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山东省淄博七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河南省焦作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普通班)
-
1、某化学小组同学探究溶液与溶液的反应,实验过程和记录如下。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Ⅰ
ⅰ.溶液变为浅黄色
ⅱ.溶液变蓝
Ⅱ
ⅰ.溶液保持无色
ⅱ.溶液不变蓝,溶液的
【资料】:碘的化合物主要以和的形式存在。酸性条件下不能氧化、可以氧化 , 在并加热的条件下极不稳定。
(1)、溶液的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2)、实验Ⅰ中溶液变为浅黄色的离子方程式是。(3)、对比实验Ⅰ和Ⅱ,研究实验Ⅱ反应后“溶液不变蓝”的原因。①提出假设: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存在。设计实验Ⅲ证实了假设成立,实验Ⅲ的操作及现象是。
②进一步提出假设:可将氧化为 , 进行实验证实了假设成立。
(4)、检验实验Ⅱ所得溶液中的:取实验Ⅱ所得溶液,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整个过程均未出现蓝色,一段时间后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测得溶液的。再加入溶液,溶液变蓝,说明实验Ⅱ所得溶液中存在。①有同学认为此实验不能说明实验Ⅱ所得溶液中存在 , 理由是。
②欲证明实验Ⅱ所得溶液中存在 , 改进的实验方案是。
③实验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时,用气体调节氨水的 , 系统中微粒浓度的对数值()与的关系如图1所示,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与的关系如图2所示。若忽略通入气体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所示溶液: B、所示溶液: C、所示溶液: D、时,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
3、铝离子电池常用离子液体作电解质,其中阴离子有、 , 阳离子为(
),以单个形式存在时可以获得良好的溶解性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存在大键,表示为 B、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结构 C、中所含键数为 D、为使获得良好的溶解性,不能将与原子相连的、替换为原子 -
4、某FexNy的晶胞如图1所示,晶胞边长为apm,Cu可以完全替代该晶体中a位置Fe或b位置Fe,形成Cu替代型产物Fe(x-n)CunNy。FexNy转化为两种Cu替代型产物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FexNy的化学式为Fe2N B、与N等距且最近的N为8个 C、两个a位置Fe的最近距离为apm D、其中较稳定的Cu替代型产物的化学式为FeCu3N
-
5、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由这4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脱氢剂,化合物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 , 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可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的单质 B、第一电离能: C、、与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一定是分子晶体 D、用溶液可鉴别和
-
6、铜是重要过渡元素,能形成多种配合物,如与乙二胺()可形成如图所示配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二胺分子中含有个键 B、乙二胺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C、与乙二胺形成的配离子内部含有极性键、非极性键、配位键和离子键 D、三甲胺[分子式为]也属于胺,也能与铜离子形成配合物
-
7、下列用如图装置(加热及夹持仪器已略去)进行的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装置①中的a可用于吸收尾气中的 , b可用于吸收气体时防倒吸 B、装置②可实现制取实验中的“即关即止,即开即用”的作用 C、利用装置③制取 , 并验证其还原性 D、利用装置④验证和的热稳定性,X中应放的物质是
-
8、抗生素克拉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克拉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存在顺反异构 B、含有5种官能团 C、可形成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 D、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molNaOH反应
-
9、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B、的模型:
C、基态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D、反丁烯的结构简式:
-
10、国画、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墨的主要成分炭黑是一种无定形碳,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B、我国古代绘画所用的“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 C、“朝坛雾卷,曙岭烟沉”,雾有丁达尔现象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 D、“章山之铜,所谓丹阳铜也。今有白铜,盖点化为之,非其本质”,白铜比纯铜硬度大,熔点低
-
11、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Cl-、SO , 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HCO B、Ba2+ C、Ag+ D、Al3+
-
12、用制备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涉及的主要反应为:
Ⅰ.2CO2(g)+6H2(g)C2H4(g)+4H2O(g)
Ⅱ.CO2(g)+H2(g)CO(g)+H2O(g)
(1)、已知时,部分物质的相对能量如下表所示(忽略随温度的变化):则。物质
相对能量(kJ/mol)
-393
-286
-242
-110
0
52
(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若要提高反应Ⅰ中的平衡转化率并加快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标号)。A、增大压强 B、增大浓度 C、降低温度 D、液化分离出水蒸气(3)、向某刚性容器中按投料比充入和 , 在不同催化剂(M、N)下发生上述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的转化率、的选择性(含碳生成物中的百分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①由图可知,的催化效果好(填“M”或“N”)。
②500~800K之间,乙烯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4)、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和 , 发生反应2CO2(g)+6H2(g)C2H4(g)+4H2O(g) 。测得相同时间内,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虚线表示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①由图分析,(填“>”“<”或“=”)。
②已知z点体系的压强为 , 则时,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保留2位小数,已知:分压=总压×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对于反应的dD(g)+eE(g)gG(g)+ hH (g), , 其中 , 、、、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
(5)、利用电解法制取乙烯的装置如图所示,则电极a为电解池的极,a极反应式为。 -
13、一种由烃A合成高分子化合物D的有机物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C2H5-Br+NaOHCH2=CH2↑+H2O
A的质谱图如图1所示。B是一种二溴代烃,B的HNMR如图2所示。C是一种二烯烃。
(1)、A的分子式为; B的结构简式是;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2)、写出两种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两个峰的炔烃的结构简式:、。(3)、根据系统命名法,写出A的命名:。 -
14、
碘是生物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海带、海藻等食物含碘量最为丰富。某小组通过实验提取并测定干海带中碘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Ⅰ.从海带中提取碘。该小组同学按如图实验流程进行实验:
(1)步骤i中需要用到含硅酸盐材质的仪器有(填仪器名称)。(2)步骤iii中双氧水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Ⅱ.滴定法测海带中碘的含量。
用滴定的水溶液,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原理为: ,
(3)用滴定管(填入酸式或者碱式)量取I2的水溶液。(4)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测定,在滴定终点附近,反复变回蓝色,一直测不到终点。①提出猜想
猜想1:碘离子被氧化;
猜想2:碘离子被步骤iii中过量的氧化;
②验证猜想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取少量原海带浸出液,加入硫酸酸化,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鼓入空气
待测液始终保持无色
猜想1不成立
2
将2mL0.1mol/L KI溶液、2滴0.1mol/L溶液、2滴淀粉溶液和1滴0.2mol/L溶液混合配制待测液,用溶液滴定
猜想2不成立
③查阅资料 小组同学认为可能是反应速率不同造成的,氧化I-速率(填“快于”或“慢于”)还原I2的速率,导致待测液反复变为蓝色。
④优化设计 鉴于反应终点无法到达的问题,请提出合理的修正方案。
⑤完成实验 小组同学修正方案后,取5.000 g干海带进行测定,消耗15.75 mL 溶液,则干海带中碘的含量为mg/g(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5、表是25℃时某些盐的溶度积常数和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式 AgCl Ag2CrO4 CH3COOH HClO H2CO3 Ksp或Ka Ksp=1.8×10-10 Ksp=9.0×10-12 Ka=1.8×10-5 Ka=3.0×10-18 Ka1=4.1×10-7
Ka2=5.6×10-11A、相同浓度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c(ClO﹣)>c(CH3COO﹣)>c(OH﹣)>c(H+) B、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CO2+H2O=CO32﹣+2HClO C、向0.1 mol•L﹣1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中至c(CH3COOH):c(CH3COO﹣)=5:9,此时溶液的pH=5 D、向浓度均为1.0×10﹣3 mol•L﹣1的KCl和K2CrO4混合溶液中滴加1.0×10﹣3mol•L﹣1的AgNO3溶液,CrO42﹣先形成沉淀 -
16、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己烷和2,2-二甲基丁烷互为同系物 B、
中共平面的原子数目最多为15个 C、正丁烷的沸点比异丁烷的高,乙醇的沸点比二甲醚的高 D、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烷烃则不能,说明苯环活化了甲基
-
17、酞菁钴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光电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催化剂等方面,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Co参与形成的均为单键,部分化学键未画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酞菁钴分子中C、N原子均存在孤电子对 B、酞菁钴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杂化 C、与Co(Ⅱ)通过配位键结合的是2号和4号N原子 D、1号和3号N原子分别与周围3个原子形成的空间构型为V形
-
18、常见的铜的硫化物有和两种。已知:晶胞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铜离子位于硫离子所构成的四面体中心,它们的晶胞具有相同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的晶胞参数 , 阿伏如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体心立方最密堆积 B、晶胞中,填充了晶胞中一半四面体空隙 C、晶胞中,配位数为8 D、晶胞的密度为
-
19、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mol·L-1的氨水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溶液中pOH [pOH=-lg c(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点和N点溶液中H2O的电离程度相同 B、Q点溶液中,c(H+)=c(OH-),pH =7 C、M点溶液的导电性小于Q点溶液的导电性 D、N点溶液加水稀释,变小
-
20、工业上通过在高温条件下用焦炭还原来生产白磷。为优化生产条件,往往会向原料中添加石英砂。过程中发生下列反应:
(Ⅰ)
(Ⅱ)
(1)、(Ⅲ)的反应热(用代数式表示)。(2)、在一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焦炭、、 , 控制反应温度为 , 发生以上三个反应。下列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填标号)。A、气体中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B、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C、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3)、也可以作为制取白磷的还原剂,反应方程式为 (Ⅳ)。在一容器中加入足量的、并通入一定量的 , 在不同的压强下,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测得体积分数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①上图中压强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 判断依据是。
②点与点以CO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填“>”、“=”或“<”)。
③温度为时,若 , 则的平衡转化率为 , 反应Ⅳ的平衡常数(列出算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