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会看历史地图是地理与历史学科综合学习的途径之一。
辽、北宋、西夏时期形势图(1111年) 金、南宋、西夏时期形势图(1142年)
材料二 1005年,北宋与辽议和,双方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钱物,称为“岁币”。……1044年,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和约。
材料三 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送钱物;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材料四 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相互吸收的特点。在辽朝,契丹族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宋朝虽然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夏的某些文化成分。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A政权的名称和建立B政权的民族,并归纳材料一反映的时代特征。(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①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宋与辽订立了什么和约以及北宋与西夏和约的内容。这些和约分别对宋辽、宋夏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②宋金达成和议后,双方形成什么局面?依据材料三,指出双方的分界线。从中可以看出南宋统治者什么态度?
(3)、依据材料四,指出辽、宋、西夏时期民族文化交往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此交往对当今民族关系的处理有何借鉴意义。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方镇(地方势力)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
材料三 因范之政见,先重治人而后及于治法;王则似乎单重法不问人。只求法的推行,不论推行法的是何等样的人品……而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为政府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1)、图A(人物)于960年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图B中①处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北宋结束了的分裂局面,统治者为强化中央集权,实行的方针。(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初出现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为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及对其的评价。 -
3、 北宋沈括创制的“十二气历”以立春为元旦,按节气定月份;元朝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的取名源自“敬授民时”,指历法付与百姓,使之知时令变化。这表明中国古代制定历法的目的在于 ( )A、理论创新 B、服务生产 C、巩固统治 D、方便祭祀
-
4、下面是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某项科技成就。与此项科技成就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
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A、李清照 B、毕昇 C、朱熹 D、关汉卿 -
5、 据考证,世界上现存三百多件元青花瓷,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普卡帕宫博物馆有40件,伊朗国家博物馆有32件。材料可以用来佐证元朝 ( )A、统治疆域较为辽阔 B、中外交通四通八达 C、对外关系缓慢转型 D、对外贸易比较发达
-
6、 宋代海外贸易频繁,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香料到泉州出售。他到达泉州港口后,办理手续并缴税应该去 ( )A、蕃坊 B、榷场 C、市舶司 D、都护府
-
7、 到了宋代,城市商业活动不再局限在官方设立的市内进行,而是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由此可知,宋代( )A、经商突破了时空限制 B、纸币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繁荣 C、商业侵占了城市的空间 D、政府不再限制商业的发展
-
8、 元朝时,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不按内地汉族区域置行省,而设置符合该地区该民族特点的管理机构。例如在吐蕃地区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等机构,并由中央的宣政院管理;对有些地处边远地区的民族,在政治上从其本俗,在经济上也听任其固有形式继续存在。这表明元朝 ( )A、边疆地区实行自治 B、疆域辽阔民族众多 C、民族交融互通有无 D、因地制宜有效治理
-
9、 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了如下材料:郾城大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由此判断他们要讲述的是 ( )A、王安石变法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元朝的建立
-
10、下面是辽、宋、夏、金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其中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
11、 文物是解读历史的密码。观察下列图片中的货币样式,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宋朝推行崇文抑武方针 B、北宋的手工业技术稳定发展 C、北宋海外贸易发达 D、各个民族政权之间交流互鉴
-
12、 北宋中期为摆脱统治危机,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这次变法在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有( )
①青苗法 ②保甲法 ③方田均税法 ④募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 《宋史·文苑传》记载:“艺祖(太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自时厥后,子孙相承。”材料反映出宋朝的治国政策是( )A、轻徭薄赋 B、以德化民 C、分权制衡 D、崇文抑武
-
14、 某学者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该学者评价的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成吉思汗
-
15、 七年级(2)班历史兴趣小组正开展一场探究活动,请你参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技术创新】
材料一
【民族交融】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文化繁荣】
材料三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衡量文学家、艺术家的人生价值也要看作品。……“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
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中外交流】
材料四 唐朝对外交往具有自己突出的特点: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且具有持续性;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来往、留学生、贸易交流、宗教往来等。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1)、材料一中图A、图B是唐朝时出现的农业生产工具,它们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两种工具的出现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2分)唐朝时期和吐蕃还有哪些交往史实?(3)、材料三中提到“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在唐朝时期,文学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诗歌,请你举出一位唐朝著名诗人并简述其诗歌风格。(4)、依据材料四,归纳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唐朝中外交流活跃的有利因素。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请你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绝顶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她在历史上的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第二个贡献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第四个贡献是推动文化的发展……有人称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材料三 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
——《旧唐书·宪宗本纪》
(1)、材料一的文字是图A人物所说,他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为了加强专制主义,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他在位期间开创的治世局面是什么?(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①材料二图B人物是谁?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她”在位期间采取的统治措施,并概括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
②根据材料三,归纳唐玄宗统治初期采取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带来的积极影响和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什么盛世局面。
(3)、通过对唐朝皇帝治国政策的回顾,请写出你的感悟。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编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图A是隋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北抵涿郡,南至(城市),以(城市)为中心,连接了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图B扬州大明寺高僧东渡日本,图C高僧西行天竺,他们为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并概括科举制产生的积极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从制度创新的角度谈谈对你的启示。 -
18、 掌握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时间轴,关于①阶段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19、 苏轼说:“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至于韩退之(韩愈),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这反映了 ( )A、唐朝文化多元繁荣 B、宋朝文化继承创新 C、文化发展的差异性 D、艺术内涵的相通性
-
20、 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被誉为“药王”,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于是结合个人经验撰成医学巨著 ( )A、《金刚经》 B、《千金方》 C、《唐本草》 D、《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