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请用相关化学用语填空。(1)、氦气。(2)、2个氧分子。(3)、氢氧根离子。(4)、3个氯离子。(5)、碳酸钠。(6)、SO2中“2”的含义。
-
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双氧水、蒸馏水
鉴别
分别加入黑色的MnO2粉末,观察现象
B
石灰水和蒸馏水
鉴别
取样,通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C
H2
检验
点燃,罩一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D
食盐和蔗糖固体
分离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
3、对以下四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A、②③的化学性质都比较稳定 B、①④表示同一种元素 C、①得到电子可形成② D、②③表示不同种离子
-
4、中国承建的阿尔卡萨光伏电站是卡塔尔首座太阳能发电站。其电池片主要原材料为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B、一个硅原子的质量为28.09g C、硅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4 D、硅元素在第四周期
-
5、如图所示为一些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
-
6、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得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B
温度计受热汞柱上升
汞原子体积变大
C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
A、A B、B C、C D、D -
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消毒杀菌属于化学变化 B、加入明矾能促进黄河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C、用滤纸过滤不能除去天然水中溶解的矿物质 D、经过沉降、过滤、灭菌后的水是纯净物
-
8、不粘胶有黏性,其黏性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丙烯酸。丙烯酸的化学式为C3H4O2 , 下列关于丙烯酸的说法合理的是A、丙烯酸中含有3个元素 B、丙烯酸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C、丙烯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 D、丙烯酸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
9、航天员在空间站的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氧气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B、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 C、固态氧为白色雪花状固体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
10、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光,可制成霓虹灯 B、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C、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
-
1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集气瓶中的水可以换成细沙 B、红磷的量不足可能导致所测氧气含量偏低 C、将红磷换成铁丝也能达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目的 D、最终瓶内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
-
12、将物质按一定规律分类,是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各组按一定依据分类正确的是A、单质:氧气、氦气、水 B、氧化物:过氧化氢、二氧化碳、氧化镁 C、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分子、原子、质子 D、金属元素:铁、汞、碘
-
1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体现出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氮气用作食品的保护气 B、金刚石裁玻璃 C、铁用作炊具 D、石墨用作电刷
-
1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添加酒精 B、倾倒液体 C、振荡液体 D、连接仪器
-
15、下图是加碘盐与未加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信息。加碘盐中氯化钠是主要成分,加入碘酸钾可以使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碘元素。请根据标签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精制碘盐
配料:
含碘量:
重量:
食用方法:勿长时间炖炒
保存:防潮
【产品名称】桔子树海盐雪花盐
【类型】未加碘
【产品标准】
【原产地】大连
【净含量】
【保质期】详情见包装
【储存方法】密封、常温储存
(1)、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碘酸钾中元素质量比为。(3)、一袋精制碘盐中含有碘元素的质量为mg。(4)、请推测精制碘盐不能长时间炖炒的可能原因是因为碘酸钾。(5)、计算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
16、
“空气里氧气含量测定”再探究。
【回顾历史】
(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用金属汞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汞等实验,第一次明确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有(填字母)。
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B.由该实验可知空气是混合物
C.该反应中,原子种类,分子种类都没有发生改变
【重温教材】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1)。
(2)①按图1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开始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②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交流反思】用该方法实际测得的氧气含量常常低于理论值。
【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得的氧气含量低于理论值的原因是什么?
【实验探究】查阅资料后,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如图2所示,接通电源,用高压点火装置引燃足量红磷,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实验过程中装置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得到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
(3)Y曲线表示(填“温度”或“氧气浓度”)变化趋势;
(4)X曲线表示压强变化趋势,段压强变大,D点对应的操作是;
【实验结论】
(5)由图3可知,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得氧气含量偏低的原因是。
-
17、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③名称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净,可能的原因有(写一点即可)。(3)、某同学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图C装置,该装置与B相比其优点是。(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用固体石灰石和液体稀盐酸在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则该发生装置应选择(填字母)。(5)、若用G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验满的方法为:。
-
18、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分离空气的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物质X的化学式为。(2)、空气中含有的少量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稳定)。(3)、由在该流程中的作用表明: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也会伴随有变化(填“能量”或“元素种类”)。(4)、根据流程写出合成尿素的符号表达。
-
19、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氨气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氨气易燃,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一种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一种常见液态氧化物。目前,我国已形成氨气生产、应用等成熟产业链,氨气的应用分布如图1。在食品工业生产中,常利用氨气熏蒸法降低食物中滋生的黄曲霉毒素的毒性,该方法是利用氨气与食物中的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再与黄曲霉毒素反应,从而有效地降低黄曲霉毒素的毒性。
工业上主要是利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气。现在国内外工业上使用的合成氨气催化剂基本都是铁基催化剂。降低反应温度、提高合成氨催化剂活性是目前的研发热点。科研人员用磁铁矿与三氧化钼、氧化钨、氧化铝混合稀土等原料,按不同比例充分混合得到合成氨催化剂,其中氧化钨含量对产出气体中氨气含量的影响如图2,氨气含量越高代表催化剂活性越好。
(1)、由图1可知,我国氨气的应用占比最高的是。(2)、利用氨气熏蒸法降低食物中滋生的黄曲霉毒素毒性的原理是。(3)、氨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4)、科研人员用磁铁矿与三氧化钼、氧化钨、氧化铝混合稀土等原料,按不同比例充分混合得到合成氨催化剂,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不变。(5)、根据图2可知氧化钨含量与催化剂活性的关系是。 -
2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已知:●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1)、中表示混合物的是(填字母);变化Ⅱ属于变化。(2)、变化I的符号表达式为 , 该反应过程中元素种类改变(填“有”或“无”)(3)、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变化I和变化Ⅱ的本质区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