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兴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宝应县泰山初级中学、安宜初中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
- 江苏省2017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抒怀言志类 专项训练
- 江苏省2017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怀乡思人类 专项训练
-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阶段测试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调研测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邗江实验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
1、某校九年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结合《骆驼祥子》《水浒传》的相关内容完成阅读记录卡。
阅读记录卡
梳理
祥子经历三起三落,一生都围绕拉车而活;《水浒传》记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⑴祥子最终因为彻底走向了堕落;《水浒传》中被逼上梁上的人物有。
比较
祥子和《水浒传》中的一些人物都是开始怀着梦想和希望,但是在社会的摧残下,逐渐改变自我。
⑵祥子的梦想是有一辆属于自己的三轮车,他第二辆三轮车是(情节),后来也失去了。
《水浒传》中的林冲,一开始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但后来通过(情节),变得敢于反抗
探究
祥子和林冲的变化原因都是多元的,你赞同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⑶我(态度),因为
-
2、名著导读
“眼中带出些渴望看到他的光儿;嘴可是张着点,露出点儿冷笑;鼻子纵起些纹缕,折叠着些不屑与急切;眉棱棱着,在一脸的怪粉上显出妖媚而霸道。”
“她的脸红起来,黑红,加上半残的粉,与青亮的灯光,好像一块煮老了的猪肝,颜色复杂而难看。”
(1)、以上两段文字描写的是(人物)的外貌,她对祥子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请用一句话概述《骆驼祥子》这部名著中最令你感动的一个情节,并简要说出令你感动的原因。(3)、小七的同桌准备把这部名著选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题阅读中,可以吗?请结合主人公祥子的经历简述理由。 -
3、阅读从《骆驼祥子》中节选的四个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
【文段二】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的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文段三】
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自从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了!以前的一切辛苦困难都可一眨眼忘掉,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
【文段四】
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1)、对片段中画横线处的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一“他的希望更大了”说的是祥子想拉车挣钱,回老家买地建房,过安稳日子。 B、文段二祥子“几乎要哭出来”,是因为他终于买了第一辆自己的车,高兴得要哭。 C、文段三祥子的车“没了”,是因为有一次他把车拉到了警戒区域,车被宪兵抢去了。 D、文段四“连哭都哭不出声来”是祥子因为虎妞难产死了而卖车,难过得哭不出声来。(2)、《骆驼祥子》一书中祥子最终走向毁灭的命运悲剧无疑会给你强烈的震撼。祥子的悲剧原因何在?写下你阅读探究的结果。(3)、老舍先生把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祥子”写活了。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当时有微信,你认为祥子会主动添加谁为好友?请你从小说中选择两个人物,结合相关的故事情节说说祥子添加他(她)为好友的原因。 -
4、请结合阅读《骆驼祥子》的体会,探究祥子悲剧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
-
5、写作
我们的身边总会有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身影。他们引你感动、促你沉思……
请以《那个让我_______的身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自由选择写作对象,在横线处填入一个能体现情感态度的词语(如“敬佩”“难忘”“温暖”等),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和套作,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
6、圈点和批注是传统的读书方法。这两种读书方法可以记录当时的感受、体验、思考,凝聚阅读的注意力,也便于复习、巩固、查考,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下面是一个选自《骆驼祥子》的批注示例,请结合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地名他很熟习,即使有时候绕点远也没大关系,好在自己有的是力气。拉车的方法,以他干过的那些推、拉、扛、挑的经验来领会,也不算十分难。况且他有他的主意:多留神 , 少争胜 , 大概总不会出了毛病。至于讲价争座,他的嘴慢气盛 , 弄不过那些老油子们。知道这个短处,他干脆不大到“车口儿”上去;哪里没车,他放在哪里。在这僻静的地点,他可以从容地讲价,而且有时候不肯要价,只说声:“坐上吧,瞧着给!”他的样子是那么诚实 , 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 , 人们好像只好信任他 , 不敢想这个傻大个子是会敲人的。即使人们疑心,也只能怀疑他是新到城里来的乡下佬儿,大概不认识路,所以讲不出价钱来。及至人们问到,“认识呀?”他就又像装傻,又像耍俏地那么一笑,使人们不知怎样才好。
这是祥子的生意经。
“嘴慢气盛”写祥子的性格,优劣分明。
语言简洁,憨态可掬。
祥子的相貌气质是他的保护色吗?
坐车人与拉车人,到底谁在揣摩对方上更胜一筹?
(1)、作为“阅读小能手”,圈点、批注时常会用到一些符号和方法。示例中有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呢?(2)、上述文段体现了祥子此时怎样的性格特点?而小说结尾,祥子成了一个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你觉得祥子的悲剧成因有哪些呢?(可从人物、社会角度思考) -
7、哑巴表叔
赵攀强
①我时常想起哑巴表叔,做梦时还会梦见哑巴表叔。可以说,哑巴表叔是我童年时代最喜欢的人,因为他对我太好了。
②在我心目中,哑巴表叔是村子里很有本事的人。他个子在一米七五左右,满头黑发,浓眉大眼,口鼻方正,身板硬朗,步履矫健,活脱脱一位美男子,但美中不足的是他不会说话。
③父亲生前常对我说:“你哑巴表叔要是会说话,可不得了,那简直就是百里挑一的人尖子了,你看他啥不会?”父亲说的一点也没有夸张,哑巴表叔确实太能了,乡下的农活,他没有不会的;山里的手艺,样样都难不倒他。
④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肯定少不了哑巴表叔,这不光是他劳力好,主要因为他是“大厨”,也叫“掌勺”。他的厨艺精湛,只要是他过手的席面,总是风卷残云,人人称赞。每次见到我,不管再忙,他都笑得合不拢嘴,伸手把我拉到他的身边,不是往我口里塞进肉丸,就是朝我兜儿里装进花卷,有时还要给我舀碗酸汤米线。
⑤哑巴表叔还是村里数一数二的篾匠,那时村里多数人家养有牛羊,在把牛羊赶往山坡吃草的时候,发现谁家的牛笼嘴和羊笼嘴最漂亮,那肯定就是哑巴表叔编织的。村里谁家的背笼、蔑席、竹篮最精美,那也肯定是哑巴表叔编织的。母亲生前经常对我说,她还从来没有见过像哑巴表叔这样心灵手巧的人,看到哑巴表叔编织的东西,总会让人感觉舒服。我家门前有块竹园,母亲让我去请哑巴表叔。他来了,伐竹,破竹,划蔑,去黄,编织,那些篾片在他手里听话的像个小狗。不一会儿,他就编好了牛笼嘴、羊笼嘴、蔑筷篓,还有小竹筐。哑巴表叔还用废弃的短篾片,为我编织了小蚂蚱和小蜻蜓,我左看右看,活灵活现,爱不释手,不由得对哑巴表叔的心灵手巧赞不绝口。那时农村的手艺人很吃香,受人尊敬,母亲就让二哥拜哑巴表叔为师,学习篾匠手艺。出师好多年了,二哥编出的蔑具,还是比较粗糙,也没有看相,简直与哑巴表叔编织的东西无法相比。
⑥有一年,母亲让我去请哑巴表叔为我家编晒席,他拿着弯刀走进竹园,我在后边跟着。他左挑右选,看中了苦楝树旁边那根粗壮高大的竹子,用力砍伐,不料伤害了一只幼鸟,扑棱棱跌落下来,几次都飞不起来。我抓住那只幼鸟,想作为自己的俘虏玩耍。只见哑巴表叔咿咿呀呀,连忙摆手。当他发现幼鸟的右腿受伤,急忙找来云南白药敷在伤口,用布条缠好,用细线绑牢,爬上苦楝树顶的鸟巢,将幼鸟放好。到手的鸭子飞了,我对哑巴表叔有些抱怨,母亲对我说:“哑巴表叔是个善良人。”
⑦集体干活,哑巴表叔走到哪里都受欢迎,因为他肯出力,不论是套牛耕地,还是修田造地,亦还是收割小麦,他都会挑重活干。我始终不明白,哑巴表叔为什么那样爱我?我也说不清楚我为什么那样喜欢哑巴表叔。不管在哪里见到他,比如:打麦场,老油坊,水磨坊,孙家坝,刘家院,来家垭,他不是给我吃这吃那,就是给我做各种各样的小玩具,我记得他曾经给我做过陀螺、弹弓、木手枪、纸飞机,还送过我毛主席像章、五角星、小皮球、子弹头等等。那些小玩意儿,不知给我的童年带来多少欢乐啊!
⑧我们的村子,前有大河,后又小河,哑巴表叔的水性,除了三姨夫,应该是最好的了。其实他和三姨夫,到底谁的水性好,没人说清楚,有人说哑巴表叔水性好,有人说三姨夫的水性好。他们两个比过深水捉鱼,三姨夫捉出来的鱼是十斤,哑巴表叔捉出来的鱼是九斤。有人说,哑巴表叔家的称有问题,其实两条鱼一样大。
⑨不过我对三姨夫和哑巴表叔的水性谁优谁劣还是心中有数的。记得1983年安康发洪水时,家乡吕河的水也是大得不得了,滚滚洪流,巨浪滔天,河面上漂浮着木柴,密密麻麻。我们这些住在河边的人们,此时大显身手了,尤其是三姨夫和哑巴表叔,像水浒传里的“浪里白条”,在大水里捞柴,尽显风采。那年我初中毕业,中考后在家等候录取通知书,看到大人们捞柴,自己眼红,也脱掉衣服下水捞柴。没想到柴太大,水太急,根本不听使唤,我一只胳膊夹住木柴,一只胳膊拼命划水。我使劲往岸边划,柴使劲朝河中拽,眨眼间流到卧牛潭,我想这下完了,如果卷进漩涡,此命休已。我听见三姨夫在岸上喊,我还听见有人扑通一声跳进水中。醒来后我已脱险,得知危急时刻是哑巴表叔不顾生命危险,与洪水抗争,与漩涡搏斗,硬是将我从汹涌的激流中拖上河岸。我想,在吕河流域,也只有哑巴表叔的水性,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⑩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虽然哑巴表叔的语言大门关闭了,但是他的智慧天窗却开启了,他的聪明绝伦,他的心灵手巧,他的善良勇敢,他的精湛技艺,都是那样地完美无瑕,令人赞叹。我如此歌颂哑巴表叔和怀念哑巴表叔,不仅仅是他曾经救过我的命,更重要的是我欣赏他的质朴,他的纯粹,以及他人性中那些闪光的东西。
(1)、本文叙述了哑巴表叔多个方面的事迹,请用四字短语分别归纳。时间/身份
红白喜事时
篾匠
为我家编晒席时
集体干活时
那一年发洪水时
事迹
厨艺精湛
①
②
③
④
(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以下画线句。(1)他来了,伐竹,破竹,划篾,去黄,编织,那些笼片在他手里听话的像个小狗。
(2)滚滚洪流,巨浪滔天,河面上漂浮着木柴,密密麻麻的。
(3)、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链接材料】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思受的痛苦等。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凭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5种文字。24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之后她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中,受到许多国家政府、人民的赞誉和嘉奖。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选自《木兰诗》)
【乙】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硅宣抚使马千乘①。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②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已,偕酉阳诸军直取桑木关,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③ , 瘐死④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选自《明史·秦良玉传》,有删改)
【注释】①马千乘:字肖容,明朝将军,官至石硅宣抚使。②别:另外。③讼:诉讼,打官司。这里可理解为“诬告”。④瘐(yǔ)死:指犯人在狱中因受刑、饥寒或患病而死。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关山度若飞(越过) B、策勋十二转(记) C、而驭下严峻(统治) D、戎伍肃然(兵器)(2)、下列哪一句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字用法相同?( )例句: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C、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D、图穷而匕首见。(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 B、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 C、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 D、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
(5)、请结合文本细节简要分析秦良玉和木兰两人在性格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绝句送巨山①
[宋]刘子翚
二年寄迹②闽山寺,一笑翻然③向浙江。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注释】①巨山:诗人的朋友张嵲(niè),字巨山。②寄迹:暂时寄托其形迹,指在某地暂时居住。③翻然:高飞的样子。这里指旅行、迁移。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面对朋友的离去,流露出深重的悲伤。 B、“一笑翻然”四字,看上去很洒脱,其实是加深自己对离别的不快。 C、历来诗人都喜欢通过明月来寄寓自己的情思,这首诗也借明月来抒情,强调明月仍然照进读书窗,引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D、前两句直写,说自己在福建住了两年,如今要离开福建,前往浙江。(2)、请分析“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以及表达的情感。 -
10、你所在的短视频制作小组,决定制作一部有关湖南博物院的短视频。请你根据下面的短视频脚本,围绕介绍湖南博物院特点的目标,从中提取信息,将字幕部分补充完整。要求:语言简洁工整,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短视频脚本
镜头
画外音
字幕
镜头一
湖南博物院以“湖湘文化”为设计理念,从“水汽缥缈”的气场出发,呈现一种浮现、融合的状态。它以某种轻盈的漂浮感,像一架隐形飞机,代表着时间的跨度和穿越;它也像从地下长出来的文脉和根基,浮在上方的是时代和未来。
建筑巧妙,湘楚风韵融合现代美学
镜头二
博物院常设“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大基本展,其中辛追夫人千年不腐真身、素纱禅衣等国宝级文物震撼亮相。专题展“方圆之境 古代铜镜展”等深度解读湖湘文明密码。
①
镜头三
首创“数字永生”展厅,通过全息投影还原马王堆墓室结构,AT动态复原汉代生活场景。观众可佩戴AR眼镜与文物虚拟互动,体验编钟演奏,科技让千年历史触手可及。
②
-
11、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长沙市正在征集地标文化对联,上联为“岳麓秀峰,赏月观星临山水”。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A、橘洲轻舟,踏江遏浪涌洲城 B、天心古阁,雕梁画栋朝霞生 C、洞庭波淼,吞吴纳楚汇长江 D、韶山日出,光耀九州生紫气
-
12、店铺的招牌是街市的“窗口”。好的招牌,能吸引人们的注意,还能引起消费的兴趣。下面是一些店家自拟的照片,有的风格独特,文化气息浓郁,有的比较粗糙,用字不规范。下列选项中,属于“问题招牌”的是( )A、“水帘洞”酒楼 B、“一蛊两件”早茶馆 C、“蚝事发生”烧烤档 D、“西西弗”书店
-
13、古诗文默写
(1)《木兰诗》中“ , ”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营苦寒生活,烘托了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2)《木兰诗》中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紧迫,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木兰的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 。
(3) , 对镜帖花黄。
(4)双兔傍地走,。
-
14、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出自《孙权劝学》,它节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 B、北朝民歌《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C、古代称谓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如“孤常读书”中的“孤”是王侯的自称,“卿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君对臣的爱称,夫妻或好友之间也以“卿”为爱称。 D、一般说来,排比的各项之间是并列关系,但有时也有先后、大小、轻重等区别,这时就要注意它们的排列顺序。
-
1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16、下列选项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李公朴先生投身于救国事业与文化事业,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为追求和平民主而遭反动派毒手。这是全国人民的损失,抑是先生不朽的光荣。 B、在家国存亡的关头,在抗日的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时候,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C、由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高度精确性,使隐私泄露的风险概率大大提高。一旦数据被滥用或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D、“DeepSeek”的V3模型以其高性能和低成本的双重优势,成功挑战了国际巨头的地位,为中国AI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将军一生为国鞠躬尽瘁 , 临终前还在审阅边防图纸。 B、他开会时心不在焉地转着笔,显然在思考其他事情。 C、志愿者捧着救灾物资诚惶诚恐地分发给受灾群众。 D、新建的社区图书馆环境明亮,绝非藏污纳垢之地。
-
18、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殷红(yīn) 屏障(píng) 咀嚼(jiáo) 苟捐杂税(kē) B、坚韧(rèn) 愚钝(dùn) 奠基(diàn) 正襟危坐(jīn) C、澎湃(péng) 深霄(xiāo) 呜咽(yān) 锲而不舍(qì) D、黝黑(yōu) 哺育(bǔ) 迭起(dié) 妇儒皆知(rú)
-
19、阅读理解
乘“蛟龙号”潜入深海
①西北太平洋海山区中部的Albo海山,有500余个小山包,最高的一个距离水面仅约500米。特殊的地形地貌为海洋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也令这里的深海世界丰富多样。
②2024年9月4日,记者搭乘正在进行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入深海,近距离认识这座独特的海山。
③船时7时许,“蛟龙号”布放入水。潜航员傅文韬带着记者和中国香港生物学家邱建文,开启8小时的深海之旅。
④直径2.1米的载人舱只可容纳3人,但在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中已算得上大容量。傅文韬坐在中间,担任主驾驶。坐在左舷的邱建文负责观察拍摄海底景观,协助主驾驶与水面联络,坐在右舷的记者负责记录水下生物和样品采集情况。
⑤在执行水面检查之后,“蛟龙号”开始注水下沉。随着显控面板上的深度数值逐渐增加,窗外的颜色由浅蓝一点点变深,最终在距海面120米时变得一片漆黑。
⑥和想象中不同,“蛟龙号”在下潜过程中十分安静,没有一丝晃动。只有水声通信系统发出规律性的声响。
⑦40分钟后,“蛟龙号”抵达1 244米的海底,潜水器的光照亮了眼前的深海生物世界。邱建文迫不及待地开始观察周围的情况。他告诉记者,这个深度的生物量通常比较丰富,窗外每一帧景象都不容错过。
⑧8时20分,一只海鳃出现在眼前。这片海底以沙波地貌为主,看起来更像是白色沙滩。围线等不同品种的海绵成片生长,它们随水流缓缓漂动,十分柔美。
⑨与此同时,傅文韬已完成对海水和沉积物的采样工作。
⑩告别第一座小山,我们向另一座小山的山顶进发。
⑪“上山”过程中地貌发生了不小变化,板状结壳上,鱼、虾、蟹变得多了起来。它们有的在觅食,有的在睡觉,有的在和“蛟龙号”这个庞然大物“捉迷藏”。
⑫顺着傅文韬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了一只黄色海星。“这只海星有14个腕,是我见过最多的。”傅文韬说。
⑬经过近3千米的行驶,我们来到了这座小山的山顶,这里距离海面约750米,地貌以岩石为主,可以看到海星、海胆、珊瑚和海葵等海洋生物。
⑭船时15时,“蛟龙号”准时抛载,于35分钟后回到水面。
⑮舱外传来“咚”的一声,原来是“蛙人”驾驶小艇来到“蛟龙号”旁,他们跳上“蛟龙号”舱顶,熟练地挂上缆绳,将我们拽引回船。
⑯5分钟后,“蛟龙号”返回“深海一号”船后甲板。邱建文说:“今天我们采集到20余种生物样品,海山山脚的优势生物是海绵、海星、海参,山顶的优势生物是虾和蟹。”
⑰科学家们按照专业分组,即刻对样品进行处理和分析,船上的实验室开始忙碌起来。
……
⑱对记者而言,这是潜入深海的奇妙一天;而对“蛟龙号”团队来说,这只是平常的其中一天。
⑲两天后的下一次下潜,“蛟龙号”将前往一座新的海山,开展生物多样性和环境调查。斗转星移,日复一日,中国深海工作者探索浩瀚大洋的脚步从不停歇。
(作者:王聿吴。选自“新华社”2024年9月5日,有删改)
(1)、认真阅读文章,梳理全文思路,完善下面横线的填空。开启深海之旅→明确舱内分工→ →结束旅程回船→ →期待下次下潜
(2)、到目前为止,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已经潜入海底300多次。结合本文说说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深潜入海的意义有哪些。(3)、在记叙的过程中,全文多次用了准确的时间进行描述。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品读下列句子,按要求进行赏析。①它们有的在觅食,有的在睡觉,有的在和“蛟龙号”这个庞然大物“捉迷藏”。(从修辞角度)
②舱外传来“咚”的一声,原来是“蛙人”驾驶小艇来到“蛟龙号”旁,他们跳上“蛟龙号”舱顶,熟练地挂上缆绳,将我们拽引回船。(从用词角度)
-
20、阅读理解
神十八航天员叶光富逐梦飞天的故事
①指令长叶光富说:“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叶光富的飞天之路是一场光荣与梦想的远征。小时候的他,看着飞机从头顶掠过,充满了向往,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驾驶飞机翱翔蓝天。转眼到了高三,空军招飞的消息传来,叶光富怦然心动。之后,他带着心中的梦想进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成为一名飞行学员。
②2000年4月,他来到初教团开始训练。接近30%的淘汰率让所有飞行学员不安。为了顺利通过,他日夜拼命学理论、练技能。其间遇到一个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飞机着陆方向有点偏。叶光富决心要克服这一障碍。他反复琢磨,推敲动作,甚至常在梦里操纵方向杆或蹬方向舵把自己惊醒。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训练,并在结业时被评为“优秀学员”。后来,叶光富因表现优异留校任教,自此开启了飞行教员生涯。
③由于工作需要,他平均每两年调动一次工作,辗转多个省份,改换过5种机型。这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每换一种机型,每换一个单位,就得清零,从头学起,但他始终保持着对飞行事业的热爱。
④2021年10月16日,叶光富带着他奋战了11年的飞天梦想,和翟志刚、王亚平一起乘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直冲云霄,他们在太空首次建立细胞的长期培养体系和细胞模型。这些细胞的生命周期很有限,为了防止细胞活力下降甚至凋亡,叶光富来不及休息,顶着晕乎的脑袋,忍着失重带来的不适,就开始前往货船取出装置。给细胞补充营养后,他将其放进实验机柜培养,定期观察其生长过程,并拍照记录状态。
⑤一天,叶光富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心肌细胞在收缩瞬间产生的电信号呈现出闪动的荧光点。这正是人类首次看到失重心肌细胞的“钙信号闪烁”过程。这项技术既可以了解失重条件下的心血管变化特征,也可以为大众健康提供非常好的实验模型。叶光富为自己能参与其中感到荣幸。
⑥2021年11月7日晚,神舟十三号乘组进行首次出舱活动。叶光富在舱内操作机械臂,他全程密切观察,时时提醒舱外的队友们注意避开障碍物、避免绳索缠绕等。最终,他与队友圆满完成出舱活动的全部既定任务。
⑦在第二次出舱活动中,叶光富实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当他站在机械臂上缓缓行进时,眼前的美景令他震撼:空间站外的那抹“中国红”在太空是那么耀眼。叶光富由衷地为祖国感到骄傲。
⑧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返程,叶光富心里万分不舍。这个在太空的家,见证了他一个个梦想绽放的灿烂时刻,给了他一段段难以忘怀的体验。
⑨如今,神舟十八号飞行乘组三人均为80后,都来自空军,相似的年龄和经历让他们有很多共同语言。三人的性格也能优势互补。指令长叶光富脾气温和,性格沉稳,对两位新人要求严格但不严厉;李聪思维敏捷,理解力强,反应快;李广苏则做事严谨,爱钻研,注重细节。对于乘组内部的相容性,叶光富用“丝滑”一词来评价总结。他非常有信心带他们圆满完成任务,安全返回。
(选自《中国军号》,有删改)
小语要制作一份航天英雄人物展板,请你帮助他解决制作中遇到的问题。
航天英雄人物展板・人物事迹:
A.叶光富从小就梦想着能够驾驶飞机在天空中翱翔。
B.虽然在初教团训练中被淘汰了,但他依旧严格要求自己,克服难关。
C.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让他实现了自己的飞天梦想。
D.在神舟十八号飞行任务中,他作为指令长带领新人宇航员们重返宇宙,探索宇宙奥秘。
・人物标签:
示例:他坚持不懈,反复琢磨,力求克服技术障碍;
他____;
他____。
(1)、请找出“人物事迹”介绍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 )A、A B、B C、C D、D(2)、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叶光富的人物形象,参照示例,完善“人物标签”。(3)、叶光富的逐梦之路让人深受触动,请从国家和个人两个角度,分享你对“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