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2024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3 土壤与植物生长 同步训练

试卷日期:2025-05-16 考试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植物体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    )
    A、根系 B、 C、根尖 D、根毛
  • 2. 菟丝子是一种没有叶绿素的植物,可通过吸器刺入其他植物的茎,并从中吸取营养物质。菟丝子吸取有机物,其吸器应刺入到植物木质茎的( )
    A、 B、木质部 C、形成层 D、韧皮部
  • 3. “笋有多大,竹有多粗”。即竹笋初钻出土面就有了与长成后同样的粗细。这说明竹茎中没有( )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
  • 4. 花生适合在砂粒比较多的土壤中种植,这是因为花生在地上开花,雌蕊深入地下进行膨大发育,砂粒较多有助于雌蕊向地下伸扎以及膨大形成果实。下列土壤模型中能代表砂粒较多的是( )
    A、 B、 C、 D、
  • 5. 在如图实验中,可以证明植物根吸水主要在根尖的是(     )
    A、 B、 C、 D、
  • 6. 玉米等早地作物适宜在较干燥的土壤中生长,如果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因水分比例过大,将导致植物的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俗称“霉根”,根据下表中土壤分类相关信息,判断最有可能导致玉米“霉根”的土壤是(    )

    土壤名称

    土壤质地

    砂土类土壤

    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黏土类土壤

    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

    壤土类土壤

    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都可以
  • 7. 盐拌黄瓜时,黄瓜细胞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状态,原因是

    A、b浓度小于a浓度,细胞吸水 B、b浓度大于a浓度,细胞吸水 C、a浓度小于b浓度,细胞失水 D、a浓度大于b浓度,细胞失水
  • 8. 多肉植物适宜在比较干燥、透气性又好的土壤中生长,水分比例过大的土壤将会导致多肉植物的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已知瓦盆透气性好,瓷盆透气性不好。则下列土壤和花盆中最不适合种植多肉植物的是(   )
    A、壤土类土壤、瓦盆 B、黏土类土壤、瓷盆 C、砂土类土壤、瓦盆 D、壤土类土壤、瓷盆
  • 9. 下列各图是小杭设计的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模型,若各细胞中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 , 箭头表示水分渗透方向,则模型正确的是(    )
    A、 B、 C、 D、
  • 10. 某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进入根毛细胞后,从一个皮层细胞进入另一个皮层细胞,然后进入根的木质部导管,最后上升到植物体的各结构。该植物根的横切结构(如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

    A、外界溶液<根毛细胞<皮层细胞=内皮层细胞 B、外界溶液<根毛细胞<皮层细胞<内皮层细胞 C、根毛细胞>皮层细胞>内皮层细胞>外界溶液 D、根毛细胞>内皮层细胞>皮层细胞>外界溶液
  • 11. 如图所示的"蓝色妖姬"是人工染色形成的。等白玫瑰快到花期时,开始用染料浇灌花卉根部,让花像吸水一样将色剂吸入,开出蓝色花朵。下列关于“蓝色妖姬”的制作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横向剖开染色后的茎,发现其韧皮部变蓝,木质部不变蓝 B、在染料中添加适量钾肥,可以防止叶片发黄 C、纵向剖开染色后的茎,发现木质部自下而上蓝色逐渐变浅 D、浇灌时使用染料的浓度越高越好,可以使花瓣颜色更鲜艳
  • 12. 在果树的“坐果期”,果农常常给果树的茎做环状剥皮,这样可以增加果实产量,树枝压弯腰”,其中产的道理是(  )
    A、切断导管,限制无机盐向茎叶运输 B、切断筛管,限制有机物向根部运输 C、切断形成层,限制茎的不断加粗 D、切断树皮,减少害虫的侵害

二、填空题

  • 13. 据河姆渡遗址中的发现可知,我国水稻种植已经有7000多年的历史。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但是一些近海区域由于海水影响,并不利于水稻的种植。

    (1)、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它的根系与图中相似。
    (2)、近海地区不适合水稻生长,是因为根毛细胞中细胞液浓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地土壤溶液浓度,会引起细胞失水。
  • 14. 同学们学习了“植物的茎与物质的运输”一节内容后,进行如下实验活动。

    (1)、将一根杨树的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图一),放在阳光下。观察到叶脉发红时,将枝条的茎进行横切和纵切,能看到被染红的是图二中的(填数字序号),此部位中的属于输导组织,具有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功能。
    (2)、将杨树的枝条环割去一圈树皮(图三),一段时间后,会在环割处的形成枝瘤(选填“上方”或“下方”)。
  • 15. 如图是用小麦苗来验证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的实验和小麦苗的根尖结构示意图。

    (1)、根据图A到图B的麦苗长势判断,甲试管中盛的是(选填“土壤浸出液”或“蒸馏水”)。
    (2)、小麦根尖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选填数字序号),该部位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可以扩大根的
  • 16. 同学们发现前一天刚施过肥的辣椒苗出现“烧苗”现象。

    (1)、如图为根尖结构模式图,辣椒苗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为(填序号)。
    (2)、辣椒苗出现“烧苗”的原因是施肥过多使土壤中溶质质量分数(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辣椒苗根尖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导致辣椒苗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因此,需要适时补水。

三、实验探究题

  • 17. 为验证“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小科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无机盐,镁参与绿色植物叶绿素的形成,植物缺镁会出现叶片失绿变黄、植物生长不良等症状。

    【实验器材】完全营养液(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矿物质元素)、缺镁的完全培养液、长势相同的青菜幼苗、普通蒸馏水、含镁蒸馏水、玻璃器皿若干。

    【实验步骤】

    ①选20株长势旺盛、大小相似的青菜幼苗,用蒸馏水洗净根上的泥土,备用;

    ②取2只玻璃器皿,编号甲、乙。甲组加入适量完全营养液,乙组加入等量的另一种液体、将幼苗随机均分栽入其中;

    ③将装置放在温暖有光通风的环境,并适时给根部通入空气;

    ④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幼苗的高度、叶片颜色等生长指标;

    ⑤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请回答:

    (1)、步骤①中,“用蒸馏水洗净根上的泥土”的目的是
    (2)、步骤②中,乙瓶中应该加入的液体是
    (3)、小红认为,实验所用的营养液浓度不宜太高,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其理由是:
    (4)、小明认为,步骤②中,如果在甲、乙两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含镁蒸馏水和普通蒸馏水,其它步骤和条件与小科相同,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请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 18. 以下为教材中观察小麦根尖的活动:

    Ⅰ.取小麦的幼根,先用放大镜观察它的外形,找到根尖的各部分结构,注意根毛的数量和着生部位。

    Ⅱ.用显微镜(低倍镜,不加盖玻片)观察根毛细胞的结构特点。

    Ⅲ.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根尖纵切的永久装片。

    回答以下问题:

    (1)、在用显微镜观察根毛细胞的结构特点时,载玻片上面不加盖玻片,除了载玻片上的水不会污染镜头外,还有一个原因最可能是____;
    A、了减少麻烦,方便操作 B、为了扩大视野,便于观察 C、根毛本身有一定的厚度,加盖玻片观察容易碰到镜头
    (2)、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尖各结构中的的部分细胞。实验表明,具有大液泡的细胞吸水能力强。则从细胞形态、结构上看,下列具备较强吸水功能的细胞是____;(用字母表示)
    A、根冠细胞 B、根毛细胞 C、分生区细胞 D、伸长区细胞
    (3)、有同学认为:将小麦幼苗放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时,浸出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小一幼苗吸水现象越明显。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 19. 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来运输的,小科同学设计了实验来探究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

    步骤一:他选取如图甲所示的粗细相似、叶片数量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形状相似、面积相近的斜面。

    步骤二:将枝条按要求处理好后,再将它们插入一瓶盛有一定量红墨水的烧杯中固定(如图乙),置于        ▲     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枝条组别

    实验现象

    A.自然状态的带叶枝条(不作处理)

    B.剥去下半部分树皮的带叶枝条

    C.除去下半部分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

    (1)、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斜面,其目的是
    (2)、为了缩短实验时间,步骤二中“?”处可填
    (3)、得出结论后,小科认为切剥法处理枝条过程中容易受伤,可采用石蜡密封切面法处理枝条,应如何处理BC组的枝条?
  • 20. 为了探究植物的生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的实验:选取相同的花盆和同样的植物,按下表给定的条件进行(+号的个数代表浇水量的多少或光照时间的长短或施同种肥料的多少).

    号码

    选用的土壤

    浇水量

    光照时间

    施肥量

    1

    壤土

    +++

    ++++

    +++

    2

    粘土

    +++

    ++++

    +++

    3

    壤土

    +++

    ++++

    ++

    4

    粘土

    +++

    ++

    ++

    5

    壤土

    ++++

    +++

    (1)、对比1、2号盆中的植物的生长情况,研究的应是对植物生长会造成什么影响;
    (2)、为了研究施肥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应对盆植物生长情况作比较;
    (3)、比较2号和4号植物的生长情况,能不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