点E,F分别是长方形ABCD的边AD,BC上两点,连结EF , 此时EFB>60° . 将四边形AEFB沿EF翻折得到四边形A1EFB1A1B1AD于点G.继续将四边形A1EFB1沿EG翻折,点A1翻折到点A2 . 设EFB=αA2EF=β , 则αβ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

    A、α=32β B、α+12β=90° C、2α+12β=180° D、3αβ=180°
  • 10、已知x52+x72=30 , 则x62的值是(   )
    A、13 B、14 C、15 D、16
  • 11、中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道题:“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其大意如下:有若干人要坐车,如果每辆车坐3个人,那么就有2辆车空出来;如果每辆车坐2个人,那么就有9个人没车可坐,需步行.假设有x个人,有y辆车,可以获得的方程组为(   )
    A、x3=y2x2=y+9 B、x3=y2x2=y9 C、x=3y2x+9=2y D、x=3y2x9=2y
  • 12、下列各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a+3)(a3) B、a+33+a C、(a+3)(3a) D、(a+3)(3a)
  • 13、如图,已知 ab , 小张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a上.若1=32° , 则2的度数为(   )

    A、64° B、60° C、58° D、32°
  • 14、计算a10÷a2结果正确的是(   )
    A、a20 B、a12 C、a8 D、a5
  • 15、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越来越发达,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需要用到碳纳米管,我国已具备研制直径为0.000000049的碳纳米管,数据0.000000049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4.9×108 B、0.49×108 C、0.49×109 D、4.9×109
  • 16、下列是二元一次方程3x2y=2的解的是(   )
    A、x=1y=1 B、x=2y=2 C、x=0y=0 D、x=0y=1
  • 17、如图,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延长AB,DC交于点E,在DE上方作EFG , 使点F在线段DE上,且1=2 , 连结DG

    (1)、若1=35° , B为AC的中点,求ADC的度数.
    (2)、连结BD , 当BDG=BEG时.

    ①求证:四边形BEGD是平行四边形.

    ②若3=DAB , 求证:BC=FG

  • 18、已知抛物线y=ax2+bx+11(a,b为常数)经过点A(6,11)B(-1,4)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若点B向右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n(n>0)个单位长度后,恰好落在抛物线的顶点处,求m,n的值.
    (3)、点C在抛物线上,且在第一象限,若点C的纵坐标小于16,求点C的横坐标xC的取值范围.
  • 19、周末,小瓯骑自行车从家里向雁荡山(离家路程4500米)出发.10分钟后,她开始休息,休息时发现学生证放家里忘带,于是打电话联系爸爸.接到电话后爸爸立即开摩托车送过去,拿到学生证后小瓯以原速继续骑行,爸爸则不着急慢慢返回.两人离家的路程y(米)随时间t(分钟)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爸爸到达小瓯休息地前,他离家的路程y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为y=kt6000

    (1)、求ka的值.
    (2)、爸爸到家后马上打电话给小瓯,得知她还没到达景区.问:小瓯此时离景区还有多远?
  • 20、根据要求作图并证明.

    (1)、如图,请按以下步骤进行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

    ①画一条直径AB

    ②作OB的垂直平分线交O于点C,D;

    ③连结ACAD , 得到ACD

    (2)、根据第(1)小题作法,给出ACD是等边三角形的证明.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