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中日关系大事辑览》以大事记的形式梳理两千余年的中日关系,分四个部分细致地展现了中日两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互动和关系。在唐朝中日两国的交往中,彼此间影响的程度是( )A、日本影响唐朝为主 B、双方影响程度一样 C、唐朝影响日本为主 D、中日双方互不影响
-
2、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历经54年,每个政权统治平均约为10年,最短的不到4年。由此可知,五代时期( )A、经济有一定发展 B、政权更迭频繁 C、政局相对稳定 D、疆土日益扩大
-
3、 韦庄《秦妇吟》:“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 )
A、黄巢起义 B、黄巾起义 C、安史之乱 D、陈胜、吴广起义 -
4、 以下史料共同说明唐朝( )A、兴盛的原因 B、农业的发展 C、衰落的过程 D、割据的结果
-
5、 《旧唐书·李密传》中描述隋朝末年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统治者屡次发动战争 B、国家疆域空前辽阔 C、统治者营建东都洛阳 D、统治者的残暴统治
-
6、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关于该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隋文帝开设进士科标志着该制度正式创立 B、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 C、唐玄宗创立了殿试制度 D、加强了皇帝选官用人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
-
7、 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商人要乘船沿着新开凿的大运河去洛阳,必须经过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
8、生产力包含生产工具、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生产关系是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围绕以上概念,深圳市南山区某学校九年级某班开展了相关学习。
材料
一个庄园的图解
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工业革命期间的纺织工厂车间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参考示例并依据指引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形成学习成果(①、②两处)。学习任务单
课程名称
课程子目
学习任务
学习成果
(示例)《西欧庄园》
(示例)《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示例)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庄园是怎样管理的?
(示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其中生活着领主和佃户:领主统治着庄园,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这一转型在欧洲农村的生产经营中有何表现?
①
……
……
……
……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共产党宣言》
工业革命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社会革命,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②
(2)、综合上述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 -
9、
文明交流互鉴是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理念,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
材料一 文明,无论其范围广大还是狭小,在地图上总能找到它们的坐标。它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在历史的黎明时期,古代世界繁荣着许多大河文明……与此类似,还有海洋文明……没有一种文明可以毫不流动地存续下来,所有文明都通过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作用得到了丰富。
——摘编自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概述材料一所反映的世界文明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它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
【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材料二
①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
②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
③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形势图
④阿拉伯帝国示意图
111
——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人类创造文明财富的重大特征之一是它的共享性。通过交流和传播,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发明创造往往成为各族人民,乃至人类共享的财富。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从材料二的组图中选择一个(标明序号)并运用相关史实对材料三中的观点加以说明。
【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材料四 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
——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五 文明观是指人们对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明的观点和态度,是对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不同文明之间关系如何、人类文明走向何方等问题的解答。不同的文明观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不同的发展图景。
——《光明日报》2023年6月9日11版《文明观的中国表达》
(3)综合上述材料,分别说明材料四中两种不同评价产生的原因,并具体谈谈如何正确看待不同文明。
-
10、为开展历史活动课的学习,小历同学进行了资料搜集,获得了如下材料。通过传唱下图中的歌曲,我们能够感受到( )A、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尚品质 B、巴黎公社建立后的伟大成就 C、无产者的革命精神和远大梦想 D、法国大革命暴风雨一般的震动
-
11、下图是为纪念某部文献颁布30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结合文献内容及纪念币图案设计,该文献颁布的影响是( )A、奠定欧洲民法基础 B、有效限制国王权力 C、科学指导工人运动 D、批判封建社会陋习
-
1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材料一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材料二
西汉《史记》→东汉“蔡侯纸”→东汉末《伤寒杂病论》→东晋《兰亭集序》→南朝“圆周率”→北魏《齐民要术》
(1)、材料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国古代哪一位大思想家的主张?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核心思想有何现实意义?(2)、依据材料,题目自拟,任选五例写一篇小短文,必须包含五例文化成果的创造者及历史地位,并谈谈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史实准确,表述成文,180字左右) -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 易中天总结道:“中央集权,春秋是准备,战国是实验,秦汉是完成。”
【经济篇】
材料二
①
②汉武帝时,在中央于大司农之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事业,与地方各郡县设盐官或铁官,经营盐铁产销。
——摘部编七上《中国历史》
【思想文化篇】
材料三 “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
——摘编自刘文剑《“大一统”思想发微》
【沟通篇】
材料四
【民族篇】
材料五 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管制和绿令。于是,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
——摘自部编七上《中国历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此制度的实行对后世产生什么影响?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提出的什么建议?(2)、根据材料二①,指出秦始皇在经济上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材料二②中提及的内容与汉武帝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写出汉武帝效仿秦始皇统一铸造的货币名称。(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始皇在文化上采取的措施,起了什么作用?汉武帝时期实现“文化的一统”的做法。(4)、根据材料四,指出为开通丝绸之路做出最杰出贡献是谁?东汉为继续加强对西域的管辖把“西域都护府”改了什么名称?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作用?今天中国重振丝绸之路有什么意义?(5)、依据材料五指出孝文帝改革的二项措施,概括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并分析此次改革的意义。(6)、通过以上探究,你获得哪些启示? -
14、“230年、孙权、卫温、夷州”这些信息与今天哪一地区有关( )A、澳门 B、香港 C、台湾 D、海南岛
-
15、魏晋南北朝时期,唯一完成全国短暂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魏
-
16、和“借东风、草船借箭”故事有关,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
17、曹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文学家,下列与曹操无关的史实是( )A、招贤纳士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自立为帝
-
18、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历史上称为( )A、光武中兴 B、开元盛世 C、贞观之治 D、文景之治
-
19、取得楚汉战争胜利,建立西汉,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帝王是( )A、汉高祖 B、汉光武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
20、“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描述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