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水的组成及变化
    (1)、i、氢气的燃烧

    点燃氢气前要。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在火焰上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壁上的现象为

    ii、电解水实验

    装置

    操作

    现象

    解释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与电源负极相连玻璃管中的气体a

    气体a具有可燃性,为H2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玻璃管中的气体b

    木条燃烧得更旺

    气体a具有性,为O2

    iii、水的组成

    结合以上两个实验,写出1个能够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实验事实:

    (2)、水质检测指标

    i、余氯

    余氯是水中加氯消毒后残留的氯,过高会影响人体健康。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投药消毒”常使用次氯酸钠(NaClO),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其属于(填“酸”、“碱”或“盐”),但这种物质净水后氯残留率高。

    ClO2消毒能降低消毒后的余氯,其制备较简单,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4HCl=2ClO2↑+X↑+2NaCl+2H2O,其中物质X为(填化学式)。

    ii、硬度

    长期饮用硬度过高或过低的水会影响身体健康。对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的硬度按从大到小进行排序为

    硬水加热后产生沉淀,其成分包括(任写一种,填化学式)。不能长期饮用硬度过低的水的原因是

  • 2、甲醇(CH3OH)是一种低碳、清洁的液体燃料,按生产原料来源将甲醇分为绿色、蓝色、灰色和棕色甲醇,详见如图。当前绿色甲醇制备主要有三条技术路线:生物沼气路线、生物质气化路线、电解水路线。

    低碳替代燃料在航运业中发挥重要作用,航运业正逐步向更清洁的低碳替代燃料转型,如生物燃料、液化天然气(LNG)、氨、氢、甲醇等。

    依据上文,回答问题。

    (1)、甲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属于“蓝色甲醇”和“绿色甲醇”的分别是(填字母)。

    a.合成气制甲醇             b.“蓝氢”生产甲醇             c.电解水制氢生产甲醇

    (3)、“沼气”可作为制备甲醇的原料,其主要成分是
    (4)、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属于的绿色甲醇制备路线。
    (5)、使天然气液化的条件为(填“高温”或“低温”)。液化天然气的体积比同等质量的气态天然气小得多,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为
  • 3、《天工开物》是一部综合性的科技著作,其中记载着许多关于金属铜及其合金的用途的化学知识。
    (1)、“凡铸镜,模用灰沙,铜用锡和”。“镜”本身的材料是(填“纯金属”或“合金”)。
    (2)、“以砒霜等药制炼成白铜”,砒霜的化学式为As2O3 , 其中As元素的化合价为
    (3)、“因炉甘石烟洪飞损,改用倭铅”。炼制黄铜时,炉甘石(ZnCO3)高温分解产生气体,其逸散时带走部分生成的氧化锌,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类型为(填基本反应类型)。
    (4)、“倭铅(锌)无铜收伏,入火即成烟飞去”。铜锌合金不会挥发成蒸气飞走,这说明其沸点比锌更(填“高”或“低”)。
    (5)、“凡铸钱熔铜之罐,以绝细土末和炭末为之”。炭粉的保温性能较好,“熔铜之罐”添加炭粉的目的是
  • 4、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

    探究燃烧的条件

    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

    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设计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 5、劳动成就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与化学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使用小苏打发酵粉自制面点

    碳酸钠呈碱性

    B

    撒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显碱性

    C

    为叶片发黄的植物施氮肥

    氮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D

    给自行车的链条涂油以防锈

    使链条隔绝水和空气

    A、A B、B C、C D、D
  • 6、石盐(含氯化钠)是古代食用盐的重要来源之一。《水经注》中描述:“入汤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为盐…水竭盐成。”煮石为盐的过程如1图所示。

    (1)、下列有关“煮石为盐”的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A、“水竭盐成”所用方法是降温结晶 B、烧柴时吹风可使木柴燃烧更充分 C、加水煮石时搅拌可加快盐的溶解 D、烧柴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煮石成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钾,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2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温度下,KCl的溶解度较大 B、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C、4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D、20℃时,36g该粗盐溶于100g水中得到NaCl的不饱和溶液
  • 7、实验室制取CO2 , 下列实验操作、装置选择不合理的是
    A、发生装置 B、CO2的检验 C、收集装置 D、CO2的验满
  • 8、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I表面高效分解水后,再利用催化剂II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I中,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反应II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C、整个反应过程中涉及到2种单质、4种氧化物 D、反应II中,参与反应的与生成的分子个数比为2∶1
  • 9、镍使生活更舒适,最常见的含镍材料就是不锈钢。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镍为金属元素 B、镍的原子序数为28 C、镍的核外电子数为28 D、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g
  • 10、农作物优良种子饱满密度大,次品种子空壳密度小。农业上常用16%NaCl溶液作选种液。为配制该选种液,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试剂取用 B、称量固体 C、量筒读数 D、搅拌溶解
  • 11、对乙酰氨基酚(C8H9NO2)和布洛芬(C13H18O2)都为解热镇痛药,下列关于这两种药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同 B、两种分子都由3种原子构成 C、两种物质中氧原子总质量相同 D、布洛芬的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 12、“吸氧”是心肺类疾病的治疗方式。医用吸氧装置由液氧钢瓶和吸氧器组成,如图。下列关于该装置和液氧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湿化瓶由塑料这种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 B、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液氧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 C、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观粒子是氧分子 D、液氧的化学性质活泼,在运输时应注意安全
  • 13、岩溶作用对水体有显著影响,流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溶解碳酸盐岩,释放出大量的HCO3、Ca2+和Mg2+等物质。下列化学用语所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A、2HCO3:两个碳酸根离子 B、Mg2+:镁元素 C、CaHCO3:碳酸氢钙这种物质 D、2Ca2+:两个钙离子
  • 14、碳单质、碳的氧化物有广泛用途,下列具体物质的应用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一氧化碳应用于金属的冶炼 B、二氧化碳能够用于灭火 C、利用活性炭脱色生产白糖 D、石墨烯能够作为电极材料
  • 15、饼干的配料常包括小麦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鲜鸡蛋、奶油、食盐等,下列关于这些配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鲜鸡蛋富含蛋白质 B、精炼植物油和奶油富含油脂 C、白砂糖和小麦粉属于有机物 D、食盐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 16、广东各地有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毛竹鸟笼

    B.潮汕石雕

    C.西关打铜

    D.广彩瓷

    A、A B、B C、C D、D
  • 17、让新能源产业这股“劲风”拂遍南粤大地。下列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氢能 B、天然气 C、太阳能 D、生物质能
  • 18、

    学完“酸、碱、盐的相关内容”,“波菜”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CaCl2溶液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进行探究。

    (1)根据已学知识,同学们知道氢氧化钠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Ca(OH)2的俗名叫

    【查阅资料】小杨同学在“DeepSeek”App上进行查询,得到回复如图1所示。

    小曾同学在《实验教学研究》中查找相关论文,并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研究。

    【探究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根据论文提供的数据,按图2完成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表NaOH溶液中滴加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的实验记录

    NaOH溶液(质量分数)

    8%

    4%

    2%

    0.5%。

    CaCl2溶液(质量分数)/滴

    11.1%

    1

    1

    2

    8

    5.55%

    1

    2

    3

    无沉淀

    1.11%

    无沉淀

    无沉淀

    无沉淀

    无沉淀

    注:表中数值为出现明显沉淀或浑浊时所加入的CaCl2溶液的滴数,“无沉淀”表示加入40滴CaCl2溶液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浑浊现象。

    【得出结论】

    (2)CaCl2溶液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不仅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低有关,还与有关。

    【微观解释】

    (3)CaCl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Ca(OH)2沉淀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化学反应前后数目减少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可表示为Ca2++2OH-=Ca(OH)2↓。

    【拓展延伸】NaOH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和二氧化碳反应,为探究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样品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进行如下实验:(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步骤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步骤二: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在滤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4)综合两个实验步骤,小组的同学们得出了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的结论,溶液中溶质为

    (5)小唐同学对实验提出了质疑,认为步骤一可以省略不做也能得出正确结论,你是否同意 , 请说明理由

  • 19、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所示部分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俯婴考虑试剂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实验室制取CO2、O2、H2均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若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导管口(填“a”或“b”)通入。
    (3)、在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时,发现D中先燃烧的物质是(填“小木块”或“小煤块”)。
  • 20、某老工业区曾聚集大量冶炼、化工企业,现正推进绿色转型。一家环保科技公司利用废镍催化剂(含Ni、Fe及铁的氧化物)制备NiCO3 , NiCO3本身不稳定,加热时易分解。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实验流程如下:

    (1)、为加快“酸溶”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写一种)。
    (2)、“沉镍”过程中需控制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
    (3)、检验NiCO3固体已洗净的方法是:(写具体实验操作及现象)。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