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同学们,你们饲养过小动物吗?请选择一种你熟知的小动物,描述他的外形,介绍它的生活习性,说说他的趣事。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400字左右。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
-
2、课外阅读。
“种”出石油
①据科学家粗略估算,全球绿色植物每年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可达300亿吨以上,只要将这些植物进行高压、高温加工,就能够制造出和石油成分相近的产品。目前。全球绿色植物储存的能量,大约相当于8万亿吨煤或8亿吨石油。可以说,植物是一座巨大的储油库。
②科学家研究发现,可用于制造石油的植物品种很多,不少乔木、灌木、海藻等含有极为可观的天然炼油物质。美国科学家选用了千余种最富生产能力的水藻进行实验,从其体内提取类脂化合物以化学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转变成汽油和柴油。前苏联的科学家经过引导性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从锯末中也可以提炼出人造石油,这种植物能源比传统的石油和煤具有更多的优越性。首先,它便于就地生产利用,省却了远距离输送,因而成本比较低廉;其次,植物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一般不会形成有害物质,它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易于被植物吸收,对保护生态环境非常有利。
③众所周知,石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许多植物也可直接产生碳氢化合物。( )能够以适当的方法把这些碳氢化合物提取出来,我们( )可以得到所谓的产绿色石油。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的卡尔文教授,在一个人工石油植物种植场,种植了一种名叫“尤加利”的树木。这种树木的茎和种子中均含有这种可燃物质,1000平方米土地每年产5桶“绿色石油”,每桶成本仅20美元,而当时每桶石油的价格是30美元。他的成功,推动了全球的石油植物研究。
④资料表明,美国现已拥有一个上百万平方米的能源植物速生林,英国已批准兴建一个石油植物园,瑞士已经制定出一个利用植物石油取代全国半数石油消耗量的计划。可以说,用不了多久,人类将“种”出石油。
(1)、下列关联词中,适合填入文章括号内的一项是( )A、如果……就…… B、即使……也…… C、不但……而且……(2)、从文中第②自然段可知,“种”出来的石油有着、两方面的优越性。(3)、为了说明绿色植物能源开发的经济价值,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4)、下列说法,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各国研究进程表明,绿色植物能源将很快取代石油能源。 B、实践证明,开发绿色植物能源对生态环境没有任何危害。 C、众所周知,地球上几乎所有植物都可以直接产生碳氢化合物。 D、目前,英国、美国、瑞士在绿色植物能源开发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
3、课内阅读。
白桦(节选)
毛茸茸的枝头,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1)、“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排比(2)、“流苏”在文中指( )A、花穗样的装饰物品 B、白桦枝条上垂落的冰凌 C、流动的物体 D、一种树(3)、这首诗以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姿态,表现出一种、之美。(4)、下列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分析,正确的是( )A、“洁白的流苏如画”赞美了流苏的洁白 B、“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说明白雪反射朝霞,产生光芒,这光芒让白桦更加圣洁,表达了对白桦的喜爱之情。 -
4、楠楠在教学楼下见到刚开完会的班主任张老师,张老师让楠楠转告大家:“明天下午第三节课学校要举行大扫除比赛,每个人按照自己以前的分工,带上相应的劳动工具,打扫结束后,你们先在教室自习,等我去检查验收。”楠楠该怎样向同学们转述张老师的话呢?试着来写一写吧!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万物有灵。毛泽东主席最爱凌寒怒放的梅花,他在《卜算子·咏梅》中借:“ , ”一句描绘了梅花开放时的冰雪环境;罗隐借“ , ”一句赞美了蜜蜂勤劳。(2)、伟大诗人。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传说很多,但其中之一是纪念我国爱国诗人 , 他是一位爱国官员,由于遭受陷害,最终投江自尽;杜甫被称为“”,写下了无数反映人们生活现实的名篇,我们学过的《》一诗就是他的作品。(3)、童年岁月。我国古代有很多诗人都塑造过儿童的形象,有“意欲捕鸣蝉,”的牧童;有“儿童急走追黄蝶,”的乡村儿童;还有“最喜小儿亡赖,”的小儿,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古代儿童的天真烂漫。(4)、诗歌魅力。诗歌寄托着人类的思想感情,正向艾青说的:“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我非常喜欢冰心奶奶的《繁星(159)》,“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 , 心中的风雨来了,。”
-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暴风雨像一片巨人的瀑布铺天盖地地卷了过来。(缩句)(2)、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照样子,仿写一种事物)(3)、例:春天的早晨,怎样的可爱呢?融冶的风 , 飘扬的衣袖 , 静悄的心情。(注意加点的部分仿照着写一写)
秋天的田野,怎样的迷人呢? , , 。
-
7、先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填序号)。
①地阔 ②前俯后 ③五斑斓
④无忧 ⑤车马 ⑥生气
⑦灯火 ⑧炊烟
除夕的夜晚 , 小城的马路上 , 天空中偶尔绽放着的烟花,真是热闹!
-
8、选词填空,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老黄牛 B.千里马 C.小蜜蜂 D.领头羊 E.百灵鸟(1)、学校要举行歌咏比赛,我们班获得了第一名,这得感谢我们的小班长王晶晶和林珊珊。班长带着大家从队形变化到歌唱练习排练了一个星期,林珊珊作为领唱员用她那甜美的歌声征服了观众与评委。(2)、他在工作中从不作声,踏踏实实,如一般为人民服务。 -
9、下面对古代文人说法正确的是( )A、屈原中国汉代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B、刘禹锡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仙”之称。 C、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D、龚自珍是宋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
-
10、“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约72千米每小时。”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语音的延长 D、表示意思的转折
-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A、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B、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 C、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 D、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的才艺表演十分精彩,引得台下的观众唉声叹气。 B、那位老爷爷虽然已是白发苍苍 , 但他的精气神依旧很足! C、这件事处理得很不公正,大家都愤愤不平。 D、时光如同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 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
13、祖国的山河壮美,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请以“我心中最美丽的地方”为题,按一定的顺序写写这个地方,把游览的过程写具体。
-
14、快乐阅读。
故宫
①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②走进天安门,沿着一条大道一路向北,很快就会来到紫禁城的三大殿。三大殿是由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构成的建筑群。每座宫殿都有朱红的宫墙和大门,屋顶上覆盖着黄色的琉璃瓦。整座建筑群( ),气势雄伟。
③过了保和殿往东走不多久,就会看到九龙壁。九龙壁上刻着九条龙,它们的颜色各异姿态不同,但都( ),仿佛随时都会腾上云霄。
④经过九龙壁,转向西北而行就来到钟表馆。馆内陈列的古钟表( )。红木人物风扇钟、铜镀金绿鲨鱼皮天文钟、铜壶滴漏等,让人( )。
⑤走出钟表馆继续向前,很快就会步入御花园。御花园虽面积不大,但景色优美。来到这里,仿佛置身于苏州园林。
⑥故宫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1)、结合短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写在短文中的括号里。A.目不暇接 B.金碧辉煌 C.栩栩如生 D.琳琅满目
(2)、短文先后介绍了故宫中三大殿、、和四处景点。“三大殿”是指、、。(3)、根据短文内容作出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①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
②九龙壁上的九条龙随时飞腾。
③作为皇家园林故宫中的御花园面积很大。
-
15、下面这些课文是怎么标示每部分内容的?连一连。
《小英雄雨来(节选)》 《我们家的男子汉》 《芦花鞋》
小标题 空行 序号 -
16、请按照题目要求将正确的人物、故事、故事的含义(选项)填到横线上。
A.苏秦 B.吕蒙 C.孙敬 D.车胤 E.匡衡 F.杨时 G.凿壁借光 H.囊萤夜读
最近,我们学习了许多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悬梁刺股》讲的是历史上的两位名人,“头悬梁”说的是的故事,“锥刺股”说的是的故事。《程门立雪》讲的是的故事。《手不释卷》介绍的是勤奋好学的故事。和两个故事则分别介绍了和克服艰苦的条件,夜以继日地学习,终于取得成功的故事。
-
17、下列句子中,对加点部分表达效果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填序号)A、他的眼睛瞪得像个铜铃一样,看来这个消息吓着他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人物受到惊吓时的神态) B、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 , 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敌人的凶残,表达了对敌人的憎恶之情) C、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 , 怎么也抓不住。(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雨来的调皮叛逆,表达了对雨来的不认同)
-
18、语言运用。(1)、例: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体会句子的表达方式,补写句子)
怎样快的快艇呢? , 是这样的快艇。
(2)、那鞋的制作工序是: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树丛掩映着屋顶和宫墙。(扩写句子)(2)、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各处都贴着船底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
20、“____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____大半收在眼底”。绘句子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的是( )。(填序号)A、即使……也…… B、如果……就…… C、虽然……但是……
出卷网-试卷题库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