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草木书社”选取以卜两篇文言文作为师生共读篇目,请完成探究任务。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① , 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②。因驮黄檗人往③ , 不一④ , 山中人王维白。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注释】①朝雊(gòu):早晨野鸡鸣叫。②无忽:不可疏忽错过。③因驮黄檗(bò)人往:借驮黄檗的人前往之便(带这封信)。④不一:不一一详述。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不蔓不枝 蔓: 草木蔓发 蔓:(2)、下列对两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莲花”自喻,表达自己对高尚情操的坚守。 B、乙文段作看运用丰富的想象,以诗人的语言和画家的构思描绘出一幅春日胜景图。 C、甲文用“菊”和“牡丹”反衬“莲”清逸超群的美。 D、乙文段写景动静结合,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画中,感受到自然的清新与美好。(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然是中有深趣矣!
(4)、周敦颐是北宋理学家,在文学创作上倾向“文以载道”,倡导文学为服务社会;王维是唐代诗人和画家,其文学创作遵循自然与内心,追求情感的升华和灵魂的自由。你更欣赏哪一种文学创作风格呢?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看法。 -
2、.微视频中要插入一首古诗,请你引领学习小组进行赏析。
遣兴五首
【唐】杜甫
▲ 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
天寒落方里,不复归本丛。
客子念故宅,三年门巷空。
怅望但烽火,戎车满关东。
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
(1)、此诗首字空缺处的意象应为:( ) (A.梅 B. 竹 C.蓬 D.松)(2)、请结合此诗具体诗行,分析该意象所表达的情感。 -
3、【草木言志】
学校将录制“草木言志”微视频,请将微视频旁白中的诗句补充完整。
先秦,河畔蒹葭随风摇曳,彼时“兼葭苍苍,”,少年隔水凝望,情思质朴。汉代庭院,奇树花开正当时,“ ,路远莫致之”,满树芬芳藏着深深思念。魏晋东篱下,靖节先生“采菊东篱下,”,在这方田园,他寻得内心归宿。唐代长亭外,李白送别友人,“此地一为别,”,/草木见证着深厚情谊。北宋酿泉旁,四季更迭, , 佳木秀而繁阴”,太守与民同乐。南宋溪畔处,李清照“兴尽晚回舟,”,少女情怀总是诗。元代古道旁,“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的秋思在荒凉秋色中弥漫。清代诗人龚自珍扬鞭感叹,“落红不是无情物,”,草木从荣枯到重生;见证着历史变迁,承载着古人的情与志。
-
4、【草木蕴理】(1)、本次活动主持人想用表格中的词语组成一副对联作为开场词,请帮助组合对联,要求对仗工整,符合规律。
春深
迷
水秀
君心
鹏城
仙湖
润
人眼
上联:。
下联:。
(2)、小语想邀请好友小文观看“草木说”演讲比赛,邀请函中有一处错误,请你指出并改正。邀请函
亲爱的小文:
你好!我将于本周三早上9点在学校榕树剧场参加“草木说”演讲比赛。现诚挚邀请你观看比赛。
期待赛后你能提出拙见,我们一同探讨。
你的好友:小语
2025年4月14日
错误: 改正:
(3)、小语演讲比赛失利,身为好友的你会如何劝慰他呢?请结合“荷花定律”劝慰、激励小语。荷花定律
荷花开满池塘需要30天,但在前29天,荷花只会开放一半的面积。到了第30天,荷花会突然开满整个池塘,仿佛一夜之间完成了最后的爆发。
-
5、【草木溯源】(1)、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正本澄源 强nǔ之末
(2)、根据两个例句,分别补全A、B两处的释义。(3)、“本末”两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的部件“木”,请你阅读卡片内容,选出以下判断错误的一项( )
木,字形如同一棵树的样子。向上的斜画是树枝,向下的斜画是树根。木的本义是树,也是木本植物共同的通称。引申为“木材”“木料”“木讷”等,例如成语“入木三分”“移花接木”“木讷寡言”。A、木,字形如同一棵树的样子,这是一个象形字。 B、“木的本义是树、也是木本植物共同的通称。”是一个病句。 C、词语性质由语境确定,卡片中“木材”“木料”是名词,“木讷”是形容词。 D、“入木三分”“木讷寡言”均为偏正短语,“移花接木”为动宾短语。 -
6、写作
在深圳这座“未来之城”,每个角落都藏着情感的密语:外卖订单的尾号,是深夜读书时妈妈远程点的暖心美食;手机里未删除的语音消息,封存着转学好友最后的告别;校服口袋里皱皱的便利店小票,定格了放学后与同学分享零食的时光;智能手表上跳动的定位轨迹,勾勒出爷爷第一次用导航独自来看你的笨拙与牵挂……这些看似冰冷的数字、符号或物品,却在某个瞬间成为时光的加密信笺,承载着人与人的牵绊、成长中的悲喜,
请以“寄存时光的密码箱”为题目,以现代都市里某个承载情感寄托的数字、符号、物品……为线索,破解它背后的温情密码,讲述它何以拥有跨越时空的力量。
要求:勿重复引用提示语,请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600字。
-
7、阅读
万千声音纳于耳
周大新
①一个人能听到声音,相比那些先天和后天的失聪者,应该算是一种幸运。
②幼年时,我最留意听的是自然之音。雷声,是我非常恐惧的一种声音,我曾仔细地去区分过闷雷、轰雷和炸雷的种类,每次一听见就慌慌地问母亲:这是哪儿的声音?母亲几乎每次都抱住我安慰:这是老天爷生气发怒了,要用雷声劈死天下的坏人,但你不会有事的。我在母亲的话声里朝天上看去,心中暗猜老天爷为了什么人在发怒,而声,是我幼年留意到的另一种声音,我尤其爱听细雨发出的响声,浙浙沥沥、不紧不慢、不大不小,持续地响在人的耳边,让人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我常常在细雨声中睡熟在母亲的怀里。而一变为中雨、大而,那声音就容易让人紧张,暴雨发出的声音会让我心里害怕,水的流动声也是我常听到的一种声音,可我只爱听小溪、小河的流动声,那种潺潺的声响让我着迷。我讨厌去听暴涨的河水呼啸滚动的声音,那声音让我常常想爬到树顶上去。
③少年时,我最留意听的是动物们发出的声音。每天早上,都是讨厌的鸡叫把我惊醒,它们一遍一遍地叫着,不把你搞醒决不罢休,为此,我曾建议母亲不要养鸡,狗的叫声让人心安,每次摸黑由学校回家,只要一听到狗的叫声,我就知道离村子不远了。平日在家,只要一听到狗的叫声,就晓得有伙伴或客人来了。牛的叫声很好听,哞—很长,对谁都没威胁.码的叫声咬儿咳儿的,没有驴的叫声好玩,每次一听到驴夯哧夯哧的长叫,我就想笑,有时笑得停不住,我最想听的是鸟鸣.啄木鸟啄树的声音最早引起了我的好奇.叫天子在田野里鸣叫着飞上高空,令我惊异。猫头鹰在夜晚的叫声,容易让人身上的汗毛竖起来,一个堂哥告诉我,蛇也会叫,这让我毛骨悚然,所幸我没听过,瞎爷爷说:豹叫、熊叫、虎叫特别难听,所幸我们那里是平原,没有这些动物。
④长成小伙子以后,我随父亲去田里干活,已能听到植物发出的声音,绿豆将熟时,我在绿豆地里屏息细听,能听到豆英开裂的声音.后来在西瓜地里,我听到了熟了的西瓜自动崩开肚皮的声音.在瞎爷爷的指导下,我屏息站在荷塘边,能听到荷花花瓣打开的声音;站在竹丛旁边,能听到竹笋拱出土的声音,植物们真的会发出声音。⑤我这一生听到的最多的声音,是人发出的。
⑥在人类凭本能凭需要发出的声音中,我最想听的是笑声、嬉闹声和亲吻声,我不愿听的是哭声、呻吟声和斥责声,我最烦听的是吼声、恐吓声和献媚声,
⑦在人有意制造的声音中,我特别爱听悠扬的器乐声、婉转的歌唱声和人们舞蹈时发出的声响,每次听到二胡和箫的声音,我的心就会颤动;听到降央卓玛的中音歌声和豫剧演员的唱腔,我会陶醉其中;在悉尼歌剧院听到踢踏舞的声音,我心中快乐无比,我觉得人类能制造出这些声音真是高明,在漫长而充满烦恼和苦痛的人生过程中,有这些声音相伴会让人感觉轻松许多。
⑧在人有意制造的声音中,我不想听又粗又糙的搅拌机声,讨厌听铁器在水泥地板上的拖曳声;很烦大型挖掘机和拖拉机的轰鸣声;特别愤恨房屋装修时发出的声音。
⑨声音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却是地球上的一种重要存在。
⑩地球上正是有了如此众多的声音,才使其充满了活力和对我们的诱惑力,听说有人做过试验:把一个人放进一个发不出一丝声音的空间,他在短暂的安静之后就会显出烦躁和不安,并随着时间的持续会最终走向精神崩溃。静寂到极致和音噪到极致,对人的伤害其实是一样的。声音是外部世界显示正常的一个标志,也是我们活着的一个证明。
⑪不管我们对有些声音的出现是多么反感,我们都要感谢这世界上还有声音!
⑫人对于声音,在当下,除了极小一部分是主动去听的以外,比如买票去听音乐会、去听戏曲、去看歌剧、去参加舞会,其实绝大部分都是被动听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随着人对声音控制能力的增强,人类能够创造出一个美好的声音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人们都会尽最大努力,首先是不发出难听的声音,其次是不制造人不愿听的声音,再就是想办法屏蔽一些令人厌烦的声音.在那个世界里,人们治理声音污染会像今天治理空气污染一样认真严厉,到那时,我们的耳朵就会感到更多的舒适。
⑬我期待着那个声音世界的早日到来。(节选自《人民文学》2023年02期, 有删改)
(1)、【声音时间轴】作者在不同成长阶段关注的声音类型有何变化?请结合原文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成长阶段
关注
举例
幼年时
如雷声、雨声、流水声
少年时
动物之声
长成小伙子后
如豆荚开裂、荷花绽放
(2)、【雨眠之境】文中第②段画线句作者描写幼年听雨声时写道:“浙浙沥沥、不紧不慢、不大不小,持续地响在人的耳边,让人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我常常在细雨中睡熟在母亲的怀里。”请从词语赏析和情感表达角度,品味这句话的妙处。(3)、【生命的声纹】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①段画线句“声音是外部世界显示正常的一个标志,也是我们活着的一个证明”的理解。(4)、【未来的和声】作者为何“期待那个声音世界的早日到来”?请结合文章内容与现实情况简要分析。(5)、【悦音守护者】文中提到“人类能制造出美好的声音”,请结合生活实际,举一例说明“美好声音”对生活的意义,并谈谈如何保护这类声音。 -
8、赢取“深度思考芯片”,需要勇敢穿过思维的碎片化迷宫,请你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被割裂的思考者
①地铁站台上,人们低头滑动手机屏幕;餐厅里,短视频的背景音乐此起彼伏;讲座课上,听者记录知识点时习惯性拍照截屏而非手写。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首次面临“思维碎片化”的集体困境,当我们的注意力被切割成无数个15秒的片段,当深度思考让位于即时满足,我们是否正在经历认知能力的退化?
②信息茧房的编织从未如此精密。算法根据用户偏好推送内容,形成自我强化的认知闭环。某研究显示,18~24岁群体平均每天接收信息量相当于174份报纸,但有效留存率不足3%。就像古希腊神话中吞食记忆的怪物,我们不断吞咽信息碎片,却始终处于饥饿状态。当北京某中学组织“无手机读书周”时,竞有学生出现戒断反瘿般的焦虑症状,这暴露出当代青少年对系统化思考的陌生与恐惧。
③思维惰性正在重塑大脑结构。神经科学研究表明,频繁切换注意力会导致前额叶皮层变薄,这个区域恰恰负责逻辑推理与复杂决策。短视频平台统计,用户平均停留时长不足7秒就会划向下个视频。这种“划动一遗忘”的循环模式,使得青少年在处理需要持续注意力的学习任务时,极易产生挫败感。就像被投喂碎面包屑的鸽子,我们逐渐失去主动觅食的能力。
④深度思考能力的消逝将带来更深远的影响。当00后群体中能完整阅读一本哲学著作的比例不足5%,当学术论文引用率最高的段落往往来自摘要而非正文,我们正在见证“思想速食主义”的盛行。上海某重点中学的语文教师发现,学生议论文中原创观点的数量五年间下降40%,取而代之的是网络流行语的堆砌。这种现象折射出的不仅是表达能力的退化,更是独立思考能力的萎缩。
⑤站在数字时代的十字路口,我们需要重建思维的完整性。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唤醒灵魂的工程.”这提醒我们,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更要守护人类独有的深度思考能力。就像古罗马人在浴场讨论哲学,宋代文人在园林推敲诗句,这个时代同样需要属于思考者的精神殿堂。
(1)、【真相之门】下列哪一项是文章指出的导致当代人思维碎片化的根本原因?( )A、智能手机和电子设备的物理辐射干扰了大脑神经元的正常连接。 B、学校长期采用灌输式教学,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探索欲望。 C、信息爆炸带来的过量资讯与算法推送制造的即时满足循环机制。 D、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导致生物钟紊乱、注意力涣散。(2)、【破茧计划】文中第②段“信息茧房”现象具体指什么?请结合生活实例说明。(3)、【鸽子与面包屑】作者为何将当代人的思维模式比作“被投喂碎面包屑的鸽子”?请从比喻内涵和现实影响两个层面分析。(4)、【思维完整性勋章】结合文中“无手机读书周”的例子,你认为学校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请提出两条具体建议并分别说明理由。 -
9、跨越时空的对话,请你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逆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春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媚妻有遗男,始此,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媚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杨子①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②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③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④。
(节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杨子:对战国时期哲学家杨朱的尊称。②竖:小位,小听差。③奚:怎么,这里指为什么。④命:教导,告知。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河曲智亡以应/杨子之邻人亡羊 B、既率其党/既克,公问其故 C、杂然相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D、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3)、在《愚公移山》和《列子·说符》选段中,智和杨子最后都选择了沉默,同学们对他们沉默的原因展开了讨论,请补充对话。小深:在《愚公移山》中,面对愚公的反驳,智叟沉默是因为
小圳:在乙文中,邻居因岔路太多无法找到羊,此事引发杨子的思考,因此他陷入沉默。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面对众多选择时,要
(4)、身处科技腾飞的深圳,有同学认为我们已经不需要愚公精神,更无需担心歧路亡羊。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甲乙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10、《西游记》的“筋斗云”体验区和《海底两万里》的“诺第留斯号”体验区开设以下场景。(1)、请根据名著内容,补充表格。
体验场景
虚拟助手
穿越地点
体验情节
通关方法
筋斗云
孙悟空
火云洞
②
观音用莲花宝座降伏妖怪,收其为善财童子。
诺第留斯号
①(船长名字)
托雷斯海峡
潜艇触礁搁浅,大家遭到土著人围攻.
③
(2)、《海底两万里》中的船长知识渊博、勇于探索,他非凡的科学精神和想象力,为现实科技创新发展带来诸多启示。请你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具体事例,谈谈其探索精神对你的启示。
A.法布尔
B.艾青
C.简·爱 -
11、小深和小圳在为《过零丁洋》设计配乐朗诵时,进行了讨论。请结合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补全对话。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深:我认为朗读首联、颔联时,语速应该缓慢,语调低沉、悲凉,要读出诗人对山河破碎的痛心,对自身身世浮沉的无奈感慨。
小圳:我认为朗读尾联时,。
-
12、请将以下诗文补充完整。
在“数字艺术,焕新文化”展区中,同学们可通过VR设备“走进”古诗词描绘的场景,与曹操共赏“秋风萧瑟,” (《观沧海》)的壮阔美景;随苏轼出猎,“锦帽貂裘,”(《江城子·密州出猎》):身跨战马,和木兰“万里赴戎机,”(《木兰诗》);同王安石登飞来峰,抒发“ , 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的抱负;随欧阳修泛舟西湖,“微动涟漪,”(《采桑子》);与辛弃疾梦回军营,“ , 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与李白对酌,共唱“ , ”(《行路难》),坚信理想终会实现。
-
13、为深入探讨科技对学习方式的影响,科技馆邀请深圳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中心的刘教授举办讲座,题目为“从课堂到未来:人工智能如何改变学习方式”。请根据语境,补充互动环节中小语向刘教授提出的两个问题。
小语:
刘教授:AI技术确实能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但大家要保持自主学习的意识,避免完全依赖科技,在使用AI工具时,我们要有批判性思维,主动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做”,还可以设定固定的学习时间,既提高效率,又保留独立思考的空间。
小语:
刘教授:未来的课堂会更加智能化,AI 会成为学习助手.大家在学习使用Al工具时,不仅要有批判性思维,还要提升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注重全面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变化.
-
14、目前,深圳“空地一体生命至上”城市救护项目已在凤凰山森林公园启动运行。请你根据科技展区的示意图撰写80字左右的解说词,让同学们了解紧急情况下如何使用“无人机 AED 系统。
-
15、科技展区共有四个区域,请结合表格信息,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科技展区
展区小标题
展览内容
第一展区
①
展示远程医疗、智能急救设备等.
第二展区
智能家居,点亮生活
展示智能机器人、②③(请再补充两种智能家居产品)
第三展区
数字艺术,焕新文化
通过VR技术,展示历史文物或名著、古诗中的场景,与古人、书中人对话。
第四展区
绿色科技,赋能未来
展示新能源汽车、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等
-
16、阅读
碧空如洗,无人机穿梭于凤凰山森林公园,将 AED (自动体外除颤器)和急救包投(①zhì)至目的地,城市救护再添“新兵”;重症监护病房,医生借助AI的决策辅助,5秒内追(②sù)、整合诊疗全情;深圳艺术馆, VR 设备让观众“穿越时空”,__,“触碰”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衣袂;在家中,全球首款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能做早餐,接待客人……
科技(③)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体验,(④ )展现了深圳作为创新城市的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未来之城”——深圳!
(1)、请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①投zhì
②追sù
(2)、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一个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历历在目 B、身临其境 C、不期而至 D、浮光掠影(3)、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复句,请在括号内填入关联词,使句子更连贯。
③ ④ -
17、按要求作文。
回忆仿佛是一扇通往过去的时光之门,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或欢乐或悲伤的记忆片段。如鲁迅回忆与长妈妈的点点滴滴,如孙犁笔下的山地回忆,如杨振宁笔下的挚交好友……透过回忆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生命中不同的色彩和情感,发现隐藏在记忆深处的力量和启示。
请你以《最忆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
18、艺术节将至,班级同学想排《花木兰》的舞台剧进行表演。请你参与任务。
甲
木兰姓魏氏,本处子也。世传可汗募兵,木兰之父耄羸① , 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服甲冑箭囊②。操戈跃马而往,阅十有八战,人莫识之。后凯还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及还家,释其戎服,衣其旧裳。
(选自《商丘县志·列女》,有删改)
【注释】①耄赢:年老体弱。②箭袁:盛箭的器具。
乙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蒋,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呜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选自《乐府诗集》卷二十五)
丙
兰[清]
屈大均
兰叶青青不厌长,宜阴一半又宜阳。
花开多在微风外,夜静无人始有香。
任务一:设定木兰角色
小组想把甲文作为木兰角色的原型出处,请你帮助理解分析。
任务二:设计演员台词
任务三:设计舞台道具
(1)、根据提示,补全下面加点词翻译的思维过程。及还家,释其戎服,衣其旧裳。
“及还家”可以联想到课内“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由此推测“及”字的意思是(1)。
“释其戎服”与后句“衣其旧裳”是并列结构。“衣”字是动词,翻译成(2) , 由此推测“释”字的意思是(3)。
(2)、用“/”给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后凯还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
(3)、依据甲文,小组写出了木兰的角色介绍,请你用自己的话帮助补充完整。人物姓名:魏木兰
主要经历:考虑到(1)的原因,毅然决定替父从军;战场上,她(2);战后,面对皇帝的赏赐,她(3)
(4)、为丰富木兰角色形象,小组同学增加了木兰回家后的剧情。请你依据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参照“知识卡片”,为她增设一段独白。知识卡片
独白:一般由演员独自念出,表现此时此刻的心理、感情等。
木兰独白:
(5)、小组想用兰花作为木兰的服饰设计元素,请你帮助分析其合理性。(1)丙诗中的兰花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2)丙诗中的兰花与木兰有什么相似性?请结合甲、乙两文,做简要分析。
-
19、小语准备在演讲活动中发一份倡议书,请你帮忙一起完善。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星光是真、善、美;星光是仁、义、礼;星光是孝、信、廉。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争做追光好少年”既是我们的承诺,也是我们的责任。在此,我们倡议:
一、做坚毅勤勉、自立自强的好少年。
我们要热爱学习,勤奋读书,志存高远:不畏困难,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打好扎实的科学文化功底,练成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
二、做(1) 的好少年。
我们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爱护兄弟姐妹,不任性、不骄纵、不盲目攀比。信守家庭美德,崇尚勤俭节约,讲究邻里和睦,做感恩亲情的好孩子。
三、做诚实守信、文明守礼的好少年。
(2) 。
四、做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好少年。
我们要团结同学、关心集体,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热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让每个人都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3) 。
七年级某班 班委会
2025年×月×日
(1)、请用两个四字短语补充小标题:。(2)、请参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出“做诚实守信文明守礼的好少年”的具体努力方向。(3)、请为倡议书补写富有号召力的结尾。 -
20、小语整理完所学课文后,联想到老舍笔下的祥子就是一位走不出黑夜的赶路人。请你参考小语的阅读笔记,完成相应任务。
黑夜里的祥子
第二章 星夜,祥子牵着骆驼逃出军营。
第七章 黑夜,祥子拉着曹先生飞跑,撞到补路石快,连人带车摔伤。
第九章 黑夜,虎妞假怀孕要挟祥子娶她。
第十一章 黑夜,祥子被孙侦敲诈走买车的所有积蓄。
第十九章 黑夜,祥子等虎妞难产而死。
第二十一章 黑夜,祥子怒赶刘四爷,找回自己的尊严。
第二十三章 黑夜,祥子深爱着的小福子不堪屈辱上吊而死。
第二十四章 黑夜,祥子彻底堕落,去“白房子”麻痹自我。
(1)、结合笔记内容,请你推测老舍把很多故事情节的发生时间设置在“黑夜”的原因。(2)、祥子的一生,除了苦难,也有一丝温暖和光亮。你认为谁是祥子前行路上给予他温暖的星光人物呢?请结合小说具体情节,谈谈你的看法。(3)、祥子身处黑暗,但他为自己的梦想,奔跑在追寻光亮的路上。有人认为,祥子的追光行为是有意义和价值的,但也有人持否定观点。你怎么看?请结合祥子的经历陈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