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卷网-试卷题库版本:
全部 浙教版 华师大版
  • 1、向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A和液体B,回答下列问题。

    (1)向固体A中加入稀盐酸后产生气泡,则B中含有的溶质是

    (2)图乙表示的是稀盐酸与固体A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的变化,则“○”表示的是

  • 2、2022年1月,世界首例将猪心脏移植到人体的手术取得成功。为更好地解决器官移植的严重排异反应,医生对提供心脏的猪经过了一系列的基因编辑。

    (1)、基因编辑技术是通过改变基因来改变生物的 , 基因编辑通常有两种方法:删除目的基因和插入目的基因,右图所示的基因编辑方法是
    (2)、手术过程中,通过静脉注射的药物会首先流入人体内移植心脏的
    (3)、甲流是由甲型H1N1等流感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措施。病毒与细菌相比,两者不同的是病毒细胞结构(选填“有”或“没有”)。从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考虑“给甲型流感患者服用奥司他韦”属于
  • 3、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湿地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是(用图中字母)。
    (2)、写出C生物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用图中字母)。
    (3)、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氮元素主要通过雷电固氮、生物固氮等形式进入水体和泥土中,被植物吸收,最终在植物体内合成(选填“蛋白质”、“脂肪”或“糖类”),并沿着食物链进行循环。
    (4)、除图中所示的生物成分外,作为生态系统中还缺少成分。
  • 4、滑板是深受青少年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下列滑板模型中,一定无法滑行到滑台C处的是(  )
    A、 B、 C、 D、
  • 5、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质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B、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边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更多 C、乙实验要保持两个电阻丝两端电压相等 D、乙实验中通电时间相同,两个容器中空气升高的温度相同
  • 6、同一物体(质量为m)先用滑轮组(如图甲)匀速提升,后沿斜面(如图乙)匀速提升,两次提升高度均为h , 两次拉力大小均为0.75mg , 斜面长AB=2h , 则这两次提升物体的机械效率相比较(  )

    A、η >η B、η <η C、η =η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图I表示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BaOH2溶液 B、图II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滴加水 C、图III表示向等质量不同金属粉末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图IV表示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氯化钠溶液蒸发适量的水
  • 8、下列对实验现象或分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有白烟出现 B、小木条上滴加稀硫酸后,木条会变黑 C、MgCl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另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D、pH˙=3的无色溶液中Na2SO4K2CO3MgSO4可大量共存
  • 9、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记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生物变异和进化都是定向的 C、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合成了多种蛋白质 D、原始大气中含有水蒸气、氢气、氨、氧气、甲烷等气体
  • 10、随着抗生素被滥用,有些病菌已经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关于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叙述,下列说法符合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点的是(  )
    A、细菌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B、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抗生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变异 D、耐药性细菌适应性很强,有多种生殖方式
  • 11、如图所示,一直杆可绕O点转动,杠杆下端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杠杆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直杆(  )

    A、始终是省力杠杆 B、始终是费力杠杆 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
  • 12、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现有人触电时不能直接用手拉开触电者 B、选用保险丝应使保险丝的额定电流小于电路正常工作的电流 C、使用测电笔时,手指绝对不能碰到金属部分,以免触电 D、接地线是用电器的安全线,两脚插头的用电器尽量不要选
  • 13、科学需要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下面有关教材中的实验活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通过乒乓球的弹开可知声音的产生原因 B、图乙,气体被抽出的过程中声音由强变弱,可得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图丙,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D、图丁,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14、如图所示的4种细胞来自同一人体。则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上述4种细胞的细胞核中都有DNA B、在神经细胞和上皮细胞中,DNA的基本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C、4种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不相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D、人体所表现的性状是由DNA上的基因决定的
  • 15、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uCuOCu(OH)2 B、BaCl2HClNaCl C、AgNO3AgClCuCl2 D、Ca(OH)2CO2CaCO3
  • 16、近几年郑州进行老小区改造,不少多层楼房安装了电梯。出于安全考虑,电梯都设置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电路由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在工作电路中,当电梯没有超载时,电动机正常工作;当电梯超载时,电铃发出报警铃声,电动机不工作。在控制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U=12V,保护电阻R1=80Ω,电磁铁线圈的阻值为20Ω,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压敏电阻)R2的阻值随压力F大小变化如图乙所示,电梯底架自重忽略不计。

    (1)控制电路中,当乘客增多时,电磁铁的磁性(选填“增大”或“减小”);工作电路中,电铃应该在触点(选填“A”或“B”)所在支路;

    (2)若电磁铁线电流达到20mA时,衔铁刚好被吸住,电铃发出警报声,此时电梯乘坐几人。(以每人50kg计算,且g取10N/kg)

  • 17、人们常用测电笔来辨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测电笔内串联有一个电阻值很大的高值电阻,已知某测电笔内阻值为2.2MΩ,通常人的电阻为2.2kΩ,安全电流为10mA,灯泡的电阻约为200Ω。

    (1)、为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遵守的安全用电原则是不接触 , 不靠近: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图(填”甲”或“乙”)。
    (2)、如图乙,开关断开时,灯泡不发光,当用手接触B点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为多大?会不会造成触电事故?(写出计算过程)
  • 18、如图甲所示为发光二极管(LED)及其符号,它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电流从“+”极流入时会发光,当电流从“-”极流入时不会发光。小乐利用两个相同的发光二极管设计了如图乙所示装置来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其实验步骤及现象如表所示:

     

    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条形磁体水平放置在玻璃管左侧,S极向右快速插入玻璃管

    A发光,B不发光

    将插入玻璃管中的条形磁体,快速向左拉出

    A不发光,B发光

    条形磁体水平放置在玻璃管左侧,______极向右快速插入玻璃管

    A不发光,B发光

    (1)、实验中,发光二极管的作用是
    (2)、根据①②可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有关。
    (3)、若根据①③可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补全③的实验步骤
  • 19、电与磁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微观粒子的认识。

    材料一:19世纪,物理学家发现空气在高电压作用下会产生粒子流,通过磁场时该粒子流会发生偏转(如图甲),且偏转方向与带正电的α粒子(内含2个质子)在磁场作用下的运动方向相反。这些粒子即为电子。
    材料二: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极少数α粒子发生反弹(如图乙)。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材料三: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氮原子核在被轰击后有微粒被打出,同时α粒子留在核内,导致氮原子核转变为氧原子核。

    (1)、材料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α粒子发生偏转的原因是
    (2)、材料三中“氮原子核转变为氧原子核”说明氮原子核内改变,使氮原子转变成氧原子。
  • 20、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1)、在演示奥斯特实验时,如图甲所示,①闭合开关;②放置小磁针观察指向;③摆放一根长直导线。为了减弱地磁场的影响,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______。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2)、由图乙(a)、(b)、(c)可知:
    (3)、小曙推理:若一束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小磁针上方,如图乙(d)所示,小磁针会发生偏转。其N极偏转方向和图[填“(b)”或“(c)”]中的小磁针偏转方向相同。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