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4节植物的茎和物质运输 同步练习

试卷日期:2025-05-16 考试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如图所示,在树木养育或古树保护中,常常会看到园艺师给树木“挂吊瓶”。当吊瓶中的各种物质随水进入茎内后,将其中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各个部位的结构是( )

    A、 B、皮层 C、筛管 D、导管
  • 2. 有人在行道树上捆扎铁丝用来晾衣,结果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是( )
    A、树木因缺氧而死 B、树木不能输送水和无机盐 C、树木输送有机物的功能被破坏 D、树木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 3. 为塑造浙中城市新形象,我市对道路进行了全新规划,并在道路两旁等处加大了绿化、美化力度,此过程中需要移栽一些苗木。下列有关做法及相应说法都正确的是(      )
    A、给移栽后的苗木挂“营养针”,其针头应插入茎的髓部 B、为减少蒸腾散水,应去掉所有叶片后再进行移栽 C、移栽过程中为了便于运输和保持整洁,应将根部的泥土全部清理干净 D、移栽入土时,泥土不能填得太紧实,同时苗木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
  • 4. 小金发现道路两边的法国梧桐树干上扎了“针管”,注入的药主要成分是赤霉酸,是为了让树木少结果或不结果,从而减少果球脱毛,减少飞絮对人们的困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针管插入深度至茎的韧皮部 B、药液通过筛管由上往下运输 C、药液运输的动力是蒸腾作用 D、茎能够逐年加粗是因为有随
  • 5. 流程图可以用来表示一些关系或生理过程。下列所述顺序与内容正确的是( )
    A、植物吸收水到散失水.根毛细胞→…→根、茎、叶中的筛管→---→气孔→叶外 B、原子结构模型发展历程:实心球模型→西瓜模型→核式结构模型→分层模型→… C、氧气进入人体:鼻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泡→肺泡周围毛细血管→… 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检查气密性→加药品→---→熄灭酒精灯→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 6. 某同学家中的一棵桃树,在桃子成熟前由于某种原因损伤了部分树皮,收获时果实反面又大又好吃,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木质部输送给果实更多的水分 B、受伤树皮的运输能力更强了 C、木质部运输有机物,损伤树皮不影响果实的发育 D、树叶制造的营养物质向下运输受阻而供给了果实
  • 7. 胎儿和母体间由脐带连接,脐带好比是两者的桥梁,负责物质运输.植物的茎如同是叶和根的桥梁,如下图,a和b两类物质由茎分别向下和向上运输到根和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主要是水和无机盐由茎中的髓运输 B、树皮环割影响的是a的运输 C、b的运输与蒸腾作用无关 D、a主要指有机物,在导管运输
  • 8. 学校里的劳动实践基地内,同学们种植了多种农作物,其中黄瓜的茎属于(    )
    A、直立茎 B、匍匐茎 C、攀援茎 D、缠绕茎
  • 9.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时,绘制出下面的树桩年轮特征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靠乙一侧降水多,生长快 B、靠乙一侧降水少,生长快 C、靠乙一侧为树干向阳面,生长快 D、靠甲一侧光照强于靠乙那一侧
  • 10. 某同学做了如下图实验:十几小时后,纵切植物茎的枝条观察发现红色越往上越浅是因为(  )

    A、这是枝条自身的一个特点,不是水分引起的 B、上面水太多了,把红色冲淡 C、下面的红色随水分蒸腾了 D、水分是从下往上运输的,越上就越浅
  • 11. 如图所示的"蓝色妖姬"是人工染色形成的。等白玫瑰快到花期时,开始用染料浇灌花卉根部,让花像吸水一样将色剂吸入,开出蓝色花朵。下列关于“蓝色妖姬”的制作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横向剖开染色后的茎,发现其韧皮部变蓝,木质部不变蓝 B、在染料中添加适量钾肥,可以防止叶片发黄 C、纵向剖开染色后的茎,发现木质部自下而上蓝色逐渐变浅 D、浇灌时使用染料的浓度越高越好,可以使花瓣颜色更鲜艳
  • 12. 一年一度的西湖莲花季吸引各地游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莲花在一天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刻是早晨 B、莲叶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晚上进行 C、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过根从淤泥中吸收而来的 D、藕断丝连的丝中含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和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
  • 13. 番薯是一种高产且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块根除了作为主粮外,还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造工业的重要原料。下列有关番薯的内容正确的是( )

    A、番薯是攀缘茎 B、番薯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 C、栽种番薯幼苗时可适当施肥 D、番薯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土壤
  • 14. 根从土壤中吸水,土壤中的水通过根向上输送到茎的途径是(   )。
    A、土壤水分→导管→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 B、导管→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C、根毛→土壤水分→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D、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二、填空题

  • 15. 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一幅漫画,请同学们用所学知识解释漫画中的主角的观点。

    (1)、茎“罢工”使叶干渴、萎蔫,这是其木质部中的停止工作引起的;
    (2)、茎“罢工”使根饥饿难耐,说明茎有输导的功能;
    (3)、茎“复工”后仍正常生长并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具有的结构。
  • 16. 梨因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且口味清甜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1)、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 , 则维生素C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如图示为果树上的果实A及部分枝叶,若想果实A长的又大又甜,可在(填序号)处剥去部分树皮。
  • 17. “蓝色妖姬”是一种人工染色而成的花卉,等白玫瑰快到花期时,用蓝色染料浇灌花卉,让花吸水的同时,将色剂吸入开出蓝色花朵(如图甲)。小科为了研究染料是通过哪里将花染色的。他将三支白玫瑰枝条放入装有稀释的蓝墨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阳光下照射。

    (1)、待枝条基部颜色有变化后,取出枝条洗净,横切枝条进行观察,发现茎横切面上只有图乙中的B部分成蓝色,则B是茎中的哪个部位。该部位中运输水分的结构是

    (2)、对枝条进行纵切,用放大镜观察茎的纵切面,发现蓝色的部位从基部到顶部越来越淡,据此推测染料随着水分在茎内部的运输方向为
  • 18. 在探究植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实验中,需要对植物进行不同的处理.请据图分析:

    (1)、如图甲,在“研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中,需将新鲜菠菜密闭于塑料袋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其中在暗处放置的目的是 . 如果将袋内的菠菜换成新鲜的植物种子,(填“需要”或“不需要”)暗处理.
    (2)、如图乙,在“研究有机物的运输部位”的实验中,对枝条进行环剥处理,放在营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最先长出不定根的部位是(填“A”或“B”).
  • 19. 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回答: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气密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气密性良好的依据是
    (2)、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说明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的运输的.
    (3)、图乙中的A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

三、实验探究题

  • 20. 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来运输的,小科同学设计了实验来探究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

    步骤一:他选取如图甲所示的粗细相似、叶片数量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形状相似、面积相近的斜面。

    步骤二:将枝条按要求处理好后,再将它们插入一瓶盛有一定量红墨水的烧杯中固定(如图乙),置于        ▲     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枝条组别

    实验现象

    A.自然状态的带叶枝条(不作处理)

    B.剥去下半部分树皮的带叶枝条

    C.除去下半部分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

    (1)、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斜面,其目的是
    (2)、为了缩短实验时间,步骤二中“?”处可填
    (3)、得出结论后,小科认为切剥法处理枝条过程中容易受伤,可采用石蜡密封切面法处理枝条,应如何处理BC组的枝条?
  • 21. 下图是某中学开展黄瓜栽培实践活动流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播种移苗。带土坨移植的主要目的是
    (2)、c观察生长。茎叶中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
    (3)、d探究实验。滴加碘液后蓝色变化最明显的是时的叶片;
    (4)、e观花测果。用白糖制成凉拌黄瓜时,盘中会渗出很多汁液,这是由于
  • 22. 某科学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来探究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根据茎的结构,小滨和他的两个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

    小杭: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进行的。

    小江: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的。

    小滨: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进行的。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她取了如图甲所示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A组枝条不做处理;B组枝条剥去下半部树皮,C组枝条只留下树皮。

    步骤二: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均插入盛有一定量稀红墨水的烧杯中固定(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部分浸入红墨水中,C组枝条只将除去木质部和髓的树皮浸入红墨水中),10分钟后取出枝条,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

    A.带叶枝条(不作处理)

    木质部染红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

    木质部染红

    C.除了下半木质部、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

    没有染红

    (1)根据实验步骤完成小滨的猜想。

    (2)该实验选择的木本植物枝条上带有一定数量的叶片的目的是;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应将植株放在环境中进行实验。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验证了的猜想。

    A.小杭  B.小江  C.小滨

    (4)小滨将A组枝条进行纵切,发现纵切面上越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变得越来越浅。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四、综合题

  • 23. 在探究植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实验中,需要对植物进行不同的处理。请据图分析:

    (1)如图甲,在“研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中,需将新鲜菠菜密闭于塑料袋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其中在暗处放置的目的是。如果将袋内的菠菜换成新鲜的植物种子,(填“需要”或“不需要”)暗处理。

    (2)如图乙,在“研究有机物的运输部位”的实验中,对枝条进行环剥处理,放在营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最先长出不定根的部位是(填“A”或“B”)。

  • 24. 浙江省沿海大力实施垦造耕地工程,通过种植多种海水植物将盐碱滩涂地改造成良田。例如:海芦笋是一种生长在滩涂地上,不施化肥、不用农药的植物。种植海芦笋能够有效地降低土壤表层含盐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
    (1)、海芦笋作为草本植物,与树木相比,它的茎不会逐年加粗,是因为它的茎中
    (2)、海芦笋从海水中吸取的营养主要是(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盐”);
    (3)、种植海芦笋对以下哪种类型的土壤资源流失的改善效果较为显著?____。
    A、耕地被蚕食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漠化 D、土壤盐渍化
  • 25. 如图甲刚移栽的大树,通过输营养液可以提高存活率。图乙是某种大树营养液的部分成分表。

    (1)给大树输营养液时,需要在树干上钻孔,孔的深度应到达茎的哪一部位呢?小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如下,请将其思考过程补充完整:(方框内)

    (2)刚移栽的大树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能力较弱的原因是

    (3)图丙表示硫酸镁 (MgSO4)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其中表示镁元素(Mg)的是

  • 26. 一段枝条上面长有两个大小相同的果实。如果将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环剥(如图所示)。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

    (1)、 伤口的(选填“上方”或“下方”)的树皮会形成瘤状物。
    (2)、 果实会很快萎缩,果实会继续生长,原因是
  • 27.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
    (2)、 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____。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