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习作展示。

    我们沐浴着爱成长,比如父母之爱、师长之爱、同学之爱……请用一件事记录“流淌爱”,具体描写人物当时的动作、语言、神态,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要求:题目自拟,条理清晰,表达真情实感。

  • 2、 现代文阅读

    音乐之都维也纳

    ①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它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瑞河穿城而过。

    ②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18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等,都在这里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维也纳的博物馆里至今还陈列着他们的乐谱和手迹。

    ③维也纳也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在这儿,到处可以看到大音乐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就连王宫花园的花坪上,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

    ④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音乐演奏的传统,尤其是在国家欢乐的时候,优美的旋律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惯例。

    (1)、我能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飘溢:

    ②惯例:

    (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这”指的是什么?
    (3)、文中的“摇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称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4)、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表现了维也纳音乐之都?

  • 3、 阅读短文。

    汉字的魅力

    ①一个只有三岁多的孩子,看到一个汉字“明”字,就懂得“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看到“雷” “雪” “霜”这些字,就问“为什么这些字都有雨呢”,读到这儿,不由得笑出声来。恐怕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是不可能从他本民族母语中的“明”字(光明、明亮的意思)里引发出“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这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的。

    ②这就是我们中国汉字的魅力,几乎是独一无二的魅力。

    ③这个生动的例子,不是可以给那些带着孩子在国外又常常担心他们忘了中文的年轻父母们以启迪和借鉴吗?如果你们能够耐心地、细心地一个字一个字教下去,慢慢地培养起他们类似“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那样的兴趣,引起“为什么这些字都有雨”或者“为什么这些字都有水、都有草、都有山、都有……”这类追问,到那时,不管你们自己是否意识到,实际上你们已经带着孩子走进一个奇妙绚丽的大花园。尽管仅仅才跨进园门第一步,里面的天地大得很,简直无边无涯,但是他从此必定会一步步欢笑着、跳跃着奔向前去了。

    ④中国汉字,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人生几十年,一切身外之物,都将发生许多次变异。新陈代谢,过时的淘汰了,破损的废弃了,人们都习以为常,毫不为怪。天地万物,只有语言文字是永远存在的。我们的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词义三者于一体,它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即使是汉语拼音,可以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工具,但是决不可能代替汉字本身,因为它没有也不可能具有那种魅力。看到一个“míng”字,怎么会想到它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呢?

    ⑤听到不少旅居海外的同胞谈过,走到某个偏僻的小城市,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当一种异乡漂泊的失落感和孤寂感袭来时,突然看到一块小饭馆的中文店招,几个汉字,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声乡音,将你带到父母面前,使你抛却一切疲惫、孤独以至恐惧。我没有经历过这种体会,但我想不会是过分的夸张。

    ⑥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晚年侨居法国时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诗,题目就叫《俄罗斯语言》,全文不长,译成中文也仅有一百零几个字:

    ⑦“在疑惑不安的日子里,在痛苦地思念着我祖国命运的日子里,给我鼓舞和支持的,只有你啊,伟大的、有力的、真挚的、自由的俄罗斯语言!要是没有它——谁能看见故乡的一切,谁不悲痛欲绝呢?然而,这样一种语言如果不是属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不可置信的啊!”

    ⑧我想:倘若借用这篇名文,只将“俄罗斯语言”一词改为“汉字”二字,该不会是对伟大作家的一种亵渎吧?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举目无亲:

    ②脍炙人口: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独一无二——              无边无涯——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这个生动的例子,不是可以给那些带着孩子在国外又常常担心他们忘了中文的年轻父母们以启迪和借鉴吗?  

    ②突然看到一块小饭馆的中文店招,几个汉字,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声乡音,将你带到父母面前,使你抛却一切疲惫、孤独以至恐惧。

    (4)、汉字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5)、文中作者为什么把汉字比作“一团火”、  “一盏灯”、  “一声乡音”? 
  • 4、 用“然”组词不同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横线上。
    ①周瑜想请诸葛亮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说:“都督委托,照办。”
    ②鲁肃回来报告周瑜,不提借船的事。
    ③诸葛亮说: “就要交战,十天造好,误了大事。”
    ④江上雾很大,敌人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 5、积累运用 
    (1)、本学期,我们初步接触了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 和《          》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作者是宋代的。诗句“”表现了作者希望南宋朝廷的军队能够尽快收复失地,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从军行》中的诗句“”表现了守边战士的英勇无畏和爱国之情。
  • 6、 按要求写句子。
    (1)、吴国的都督周瑜十分佩服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改为双重否定句)
    (2)、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改为转述句)
  • 7、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然起敬

    瞑目 

    喜不自 

    齿排班

    郑重其

    中流 

    励精图 

    力 神疲

    造句:

  • 8、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有所思  束然起敬   青筋爆起   汗如雨下 B、从容镇定  抓耳挠腮   能书擅画   颇负盛明 C、不可胜数  烟波浩缈   乐此不彼   无边无垠 D、碧波万顷  恍然大悟   相映成趣   一饮而尽
  • 9、 读下面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阅读名著,我认识了一个个优秀的人物:shén jī miào suàn的诸葛亮,让dù jì他的都督周瑜自叹不如;wǔ yì高强的武松,在jǐng yáng gāng赤手空拳打死猛虎,让人们不禁惊呼nà喊 。

  • 10、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颗颗小小的心愿种子。它们或许微小如尘埃,但却怀揣着成长的力量。对于即将毕业的你来说,这些心愿的种子正等待在六年级下册的沃土中生根发芽。你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你打算怎样实现它?可以记叙故事、写信或者写日记……字数在500字左右。
  • 11、 2020年6月23日,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新成果在“云”上集中展示,让人大开眼界。某班将开展以“人工智能与我们的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疫情防控和复工生产中,天津全面推广应用了“健康码”。小小的“健康码”看似简单,背后的技术支撑系统却十分庞大。每天百万级数量的“亮码”,均基于人工智能科技手段的支撑。有了“健康码”,精准分类防控得以实现,城市得以科学有序运转起来。

    【材料三】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观看手机中的天气预测。在天气预测中,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过手机的GPRS系统,定位到用户所处的位置,再利用科学算法,对覆盖全国的雷达图进行数据分析来预测天气。这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自己所在地的天气走势,收到的天气预报能精准到分钟和所在街道。

    【材料四】

    人工智能在车联网的运用将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比如,外出购物时,车主启动汽车后,将同步开启车载智能系统,车主只需要告知系统所需要购买的商品或者服务,汽车的智能系统将根据出行路线、交通路况、目的地的评价情况,自动推荐最合适的消费场所。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请结合以上相关材料,探究人工智能可在哪些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
    (3)、生活中,你一定是个爱思考的学生,你最希望人工智能可以解决人类的哪些难题呢?
  • 12、 阅读

    本命年的回想

    ①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火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铁锅里哔剥哔剥响,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装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

    ②腊月初八,家家户户用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够,不愿放下筷子。

    ③喝过腊八粥,年味儿更浓重。卖糖葫芦的小贩穿梭来往,竹筒里抽签子,中了彩赢得的糖葫芦吃着最甜。卖挂落枣儿的涿州小贩,把剔核晒干的老虎眼枣儿串成一圈,套在脖子上转着吃。卖糖瓜和关东糖的小贩,吆喝叫卖,此起彼伏,自卖自夸。还有肩扛着谷草把子卖绒花的小贩,谷草把子上插满五颜六色的绒花,走街串巷,大姑娘小媳妇把他们叫到门口,站在门槛里挑选花朵。上年纪的老太太,过年也要买一朵红绒花插在小疙瘩曩(jiū)上。

    ④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要送灶王爷上天。最好玩的是把灶王爷的神像揭下来,火化之前,从糖瓜上抠下几块糖粘儿,抹在灶王爷的嘴唇上,叮嘱他上天言好事,下界才能保平安。

    ⑤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欢乐而又庄严。阖家团聚包饺子,谁吃到包着铜钱的饺子最有福,一年走红运。院子里铺着芝麻秸儿,小丫头儿不许出屋,小小子儿虽然允许走动,却不能在外边大小便。不管多么困乏,也不许睡觉,大人给孩子们说笑话,猜谜语,讲故事,这叫守岁。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椰子,梆声中才能锅里下饺子,院子里放鞭炮,门框上贴对联,小孩子们在饺子下锅之前,纷纷给老人们磕辞岁头,老人要赏压岁钱。男孩子可以外出,踩着芝麻秸儿到亲支近脉的本家各户,压岁钱装满了荷包。

    ⑥天麻麻亮,左邻右舍拜年的人已经敲门。开门相见七嘴八舌地嚷嚷着:“恭喜,恭喜!”“同喜,同喜!”我平时串百家门,正月初一要给百家拜年。出左邻入右舍,走东家串西家,村南村北各门各户拜了个遍,这时我才觉得得到了公认,我又长了一岁。

    (作者:刘绍棠,选文有删改)

    (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阅读短文,梳理节日习俗,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②作者在描写以上节日习俗时,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

    (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你对“舍不得吃”及“吃起来却又没够”的理解。
    (3)、短文描述了过年前忙碌而热闹的场景,有什么作用呢(    )
    A、表达人们饱享一年的劳动果实的喜悦,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B、衬托了平时生活物资的匮乏,表现了人们对各种年货的喜爱。 C、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孩子们的贪吃,表现了过年的喜庆。
    (4)、短文第5自然段描写了除夕之夜的场景。你是怎样过除夕的?请你仔细回忆,选取印象深刻的某个场景,通过活动的描写、习俗的介绍等,把除夕夜的欢乐氛围写下来吧。
  • 13、 填空。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 , 本文按顺序介绍了老北京人过春节时的风俗。《匆匆》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体裁) , 他告诉我们,这让我想起《长歌行》中劝告人们珍惜时间的名句“!”。
    (2)、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像张思德那样;生命就是像李大钊那样;生命就是像董存瑞那样 , 在神圣的语文殿堂里,我深深地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3)、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杜牧的“ , 路上行人欲断魂”,让人想起哀思如潮的节;王建的诗句“ , 不知秋思落谁家”让人想起合家团圆的节。
  • 14、 下列作品与作者国籍及作品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美国 B、《骑鹅旅行记》——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 C、《爱丽丝漫游奇境》——刘易斯·卡罗尔——英国 D、《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
  • 15、 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倒柜

     更新

     

    焉知 

  • 16、 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贯:①穿,贯通;②连贯;③(量词)旧时的制钱,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个叫一贯;④世代居住的地方。

    (1)、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名字如雷耳,他的讲座吸引了众多读者。
    (2)、儿童节那天,游乐园一开门,等候多时的游客就鱼而入。
    (3)、我们历史老师的籍是湖北省武汉市。
    (4)、虽然他家财万 , 但生活非常节俭
  • 17、 词语搭配练习。

    严明

    严峻

    严格

    严肃

    的要求

    的考验

    的态度

    的纪律

  • 1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B、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C、“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D、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
  • 19、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参加集体活动中,我们要遵守纪律,不能随心所欲 B、这次班会上,班长翻箱倒柜 , 把心里话全讲了出来。 C、晨晨是个“故事大王”,总是滔滔不绝地给同学们讲故事。 D、台上的滑稽表演引得全场观众哄堂大笑
  • 20、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huo)    (xián)熟    (zhì)热       (tuò)沫 B、(shì)     演(yì)      野(máng)      (pàn)乱 C、(huái)   (yíng)绕    (xuàn)晕      吹(xū) D、(jù)     书簿(bó)      (zhēn)探      追(dào)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