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同步练习
试卷日期:2025-05-16 考试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植物体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 )A、根系 B、根 C、根尖 D、根毛2. 稳定与变化是跨学科概念,它表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又时刻变化着。下列叙述体现“稳定与变化"这一观念的是( )A、为便于描述磁场的方向和磁场的强弱,建立磁感线模型 B、根毛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有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C、证明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中,选择内径细的玻璃管,主要是为了读数更精确 D、人体不断地产热与散热,使体温始终维持在一定的范围3.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海边滩涂是海水经过之地而非海水里)。大多数植物都不能在高盐碱的海边滩涂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海边滩涂水量过高 B、海边沙土中溶液浓度过高 C、植物获得光照强度不足 D、海边滩涂无机盐含量较低4. 下列概念符合如图所示a、b、c之间关系的是( )A、分生区、根尖、根 B、支气管、气管、肺 C、质子、中子、原子 D、单质、化合物、纯净物5. 某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进入根毛细胞后,从一个皮层细胞进入另一个皮层细胞,然后进入根的木质部导管,最后上升到植物体的各结构。该植物根的横切结构(如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A、外界溶液<根毛细胞<皮层细胞=内皮层细胞 B、外界溶液<根毛细胞<皮层细胞<内皮层细胞 C、根毛细胞>皮层细胞>内皮层细胞>外界溶液 D、根毛细胞>内皮层细胞>皮层细胞>外界溶液6. 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结构
功能
A
肺泡外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
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B
小麦根毛细胞向外突起
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
C
植物的叶表皮无色透明
有利于外界光线进入
D
鼻腔粘膜能够分泌黏液
有利于吸入的空气清洁、温暖、湿润
A、A B、B C、C D、D7.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肺泡数最多,与其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 B、根尖根毛区根毛数量多,与其吸收水分的功能相适应 C、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壁薄,与其吸收水分的功能相适应 D、仙人掌叶片退化成针刺状,与其适宜生活在干旱环境的功能相适应8. 盐拌黄瓜时,黄瓜细胞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状态,原因是A、b浓度小于a浓度,细胞吸水 B、b浓度大于a浓度,细胞吸水 C、a浓度小于b浓度,细胞失水 D、a浓度大于b浓度,细胞失水9. 流程图可以用来表示一些关系或生理过程。下列所述顺序与内容正确的是( )A、植物吸收水到散失水.根毛细胞→…→根、茎、叶中的筛管→---→气孔→叶外 B、原子结构模型发展历程:实心球模型→西瓜模型→核式结构模型→分层模型→… C、氧气进入人体:鼻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泡→肺泡周围毛细血管→… 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检查气密性→加药品→---→熄灭酒精灯→从水槽中移出导管10. 小科参观蔬菜博览会时发现,有许多植物无土栽培在各种营养液中,这些植物吸收营养物质主要靠根尖的( )A、分生区 B、根毛区 C、伸长区 D、除根冠外的所有区域11. 一位农民种植番薯的产量总是比邻近地低,怀疑地里可能缺乏某种肥料,他将地分成等面积的四块,仅施肥不同,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判断该种植地最可能缺乏的是( )地块
甲
乙
丙
丁
施肥情况
不施肥
磷、钾肥
磷、氮肥
钾、氨肥
番薯产量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无法确定12.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与细胞液及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关,图中箭头表示水分渗透的方向,由此可判断①、②、③三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13. 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基本的条件,这些基本条件是( )①养分 ②空气 ③水分 ④二氧化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
-
14. 八(1)班同学以“植物中的物质运输”为主题开展相关的大单元学习。小科同学画出图甲所示叶片上的物质流动图,并利用显微镜观察了蚕豆下表皮装片和根尖的纵切片,如图乙是显微镜下的部分视野,图丙是他绘制的根毛细胞。请回答:(1)、图甲中代表有机物运输路径的是(填图中序号)。(2)、 图乙中“? ”代表的是细胞。(3)、植物的根尖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条件是图丙中的细胞液浓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溶液浓度。15. 据河姆渡遗址中的发现可知,我国水稻种植已经有7000多年的历史。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但是一些近海区域由于海水影响,并不利于水稻的种植。(1)、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它的根系与图中相似。(2)、近海地区不适合水稻生长,是因为根毛细胞中细胞液浓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地土壤溶液浓度,会引起细胞失水。16. 植物工厂是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可人工控制光照、温度、CO2浓度等因素。(1)、一株质量为20克的某植物幼苗,在植物工厂提供的适宜环境中栽培一段时间后,其质量增加到40克。该植株增加的质量来自于。(填序号)
1 水 ②无机盐 ③空气
(2)、植物工厂中某植株出现“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的症状,其原因可能是缺少元素。17. 如图是植物根尖纵切面的显微结构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能不断生长,主要依靠C中细胞的和B中细胞的生长.(2)、②是由根毛区成熟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而形成的,其作用是增大它与土壤的 , 利于吸收土壤中的必需物质.(3)、一次施肥过多,容易造成“烧苗”,其原因是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导致根毛细胞失水.18. 每年六月正是杨梅上市的季节,如图所示的东魁杨梅因个大饱满、酸甜味美、汁液多,深受人们喜爱.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杨梅在结果期间植株吸水的主要器官是 .(2)、小兰摘杨梅时,发现树顶的杨梅比树冠下方的杨梅更甜,是因为树顶的叶片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制造更多 .(3)、当杨梅根的周围施了过多的肥料后,叶片出现了萎蔫现象,这是因为根毛细胞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造成细胞失水.三、实验探究题
-
19. 以下为教材中观察小麦根尖的活动:
Ⅰ.取小麦的幼根,先用放大镜观察它的外形,找到根尖的各部分结构,注意根毛的数量和着生部位。
Ⅱ.用显微镜(低倍镜,不加盖玻片)观察根毛细胞的结构特点。
Ⅲ.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根尖纵切的永久装片。
回答以下问题:
(1)、在用显微镜观察根毛细胞的结构特点时,载玻片上面不加盖玻片,除了载玻片上的水不会污染镜头外,还有一个原因最可能是____;A、了减少麻烦,方便操作 B、为了扩大视野,便于观察 C、根毛本身有一定的厚度,加盖玻片观察容易碰到镜头(2)、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尖各结构中的的部分细胞。实验表明,具有大液泡的细胞吸水能力强。则从细胞形态、结构上看,下列具备较强吸水功能的细胞是____;(用字母表示)A、根冠细胞 B、
根毛细胞 C、
分生区细胞 D、
伸长区细胞
(3)、有同学认为:将小麦幼苗放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时,浸出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小一幼苗吸水现象越明显。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20. 为验证“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小科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查阅资料】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无机盐,镁参与绿色植物叶绿素的形成,植物缺镁会出现叶片失绿变黄、植物生长不良等症状。
【实验器材】完全营养液(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矿物质元素)、缺镁的完全培养液、长势相同的青菜幼苗、普通蒸馏水、含镁蒸馏水、玻璃器皿若干。
【实验步骤】
①选20株长势旺盛、大小相似的青菜幼苗,用蒸馏水洗净根上的泥土,备用;
②取2只玻璃器皿,编号甲、乙。甲组加入适量完全营养液,乙组加入等量的另一种液体、将幼苗随机均分栽入其中;
③将装置放在温暖有光通风的环境,并适时给根部通入空气;
④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幼苗的高度、叶片颜色等生长指标;
⑤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请回答:
(1)、步骤①中,“用蒸馏水洗净根上的泥土”的目的是;(2)、步骤②中,乙瓶中应该加入的液体是(3)、小红认为,实验所用的营养液浓度不宜太高,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其理由是:、;(4)、小明认为,步骤②中,如果在甲、乙两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含镁蒸馏水和普通蒸馏水,其它步骤和条件与小科相同,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请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21. 下图是某中学开展黄瓜栽培实践活动流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b播种移苗。带土坨移植的主要目的是。(2)、c观察生长。茎叶中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3)、d探究实验。滴加碘液后蓝色变化最明显的是时的叶片;(4)、e观花测果。用白糖制成凉拌黄瓜时,盘中会渗出很多汁液,这是由于。22. 小科爬山时在山谷阴湿处找到很多肾蕨和凤尾藓,发现他们都有根茎叶的结构但却分属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这使他很疑惑.于是它带回一些样本和同学一起探究.【提出问题】凤尾藓是苔藓植物怎么也有根?
【建立假设】凤尾藓的根是假根;
(1)、【获取事实与证据】小科认为真根除了固定植株外还有的功能,假如凤尾薛的根是假根,将其切除应该不会影响它的生存.于是他和同学将肾蕨和凤尾藓都分成两组,对照组不做处理,实验组都切除根部.两组都固定在疏松多孔的岩石上,定时浇水和植物营养液.
(2)、多日后发现肾蕨对照组存活而实验组死亡,凤尾藓(填实验预期结果).(3)、【得出结论】凤尾藓的根是假根;【讨论与交流】有同学提出质疑:该实验结论不严谨,他发现切除根部的凤尾藓又长出新根,可能是新长出的根承担了根的功能.
【重新设计研究方案】小科和同学们查阅文献后认为,根是由多种组织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凤尾藓的根是否有根的结构来鉴定.
【新的研究和证据】
经过对凤尾藓根部切片的显微观察,发现它的结构非常简单,完全找不到正常根尖的基本结构,比如没有发现在根尖最顶端具有保护功能的组织(填根尖结构);
(4)、也没有发现正常根毛区中应该有的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填某输导组织).【再次得出结论】凤尾藓的根是假根.
23. 为了探究植物的生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的实验:选取相同的花盆和同样的植物,按下表给定的条件进行(+号的个数代表浇水量的多少或光照时间的长短或施同种肥料的多少).号码
选用的土壤
浇水量
光照时间
施肥量
1
壤土
+++
++++
+++
2
粘土
+++
++++
+++
3
壤土
+++
++++
++
4
粘土
+++
++
++
5
壤土
++++
+++
(1)、对比1、2号盆中的植物的生长情况,研究的应是对植物生长会造成什么影响;(2)、为了研究施肥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应对盆植物生长情况作比较;(3)、比较2号和4号植物的生长情况,能不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为什么?四、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