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检测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试卷日期:2016-12-13 考试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组中的化学式、俗名与化学名称均一致的是(  )
    A、CaCO3   熟石灰  氧化钙 B、Ca(OH)2   生石灰    氢氧化钙 C、HCl   盐酸    氢氯酸 D、NaOH      纯碱      氢氧化钠
  • 2. 生活中﹣些物质物质的pH值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西瓜汁显酸性 B、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吃橘子 C、肥皂水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 D、草木灰可改良酸性土壤
  • 3. (多选)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盐酸可用于食品工业 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硫酸用于车用电池 D、氢氧化钙用作建筑材料
  • 4.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组合是(  )

    A、①②或②③或②④⑤ B、②④或①③或②④⑤ C、①③或②③或①④⑤ D、①②或②③或③④⑤
  • 5. 下列物质中,既能用浓H2SO4干燥,也能用NaOH干燥的是(  )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氨气
  • 6.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测定溶液Ph C、 称取7.5gNaOH D、 稀释浓硫酸
  • 7. 用足量的含不溶性固体杂质(其含量不详)的粗盐,经提纯后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实验操作有①称取、②过滤、③蒸发结晶、④计算、⑤溶解、⑥干燥.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④、⑤、②、③、⑤、①、⑥ B、④、⑤、②、③、①、⑥、⑤ C、⑤、②、③、⑥、④、①、⑤ D、④、①、⑤、②、③、⑥、⑤
  • 8. 注射用链霉素试验针的药液配制方法如下

    (1)把1.0g链霉素溶于水制成4.0mL,得溶液①

    (2)取0.1mL溶液①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②

    (3)取0.1mL溶液②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③

    (4)取0.2mL溶液③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④

    最终得到的试验针药液中,链霉毒的质量分数是(整个过程中药液很稀,密度近似看做1 g/mL)( )

    A、25% B、0.05% C、0.25% D、2.5%
  • 9. 下列化学实验中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  )

    A、借助托盘天平和其他手段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6.25% B、用pH试纸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为5.5 C、20℃时,配制2%的氢氧化钙溶液 D、将100g 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50g水,使得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成20%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7的雨水显酸性 B、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会逐渐增大 C、80g10%氢氧化钠溶液与80g10%的硫酸溶液混合pH<7 D、将40g氢氧化钠固体加入100g49%的硫酸溶液混合pH=7
  • 11.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用量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所选试剂及用量

    A

    碳酸钠

    氯化钠

    适量的水

    B

    硝酸

    盐酸

    适量硝酸银溶液

    C

    氧化钙

    碳酸钙

    过量稀盐酸

    D

    过量的稀硫酸溶液

    A、A   B、B   C、C   D、D
  • 12. X可以发生如下反应:①X+酸═盐+水;②X+非金属氧化物═盐+水.X可能是(  )
    A、氧化铜 B、盐酸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
  • 13. “类推”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 , 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④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置后变稀且质量减轻,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也变稀且质量减轻.

    A、 B、①③ C、①②④ D、全部
  • 14. 某合金由两种金属元素组成,取该合金60g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测得生成H23g,则合金的组成不可能是(  )
    A、Fe与Mg B、Mg与Al C、Na与Al D、Al与Fe
  • 15. 下列物之间的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①CH4→CO2  ②CaO→Ca(OH)2③H2O2→H2O  ④HNO3→HCl   ⑤Fe3O4→Fe.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 16. 下列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次活动设计的4个实验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证明醋酸溶液呈酸性

    检验溶液中含有氯离子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钠

    检验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方案一

    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先加足量稀硝酸,再加硝酸银溶液

    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加稀盐酸看现象

    方案二

    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

    先加足量稀盐酸,再加硝酸银溶液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加澄清石灰水看现象

    A、A   B、B   C、C   D、D
  • 17. 右图是探究中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装置.调节U形管左右两端的液面高度一致,滴下盐酸,观察现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U形管左端液面高度下降 B、该实验说明中和反应中放出热量 C、橡胶管能消除滴入的盐酸的体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若将试管中的NaOH溶液改为NaOH固体也能得到相同结论
  • 18. 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铁、银,可能含有铜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有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含有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 19. 某NaOH固体样品,可能含有固体KOH和不溶于酸的杂质A,取5.6g该样品与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 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样品不含任何杂质,则m<1.8 B、若m=1.8,则样品中一定含有杂质A,可能含有固体KOH C、若m=1.8,则样品中至少含有杂质A或固体KOH的一种 D、若样品中不含A,则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小于7.3%
  • 20. (多选)t℃时,向x克KNO3不饱和溶液中,加入a克KNO3或蒸发掉克b水 恢复到t℃,溶液达到饱和,据此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若原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50aa+b  % 则x=2b B、在t℃时,KNO3的溶解度为 100ab C、若原不饱和溶液蒸发掉2b克水,恢复到原温度,能析出2a克KNO3 D、在t℃时所配得的KNO 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一定 不大于 100aa+b  %

二、填空题

  • 21. 某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

    试剂

    稀盐酸

    食醋

    蔗糖水

    蒸馏水

    肥皂水

    烧碱溶液

    石灰水

    颜色

    绿

    绿

    绿

    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花汁(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2)、蚊子叮咬人时射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和小苏打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用烧碱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 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物质序号).
    (2)、t2℃时,30gA物质投入到50g水中所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溶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 23. 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①甲图中R物质在室温(20℃)时的饱和状态为D点,40℃时的饱和状态为A点,现将  甲图中的R溶液从A状态变到B状态,请设计并简述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途径:

    ②乙图是表示M,N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别向60g M,80g N固体中各加入150g水,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同时各蒸发掉50g水,冷却至t℃,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填序号).

    a.只有N析出晶体  b.M,N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只有M析出晶体

    d.M,N均有晶体析出  e.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 24. 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李明在学习酸、碱、盐后,绘制出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图中短线连接的物质表示能相互反应),请填写下列空白:

    (1)、在图中空白方框中可填写指示剂或(填物质类别).
    (2)、反应⑦要能发生要求金属必须排在金属活动性表的前面.
    (3)、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③且有红褐色沉淀溶解的方程式
    (4)、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④的方程式
    (5)、验证反应①,可以选择下列(两种物质序号)进行反应

    A.Na2SO4    B.KNO3     C.Ba(OH)2D.NaOH

    (6)、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碱溶液中都含有(填微粒符号).
  • 25. 已知 A,B,C,D,E,F,G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B为一种钠盐;C是一种常用来灭火的气体,过多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D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干燥剂也可用做建筑材料;组成G单质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所有金属元素的第二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是;B的化学式可能是;E俗称为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转化为E;    A与E

    (3)、如果F能与A反应产生不溶于稀 HNO3的白色沉淀,则F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F与G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三、实验题

  • 26. “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A.燃烧的条件  B.铁钉生锈的条件  C.证明CO2与NaOH反应  D.分子运动的现象

    (1)、实验A,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洗的方法,除锈的反应方程式 , 铁制品除锈时不能长时间浸在除锈溶液中.原因(方程式)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 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其中盐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属于反应(填反应类型)
  • 27.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1)、【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理由

    (2)、【实验探究】

    (i)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ii)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3)、【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ii)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③请你再设计一个方案验证猜想(要求写出步骤、现象、结论)并写出相应方程式.

  • 28. 化学老师交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一个任务:测定实验室里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猜想I:没变质,全部是NaOH;猜想II:部分变质,既含有NaOH又含有Na2CO3:猜想Ⅲ:完全变质,全部是Na2CO3

    【查阅资料】①已知反应:CaCl2+Na2CO3=2NaCl+CaCO3

    ②部分盐溶液在常温下的pH如下:

     盐溶液

    NaCl

    Na2CO3

     CaCl2

    pH

    等于7

     大于7

    等于7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共同完成,并回答所给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称取上述氢氧化钠固体样品8.0g溶于50mL,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至过量,充分反应后,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①中充分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在一小块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测出pH

    pH=11

    说明久置固体中,还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上述步骤①中,滴加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

    (2)、【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是正确的.
    (3)、【思维拓展】有同学认为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Ca(OH)2溶液,再滴入酚酞,根据现象不同来判断猜想II或猜想Ⅲ成立.经讨论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行,原因是
  • 29. 同学们都知道CuSO4溶液呈蓝色,那么,你们知道是溶液中什么微粒使CuSO4溶液呈蓝色吗?基于初中所学知识,下面主要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说明:以下溶液皆为稀溶液,在稀溶液中SO42、Cl呈无色.)

    (1)、思路一:采用归纳法,由具体事实推理概括出一般原理或结论.

    图一 请比较A,B,C,D,E五支试管中所盛试剂的颜色与所含微粒,进行分析.

    ①对 A,B,C的分析是:A,B的溶液中均含Cu2+ , 均显蓝色,说明的存在使CuSO4、CuCl2溶液显蓝色.

    ②对 D,E分析,可以说明,在水溶液中,Na+是无色的.

    对A,D的分析是:A,D的溶液中均含水分子、硫酸根离子,水分子不能使溶液显蓝色,在稀溶液中SO42呈无色,A,D的溶液中均含水分子、硫酸根离子,水分子不能使溶液显蓝色,在稀溶液中SO42呈说明A中是Cu2+使CuSO4溶液显蓝色.对B,E分析同理.

    对A,B,C,D,E 还可推理:水是无色液体,作为溶剂,溶解CuSO4、CuCl2等物质时,溶液的颜色主要受溶质的影响.

    (2)、思路二:采用加入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将溶液中的Cu2+除去或保持溶液中Cu2+的存在,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化的方法.

    如图二所示的方法是保持溶液中的Cu2+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选择一种试剂与CuSO4溶液反应,除去溶液中Cu2+ 的存在.其化学方程式是:

    上述研究方法是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切入点研究同一个问题,但总体思路仍然是对比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

四、计算题

  • 30. 已知室温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将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6.3g,放入83.7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

    (1)、实验室有一瓶标签如图所示的浓盐酸,要配制100g7.3%的盐酸,需要用该盐酸ML
    (2)、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将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到室温,若要配制室温时的饱和溶液,还需向其中加入多少克氯化钠固体?
  • 31.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想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一块某矿山上的石灰石样品,将其粉碎后,称出6g放入烧杯内(烧杯的质量为10g),然后加入50g某浓度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所需时间(t)和烧杯及其所盛物质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

    数据

    烧杯和石灰石质量

    加入盐酸质量

    反应后混合物质量

    16g

    50g

    63.8g

    (1)、此石灰石样品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向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加入58.2.g水,则最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若某石灰厂在矿山上开采出这样的矿石300吨,最后可得含杂质的生石灰多少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