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
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在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
-
2、将下列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长大后我将成为你”,很多人喜欢用这句话寄托自己的理想期许。这个“你”是个人,的选择,更是社会主流价值的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溯新中国70多年发展长卷,一代代坚守者、奉献者和牺牲者撑起了共和国的脊梁,也激励、引领着无数后辈紧随他们的步伐接力奋斗,这些榜样所闪耀的光芒,照亮的是一个大国筑梦圆梦的历史征程。
①洪水肆虐,当年在地震中被解放军救下的孩子们身着军绿,守护家乡
②“两弹元勋”邓稼先、“草鞋书记”杨善洲、“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③大山深处,学成归来的大学生扎根乡村,感念师恩,续写烛光
④可以说,每个人的心底都有自己想要努力成为的形象,与其称之为“偶像”,不如称之为“榜样”
⑤疫情当前,儿女学着父辈的样子,白衣披甲,星夜逆行
A、④⑤①③② B、⑤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⑤④ D、⑤①③②④ -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要贡献。 B、《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C、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黄河颂》,唱出了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保卫中国的思想感情。 D、《木兰诗》采用北方民歌的形式,刻画了一位聪明勇敢、杀敌爱国的女英雄形象,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一定是千千万万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B、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考生们倍感温暖。 C、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D、成都市申办2025年世运会,无疑不是成都市积极创建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举措之一。
-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位科学家为了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奋斗了大半个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B、他带病参加班里的劳动活动,积极主动承担相应任务,这种行为真是可歌可泣。 C、家里的小辈们都正襟危坐 , 恭敬地听着长辈讲述过去一年的经历与来年的期望。 D、文文不爱说话,心思总是那样不可捉摸 , 认识的人都说很难了解他的真实想法。
-
6、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蒙昧 选聘 燕然勒功 妇儒皆知 B、崎岖 澜语 锋芒毕露 一泻万丈 C、狂澜 高粱 粗制烂造 苛捐杂税 D、骨碌 嗥鸣 诚惶诚恐 黯然失色
-
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元勋(xūn) 无垠(yíng) 滞留(zhì) 慷慨淋漓(kǎi) B、可憎(zèng) 甲胄(zhòu) 哺育(bǔ) 酣然入梦(hān) C、污秽(huì) 矗立(chù) 赫然(hè) 迥乎不同(jiǒng) D、迭起(dié) 呜咽(yè) 殷红(yīn) 锲而不舍(qiè)
-
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路上,一路鲜花,也一路荆棘;有阳光灿烂,也会乌云密布。无论明亮黑暗,我们前进路上都有一盏灯。它是父母的关怀与注目,是师长的陪伴与教诲,是好友的鼓励与扶持,是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处风景……
请以“这盏灯,照亮我的人生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祥子立起来,脑筋跳起多高,攥上拳头。
……
②“我招谁惹谁了!”祥子带着哭音,说完又坐在床沿上。“你谁也没招,就是碰在点儿上了!人就是得胎里富,咱们都是底儿上的。什么也甭再说了!”孙侦探摇了摇头,似有无限的感慨,“得了,自当是我委屈了你,别再磨烦了!”
③祥子又想了会儿,没办法。他的手哆嗦着,把闷葫芦罐儿从被子里掏了出来。
(1)、请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一段赏析性批注。(2)、上面文段选自现代作家写的小说《骆驼祥子》,作品描写祥子一生中的“三起三落”,揭露了 , 表现了作者的感情。 -
10、世间最贵的书
①五六岁的时候,父亲教我认识了200多个汉字,还把他用过的第一册语文教材送给了我。母亲找出哥哥用旧了的蓝粗布书包,仔细地缝上了两个新补丁,又帮我把语文课本里的粉笔末儿抖搂干净,装进书包里。
②我如获至宝。跟着父亲去学校的时候,他的学生们在教室里大声读书,我坐在门槛上,捧着书小声咕哝。跟着母亲下地干活的时候,我背着书包,坐在细瘦的田埂上,读书给花听。碰到不认识的字,就飞快地跑到母亲身边求教。哥哥在大槐树下写作业的时候,我也找根小树枝,在平整的地面上歪歪扭扭地写字。在菜园子里忙活的父亲看着我笑,在大槐树下的柴灶边做饭的母亲也看着我欣喜地笑了。
③自从有了自己的书,我就知道我不是个笨孩子,在父亲母亲不断的表扬里,我简直是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读书,我反复地读着父亲送的这本旧书,直到上了小学一年级,老师给我发了新课本,我才把它放进了母亲的大木箱里。
④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去县城里培训学习的父亲,用一天的饭钱,给我换回来一本旧书——《在人间》。为了让我能够真正地读懂这本书,父亲给我讲了高尔基的故事。
⑤童年的高尔基,可怜又坚强的阿廖沙,都让我心疼不已。许多个安静的夜晚,躺在温暖的土炕上,我常常在心里对自己说:“你有父慈母爱,可以无忧无虑地上学读书,真的很幸福很快乐,你必须努力上学,好好读书!”可是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刚开始,因为家里发生变故,一心想着考中专考大学的我无奈辍学了。
⑥在玉米拔节抽穗的初夏时节,我背着一个大编织袋,踏上了去城里的路。临行的前一天晚上,母亲连夜为我缝制了一个新书包,父亲把我刚发的语文、数学和英语课本装进书包,又把那本《在人间》也装进了书包。在轰隆隆的火车上,我的耳边一直回响着父亲的话:“兰,想家的时候,就读书吧!”
⑦在外打工的日子里,我一直牢记着父亲的话。累了,读书;苦了,读书;想家了,读书。在不断读书的过程中,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梦想,开始练习写作。16岁那年,我写了两篇文章投了出去。一个多月以后,我收到了编辑老师手写的退稿信。文章虽然被退稿了,我却因为那封退稿信高兴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把编辑老师的嘱咐和鼓励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不再投稿,而是踏踏实实地读书学习。只读书不投稿的日子,我一直坚持了30年。
⑧2016年底,我重新拾起最初的梦想,刚刚开始投稿的时候,屡次碰壁,但我没有放弃努力,当我的文章一篇篇在报刊上发表时,我开心得像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⑨当我捧着刚刚收到的、崭新的山东省作协会员证给父亲看时,满眶泪水的父亲在卧室的床头柜里,拿出一本用红绸布包着的旧书,颤抖着双手递给了我。红绸布里包着的,是我只学到了第8页的“初中第四册历史课本”。课本的封面上,有我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写下的名字。
⑩这本父亲精心保存了36年的旧书,定价虽然只有3角8分钱,可是在我的心里却是这个世间最贵的书。
(有删改)
(1)、请你以“书”为线索,围绕“我”与父亲之间的故事,将文章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父亲送“我”他用过的第一册语文教材→→。
(2)、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1)在大槐树下的柴灶边做饭的母亲也看着我欣喜地笑了。
(2)在父亲母亲不断的表扬里,我简直是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读书。
(3)、根据上下文,揣摩退稿信的内容,以编辑的口吻把他最想说的话写出来。(不少于40字)(4)、第⑧段画线句子“我开心得像个没有长大的孩子。”请你说说“我”为什么“开心”?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山界》选段
①自己的队伍来了,我们烧了些水给大家喝,一路前进,天黑了才到山脚,果然有许多竹林。
②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③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④“不要掉队呀!”
⑤“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⑥“我们顶着天啦!”
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⑧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⑨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个多小时,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⑩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⑪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⑫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⑬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中包含了两层意蕴:一是写“物”写“事”;二是写“人。 B、选段中,作者生动细腻的描写了老山界高、陡、险的特点。 C、选段记叙了红军在夜间行军,山路上露营,半夜被冻醒,然后又不知不觉睡到天亮的经历。 D、第⑫段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对夜里所见所闻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2)、“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火把排成“之”字形说明了什么?这处环境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3)、在如此艰难的环境里,红军战士却能看到“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又能听到那“不可捉摸的声响”。对此,你有何感想?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 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普①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② , 阖户启箧③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④ , 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选自《宋史·赵普传》)
【注释】①普:赵普,北宋初大臣。②私第:私人的住宅。③箧(qiè):小箱子。④薨(hōng):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叫做“薨”。
(1)、解释【甲】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但当涉猎 , 见往事耳
(2)卿言多务,孰若孤?
(3)及鲁肃过寻阳
(2)、翻译下面句子。(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解释【乙】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晚年手不释卷 (2)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4)、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共三处)。宋 初 在 相 位 者 多 龌 龊 循 默 普 刚 毅 果 断 未 有 其 比。
(5)、完成下列问题。(1)《甲】【乙】两文都提到了“劝学”,但详略各有侧重:
【甲】文详写孙权劝学的过程,略写;
【乙】文详写赵普读书的细节,略写。
(2)请结合【乙】文内容说说赵普是一位什么样的宰相?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使很多人似乎都学会了“以貌取人”。其实,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导致的尴尬,可以多看看对方的目光,从眼睛认识人。
正如第一次见到列夫·托尔斯泰的客人,他们原以为会见到一位在任何地方都显得_______________的、尊贵的、宣昂的美髯公,谁知看到的却是一个脸膛_______________、皮肤藏污纳垢的侏儒。可是,突然一道黑豹似的_______________的目光射来,瞬间让客人屏息敛声,无法动弹。这好似一把锃亮钢刀的目光,便是列夫·托尔斯泰外貌中最要紧的特点,它既可以满含粲然笑意,又可以神秘莫测。
(1)、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鹤立鸡群 漆黑 麻利 B、鹤立鸡群 黝黑 犀利 C、诚惶诚恐 黝黑 麻利 D、诚惶诚恐 漆黑 犀利(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使很多人似乎都学会了“以貌取人”。 B、如今的社会环境下,使很多人似乎都学会了“以貌取人”。 C、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很多人似乎都学会了“以貌取人”。 D、如今的社会环境,使似乎很多人都学会了“以貌取人”。 -
14、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shēn xiāo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2)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chún pǔ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3)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kě gē kě qì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
15、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深林人不知,。(王维《竹里馆》)
(3) , 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4)《逢入京使》中抒写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的诗句是: , 。
(5)《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生活的艰苦,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的诗句是: , 。
(6)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 。
, 。
-
16、阅读材料,从下列任务中任选择一个,按要求完成。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发文件明确,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鼓励各地各校将课间活动时间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
任务一:以“我的课间"为题,回顾你印象深刻的课间经历,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任务二:以“我期待的课间"为题,给校长(统一用“金校长"称呼)写一封信,提出你的设想和建议。
任务三:你对“调整课间活动时长"有怎样的思考?自拟题目,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
17、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的任务。
【甲】瓶梅
明·谭元春
入瓶过十日,愁落幸开迟。
不借春风发,全无夜雨欺。香来清净里,韵在寂寥时。
绝胜山中树,游人或未知。(选自《明诗三百首详注》)
【乙】谭叟诗引
明·谭元春
隔寒河四五村,有谭叟者,教童子村中。或邀其童子去,不得馆,即行吟沟坞间,称诗里中。里中人辄笑骂之曰:“牛亦自称作诗耶?“叟闻之大笑。
尝袖其诗过余,余多外出,叟即袖其诗去。后数日复来,又不值,又去。如是者三年,无倦容怒色。园丁问翁何事,翁亦不告以袖中物。一日逢舍弟,搜袖中良久,出一帙投之曰:“尔兄归,为我示之。”舍弟手其本,荒荒然①无全纸,笑而应之曰:“诺”。余客归,舍弟出其帙如叟旨。即屏人深读,其蛩蛙之音② , 唾败之句,已了半帙,余犹望其能佳。而最后乃得《老夫病起》三诗,如闻其呻吟,如见其枯槁,如扶筇③待老友至,如白发妻在房喃喃不已。人固贵自重。余虽年如叟病如叟不能为此奥语也。自是始与叟往来如三党④。久之阅一诗,复佳;久之又阅一诗,复佳。积之,得二十三首,刻焉。谭居士曰:“安知古工诗者,不尽如此叟欤?”(节选自《鹊湾文草》)
【注释】①荒荒然:色泽黯淡的样子。②蛩蛙之音:喻诗文抽劣。③筇(qióng):竹杖。④三党:指父竟、母党、妻党。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尝袖其诗过余
后数日复来,又不值
余客归,舍弟出其帙如叟旨
如白发妻在房喃喃不已
(2)、下列A-E中需要断句的两处是( )
余A虽B年如叟C病如叟D不能E为此奥语也(3)、【甲]诗首联中"幸"可谓全诗诗眼,请用自己的话指出诗中梅之“幸"。(写出两点即可)(4)、联系上下文,从句式角度分析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作用。如闻其呻吟,如见其枯槁,如扶策待老友至,如白发妻在房喃喃不已。(5)、【乙]文结尾“安知古工诗者,不尽如此叟欤"中的加点词意蕴丰富,请赏析其表达效果。(6)、同学小文提出【乙】文中的谭叟就像是【甲】诗中的瓶梅。你赞同他的看法吗?并结合诗文内容阐述理由。 -
18、阅读
材料一
媒体
媒体理念
受众群体
《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让科技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实现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跨越提升
普通群众
《科学家》杂志
宣传科技新发现、新成果以及在科学技术|主要是科技工作者和爱好者,学术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团队和个人
界人士和工程技术领域专业人员
材料二
从1月29日上映至今,《哪吒2》热度依旧,截至3月12日,全球总票房已突破149亿元,位居全球影史票房榜第6位。其中,太乙真人用藕粉给哪吒和敖丙重塑肉身的情节可以说是电影的关键情节之一。
不过,你能想到吗?这种看似只能在神话中才能出现的奇迹,已经照进了现实。
近日,武汉轻工大学团队以藕纤维为原料,根据患者的骨损伤情况,利用高精度3D打印技术,实现了骨支架的特异性定制。
在众多含有自然纤维的植物中,莲藕脱颖而出,主要源于其结构、成分与性质的完美结合。
【结构优势】藕纤维具有合适孔径的高孔隙微结构,能够在可控降解过程中支持细胞的黏附和迁移,同时具备适当的机械性能。
【成分优势】藕纤维含12%~15%纤维素,经纳米化处理后可形成直径 30-50nm 的纤维束,其表面羟基基团可以吸附钙离子,从而促进骨矿化。
【力学适配】藕纤维的压缩强度(10-15MPa)与人类松质骨(4-12 MPa)匹配,拉伸延展性达20%,能够模拟骨骼的弹性与韧性。
材料三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在生物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利用莲藕纤维通过3D 打印技术制作出定制化骨支架。该支架不仅能够有效促进骨细胞增殖,还可加速骨组织重建,为骨骼修复和再生医学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这一技术被形象地称为“藕重塑骨架",其灵感来源于莲藕的天然结构和生物特性,展现了自然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巨大潜力。
莲藕纤维因其独特的多孔结构和丰富的纤维素成分,成为理想的生物材料。研究团队从莲藕中提取高纯度纤维素,并通过化学处理将其转化为纳米级纤维,确保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加工性。利用先进的3D打印设备,团队将莲藕纤维制成具有多孔结构的定制化支架,其微观结构与人体骨骼高度相似,为骨细胞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支架植入后,骨细胞沿着莲藕纤维生长,加速骨组织的重建和修复。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莲藕纤维支架具有显著优势:其生物相容性良好,未引发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多孔结构显著促进了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支架在完成修复任务后能够逐渐降解,避免了二次手术的需要;同时,莲藕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远低于传统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研究在发布后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与近期上映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太乙真人用莲藕为哪吒重塑肉身的情节产生了有趣的联想。这种巧合不仅让公众对莲藕的医学应用产生了浓厚兴趣,也进一步凸显了这项研究的创新性和文化共鸣。
(1)、请根据材料三的内容,给材料二方框处补充一项藕纤维的优势。(2)、材料三第二段内容能改成如材料二中类似的流程图形式吗?为什么?(3)、两则材料都提到《哪吒2》“重塑肉身"的情节,但一则在开头,一则在结尾。请从读者需求的角度探究这样处理的原因。(4)、阅读材料一,推测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出自哪个媒体,并简述理由。 -
19、阅读
昂然有范
揭方晓
范本阳是破落户,是西城最知名的破落户。
为什么这么说呢?范家祖上可了不得,有的当过府台,为一方百姓之父母;有的镇过边防,为千秋传颂之名将;有的高居庙堂,为政绩卓著之宰辅;有的远遁山林,为声名显赫之骚客……这样的家族,到哪儿都算得上是世家大族。
可惜的是,范家后来家道中落,只零零星星出过几个进士、举人。待到范本阳这辈,不,从他祖辈、父辈起,就彻底没落了,祖孙仨可是连个秀才都没捞上。连秀才都没中,自然就绝了仕途,又自负出身名门,贩夫走卒之类、引车卖浆之属,是决计不肯干的,为了生计,只能一代接一代变卖家产,什么金银细软、书法字画、铜鼎瓷器,都卖得干干净净。到范本阳这,已经家徒四壁。父母去世后,范本阳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在祖辈流传下来的这座大宅子里东瞧瞧、西瞅瞅,连鸟窝、老鼠洞都不放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别说,偶有收获,不是捡块碎银,就是摸串铜钱,可以勉强混几天温饱。
家人?唉,范本阳这样的破落户,是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成家立业的,他自己也压根儿没往那想。有时,几杯浊酒过后,他禁不住泪流满面,喃喃自语:“堂堂范家,堂堂范家,至此绝嗣,奈何,奈何!”
酒是泥人张邀他喝的。整个西城,范本阳几乎没有朋友,若硬要说有,那就只能是泥人张了。原来,西城破落的人家不少,可人家破落了就破落了,心态平和,凭双手自力更生,做豆腐、教私塾、卖馍馍、花圈、裱字画……养活一家人,自得其乐。可范本阳不同,他家道是破落了,可架子不倒,范儿不减,依旧拿腔作势,将自己当老爷看,寻常人家绝入不了他的法眼。
比如吃饭,西城寻常人家不论早晚都叫饭。而范本阳循祖例,叫第一顿饭为朝食,叫第二顿饭为哺食,常说自己朝食已毕,或说哺食还在锅里呢,让人听了不舒服。比如睡觉,西城寻常人家都是说困觉。而范本阳却偏偏说成夜寐,还振振有辞摇头晃脑道:“求之不得,寐思服。"这是《诗经》中的句子,被他拿来引经据典了。
这还只是言语上,行为中范本阳更怪模怪样。寻常人吃饭,端起碗抄起筷子就吃,他还有前奏:净须、洗手、掸衣,有条不紊,方才不慌不忙地吃。寻常人走路,大步流星,虎虎生风,他身着长袍马褂,踱着方步,俨然老爷出巡。
范本阳说,透叫派,叫范,叫气势。
听者哄然而散,从此不跟他亲近,他自然就没有什么朋友了。泥人张不同,祖上也曾富贵过,虽没染上范本阳这样的酸腐病,头脑比较正常,却打心眼里理解他,便隔三差五喊他叩几杯浊酒。酒酣耳热时,听他说些无端掌故,感叹些无常世事,以为人生一乐。
不过,范本阳虽家徒四壁,可那座祖传下来的大宅子还非常完好,其巍然耸立之气势、富丽堂皇之气派,引人垂涎三尺。有人出大价钱要买这宅子,范本阳断然拒绝。
人家说:“你都混成这样了,赶紧将宅子卖了啊。卖宅子所得,够你吃喝玩乐一辈子。”
范本阳慨然道:“卖了宅子,何处为范?”
按泥人张的理解,这话里有两个意思。一是说宅子没了,范家的痕迹就从这世上抹去了,再也找不到了;二是说宅子没了,范本阳他立身处世的派儿、范儿,就彻底失去了,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呢?
人家气得直跺脚,拂袖而去。
那年,日本兵入侵中国,不久就攻破了西城。日本兵蛮横地跟范本阳说,整个西城数来数去,只有他家这宅子气派,若用来作为司令部,真是完美。范本阳含笑点头,说:“是啊,到哪里找这般完美的宅子去,您容我收拾一下,明天就将这宅子送给皇军,如何?"这日本兵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竟然答应了范本阳的请求,退兵而去。
当天夜里,西城突然火光冲天,范本阳的大宅子火势凶猛,转瞬间成为一堆废墟。日本兵气得直骂“八嘎”,朝四面八方放了好一通枪炮,方才罢休。
有人说,那晚的火光中,范本阳罪然而立,种别的有派,有范,有气势。目赌这一切的泥人张,心头郁结,从此疯疯颠颠。捏泥人,只捏一种,那就是昂然而立的范本阳,派儿足足的,范儿足足的,气势足足的。
(《小说选刊》2024年第1期)
(1)、【“范"之人]阅读全文,完善人物介绍卡。范本阳
人物身份
衣着特征
长袍马褂
“酸腐”行为
吃饭前净须、洗手、掸衣;
交友情况
只有泥人张愿意与之交友
关键事件
(2)、【“范"之言】联系上下文,比较下列两组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①范本阳说,这叫派,叫范,叫气势。
②有人说,那晚的火光中,范本阳昂然而立,特别的有派,有范,有气势。
小贴士
感情色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内容。
(3)、【“范”之形】选文中“宅子"多次出现,对表现人物的“范儿”有什么作用?(4)、【“范”之魂】选文最后写到,“昂然而立的范本阳"“范儿足足的”。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范儿"的理解。(5)、【“范”之辨】下列人物,谁最有“范儿”?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明理由。A. 贺龙(《红星照耀中国》)
B. 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C. 李逵(《水浒传》) -
20、【深度思考】利用AI 技术学习语文,有人认为是如虎添翼,有人认为是作茧自缚。结合【资料整理】材料中的第一段文字,谈谈你的看法,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