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2015年广西柳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2015年广西桂林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017届山东省临清、高唐两地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
- 2017届湖南省祁阳县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2017届湖南省江华县水口中学江华县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下面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示意图,其反映出我国工业化的突出特征是( )A、近代化起步后持续、高速发展 B、工业化的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 C、跨越时代,在探索中不断进步 D、苏联援助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
-
2、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领袖,同时也是杰出的诗人,他的许多诗词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下面是他的两首词,对应的题目应是( )
西江月· ①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 ②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A、①南昌起义 ②井冈山 B、①秋收起义 ②平型关 C、①遵义会议 ②娄山关 D、①秋收起义 ②井冈山 -
3、秋瑾在安庆起义失败后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从容就义:林觉民在黄花岗起义前写下《与妻书》的绝笔信,表示要“为天下人谋永福”。这些事迹体现了( )A、改良主义者彻底失败 B、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C、革命党人的牺牲精神 D、列强侵略不断加剧
-
4、有学者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这种变化进一步加剧,同时中国近代工业开始兴起。这两次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呈现出的特点是( )A、被动转型,曲折发展 B、一蹴而就,全面转型 C、同步进行,各自发展 D、相互矛盾,阻碍发展
-
5、识读下列一组图,其适合用来研究明清时期的( )
明代澳门—果阿 明清流通的西班牙银元 《粤海关史话》书影 明清外销青花瓷
—里斯本航线图A、闭关锁国政策的弊端 B、世界性经济互动 C、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D、商品经济的发展 -
6、唐代敦煌壁画多描绘佛教故事,人物形象庄严肃穆;宋代《清明上河图》则以市井生活为题材,展现普通人的劳动与娱乐。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绘画技法上的进步 B、宗教文化的衰落 C、艺术世俗化的倾向 D、中央集权的强化
-
7、《贞观政要》载:“比至(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能印证这一说法的直接证据是( )A、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B、洛阳含嘉仓遗址的考古发现 C、隋朝设置的科举制 D、唐玄宗时期经济繁荣的景象
-
8、山西大同某北魏贵族墓葬出土的漆画屏风,绘有帝舜、晋文公、汉成帝等汉族历史人物,画风与东晋《女史箴图》相似。这主要反映了( )A、鲜卑族放弃传统习俗 B、佛教文化在鲜卑族广泛传播 C、南北艺术风格的统一 D、汉族文化对鲜卑上层的影响
-
9、下表所示为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实行的变法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
诸侯国
名称
部分措施
魏国
李悝变法
“食有劳而禄有功”,根据功劳和能力选官
楚国
吴起变法
“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逐步废除旧贵族世官特权
秦国
商鞅变法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宗室贵族如果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公族特权
A、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B、维护周王室的权威 C、大力发展小农经济 D、以考试方式选官员 -
10、下图为《哪吒》系列动画电影中的“结界兽”,该形象的设计灵感来源于( )A、殷墟甲骨文的字型 B、三星堆青铜人头像 C、秦始皇陵的兵马俑 D、马王堆汉墓的帛画
-
11、时事是指近期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从时事中追溯历史,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现实。让我们开展一次时事溯源探究活动,体验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序号
角度
时事纵横
历史溯源
①
政治
2024年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举行大选,斯塔默出任新一任英国首相,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国总统。
▲
②
经济
2024年12月,美国召集非洲洛比托走廊峰会,目的是通过新殖民主义,将非洲国家的关键矿产与美欧市场连接,构建所谓安全稳定的关键矿产供应链。
▲
③
军事
持续三年的俄乌冲突已造成百万人伤亡,是二战结束以来欧洲伤亡人数最多的战争。截止到2025年3月,结束冲突依然困难重重。
冷战结束后,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但霸权主义、地区冲突依然威胁着世界安全。
④
外交
2025年2月14日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召开,会议的主题是“通过对话实现和平”。中国在会上提出各国应平等相待,尊重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坚持开放共赢等主张。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灾难。
⑤
科技
2025年3月,中国成功构建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处理速度比目前国际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千万亿倍。
20世纪四五年代开始,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人类在电了计算机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⑥
社会
2025年是《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其旨在通过全球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2025年1月,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①②⑥中的“历史溯源”补充完整。(2)、根据“时事纵横”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请依据本次时事溯源探究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或多个角度,拟定一个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 -
12、五一劳动节即将来临,九年级某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劳动与历史”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1)、【探究一 劳动彰显智慧】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和劳动人民智慧。下列是我国古代两个著名水利工程的相关图文资料:
都江堰是一座利用地形与水势实现无坝引水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它使堤防、分洪、泄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摘编自2024年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隋朝大运河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
——摘编自2016年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中国历史》
根据探究一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修建过程所彰显的劳动智慧。(2)、【探究二 劳动凝聚力量】《劳动界》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面向工人进行宣传的通俗刊物,创刊于1920年8月15日,1921年1月23日终刊,共出版24册。以下是该刊部分文章简介:
标题
内容摘要
劳动者与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把一切工厂一切机器一切原料都归劳动者手中管理,由劳动者自由组织联合会,共同制造货物···……大家都享自由,都得平等。这是劳动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法。
中国劳动者与劳农议会的俄国
希望中国人民也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一齐作俄国劳工农民所作的事”,号召“劳工农民快觉悟吧!快着手解放自己罢!”
一九二O年上海底劳动运动大事记
对当年的工人运动情况进行综合反映,指出:“这一年来,单是罢工运动,共有四十次。”
真正工人团体
觉悟的工人们啊!赶快自己联合起来,组织真正的工人团体啊!
上海机器工会开发起会纪略
报道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组织领导成立机器工会的情况。
——摘编自张静如《中国共产党通志》
根据探究二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的中国所凝聚的力量。(3)、【探究三 劳动传承精神】劳动模范是国家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优秀劳动者授予的荣誉。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评选变迁一览表(部分):
时期
典型代表
20 世纪 60至70年代
“铁人”王进喜是这一时期劳动模范的代表人物,他发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锤炼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
20 世纪 80至90年代
“两弹元勋”邓稼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们在时代浪潮中勇追先锋,通过劳动创新,充分发挥自身智力与潜能,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汇聚了强大的科技力量。
21世纪初至今
宇航员杨利伟、体育明星姚明、普通农民工张小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私营企业王永芝、百度员工“网络语音架构师”贾磊。他们以自身的勤奋与实干精神,坚定地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前列,汇成一幅“劳动创造美”的生动图卷。
——摘编自王霖凡、赵冰《“变”与“不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的变迁发展逻辑》
根据探究三材料,概括新中国劳动模范评选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劳模身份发生变化的原因。(4)、从探究三材料中任选一位你熟悉的劳模,为其撰写颁奖词。(要求包含人物的主要事迹及其精神品质,80字左右) -
13、历史上有许多带“新”的历史事件与名词,令人耳目一新。以下四个关于“新”的理解,符合历史的一项是( )A、新经济政策: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 B、罗斯福新政: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C、美国新经济: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 D、勃列日涅夫新政策.取消苏共领导地位
-
14、“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解放人,打破阶层壁垒,让人成为自由的劳动力,让社会阶层能够流动起来、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日本明治维新实行殖产兴业 B、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英国光荣革命实行君主立宪制 D、美国南北战争解放解放黑人奴隶
-
15、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是个人智慧的结晶 B、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 C、是理论与实践的产物 D、是对人类成果的总结
-
16、下面两幅图所示的是欧洲13世纪生产关系出现的新现象。它们共同体现了( )A、雇佣关系的产生 B、手工工场的出现 C、租地农场的建立 D、工业革命的兴起
-
17、下列图示反映了人类早期文明使用的部分文字,从图示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各区域文明产生的时期大致相同 B、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特征 C、文字的消失最终导致文明的消亡 D、古代人类文明是完全孤立存在的
-
18、2025年是《反分裂国家法》颁布20周年,该法第五条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由此可见( )A、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B、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C、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当前最主要任务 D、和平统一是实现两岸统一的唯一途径
-
19、如图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抗战家书》的目录(部分)。由此可知,该书表达的主题是( )
上
篇张自忠:尽忠报国取义成仁;
左权:别时容易见时难;
游击区的生活
下
篇白衣天使抗击细菌战;
华侨爱国代代传;
艺术服务抗战
A、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两斯战争的一部分 C、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发挥了抗战重要作用 D、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
20、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指出:“依
中国社会的现状一直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这一决议案的发表( )
A、表明共产党统治趋于成熟 B、确定了国民革命的政治纲领 C、加快国民革命运动的到来 D、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