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17届中考模拟历史试题(4)

试卷日期:2017-07-31 考试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图是位于文登市圣经山上的《太上老子道德经》摩崖石刻,据记载为金元时期的道家弟子所刻。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    )

    A、“仁” B、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相互转化 C、主张改革,实行法治 D、“兼爱”“非攻”
  • 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规定,监察部对国务院各部门及其国家公务员、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实施监察。秦始皇、汉武帝在中央设置的类似功能的官员或机构是(    )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司隶校尉  ④丞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3.

    能够通过下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②文景之治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 4. 若要为唐太宗题写墓碑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 )

    A、完善三省六部制 B、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 C、编纂《唐律疏议》 D、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 5.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

    A、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造纸术
  • 6.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

    A、设置特务机构 B、设立军机处 C、实行八股取士 D、制造文字狱
  • 7. 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明长城的起止点为(   )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 8.

    下面是王老师编写的记忆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歌诀,该条约的签订(    )

    A、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B、使中国丧失了I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使西方列强侵略魔爪伸向中国西北 D、标志着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 9. 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过:“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们的感慨源于(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10.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国民革命运动
  • 11.

    下图是1921年7月,停泊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它见证了(    )

    A、戊戌变法的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
  • 12.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探索,逐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探索这一道路的起点是(    )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C、遵义会议召开 D、红军长征胜利
  • 13.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    )

    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 14. 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 15.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这段话反映了张謇(    )

    A、赞成商务立国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主张学习西方教育思想 D、提倡实业救国
  • 16. 1997年7月1日,董建华致辞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将竭尽全力,维持香港一贯的生活方式,维持香港的自由经济体系……确保国际大都会的活力。”此时中国(    )

    A、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C、中英谈判解决了香港问题 D、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 17. 201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北省西柏坡提出“面向未来的赶考”;六十五年前,毛泽东在离开西柏坡时提出“进京赶考”。下列能够体现毛泽东“进京赶考”成绩的是 (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抗美援朝

    ③土地改革      ④港澳回归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8. 建国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      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 19.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创始人,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外交风范在世界外交史上留下了卓越风采,他从事的诸多外交活动成为国际交往的典范。下列属于周恩来外交成就的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④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 20. 2015年,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全方位外交成果丰硕。以下属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的有(    )

    ①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②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美关系正常化 ④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1. 1950年我国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

    A、实现农民土地私有制 B、建立了国家土地公有制 C、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 22.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一五计划”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23. 一位外国领导人在评价新中国的某项政策时说:“中国经过长时期的流血革命,现在创造出了一条不流血而和平改造资本家的经验,这是有世界意义的。”他高度评价是指我国的哪项政策(    )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行业公私合营 C、没收资本家企业 D、推行公司制、股份制

二、综合题

  • 24. 中国从古到今,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相辅相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材料三: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材料四: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这位“新皇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这个新皇帝和西汉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都加强了思想,其各自的措施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指出,这种制度叫什么?其到了明清之后,开始僵化,请写出其僵化的表现。

    (4)、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根据材料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另一方面,清朝时期,政治方面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其标志是哪个机构的设置?

  • 2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个事件以后,西域地区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材料二:

    材料三: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材料四: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个事件指的是什么?并写出西汉专门设置管辖西域的机构名称。

    (2)、材料二的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

    (3)、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边疆的统治,在新疆和西藏地区分别采取了措施(分别举一例即可)

  • 26. 鸦片战争后的80年中国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艰苦探索的历史。

    材料一: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严复译述《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他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严复以西学理论鼓吹变法,震动了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推进了维新运动发展。

    ——摘自《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6页

    材料三:孙中山早年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读书,开始接触西方的一些社会政治学说。他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开业行医。通过行医实践,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摘自《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0、41页

    材料四: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依靠武力和政治欺骗,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来还一度恢复帝制。国内军阀的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思想界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面对越来越混乱的国家形势,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找救国的新出路。

    ——摘自(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5页

    (1)、材料中“军事失败”具体指什么事件?“少数人”是如何学习“西洋”的?他们学习“西洋”的运动在客观上起了什么积极影响?

    (2)、与材料一中“少数人”学习“西洋”的运动相比,严复的思想在学习“西洋”方面有什么新的认识?维新运动的开展,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3)、孙中山“医国”的突出成就是什么?

    (4)、材料四中“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是怎样探索救国新出路的?他们的探索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 27.

    坚持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多年前,一声惊雷响彻中国大地,中国尘封已久的大门被打开。从此中国有了全世界羡慕的发展速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材料二:邓小平同志说过: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起来,孤立、闭关自守是不行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来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得“一声惊雷”指什么事件?该事件后中国进入了怎样的新时期?

    (2)、请填出图中字母A,B所代表的经济特区名称。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作用。

    (3)、邓小平在如何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上伟大的构想是什么?首先成功运用到了解决哪两个地区?

    (4)、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随后在党的十四大上,确立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5)、邓小平理论最终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一次会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