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听录音《春节的习俗》,完成练习。
    (1)、按录音内容填空。

    从大年初一开始,到前都可派发红包,取其大吉大利、之意。

    (2)、根据录音内容判断正误。

    ①年糕的形状像古代的金银元宝,象征着财富和好运。

    ②南方过年吃年糕,寓意着年年高升,事业有成。

    ③元宵节挂灯笼,是为了驱邪避凶,祈求平安。

  • 2、生活多彩多姿,我们的心里会绽放各种各样的花朵,梦想之花绽放,就会收获理想的果实;善良之花吐艳,就会收获温暖的芬芳;宽容之花娇艳,就会收获和谐的温馨;诚信之花璀璨,就会收获美好的友谊……你的心里播下什么种子,就会开什么花。你打算播种什么种子?请选择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个字,有真情实感。
  • 3、课外阅读

    老海棠树(节选)

    史铁生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在树上玩耍的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③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在树下射弹弓的我喊;  “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完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的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④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  “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了。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弄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为的是劳动,为的是有一份工作,这大概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⑤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艺儿,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

    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①”“奶奶!②”“奶奶————”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⑥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奶奶仍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文中一共讲奶奶做了哪四件事,请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5个字。

    糊纸袋、、扫院子扫街、

    (2)、短文为什么以“老海棠树”为题?请写出两点原因。
    (3)、“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从全文看,“张望”这一神态体现了奶奶怎样的心态?(   )
    A、奶奶干活累了,直起腰,喘口气,向远处张望,目的是休息下。 B、奶奶的张望是她的习惯动作,每当干活时都会这样做。 C、奶奶的张望是寻求“我”对她的帮助。 D、奶奶的张望是希望有一份工作,能跟上时代,自己不被时光抛弃。
    (4)、文章主要用了的抒情方式。
    (5)、画线句中,“我”三次喊“奶奶”的语气不同,文中用的标点也不同,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填序号)

           ②      ③
    A.“我”急于想得到奶奶的原谅
    B.“我”有点不安,知道伤了奶奶的心
    C.“我”在哀求奶奶原谅自己

    (6)、作者在追思奶奶时,有一种“永生的痛悔”。那么,作为晚辈,在如何关爱自家老人的问题上,我们可以从本文吸取哪些教训? 
  • 4、课内阅读

    匆匆(节选)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____,被微风吹散了,如____,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这段话节选自写的(体裁)  《匆匆》。
    (2)、请按照原文在选段中的横线上补充词语,并按照作者的思路续写一句。

    过去的日子如 , 被

    (3)、选段中两个“赤裸裸”的意思分别是。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 
    (4)、请写出一句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句。
  • 5、口语交际。

    当下,智能生活已在潜移默化中纷然而至:无人驾驶公交车在多地开始试运行;AI智能对话机器人可以与用户进行实时对话,并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对于人工智能这一热点话题,六(1)班的同学举行了一场辩论赛。正方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利大于弊。反方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弊大于利。你支持哪一方?并请说明原因。

    我支持方的观点,因为

  • 6、一副对联,上联是“池中荷叶鱼儿伞”,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下联的一项是(   )。
    A、梁上蛛丝燕子帘 B、山上新月半亭风 C、岸上麻叶伸绿掌 D、半场杨柳拂楼台
  • 7、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在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了许多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李大钊 , 张思德 , 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
    (2)、于谦借石灰表达自己“粉身碎骨浑不怕,”的心迹,这种写作手  法叫做
    (3)、我们学过不少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句。如,描写节的“ , 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节的“。”
    (4)、《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国小说家写的长篇小说。
  • 8、按要求改句子。
    (1)、为了人民的幸福,革命先辈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改为双重否定句)
    (2)、我开始郑重其事地考虑眼前恶劣的环境和孤独的境遇。(缩句)
    (3)、跑完一千米后,他的嗓子很干。(改为夸张句)
    (4)、父亲严肃地说:“这些事都是我做的,跟你们无关,快走吧!”(改为转述句)
    (5)、在括号中填入表示“差不多”的四字词语。(不要重复)

    这次校园乒乓球比赛太精彩了,李华和王明的实力 , 李华擅长快攻,王明防守出色,所以两人的比分

  • 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腊八粥》一课通过写八儿等粥和吃粥的事,生动地写出了腊八熬腊八粥的习俗。 B、我们认识的汤姆·索亚和鲁滨逊都是渴望自由、喜欢冒险的人。 C、《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的李大钊和《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都是长征时期牺牲的革命先烈,值得我们敬重。 D、《那个星期天》通过写周围环境的变化衬托了“我”心情的变化。
  • 10、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管气候条件或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B、“嫦娥五号”搭载的40克太空稻种,在今年三月份离开温室,移栽田间了。 C、“红领巾寻访百年路”活动后,要好好学习,传承红色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D、通过“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的努力,使中国第一例肝脏外科        手术顺利完成。
  • 11、下面是某班级征集的读书宣传标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阅读,让我们朝气蓬勃的心灵重见天日 B、在书里结交五湖四海的朋友吧! C、读书治学,持之以恒,见微知著 D、让阅读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 12、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喜欢看《西游记》、《丁丁历险记》这两本书。 B、面对困难,是退避三舍呢,还是迎难而上? C、“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小声地说:“怎么又……” D、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 13、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yùn)  (hē)斥   (jiá)然而止  精兵简政 B、(huái)  掺(he)  衣衫褴(lǚ) 心平气合 C、(dào)  (qiào)首    锋芒毕(lòu)  翻箱倒柜 D、(tiè)  (zhèng)月   (cēn)差不齐  振耳欲聋
  • 14、根据情境,读拼音,写词语。
    (1)、除夕那天,到处都是biān pào声,街头张灯结彩,祖国大地wàn xiàng gēng xīn , 人们xǐ yíng yíng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2)、连日的暴雨让湖南多地陷入yán jùn的汛期,群众都jīng huáng不已。政府连夜调度fáng yù物资,消防员冒着激流展开yuán zhù.洪峰退去,夫夷江上那座老桥依然挺立,这bù kěsī yì的画面,成了湘楚大地坚韧精神的见证。
  • 15、记童年成长:回首往事,你肯定有很多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你哭了;那一次,你感动了……请以“那一次,我了”为题写一篇习作。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在文章开头,围绕重点把事情经过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收获,不少于400字。
  • 16、忆童年往事: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小的时候,是那么疯。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人蹿上去,兴奋得尖叫;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满载着童年的快乐。照例是一个午后,我站在小河的冰面上,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我急了,大叫一声,人掉进了河里,好在河水不深,我颤抖着牙关爬出来跑回了家。

    母亲把我大骂一通,最后还是把我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可那些衣服很快被冷成了冰棍。母亲坐在炕沿,看着我,愁眉不展。那些年月,家里没有多余的棉衣棉裤,冰天雪地的,明天怎么上学?

    ①我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我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夜里我醒来,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疲惫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

    早晨我被母亲推醒。我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我捧来了新的棉袄棉裤。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我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我。

    ②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那年冬天特别冷,但我一直认为,那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1)、句子①中母亲“愤怒”的原因是。句子连用三个“小心翼翼”的作用是
    (2)、结合短文内容,写出对句子②的理解。
    (3)、根据短文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

    午后

    事件

    “我”掉进河里

    “我”穿上新衣

    (4)、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小时候,我在冰面上玩耍,冰面突然裂开,我掉进了河里。

    ②母亲把我打了一顿,最后还是把我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

    ③那年冬天特别冷,但我一直认为,那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5)、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浓浓的思乡之情 B、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母爱的赞美 C、对童年犯错的愧疚之情 D、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6)、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 17、寻童年玩具: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玩具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种类和风格,并一直伴随着人们的成长。

    九连环(如图1):是中国传统民间智力玩具,《红楼梦》中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

    图1

    竹蜻蜓(如图2):由竹柄和“翅膀”组成。玩时,双手一搓,然后手一松,竹蜻蜓就会飞上天空,旋转一会儿后,才会落下来。它是中国古代一个很精妙的小发明,这种简单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人惊叹不已,将其称为“中国螺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欧洲人根据“竹蜻蜓”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____。

    图2

    【材料二】70、80后的童年更多的是在田野间追逐,是与自然交心。斗蛐蛐、抓蜻蜓、吹麦哨……没有机器喧嚣的年代,大自然给父辈的生活带来不少乐趣。由于科技进步,电视机成为90后童年回忆里的标志性物件;另一种席卷90后的风潮当属动漫及其衍生产品。00后一出生就徜徉在互联网,他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就是父母手中闪着光的物品————长方形、会发音,各种电子产品包围了他们的生活。

    电子玩具和电子游戏日益成为孩子们的娱乐新宠,这也带来了许多隐忧。智能化的玩具并没有启迪孩子们的智慧,孩子们只是机械地按照电子玩具的规定程序“过关斩将”,是一种“傻瓜式”的玩法。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传统玩具淡出现代童年生活,阻碍了孩子们与本土文化的亲近。

    (1)、根据材料一可以推测,欧洲人根据“竹蜻蜓”发明了(   )。
    A、直升机的螺旋桨 B、雷达 C、火箭 D、潜水艇
    (2)、读文章时,应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我们如果以“了解中国传统玩具”为主要目的,应重点读材料
    (3)、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材料二画线内容中提到的“长方形、会发音”的物品是手机。

    ②电子玩具和电子游戏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但是也会带来问题。

    ③智能化的玩具不仅方便了孩子们的生活,更启迪了孩子们的智慧。

    (4)、读材料二,完成填空。

    70、80后

    90后

    00后

    斗蛐蛐、抓蜻蜓、吹麦哨

    (5)、妹妹6岁的生日快到了,爸爸打算给妹妹买一个会发光和会唱歌的玩具小狗,但哥哥建议送妹妹一套九连环比较好。请结合材料二分析哥哥的建议好在哪里。
    (6)、大家对“谁的童年乐趣多”有不同的看法。你的观点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观点一:70、80后的童年可以在山野间追逐,与大自然交心,可以玩自己做的玩具,有好多童年的玩伴,这是何等自由浪漫,他们的童年乐趣更多。

    观点二:90后的童年虽然物质条件好了,科技发达了,我们要什么有什么,但我们的童年整天与屏幕、机器交往,既增加了近视的风险,也少了很多乐趣。

    我的观点是:

    理由:

  • 18、访童年岁月:奇奇的采访记录缺失了一部分内容,请你根据情境在横线上补全内容,并完成练习。

    奇奇:妈妈,您小时候最喜欢的游戏是什么?

    妈妈:我小时候最喜欢玩跳皮筋了。

    奇奇: ①

    妈妈:跳皮筋的玩法可多了。两个人站在两边撑起皮筋,中间可以一个人跳,也可以好几个人一起跳,还可以不断将皮筋的位置调高,这样更有挑战性。

    ……

    妈妈:你还有什么别的想要知道的吗?

    奇奇:没有了, ②

    选一选:在妈妈回答的时候,奇奇应该。(多选)
    A.认真、耐心地听妈妈讲话,不分心。
    B.遇到感兴趣的,打断妈妈,立马提问。
    C.边听边记录,把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
    D.可以在说话的间隙适当进行追问。

  • 19、习语文百科: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读“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我能间接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之情。
    (2)、《祖父的园子》抒发了“我”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和怀念。
    (3)、《游子吟》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赞美母爱的真挚感情。
  • 20、识诗中童趣:填上合适的诗句,感受古代儿童游戏的乐趣。

    在古代的乡村常常能看到孩童牧牛晚归,吹奏短笛的身影。诗人雷震在《村晚》中就有写道:“牧童归去横牛背,。”孩童在冬天的清晨将冻在铜盆中的冰块取出,用彩丝穿过冰块,提在手中当作钲敲击,正如《稚子弄冰》中所写“ , 彩丝穿取当银钲。”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