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卷网-试卷题库版本:
全部 浙教版 华师大版
  •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诗句中蕴含着科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调辨别出钟声的 C、“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 2、杭州德寿宫的红墙火出了圈,不少杭城市民纷纷前去打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色的墙面能吸收红光 B、树荫下的墙面上有许多圆形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C、黑色瓦片反射所有色光 D、小科透过蓝色的镜片看红墙,则看到的红墙为品红色
  • 3、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 4、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B、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学生有时候觉得黑板上某个地方“发亮”而看不清字,这是光在此处发生了镜面反射 D、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 5、小科通过学习后将微小生物做了以下整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生物全部为单细胞生物 B、利用丁可以酿制葡萄酒 C、甲戊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D、甲乙丙丁均有细胞壁
  • 6、有些声音听不见,有些光看不见,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人们听不见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无法在空气中传播 B、学生不在校期间可用紫外线对教室进行定期杀菌消毒 C、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人说话的声音慢 D、太阳的热主要通过紫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
  • 7、如图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水中倒影 B、水中“折断”的笔 C、阳光下的树影 D、小狗照镜子
  • 8、小科为研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需要控制相同的条件有( )
    A、环境温度 B、日浇水量 C、光照时间 D、光照强度
  • 9、人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刺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光线进入人眼依次经过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 B、人有五种基本味觉:甜、酸、苦、辣、咸 C、皮肤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感受冷热,排汗散热等功能 D、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听觉
  • 10、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下列有关青春期的认识错误的是( )
    A、脑调节功能增强 B、身体迅速长高 C、出现第一性征 D、心肺功能增强
  • 11、在农业生产上往往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选种。
    (1)、现要配制该氯化钠溶液200kg,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多少?
    (2)、现有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将它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多少克?
  • 12、小宁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烧杯中,与生石灰接触一段时间后白磷开始燃烧,待白磷熄灭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会向左移动最终停在15mL刻度处。(提示:生石灰与水混合会放出大量的热)

    (1)、小宁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2)、请用科学原理对题目中加线处的实验现象做出解释。
  • 13、在观察小孔成像特点时,小宁发现: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越远,所成的像越大,像的大小与该距离有什么定量关系?于是他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一步探究:

    1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拼装在不透明的纸板上,如图甲所示。

    2将“F”字样纸板、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半透明塑料板(光屏)依次置于光具座的A、B、C位置,使发光二极管“F”对准小孔,如图乙所示。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给二极管通电,随即在光屏上呈现出“F”的像,小宁观察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图丙中的(填写序号)。其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选填“有关”或“无关”)
    (2)、小孔成的像能被光屏承接所以其像是(选填“实像”或“虚像”)
    (3)、保持“F”字样纸板,小孔位置不变,只改变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用刻度尺逐次测量像高,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像距v/cm

    12.0

    16.0

    20.0

    24.0

    像高h/cm

    3.0

    4.0

    5.0

    6.0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你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hv的关系

    (4)、于是小宁得出结论:小孔成像时,同一物体像的大小与像距成正比,你认为这一结论需要补充的条件是
  • 14、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查阅资料】

    ①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两种物质的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

    ②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

    【经典赏析】

    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该实验与图中另两个实验的原理相同,即通过物质和氧气反应生成固体使密闭容器内气压(选填“增大”或“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测出氧气的含量。

    【实验回顾】

    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偏小。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

    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实验装置?

    【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

    乙同学:可能是烧杯中的水倒流结束后,导管内有部分水滞留。

    【交流与讨论】打开弹簧夹的时机很重要,才可打开弹簧夹。

    【探究与反思】为验证甲同学的猜想,将铜粉在残余气体中加热,观察到铜粉 , 说明甲同学的猜想是合理的。

    大家采用改进的实验装置(图3)进行实验,图3装置与图2相比,优点有:

  • 15、如图小宁同学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的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的错误: , 若其他操作均正确,该操作会导致最终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大”或“偏小”)。
    (2)、量取水时,应选用规格为的量筒(选填“50mL”或“100mL”);在量取过程中,还需要的仪器是
    (3)、该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4)、小宁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如下操作,将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有____。

    A、称取硝酸钾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 B、硝酸钾固体不纯; C、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读数;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 16、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5

    37.3

    38.4

    39.8

    氯化铵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1)、由表格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增大而(选填“增大”或“减小”)
    (2)、6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50g氯化钠和氯化铵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能成为饱和溶液的是溶液。
    (3)、若仅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有剩余的固体全部溶解,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对此有下列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多选)。
    A、采用的是升高温度的方法 B、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加 C、采用的是增加溶剂的方法 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4)、由表格可初步推断氯化钠和氯化铵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区间是
    (5)、若氯化铵固体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固体,可采用获得氯化铵晶体
  • 17、小宁想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写出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进行对照,可以得出燃烧需要
    (3)、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有隔绝水中白磷的氧气和
    (4)、铜片上的红磷不会燃烧的原因是
  • 18、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检验二氧化碳性质:(浓硫酸可除去水蒸气,紫色小花是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

    (1)、打开开关I,关闭开关Ⅱ,可观察到乙装置中的现象是。若改为打开开关Ⅱ,关闭开关I,(填“能”或“不能”)看到此现象。
    (2)、向紫色小花喷洒稀盐酸也会看到(1)中现象,但直接喷水则不会。结合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3)、将甲瓶中液体换成澄清石灰水,写出通入二氧化碳后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19、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流程图。

    (1)、应称量g氯化钠,需加水mL。
    (2)、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 , 直到天平平衡。
    (3)、取上述溶液10g加水稀释到g,可得到5%的氯化钠溶液。
  • 20、小宁按照书本中的实验要求“探究水的沸腾”。

    (1)、当水沸腾时的情况如图(选填“A”或“B”)所示,上升的气泡内主要是(选填“空气”或“水蒸气”)
    (2)、小宁前后绘制了两次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C所示,其原因是水的不同。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