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句中描写的人物不可能出现在《红楼梦》中的是(    )。
    A、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B、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C、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D、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2、请你帮妙妙选出名著片段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

    云长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佯推醉曰:“公今请吾赴宴,莫提起荆州之事。吾今已醉,恐伤故旧之情。他日令人请公到荆州赴会,另作商议。”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节选自《三国演义》)

    A、非常陶醉地说 B、故意推脱,避免醉了 C、假装推辞说 D、喝醉了酒说
  • 3、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换个说法,意思不变的一项是(    )。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一个个序齿排班 , 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A、俯首听命  伶牙俐齿 B、静静聆听  伶牙俐齿 C、俯首听命  按序排列 D、静静聆听  按序排列
  • 4、四大名著中有许多难理解的词语,下列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放的,断了线。咱们拿下他来。(整齐) B、店家又了一碗酒。(斟) C、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闭上眼睛) D、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推辞)
  • 5、奇奇在读四大名著时积累了一些好词,下列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偶然间发现这块宝山福地,真让石猴喜不自胜 B、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前两次都避而不见 C、只见洞内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应有尽有。真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D、看到风筝终于放上天,宝玉等人力倦神疲 , 忍不住喝彩。
  • 6、下列出现在四大名著中的词语,古今说法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栈——酒店 B、驿站——服务区 C、郎中——中医医生 D、印信——书信
  • 7、下面是乐乐在阅读名著时摘抄下来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箸名 进裂 讳气 景阳冈 B、踉跄  霹雳  隽刻  抓耳挠腮 C、傍文 擂鼓 碗碟 弓弩手 D、妒忌  咆哮  水寨  瞑目蹲身
  • 8、欢欢给四大名著中难读的字注了音,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鼓(léi)    跄(niàng)  斥(hē)     弓(nú) B、(jié)    窗(tì)     刻(juàn)   景阳(ɡānɡ) C、气(huì)    哮(páo)    顽(liè)    抓耳腮(náo) D、(pō)     裂(bèng)   下(lèi)    喇喇(huō lá)
  • 9、同学们纷纷分享了自己阅读的名著中精彩的故事,请你按要求完成练习。

    欢欢:我读的是《草船借箭》,东吴都du____周瑜(yǘ yú)dù jì____诸葛亮的才干,【____】wěi tuō____诸葛亮短时间内造好十万支箭,并立下jūn lìng zhuàng____,以此为难他。诸葛亮向 lǔ____肃借了二十条快船,用青布幔子zhē____着,并chā____上草把子。shén jī miào suàn____、擅长diào dù____的诸葛亮成功向曹操“借”到了箭。

    乐乐:我读的是《景阳冈》,武松绰(chāo  chuò)号“行者”,一身wǔ yì____、肚中 jī kě____的他走进酒店,要了一 dié____热菜、二斤熟牛肉和酒。吃饱喝足后【____】绰(chāo chuò)梢棒上冈,他看到官府的bǎng ____文才 zhī xī____那酒家劝他wù____要独自上山是好意。后来,一只大虫想趁武松袒露xiōng táng____睡觉时偷袭,武松 tuō____着梢棒躲闪,把梢棒折做两jié____后用拳头打死了大虫。

    奇奇:我读的是《猴王出世》,花果山的群猴【____】间发现了瀑布泉,石猴瞑(mín míng)目蹲身跃进泉中,找到了水帘洞,成了美猴王。

    妙妙:我读的是《红楼春趣》,恰逢春日,大观园中众人【____】取出风筝来放晦(huǐ huì)气。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来:也有美人儿的,也有沙雁儿的。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

    (1)、根据语境,看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词语。
    (2)、给上面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选择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入句中的“【   】”内。

    A.执意        B.无意         C.特意        D.故意

    (4)、画横线句子是(细节  场面)描写,写的是丫头们忙着准备放风筝时
  • 10、奇奇搜集到了一幅有趣的漫画《别人家的孩子》,思考:漫画中母亲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你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要求:①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要有适当的描写。②借助漫画里的文字提示,思考漫画的含义,获得启示。③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 11、下面是乐乐准备的散文,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表哥驾到(节选)

    秦文君

    妈妈每次在夸奖表哥时,总是带点嫌弃我的口吻。有什么办法?虽然我没见过表哥,可早从妈那儿知道他是个世界少有的人。他只比我大一个月,优点大大小小合起来至少有一百条,什么孝顺聪明,吃饭文雅,喝汤没声音……与这样的表哥见面,让人提心吊胆。

    下午五点,表哥一行驾到,大家一起吃晚饭。

    饭桌上,妈先给大姨夹菜;接着又给表哥的碗里夹了三块排骨、两个鸡腿,堆得像小山似的;最后才夹了两块排骨给我。

    这句话运用____和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妈妈对表哥的盛情款待

    “谢谢!”表哥彬彬有礼,吃得文静而又迅速。

    “多有教养!”妈妈由衷地说。

    我瞄瞄饭桌,发觉排骨盘子里空了,妈妈一块也没有。我有点生气地说:“我吃一块排骨够了,另一块你自己吃得了!”

    妈妈不高兴了:“看这孩子,多不知好歹!”

    大姨说:“这孩子懂事,知道心疼人!那是真孝顺!”

    妈则推让说:“别安慰我,他的气我受多了。古怪呀,这孩子。”

    我觉得吃饭没胃口,连汤也咽不下。看见表哥端坐在那儿,很正规地进餐,我觉得自己很傻。天突然暗得出奇,还闪电打雷。我有点像掉了魂,坐在窗前托着腮,活像个小书呆子。

    其实什么也没想,脑子让什么东西塞住了,谁能帮我疏通一下?

    这句话把____比作需要疏通的东西,表现了“我”____。

    唉,表哥驾到,一切都复杂了。

    突然,我听妈叫我过去。妈在洗碗,水龙头冲得哗哗响。她问:“刚才你不吃排骨,真是想省给我吃?”我抽抽鼻子:“我还有事。”

    我也没朝她看,转身走了。路过客厅,我无意中听见大姨正和表哥说话:“你表弟,够你学的。别看他不会弹琴,没学过电脑,那些一学就会的!你看人家那灵活样,诚实、孝顺,做的模型多漂亮,你做的那叫什么?还有,明天起,你得跟他那样练弹跳……”

    “唉,天天听你说表弟的好话!”表哥好没劲地说,“说得我没信心!”

    我一拍脑袋,这回真像孙猴子那样一蹦老高。而且,我想立即冲进去与表哥握握手,告诉他:我俩真是一对难兄难弟!彼此彼此,相见恨晚。可不知怎的,我只叫道“表哥驾

    到”就涌起一种男儿掉泪的悲怆。

    ——有删改

    (1)、阅读短文,梳理故事脉络。

    表哥未到→

    (2)、默读短文,写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表哥未到时,常听妈妈称赞他优秀,“我”

    表哥一行驾到,妈妈把好吃的都夹给了他,“我”

    晚饭后听到大姨和表哥的对话,“我”因与表哥同病相怜而

    (3)、读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完成批注,再用波浪线画出你觉得有趣的句子,照样子,作批注。

    批注:

    (4)、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我”为什么“悲怆”,在横线上把这一“童年的发现”补充完整。

    那一刻,我明白了——

  • 12、下面是欢欢准备的文言文小故事,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一)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二)徐孺(rú)子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 , 无此,必不明。”

    【注释】①尝:曾经。②若令:如果。③邪: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④瞳(tónɡ)子:指眼球中间的小孔,即瞳孔。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未孔雀是夫子家禽 

    ②尝月下

    (2)、借助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①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②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

    (3)、《杨氏之子》一文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主要是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4)、徐孺子的言语智慧体现在他用与月亮进行类比,以反驳“”(用原文回答)的观点。
  • 13、本单元的故事都展现了幽默与智慧,请你完成下面的题目,感受幽默的魅力。
    (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宋刘义庆的《》,讲述了梁国一户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孩与客人机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一个男孩的形象。
    (2)、《手指》一文的语言 , 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形象鲜明,各

    有不同的 , 各具不同的 , 各有 , 各有。作者强调“五

    根手指如果能 , 成为一个 , 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

    什么之分了”。阐明了一个道理:人群的全体就如同五根手指,团结才有力量。我们还学过这位作者的文章《》。

    (3)、《童年的发现》的作者是苏联作家。文章采用的手法,通过讲述“我”童年时发现“”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的特点和惊人的 , 鼓励孩子们要
    (4)、颜真卿是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具有恢宏雄壮、大气磅礴的特点。《》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 14、读下面妙妙讲的幽默小故事,回答问题。

    钱锺书的长篇小说《围城》享誉海内外。有一个人读后,十分惊叹作者的才华,于是求见钱锺书一面。钱锺书收到信后答复道:“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还不错,那你何必一定要见那下蛋的母鸡呢?”

    (1)、故事中的“鸡蛋”其实指的是《》,“母鸡”指的是
    (2)、钱锺书的言外之意是:
  • 15、读下面奇奇讲的小笑话,辨析其中的错别字,填一填。
    (1)、某饭店的服务员写了一幅欢迎上级来检查的标语。上级来了一看,却哭笑不得,原来这个服务员写的是:“欢迎大骂光临!”因为他把“”字写成了“”字,所以闹出了笑话。
    (2)、状状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吃自助餐,因为太饿了,我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次,我真的是美美地吃了一吨。”妈妈看完日记后,笑得直不起腰来,因为状状把“”字误写成了“”字。
  • 16、奇奇想用风趣的语言来描绘图片中的情景,请你帮他写一写。

    例: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小提示:例句的表达特点是用另一种相似的事物或人进行形象化描述。)

    (1)、晚霞倒映在水中。
    (2)、她在舞台上舞姿很轻盈。
  • 17、奇奇准备了一些名言,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1)、

    , 小人喻于利。

    ②君子坦荡荡,
    , 仁之端也。

    , 必自毙。
    , 则能有所不为。

    (2)、《论语》中的让我们明白了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孟子》中的告诉我们同情之心是仁的萌芽;《朱子语类》中的告诉我们人有了羞耻之心,有的事情就不会去做。(填序号)
  • 18、奇奇在准备时对几篇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概括,请你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学了《手指》这篇课文,我知道大拇指和食指是最厉害的,其他手指都没什么用。 B、《杨氏之子》这篇课文记叙了杨氏之子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来反驳孔君平说杨梅是“君家果”的故事,体现了杨氏之子思维敏捷、语言幽默的特点。 C、《手指》的作者是丰子恺,我们还学过他的《白鹅》。 D、《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是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写的。
  • 19、乐乐在准备时对下列作品、作者、国籍不对应的一项是(   )。
    A、《手指》——丰子恺——中国 B、《童年的发现》——费奥多罗夫——美国 C、《威尼斯的小艇》——马克·吐温——美国 D、《跳水》——列夫·托尔斯泰——俄国
  • 20、乐乐对句中破折号的作用不是很理解,请你为其选择恰当的解释。

    “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的转换 C、表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 D、表示声音的延长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