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孩子。 B、《北京的春节》一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 C、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内容。 D、《骑鹅旅行记》《鲁滨逊漂流记》都是经典的外国文学名著。
-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通霄 燃放 骆驼 B、沸藤 资格 猜想 C、凄凉 防预 宴会 D、肿胀 惊异 解释
-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流落 落叶 B、恰好 好奇 C、分外 分别 D、搅和 和平
-
4、下列情境中的习俗与寓意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节的时候,爸爸在门上倒贴福字,对梅梅说:“这代表福气到了。” B、端午节这天,妈妈一边往家门上挂艾草,一边对芸芸说:“这是为了祈福辟邪。” C、重阳节到了,惠惠全家人去登高,爷爷说:“这有团结上进的吉祥寓意。” D、春节时,奶奶边做年糕边对小龙说:“过年吃年糕,就能万事如意年年高。”
-
5、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一zhǎ yǎn , 春风吹遍大地。贵州万峰林的油菜花海展现出它无与伦比的美丽。金灿灿的花朵正热烈地绽放,映衬着青翠的山峦,犹如一幅美丽的cǎi huì画卷。漫步其间,我bù jīn沉醉在这片làng màn的花海中,流连忘返。
-
6、把下列句子规范、工整地写在方框中,注意字距与字的大小。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
7、习作。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贵州作为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各地的风俗更是多种多样。你的家乡有哪些不一样的风俗习惯?请你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注意把风俗的主要特点介绍清楚,做到语句通顺,详略得当,不少于45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
8、 综合实践。
六(1)班举行“同读一本书”阅读活动,大家通过读书卡的形式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请你完成下面的读书卡,完成阅读分享。
读书卡
书名:《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者:
主要内容:
人物分析:
-
9、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中国的老玩意儿
【材料一】
中国灯彩在民间又叫花灯,各地的灯彩花色众多,各具民族特色,风格各异。灯彩为婚寿吉庆营造了浓厚的喜庆氛围,是中国传统的吉祥象征物。
【材料二】
中国的年画色彩鲜艳,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家家户户在室内、门上张贴年画,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室安泰的祈盼。
(材料二图)
(材料三图)
【材料三】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泼,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剪纸往往选择吉祥喜庆、福禄寿诞、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材料一中,赏花灯主要是节的主要习俗,这个节日在每年的 , 这一天的习俗还有(写出一种)。(2)、材料二中,人们通常在节前张贴年画,图片所示的年画的寓意是。(3)、在三种老玩意儿中,剪纸的应用最为广泛。剪纸所用的纸以色最多。图片中的事物是喜鹊与梅花,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其寓意为“”。(4)、我还知道的“中国的老玩意儿”有(写出一种)。 -
10、 课外阅读。
《老人与海》梗概
圣地亚哥是古巴的一位老渔夫。有一段时间,老渔夫独自乘小船打鱼,他接连打了84天,但一条鱼也没有捕到。本来一个叫马诺林的男孩子跟他在一起,可是日子一久,马诺林的父母认为老头悖运,吩咐孩子搭另一条船出海。孩子每次见到老头空船而归,总要帮他拿拿东西。孩子为老头准备饭菜,跟他一起评论垒球赛。老人和孩子相约第二天,就是第85天一早一起出海。当晚老头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少年当水手时远航非洲见到了在海滩上嬉戏的狮子。
醒后他去叫醒孩子,两人分乘两条船,出港后各自驶向自己选择的海面。天还没有亮,老头已经放下鱼饵。他看见露出水面的一根绿色竿子急遽地附入水中。他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着钓丝。经过判断,他断定这是一条大鱼。这激起他要向它挑战的决心。老人先松开钓丝,然后大喝一声,收拢钓丝,但鱼并不肯屈服,老头把钓丝背在脊梁上,但是作用不大,小船向西北方漂去。为了能坚持下去,他不断地和鱼、鸟、大海对话,不断地回忆往事。太阳升起后,老头发觉鱼还没有疲倦,鱼开始不安分了。老头用右手去摸钓丝,发现那只手正在流血。过了一会儿,他的左手又抽起筋来,但他仍竭力坚持。正在这时,钓丝慢慢升起来,大鱼终于露出水面,它足有18英尺长,比他的船还要大。老人和大鱼一直僵持着,双方已搏斗了两天一夜。老人和大鱼的持久战又从黑夜延续到天明。大鱼跃起十几次后开始绕着小船打转。老人头昏眼花,但他仍紧紧拉着钓丝。当鱼游到他身边时,他把钓丝踩在脚下,然后把鱼叉扎进鱼身。鱼仰身朝天,它终于死了。
老头把大鱼绑在船边胜利返航。一个多小时后,鲨鱼嗅到了大鱼的血腥味跟踪而至抢吃鱼肉。老头见到第一条鲨鱼。他把鱼叉准备好,用绳子系住。待鲨鱼逼近船尾去咬大鱼的尾巴时,老头用刀杀死了两条来犯的鲨鱼,但在随后的搏斗中刀也折断了,他又改用短棍。然而半夜里鲨鱼成群结队涌来时,他已无法对付它们了。船驶进小港时,人们看见船旁硕大无朋的白色鱼脊骨。望着那副骨架,老人自问是什么打败了他,结论是:“什么都不是,是我出海太远了。”
第二天早上,孩子来看望老头,老头醒来后,孩子给他端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两人相约过几天一起去打鱼。孩子离去后,老头睡着了,他又梦见了非洲的狮子。
(1)、阅读梗概,完成填空。小说的主人公是 , 跟他经常在一起的人是。老人已经天没有打到鱼了,终于在第天钓到了一条大鱼,但血腥味引来了鲨鱼,最后到老人回家时,大鱼只剩下了。
(2)、根据梗概内容,将剩下的小标题补充完整。①未打到鱼,仍不服输。
②③
④一无所获,回到家中。(3)、梗概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从中可以体会到老人抓大鱼时的。(4)、世界名著不仅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还有复杂的内涵,有的读起来不像流行读物那样通俗易懂。你阅读世界名著时的好方法有(写出一种)。 -
11、 课内古诗文阅读。
送元二使安西
【唐】____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
(1)、将这首诗与作者补充完整。(2)、这首诗中,第二句点明了当时的季节是。“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字表明酒已经劝了多次,喝了多杯,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3)、柳在中华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意义和内涵。在《诗经·小雅·采薇》中,“柳”表达着对故土深沉的思念:“昔我往矣,。”坟前插柳,有对已逝故人的挽留之意,于是韩翃这样写道:“春城无处不飞花,。” -
12、 课内现代文阅读。
《腊八粥》(节选)
①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②“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③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1)、选文的作者是。(2)、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八儿的描写,让我们体会到八儿的形象。(3)、第③段中,栗子“融掉了”,饭豆“肿胀”,“脱了它的红外套”,“围了锅边成一圈”,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详细描写了的样子。其中,令八儿感到奇怪的是。 -
13、 根据积累填空。
在诗词中感受不同的情感:中秋之夜,阖家团圆,王建在外用“今夜月明人尽望,”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迢迢牵牛星》中的“终日不成章,”写出了织女因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杜甫在成都草堂感受到一场喜雨后,以拟人手法赞颂这场春雨的千古佳句是“随风潜入夜,”。
-
14、 按要求完成练习。(1)、大雁说:“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改为转述句)(2)、家家赶做年菜,到处哪里都是酒肉的香味。(修改病句)(3)、仿照例句的写法,写一写上自习时教室里的“静”。
例: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
15、"DeepSeek"全球爆火,人工智能的普及方便了各行各业,对我们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对“DeepSeek”的看法中,你最认同的是( )A、是阅读的好帮手,告别纸质书,一键阅读 B、是答疑的好帮手,解答难点,斟酌作参考 C、是查资料的好帮手,完全可以替代字典等工具 D、是写作业的好帮手,题目输进去,直接抄答案
-
1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老舍的散文《北京的春节》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老北京的民俗画卷。 B、《长歌行》选自《汉乐府》,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C、“详略安排得当”指的是根据文章的字数来安排详写和略写的内容。 D、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戴着面具演出,二是演出时没有舞台,三是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
17、3月12日是植树节,有经验的植树人会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栽种不同的树木,这样才能大大提高成活率。这样的经验用俗语来讲就是( )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
18、如图所示,下列不符合小男孩一开始的形象的是( )A、懒惰又淘气 B、智慧又勇敢 C、捉弄小动物 D、让父母发愁
-
19、下列是关于《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要情节,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流落荒岛,上船取物 ②发现叛乱,救出船长 ③畜养山羊,种植粮食
④搭建帐篷,安排住所 ⑤救下“星期五”,结伴生活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② C、①④②⑤③ D、①④③⑤② -
20、在下面句子中填入关联词,恰当的是( )
男孩说,____告诉他小狐仙在哪里,以后他____再也不捣蛋了。
A、即使……也…… B、因为……所以…… C、只要……就…… D、无论……都……
出卷网-试卷题库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