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最能体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主要过程的是 (     )
    A、共和-独裁-复辟-妥协 B、共和-复辟-独裁-妥协 C、共和-妥协-独裁-复辟 D、共和-复辟-妥协-独裁
  • 2、下图是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①处船上运输的应该是(     )

    A、廉价商品和火器 B、黄金白银 C、生产原料 D、黑人奴隶
  • 3、从15世纪开始,为了筹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所需的货币和资本,欧洲航海家开辟了新航路,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下列叙述与这段史实不相符的是 (     )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B、在这场运动中欧洲人最终完成了环球航行 C、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开始横渡太平洋 D、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的繁荣
  • 4、《全球通史》中描述道: “人口压力加之诸国家和城市之间的竞争的促进力,驱使商人们去寻找新的产地、新的路线和新的市场。”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 (     )
    A、经济根源 B、积极影响 C、直接原因 D、政治因素
  • 5、16世纪法国某位学者曾说:“我热爱生活……我全心地接受它并感谢大自然为我而造就的一切,每个人自己创造自己的命运。”据此推断该学者为 (     )
    A、宗教神学家 B、人文主义者 C、君权神授论者 D、启蒙思想家
  • 6、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租地农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农场主主要是一些富裕农民 B、租地农场的土地所有权全部归租地农场主 C、租地农场与市场的联系密切 D、租地农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
  • 7、一位生活在唐朝的僧人,650年东渡到达日本,几年后,他启程返唐。他带回来的正确信息是 (     )
    A、当时日本处于幕府统治时期 B、当时日本正处于奴隶社会 C、当时日本权力集中在天皇手中 D、当时日本大部分土地归私人所有
  • 8、查士丁尼下令将自己执政期间的法令编辑成(     )
    A、《法学汇纂》 B、《新法典》 C、《法理概要》 D、《查士丁尼法典》
  • 9、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 )
    A、德摸克里特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伯里克利
  • 10、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阿拉伯人改造阿拉伯数字并传到西方 B、汉谟拉比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 C、亚历山大建立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D、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近代民主政治基础
  • 11、罗马共和国时期没有国王,主持日常政务的是(     )
    A、皇帝 B、元老院 C、执政官 D、元首
  • 12、罗马法中有许多法律原则,例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当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 (     )
    A、是古代第一部现存的成文法典 B、对后世立法产生深刻影响 C、是资产阶级性质的纲领性文件 D、是欧洲文明发祥地
  • 13、就地理环境而言,亚非地区早期文明大都诞生在 (     )
    A、沿海地区 B、大河流域 C、平原地区 D、手工业发达地区
  • 14、某班围绕“走近文化遗存解读多元文明”开展项目化活动,请你参与。

    【项目名称】多元文明·文化遗存展

    【项目目标】通过举办策展活动,走近世界古代的文化遗存,感受多姿多彩、和合共生的人类文明发展态势。

    【项目任务】

    项目一 查找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

    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摘录)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可作为一种建筑物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高中教材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项目二 以“文明物语·见证历史”为主题,整理了古代世界的部分文化遗产信息,准备布展。

    文化遗存

    工程(中国)

    建筑(古埃及)

    雕塑(古希腊)

    美学(古罗马)

    ①都江堰

    ②金字塔

    ③《掷铁饼者》

    ④万神庙穹顶

    (1)、根据材料,用两个关键词概括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
    (2)、请根据上表相关信息,任选两个及以上信息拟一标题并加以说明。(要求:标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言之成理)。
  • 15、九年级某班同学以“世界的整体性”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一 【制作表格】

    材料一

    项目

    西欧庄园

    租地农场

    盛行时间

    9世纪

    14世纪中叶以后

    人员关系

    依附(附庸)关系

    产品归属

    面向市场

    性质

    独立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逐渐资本主义化的农业生产组织

    任务二 【解析图片】

    材料二   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始,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

    任务三 【阐释观点】

    西方在地理大发现之后,迅速走向世界,竭力向海外挺进,它霸占了世界主要贸易航道,夺取了重要战略据点。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等

    (1)、请你根据提示,帮助他们完成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的主要特征。

    ;②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世纪到15、16世纪世界贸易路线的变化。并简述这一变化对世界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提炼一观点,并任选两则及以上材料加以解读。(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 16、歌曲用于传达历史信息、表达情感和纪念重要时刻。某班同学搜集到与近代法国相关的两首歌曲的图文资料。这两首歌曲反映出(     )

                          《马赛曲》的歌片                                                     《国际歌》的曲谱

    A、法国人民反抗封建专制的决心 B、巴黎人民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C、无产阶级是最先进的领导力量 D、国际工人运动的曲折发展历程
  • 17、布吕肯街10号的马克思故居,从1至17号房间,分别布展了“创始人足迹”“青春梦想”“思想巨匠”“历史转折点1848”以及“恩格斯与共同理念”等专题。其中“历史转折点1848”指(     )
    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D、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 18、语言折射历史的变迁。有学者发现,在历史某时期,英语中的factory(工厂)、industrial bourgeoisie(工业资产阶级)有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意义;此外,还有capitalism(资本主义)、urbanization(城市化)等新词汇出现。以上词汇出现的时代背景(     )
    A、英国圈地运动的开展 B、工场手工业的出现 C、殖民掠夺与争霸战争 D、工业革命不断推进
  • 19、据《全球通史》载:“(他的发明)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的依赖。”为了彰显他的贡献,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功率计量单位。这里的“他”(     )
    A、发明了纺纱机 B、发现了万有引力 C、改进了蒸汽机 D、设计了蒸汽机车
  • 20、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杰出人物的活动对于推动历史的发展进程具有重大作用。某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历史人物图片,他们都是(     )

    A、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独裁者 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物 C、民族解放运动中的领导人物 D、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杰出领袖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