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青春正是追梦的年纪,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文学作品中有着形形色色的“追梦人”,班级决定开展文学阅读活动,从这些“追梦人”身上汲取能量。
“豆腐张”的夙愿
薛培政
温暖的春阳下,郑州滨河公园的小剧场热闹非凡。看戏的听戏的人围了一圈又一圈,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那阵势比过年还热闹。
这天台上的主角依然是“豆腐张”。听着他那高亢明亮、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的唱腔,台下观众直呼过瘾。那些老年观众感慨地说:“‘豆腐张’的唱腔,就像陈年老酒一样,有浓郁的老戏味道。听他的戏就是把巴掌拍疼了也情愿。”
“豆腐张”本名张丙辰。有观众问起他的职业,老张不藏不掖地笑着说道:“唱了快二十年的戏,后来剧团效益差,解散了。当时我已是四十大几的人,再学艺也来不及了,就把祖传做豆腐的手艺又捡了起来,唱戏就成了业余爱好。”
20世纪50年代初,张丙辰生在荥阳一个村子的“豆腐世家”。从他爷爷那辈起,家里就做豆腐生意,他从十六七岁开始也跟着爹学做豆腐。久了,丙辰爹发现这孩子的心思似乎不在做豆腐上。只要有点闲空,他就往镇上的剧团跑,看过的戏曲竟过目不忘,学唱起来也有模有样。
“这唱戏能顶饭吃还是能当衣穿?”他爹对他偷偷学戏一百个不情愿,便想方设法进行阻拦。说他,他权当没听见;逼急了,他就以绝食抗争。爷儿俩闹得成了反贴的门神。
后来这事传到了剧团团长的耳朵里。这团长特意登门拜访,一个劲儿地夸丙辰是唱戏的好苗子,说有意将其收为弟子。起初,丙辰爹死活不答应,剧团团长便三天两头登门做工作。最后,团长提出要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丙辰,丙辰爹这才松了口。
丙辰进了剧团,主攻文武小生、须生。多年耳濡目染打下的底子,加上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让他没几年就成了十里八乡公认的名角儿。
20世纪80年代,他带剧团到哪个村唱大戏,台下都是人山人海,不知多少人徒步几十里就为看他的戏。到了90年代末,由于戏曲不景气,剧团陷入困境,自行解散了。那阵子,他看着同事一个个改行自谋生路,焦虑得彻夜难眠。
自打剧团解散后,他家里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上有年迈的双亲,下有一双读初高中的儿女,为挣钱养活全家,他又捡起了做豆腐这门生意。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磨豆子做豆腐,做好了抬到小车上沿街叫卖。
常年风里来雨里去,虽然苦点儿累点儿,他却不想让家人看到他落魄的样子,每次卖豆腐归来快到家
门口时,他就开始哼唱起来。每有空闲,他依然坚持吊嗓子练功夫。遇上当年的观众想听他的戏了,他把卖豆腐的小车往旁边一放,张口就来上一个唱段。看着他整天乐呵呵的样子,有人说:“这人心真宽,都落到卖豆腐这一步了,也没见他愁眉苦脸过。”
他笑着对人说道:“愁眉苦脸解决不了问题。人这一辈子,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要多想‘一二’,少想‘八九’。遇到不顺心的事了,要多往宽处想,人就变得豁达了。”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等把父母亲侍奉到老,他们夫妻也被儿女接到郑州生活了。
张丙辰一开始不习惯大城市的嘈杂,总是闭门不出。老伴儿怕他憋出病,总是强行拉着他出门随处走走。
那天,俩人逛到滨河公园,见老年演唱团正在演出,张丙辰听到音乐伴奏声,心里痒得就像小猫抓一样,情不自禁地上前拿起话筒唱了一段《朝阳沟》。他那韵味十足的唱腔,吸引得园内游人纷纷驻足。一曲唱罢,观众们连声叫好,演唱团团长也热情邀请他进团,他却红着脸摆摆手离开了。
知夫莫如妻。那天,老伴儿拉着他的手说:“老头子,这些年也真难为你了,我今天要帮你实现藏在心里多年的愿望。”说完,便拽着他的手走进了滨河公园,让他加入老年演唱团。
从此,他几乎每天都在台上演唱,就像要把这些年欠观众的戏补回来一样,有时嗓子都唱哑了,仍乐此不疲。在观众口口相传中,“豆腐张”的粉丝也越来越多,过去的老同事也为他高兴:“老了老了,又火了。”
谁料,正当他重新走上舞台,再展当年风采的时候,徒弟张小鱼的一个电话改变了他的人生曲线。
当年剧团解散后,张小鱼跑到南方做生意,等积攒一些积蓄后,便欲回乡招收艺徒,重建剧团。他了解师傅对戏曲的热爱,未等开班收徒,先向师傅发出了授课传艺的邀请。
接到邀请的那天晚上,他又一次失眠了。经过一番思量后,他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要回乡为张小鱼重建剧团添上一把柴。
对于他的选择,家人没有一个赞成的。儿子劝他道:“咱们一家终于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大小事又不用您老操心,您想唱戏有舞台和观众,何必再回去遭受那份苦累?”
老伴儿和女儿也随声附和:“重建剧团哪是容易的事?您为啥放着清福不享,非要去那浑水?”
老年剧团更舍不得这个“台柱子”,想方设法地挽留。可任凭人家磨破嘴皮子,他也不改初衷:“俺这辈子把唱戏看得比命都重要,可要让乡村戏曲活起来、火起来,需要一代代人传承。再不抓紧传授,那些老戏曲就失传了。”
次日,他毅然带着行李和衣服,头也不回地登上了回乡的公共汽车。
(选自《百花园》2024年第6期,有删改)
(1)、请根据内容,梳理“豆腐张”与豆腐和戏曲的渊源。20世纪50年代初
张丙辰出生于一个“豆腐世家”
十六七岁时
后来
剧团团长多次登门,丙辰进剧团成了名角
剧团解散,他又捡起了做豆腐这门生意
一晃十多年过去
毅然决定回乡帮助张小鱼重建剧团
(2)、文章描写豆腐张除了正面刻画外,也侧面写了听众的反映,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划线句表达效果。看戏的听戏的人围了一圈又一圈,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那阵势比过年还热闹。(3)、豆腐张也是一个“追梦人”,在他的追梦路上有着自己的“夙愿”,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对豆腐张“夙愿”的理解。(4)、除了豆腐张之外,以下哪个人物也可以给你的追梦之路带来力量,请结合原著内容说明理由。A.孙悟空《西游记》 B.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简·爱《简·爱》
-
2、【搜集演讲资料】(1)、从名人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滋养青春智慧。在整理“名人故事资料包”时,有一个小组搜集的资料出现了错误,请阅读下列选项,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智者不惑:鲁迅在《故乡》中以冷峻的目光审视闰土的异化,揭示封建思想对劳苦大众精神的毒害。 B、仁者不忧:杨绛在《老王》中用一颗仁爱之心去直面人生不幸,她因为老王不能原谅她而“愧怍”。 C、勇者不惧:杨振宁笔下的邓稼先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实验现场,最终成功领导研制出了中国首颗原子弹。 D、强者不息:向死而生的史铁生在母亲的关爱下,以强大的意志直面遭遇、突围困境,用文字书写生命。(2)、从古诗文中感受文化积淀,丰厚青春底蕴。下列是同学们为“青春致辞”演讲搜集的锦囊,部分小组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助完善。
锦囊一:青春的色彩
① , ②。
王维在大漠看到长河、落日的景色,一如我们青春的色彩,丰富、明艳,黄色的大漠、金色的光辉、橘色的夕阳,雄奇壮美。
锦囊二:青春的情思
③ , 在水一方。
你所追寻的人在何方?似见非见,时隐时现,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一如青春时对爱情、理想或未来的憧憬与迷茫。
锦囊三:青春的志趣
出淤泥而不染,④。
周敦颐独爱莲花,它代表了花中的君子,高洁自爱、洁身自好。青春少年正是立志的年纪,我们的志趣抱负也有着它高远、洁净的底色。
锦囊四:青春的旋律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借黄河、群山表达⑤的愿望,显示了热血青年的铮铮铁骨,是青春激昂奔放的旋律。
-
3、【梳理演讲框架】
阅读演讲稿开头,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向青春致敬。我们致以过去的得与失,它提醒和催促着人们,敬①wèi____时间,思考生命,定义青春。我们致以当下的动与静,感受平凡生活里的热气,静听时间在耳边激荡的足音。我们致以未来的山与水,于自省中沉淀智慧,于聆听中积②xù____力量,帮助我们坚定前行——恰如习主席在二○二五年新年贺词中的深情寄语:“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③jiān____,持则可圆。”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①敬wèi
②积xù
③愿虽jiān(2)、恰当的修辞会让演讲更有吸引力,请在画线处续写句子,与前文构成排比。向青春致敬,让我们发现生活的美好。如果你要写青春,你就不能只写青春,你要写教室里“宁静致远”的奋笔疾书,你要写操场上“追风赶月莫停留”的奋勇争先,。
(3)、请根据演讲稿的开头,请初步确定演讲主体部分的要点。向青春致敬
要点一:;
要点二:珍惜当下,发现生活的美好;
要点三:展望未来,让我们坚定前行。
-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鲁迅先生感到自己的身体不是很好,就更没有花多余的时间注意身体,反而做得更多,做得更快;邓稼先归国28年,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魏巍与战士谈话时,战士说:“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这一切可能都源于一个词:责任。
你在什么时候感受到了责任?你是如何做的?你对责任有什么思考?请以“那一刻,我感
受到了责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
5、文言文阅读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资治通鉴》)
【乙】薛谭学讴①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欢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②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节)
【注】①讴:唱歌。②谢:道歉。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①及鲁肃过寻阳
②未穷青之技
③即更刮目相待
④自谓尽之
(2)、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B、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C、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D、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⑵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4)、读了甲乙两文,谈谈吕蒙和薛谭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
6、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除夜①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①除夜:除夕之夜。
(1)、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请用一个词语回答。(2)、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 -
7、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主旋律影视作品为什么备受年轻人追捧
从《觉醒年代》到《理想照耀中国》,从《我和我的祖国》到《我和我的父辈》,从《战狼2》到《长津湖》,近年来一批主旋律影视作品纷纷“出圈”。在视频网站的弹幕、留言中,在各类社交网站上,社会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关于主旋律作品的讨论越来越多了。
[材料一]《长津湖》网友评论词云图及豆瓣影片评分
[材料二]
①新华社广州12月2日电 电影《长津湖》11月25日登顶中国电影票房,票房突破57亿元。《长津湖》总制片人于冬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津湖》对中国电影产品最核心的意义在于树立了电影工业化的新标杆。
②“以前国内很多电影大片都去国外做后期,依赖于国外的技术。其实中国电影的工业基础已经累积到了一定程度。《长津湖》几乎把中国所有的后期制作、特效技术支持的力量都调动起来,90%以上都在国内完成。可以说,从工业化水准上见证了中国电影的一次飞跃和大踏步前进。”于冬说。
[材料三]
近年来,中国本土电影市场的主旋律大片《建国大业》《建军大业》《湄公河行动》等呈现出新特征,比如借鉴商业片的制作模式,包括发挥明星效应、增强娱乐元素、注重视觉效果等,凸显制作模式的新发展。
(《外媒如何看待中国主旋律影片走红现象》)
[材料四]
国内外网友对中国主旋律影视作品的评价
①在《长津湖》这部影片中,我感受到了中国年轻战士的勇气,他们愿意冒着生命危险保护自己的家园,保卫国家。在这部电影中,饱受战争蹂躏的中国,不得不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但中国人民是不可小视的。
(国外某网友)
②好的艺术作品,要在情感上打动观众,也要在表达方式上贴近观众。如今许多主旋律影视剧受欢迎。尤其是受年轻一代的青睐,其中有观众被红色信仰与革命激情所感动的因素,也因为创作者在表达方式上做了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创新。正如《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所说:“年轻观众从来不排斥主旋律。他们排斥的是悬浮的、不接地气的、粗糙的、不严谨的作品。”如今的年轻一代并不是垮掉的一代。只有贴合年轻观众以及年轻观众需求的变化才是主旋律成为“主旋律”的核心原因,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经典主旋律作品问世,成为人们日常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餐”。
(国内某网站编辑)
③新主流影视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融合了不同风格的导演和编剧的集体创作,同时注意汲取和借鉴具有世界水平的电影工业技术,打造出了源于现实生活、却高于现实生活的高品质的影像奇观与视听盛宴。极大地激发与满足了受众的视听审美欲望,为新主流影视作品的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内某评论者)
(1)、阅读材料,选出与文本内容相符合的一项( )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受到年轻人欢迎,这都得益于各类社交网站的推广。 B、《长津湖》把中国所有的后期制作、特效技术支持的力量都调动起来,90%以上都在国内完成。 C、主旋律作品越来越受年轻人喜爱的主要原因是明星效应。 D、高品质的主旋律影视作品融合了集体创作和先进电影工业技术,兼具影像奇观和视听盛宴。(2)、阅读材料一,《长津湖》网友评论词云图及豆瓣影片评分,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小贴士:“词云图”是对文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予以视觉化的展现,使得浏览者只要一眼扫过就可以捕捉到文本的关键信息。
(3)、阅读材料二、三、四,说说主旋律影视作品受到年轻人欢迎的原因有哪些。 -
8、文学类文本阅读
父亲的半瓶酒
贾平凹
①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我的作品从来没有给他寄过,姨前年来,问我是不是写过一个中篇,说父亲听别人说过,曾去县上几个书店、邮局跑了半天去买,但没有买到。我听了很伤感,以后写了东西,就寄他一份,他每每又寄还给我,上边用笔批了密密麻麻的字。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将来会生疏的。
②但是,一年过去了,他却未来,只是每一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叮咛好好写作,说:“你正是干事的时候,就努力干吧!但听说你喝酒厉害,这毛病要不得,我知道这全是我没给你树个好样子,我现在也不喝酒了。”接到信,我十分羞愧,便发誓再也不去喝酒,回信让他和小女儿一定来城里住,好好孝顺他老人家一些日子。
③但是,没过多久,我惹出一些事来,我的作品在报刊上引起了争论。争论本是正常的事,复杂的社会上却有了不正常的看法,随即发展到作品之外的一些闹哄哄的什么风声雨声都有。我很苦恼,也更胆怯,像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惟恐被撞翻了担子。茫然中,便觉得不该让父亲来,但是,还未等我再回信,在一个雨天他却抱着孩子搭车来了。
④老人显得很瘦,那双曾患过白内障的眼睛,越发比先前呆滞。一见面,我有点惶恐,他看了看我,就放下小女儿,指着我让叫爸爸。小女儿斜头看我,怯怯地刚走到我面前,突然转身又扑到父亲的怀里,父亲就笑了,说:“你瞧瞧,她真生疏了,我能不来吗?”
⑤父亲住下了,我叮咛爱人,什么也不要告诉父亲。一到晚上,家里来人很多,都来谈社会上的风言风语,谈报刊上连续发表批评我的文章,我就关了房门,让他们小声点,父亲一进来,我们就住了口。可我心里毕竟是乱的,小女儿有些吵闹,就忍不住斥责,动手去打屁股。这时候,父亲就过来抱了孩子,说孩子太嫩,怎么能打,越打越会生分,哄着抱走了。我独自坐一会儿,觉得自己不对,又不想给父亲解释,便过去看他们。一推门,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我心里愈发难受了。
⑥这个星期天,一早起来,父亲就写了一个条子贴在门上:“今日人不在家”,要一家人到郊外的田野里去逛逛。到了田野,他说去给孩子买些糖果,就到远远的商店去了。回来后,他先掏出一包糖来,给了小女儿一把,剩下的交给我爱人,让她们到一边去玩。又让我坐下,在怀里掏着,是一瓶酒,还有一包酱羊肉。我很纳闷:父亲早已不喝酒了,又反对我喝酒,现在却怎么买了酒来?他使劲用牙启开了瓶盖,说:“平儿,我们喝些酒吧,我有话要给你说呢。我原本是不想这么快来的,可我听人说你犯了错误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怕你没有经过事,才来看看你。报纸上的文章,我前天在街上的报栏里看到了,我觉得那没有多大的事。你太顺利了,不来几次挫折,你不会有大出息呢!人生是三节四节过的,哪能一直走平路?搞你们这行的,你才踏上步,你要安心当一生的事儿干了,就不要被一时的得所迷惑,也不要被一时的失所迷惘。这就是我给你说的,今日喝喝酒,把那些烦闷都解了去吧。来,你喝喝,我也要喝的。”
⑦他先喝了一口,立即脸色彤红,皮肉抽搐着,终于咽下了,嘴便张开往外哈着气。那不能喝酒却硬要喝的表情,使我手颤着接不住他递过来的酒瓶,眼泪唰唰地流下来了。
⑧喝了半瓶酒,然后一家人在田野里尽情地玩着,一直到天黑才回去。父亲又住了几天,他带着小女儿便回乡下去了。
⑨但那半瓶酒,我再没有喝,放在书桌上,常常看着它,从此再没有了什么烦闷,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梳理·情感】文中“我”的心情随父亲所做的事而变化,根据文章内容,补全思维导图。(2)、【赏读·人物】细节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情感更真实,请对画线句进行批注。他先喝了一口,立即脸色彤红,皮肉抽搐着,终于咽下了,嘴便张开往外哈着气。
(3)、【品味·感悟】结尾往往是理解文章的关键,父亲的“半瓶酒”为什么让作者“再没有了什么烦闷,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悦读·提升】读完文章,这份父子亲情一定打动了你。亲情总是牵动着人内心最柔软的一面。请围绕“亲情”,写一段抒情性的文字。(80字左右) -
9、名著阅读;阅读《骆驼祥子》中的选段,完成下列习题。
选段【一】: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厢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
选段【二】:她今天也异样,不知是电灯照的,还是擦了粉,脸上比平日白了许多;脸上白了些,就掩去好多她的凶气。嘴唇上的确是抹着点胭脂,使她也带出些媚气。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祥子在曹先生家拉包月,不小心跌伤了曹先生,祥子提出用工钱做赔偿,但曹先生并没有扣他的钱。 B、虎妞发现自己怀孕了,就逼迫祥子和自己结婚,于是和父亲刘四爷闹翻,与祥子出走。 C、选段【一】连用三个“那么”,可以看出祥子对新车的喜爱和实现愿望的兴奋。 D、祥子发现跟踪曹先生的孙侦探就是当初抓自己的乱兵排长,两人狭路相逢。孙侦探敲诈了祥子的所有积蓄,这让祥子再次陷入人生的低谷。(2)、选段【二】中的人物是大胆泼辣、( )又有点变态的虎妞。A、吝啬 B、美丽 C、正直 D、粗俗 -
10、校学生会开展“青春·交友”综合性实践活动,请完成活动策划。(1)、【品诗文,忆友情】小文搜集的诗句与本次活动主题无关的一项是(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2)、【邀嘉宾,悟友道】校学生会向已退休的礼仪专家余教授发出邀请,但邀请函中有两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余教授:
您好!我校学生会将于2月19日下午两点在阶梯教室举行“青春•交友”主题活动。您在六十不惑之年,深耕礼仪研究,我们甚是敬重。诚邀您莅临指导,并期待您提出拙见。
校学生会
2025年2月17日
①将“”改成。②将“”改成。
-
11、请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组成语意连贯的段落,选择正确的顺序( )
①这时,几片雪花轻轻飘落,仿佛给大地盖上了一层薄纱。
②清晨推开窗,寒风裹着湿气扑面而来。
③渐渐地,雪越下越大,远处的山峦和近处的房屋都模糊在纷飞的雪幕中。
④抬头望去,铅灰色的云层低垂,空气中弥漫着冬日特有的清冷。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
12、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新的医保政策的宣传,要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B、生活中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只有你细细去品味,才会发现里面包含着许多人生哲理。 C、语文老师的课讲得很精彩,可小文一心想着放学后的游戏,完全心不在焉。 D、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复习,他却兀兀穷年地沉迷于游戏,他的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
13、请将古诗文名句填入横线中(1)、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2)、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3)、独坐幽篁里,。(王维《竹里馆》)(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 。(5)、岑参《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 , 。(6)、韩愈《晚春》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的句子是: , 。
-
14、请根据拼音写汉字,给汉字注音。
浩瀚▲的历史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更加光辉灿烂。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如让人ɡuā▲目相待的吴国大都督吕蒙,为新中国核武器事业鞠躬尽cuì▲ , 死而后已的邓稼先,在革命家方面jiǒng▲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的闻一多等等。
①浩瀚 ②鞠躬尽cuì③ɡuā目相待 ④jiǒng乎不同
-
15、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500字;③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
去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学校文学社得知这一消息后,为了让大家充分地了解我国春节的来历、习俗,以及展示你与春节相关的难忘之人、难忘之事……现正在征集“春节”相关的征文,请你按要求积极投稿。
任务
类型(二选一)
写作提示
写一篇以“春节”为主题的征文。
记叙性文章
你印象中,春节让你难忘的那人、那事、那景、那物任选其一作文,题目自拟。
说明性文章
你可按一定的顺序向同学们介绍春节的来历、习俗、意义等(不能照抄前面的材料);你还可以介绍亲身参与制作的春节美食等。要求: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讲究顺序的安排,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
16、文言文阅读
皮先生学愚公
有皮先生者,鲁而好奇。慕愚公之移山也,而曰:“愚公年九十,我始半之。太行、王屋若是其高而广也,而可移,我盍试其少者?”
野有丘。率二子荷畚操箕,旦夕垦之,而欲以徙之。或笑止之曰:“愚公事列子寓言耳且彼为其塞出入之迂也故欲平其险。今此培塿①者,处于广漠之墟,居焉而不障于庐,行焉而不壅于途,葬焉而不窒②于墓,种莳③焉而不浸于子之田壤,亦既避子之巧矣。子何为者?且是丘也,高仅可隐,广不及数亩之宫,平之不足以夸力,去之不足以鸣能,过之者如去毛发焉。而曾莫之知也,子何为者?”弗听,垦之期月,运土于溪中,溪为之塞。
是岁旱,溪涸。溪右④之农,其田弗溉焉,苗且槁。以先生绝其源也,相与哄诸其门。先生惧,亟出溪中土置溪上,复成一丘。见者笑谓先生曰:“此夸娥氏之力也!”
(选自《耳食录》)
【注释】①培螻:小土丘。②窒:阻碍。③莳(shí):栽植。④右:西边。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①鲁而好奇
②率二子荷畚操箕
③我盍试其少者
④苗且槁
(2)、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 ”划开。(限断三处)愚 公 事 列 子 寓 言 耳 且 彼 为 其 塞 出 入 之 迂 也 故 欲 平 其 险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弗听,垦之期月,运土于溪中,溪为之塞。
(4)、为什么愚公移山令人佩服,而皮先生移山却令人发笑?结合文中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
17、古诗文阅读;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丹阳送韦参军
(唐)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舟次丹阳驿
(明)高启
沽酒来寻水驿门,邻船灯火语黄昏。
今朝始觉离乡远,身在丹阳郭外村。
(1)、两首诗的时间是基本一致的,从“”与“”两词分别可以看出。(2)、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的情感。 -
18、文学类文本阅读;班级开展以“看戏”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欣赏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甲】门缝里看戏
卞毓方
①五岁半那年,祖父带我到剧场看了一出京戏《失空斩》。几年后我才知道,这出戏演的是《三国演义》的《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当时却懵懵懂懂:三国人物为啥长成、穿成那个模样?讲话为啥是那个腔调?平常为啥在街上看不见他们?难道他们是单独住在一个叫三国的地方……一切都云里雾里,稀里糊涂。
②心头痒痒,觉得太玄妙、太神秘。很想再看一次。那是另一个世界,灯光灿亮,景色辉煌,人物相貌堂堂,气宇轩昂,一动一静、一言一语都像是在仙境,绝不是我们所在的人间。
③不多时,里头的声响又起来了。这回是淮剧《秦香莲》,我试探着再从门眼往里瞧——呀,终于能瞧见了!不料,中途有一位观众,又蹭到了门前,正好遮住我的视线。我比前番来得机灵,清了清嗓子,奶声奶气地求人家:“大叔,让开一点好吗?”门里的人听到我的话,回头瞟了一下,立马移开了。
④《秦香莲》的戏我没看过,但剧情听过若干遍。秦香莲的丈夫陈世美进京赶考,中了状元,招为驸马。秦香莲扶老携幼,到京城寻夫。陈世美忘恩负义,不认贤妻。并派人谋杀。开封府包拯包大人主持正义,判陈世美死罪。公主与太后出面求情,包拯铁面无私。最终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真是大快人心!
⑤是日,我看完全场,尽兴而归。
⑥是日,我一步三跳,心花怒放。
⑦半个世纪后,我历尽沧桑,风尘仆仆还乡。像武陵人重访桃花源,我去探望那座老剧场。是它,就是它。它还屹立在那里。外形虽苍老,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功能完好,不时还有演出。我大喜过望,向陪同的朋友提出想看一场淮戏。朋友积极安排,钱嘛,自然不用我掏。我掏的是热泪——没有人知道,此刻,我又变回了那个从门缝里看戏的小男孩。
【乙】旧戏台
胡容儿
①我们来时,台上演着的是《玉堂春》,密匝匝的锣鼓点儿,正一阵阵响得紧。扮演苏三的美娇娘,穿着一身青色的罗裙,挥舞着长长的水袖,步步生莲,咿咿呀呀、幽幽咽咽地唱着、诉着 , 只觉耳畔有流莺啼转、泉水叮咚,无比曼妙动听。再看那张粉白里透着嫣红的俏脸上,一双细长的丹凤俊眼,左顾右盼,波光流转,好似于人山人海中呼啦啦浮出了一座春天的花园,桃花红、杏花粉、梨花白,令人眼花缭乱,真有说不出的风流缱绻。
②其实,台下,又何尝不是戏台呢?只不过,观众成了演员。你且看去,台上的艺人演得热闹,台下的众人也看得热闹。有时,台下的剧本,比台上还出彩。
③我也曾偷偷地溜到后台,看旦角们弄妆,听琴师们调弦。没人顾得上理会一个小女孩的好奇心。不消说,戏外的她们,正在为演绎别人的故事做铺垫。管弦吱呀,丝竹悠扬,嘈嘈切切,一场场好戏即将开场。
④只不知,台下的她们,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是否能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戏里戏外。从繁华到落寞,旧戏台,昭示着人世间的沧桑和变迁。这座方寸之间的戏台,已远远滞后于人们挑剔的审美理念。今人的眼睛,早被现代化流光溢彩的剧场所诱惑。说到底,终究是我们辜负了眼前的戏台。
(1)、【理•内容】请根据文意,梳理并补全下表内容。剧名
《失空斩》
《秦香莲》
①
剧种
②
淮剧
京剧
看戏地点
剧场
剧场
村里庙会
心情
稀里糊涂、玄妙、神秘
③
喜悦、感慨
(2)、【赏•画面】结合文意,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品析下面句子。穿着一身青色的罗裙,挥舞着长长的水袖,步步生莲,咿咿呀呀、幽幽咽咽地唱着、诉着,只觉耳畔有流莺啼转、泉水叮咚,无比曼妙动听。(句中加点字可否改为“长、步、咿呀、幽咽”?请阐述理由)
(3)、【品•剧情】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通过“仙境”和“人间”的对比,表现出作者对京剧的好奇、仰慕和喜爱,表达作者对京剧艺术的由衷赞美。 B、【甲】文写“我”五岁半那年看京戏《失空斩》,虽稀里糊涂,但埋下向往戏剧世界的种子。 C、【甲】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描述《秦香莲》的剧情内容,蕴含善恶有报的价值观,体现戏曲的教化作用。 D、【乙】文中作者感慨自己辜负眼前的戏台,只因为自己不知台下的演员每天过着怎样的人生。(4)、【悟•主旨】结合以上两则材料,探究作者为何会如此难忘看戏生活。 -
19、名著阅读(1)、《经典常谈》是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2)、相传仓颉从( )得到灵感,开始造字。A、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 B、竹叶的形状 C、树木的影子 D、鸟兽的四肢(3)、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点密不可分。下面是三位同学的阅读需求,请你为他们推荐《经典常谈》中的相应篇目进行阅读。
《经典常谈》篇目
阅读需求
推荐篇目(填序号)
①《说文解字》第一②《周易》第二③《尚书》第三④《诗经》第四⑤“三礼”第五⑥“春秋三传”第六⑦“四书”第七⑧《战国策》第八⑨《史记》《汉书》第九⑩诸子第十⑪辞赋第十一⑫诗第十二⑬文第十三
同学A想了解太极八卦常识
同学A:
同学B对先秦帝王将相有探究兴趣
同学B:
同学C想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
同学C:
-
20、古诗文名句默写。(1)、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采桑子》)(3)、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式微》
(4)、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 !《子衿》(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王勃用来安慰和鼓励朋友、表达真挚友情的名句是“ , ”。(6)、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运用典故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诗句是“ , ”。(7)、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展现洞庭湖壮阔画面的千古名句是“ , 。”(8)、 ,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