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步练习
-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山东省滨州市2017届中考模拟历史试题(4)
- 山东省滨州市2017届中考模拟历史试题(3)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陕西省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四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初中教育集团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2016-2017年江苏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成武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高频词汇,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指引下,各行各业发起了供给侧的改革攻坚战,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38年前,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
2、如图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其中增长幅度最快时期的最主要的推动因素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逐步建立
-
3、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文章中说:“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它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这个“中心工作”是( )A、经济建设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平反冤假错案 D、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政策调整概况表
时间
农村政策
主要内容
重要影响
1950~1952年
进行土地改革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1953~1956年
①
农民生产合作社运动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建立人民公社
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1978年以来
②
包干到,产到户
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材料二 在毛泽东看来,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必须根植于快速发展的工业。没有强大的工业体系,中国仍避免不了落后挨打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来自外部的军事压力始终存在,快速工业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作为工业化的后来者,历史已经不会再给予中国人足够的时间了。1953年,新中国开始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材料三 2001年以来,“中国制造”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加快。2012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达到1.9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5.6倍;机电设备类商品出口863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4倍……随着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等誉词扑面而来,中国正在由“贴牌大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据统计,2011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17.2万件,其中企业的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更是迅猛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
(1)、请写出材料一中①②处的农村政策。农村政策的调整应遵循什么原则?(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实施工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原因。 -
5、1985年,国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具体做法是企业上缴利润增长1%,职工工资总额可相应增长0.3%﹣0.7%。自1956年以来30年固定不变的工资制度开始出现变化,这一变化( )A、有利于增强员工积极性 B、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C、改变了企业所有制结构 D、使员工收入分配平均化
-
6、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材料论述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背景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实施的过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影响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意义
-
7、如表为我国1978﹣1997年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变化,这说明城市经济改革使我国( )
年份
国有控股企业
集体企业
城乡个体企业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1978
7.6
22.4
0
0
1997
25.5
38.1
17.9
18.5
A、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私有制企业占据经济主导 C、企业越来越多集中于西部 D、市场经济体系已完全形成 -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1年6月9日,唐胥铁路终于完工。1883年李鸿章写给醇亲王的一封信中指出:兴修铁路利益甚大,东西洋均已盛行,中国阻于浮议,至今未能试办,将来欲求富强制敌之策,舍此莫由。……有铁路则运兵神速,畛城(地域界线)无分,粮饷煤械,不虑缺失。
——摘编自吴汝纶《李文忠公全集》等
材料二 新中国铁路发展大事年表
“—五"时期
西部地区首次开通成都至重庆宝鸡至成都等铁路
1994年
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一广深铁路建成,成为第一家境外上市铁路
2006年
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一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2008年
京津城际铁路开通,最高时速达每小时350公里,是中国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
材料三 中国高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提升了人们的出行品质。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高速铁路创造着巨大的社会效益。高铁为代表的“中国外交新名片”,在“走出去”“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向西开放的新格局,是丝绸之路复活在世界经济版图中。中国高铁已经走向世界,他们不但采用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也采用中国标准。中国高铁,带给民族的是自信,带给民众的是福祉。
——摘纪录片《中国高铁》解说词整理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认为“兴修铁路利益甚大”的理由。(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铁路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3)、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高铁带给民族的是自信,带给民众的是福祉”的理解。 -
9、交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动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建立以后,元世祖将驿站制度推行到全国。当时,以大都为中心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驿道。全国共设有驿站1500多处,分陆站和水站。驿站的设置,大大促进了国内交通的发展,加强了中央与地方政治联系,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摘编自邱树森《元朝简史》
材料二 1865年,英国人最先在北京宣武门附近修建了一条500米长的铁路。后来,李鸿章等洋务官员多次提出在北京修建铁路。京奉、京汉、京张铁路通车后,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以前从北京至汉口走驿路要27天,铁路建成后,从北京至汉口乘火车只需两天半。铁路还逐渐成为南北运输的主力,改变了此前主要靠河运和海运的局面。
——摘编自陈双辰《古都之承》
材料三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大事记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上通过了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
2004年-2005年,中国南车青岛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车公司先后从加拿大、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2008年2月26日,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摘编自《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元朝发展交通的具体措施及其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北京铁路建设的背景。根据材料说说近代北京铁路建设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推动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因素。(4)、近年来,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已越来越突出,请你结合自身生活,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建议。 -
10、目前,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据均居全球第一,中国的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
-
11、2021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 )
-
12、“老鼠奸,麻雀坏,苍蝇蚊子像右派。吸人血,招病害,偷人幸福搞破坏。千家万户快动手,擂鼓鸣金除四害.”这是著名作家巴金写的一首诗,记录了1958年春,北京全民杀麻雀的事件。该诗从侧面反应了“左”倾错误影响了人民生活。
-
13、载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位。
-
14、2006 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
-
15、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汽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
-
16、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 , 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
17、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
-
18、行:
交通条件 很落后。
铁路、、、水运和地下轨道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运输网。
-
19、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交接入列;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 , 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
20、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标杆。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孙家栋;高铁焊接师,为“中国制造”由大变强助力的“大国工匠”李万君;原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的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李保国。这些时代英雄共同的精神追求是( )A、科教救国 B、献身国防 C、报效国家 D、消除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