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但丁是一个富于个性的著作家。他的著作《神曲》中的人物,都是活的,是有血肉的;他们已与中古文学中的刻板人物完全不同了。”但丁的作品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
    A、理性主义 B、人文主义 C、重商主义 D、封建主义
  • 2、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     )
    A、尼罗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恒河流域
  • 3、“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我仍选择中国!”这是邓稼先对国家深深的热爱之情。1950年邓稼先拒绝美国优渥的待遇,回到国内,为我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被誉为(     )
    A、“两弹元勋” B、党的好干部 C、解放军好战士 D、“杂交水稻之父”
  • 4、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张林同学在探索某一主题时提取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等关键词,由此判断,张林同学学习的主题是(     )
    A、新中国的巩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新中国的建立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 5、面对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探索历程。下列符合这一历程的是(     )
    A、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实业救国 B、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护国运动—实业救国 C、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6、它被称为是“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是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日本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一起滔天罪行。“它”指的是(     )
    A、火烧圆明园 B、旅顺大屠杀 C、南京大屠杀 D、洗劫紫禁城
  • 7、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中①处应为(     )

    史实

    结论

    三国

    孙权派卫温率万人到达夷洲

    ①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元朝

    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

    清朝

    1662年,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1885年正式建省

    A、新疆 B、西藏 C、台湾 D、香港
  • 8、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繁盛。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事件有(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郑和下西洋 ③鉴真东渡 ④玄奘西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9、“武王分封子弟甚众,诸侯互相攻击,而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材料中涉及的哪一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 1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一言论体现了哪家学派的政治主张(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达•芬奇在论述绘画的宗旨时强调指出。他在绘画中着眼于生活,努力创作真实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一次,他作为助手和老师合作一幅画卷,老师由于跳不出宗教神学观念的束缚,所绘作的部分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而达•芬奇所绘的一个天使,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两者成鲜明对比,老师看后自叹不如。

    材料二   它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以人权对抗神权、以法律对抗专制、以科学对抗蒙昧的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有力的批判了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材料三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达·芬奇的绘画体现了什么“时代精神”?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同样有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请说出其名称。
    (2)、根据以上材料,完成历史小论文,请自拟论点作为标题,通过两件以上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论点清晰、论证合理、语言通畅。
  • 12、

    建构时序性的历史知识体系是学好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是美俄两国历史发展示意图,看图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各自危机各自解】

    (1)A年,美国与俄国是如何解决本国危机的?

    【一进一出一战终】

    材料   B年因两个事件——俄国革命和美国参战——而被证明是决定性的一年。因为革命,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总统威尔逊宣称美国参战是为了结束战争、结束痛苦和灾难,他提出的《十四点和平纲领》引发了一场和平期望与民主愿望的骚动,欧洲民众以发狂的热情把威尔逊当作“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导致俄国退出一战的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美国宣称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为了结束欧洲的痛苦和灾难,你认为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

    【杰出领袖谋发展】

    C阶段,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美国正在与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做斗争。

    (3)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美国应对这场大危机所涌现的领导人是谁,并说明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13、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美等地相继发生两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材料一   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

    材料二   英、美、中三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

    1750年(%)

    1830年(%)

    1860年(%)

    1900年(%)

    英国

    1.9

    9.5

    19.9

    18.5

    美国

    2.4

    7.2

    23.6

    中国

    32.8

    29.8

    19.7

    6.2

    (1)、材料一中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有什么特点?
    (2)、你能从材料二中提取到哪些信息?
    (3)、列举两例中国古代农业不断进步过程中所发明出的铁制农具。
    (4)、基于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看法。
  • 14、阅读大事年表,回答下列问题。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

    1840年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世界工厂”),称雄世界两个世纪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

    1919年巴黎和会

    1919年五四运动

    1939年德军闪击波兰

    1945年雅尔塔会议

    回答:

    (1)、指出年表中使各大洲从彼此隔绝走向紧密联系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指出中国古代推动丝绸之路的“凿空”历史事件名称。
    (2)、根据年表指出这场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3)、根据年表简述世界格局的演变历程。
    (4)、根据年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世界格局演变的规律性认识。
  • 1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下列哪一项国际关系格局密切相关?(     )
    A、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C、两极格局的对抗 D、欧洲列强之间的同盟体系和军备竞赛
  • 16、关于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比较,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两者都受到了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但法国大革命更注重社会平等 B、两者都以建立君主立宪制为最终目标 C、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目标是推翻封建制度,而法国大革命是为了争取殖民地独立 D、两者都未对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 17、面对空前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以工代赈”获得了一举多得之利。“多得之利”应该包括(     )
    A、稳定了农产品的市场秩序 B、协调了劳资关系 C、为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 D、开创了福利国家先河
  • 18、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民洛夫斯基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他们种的粮食交完税后还有很多剩余,可以拿到集市上卖,再买些日用品,儿子在德国人承租的工厂做工,有一份还不错的工资。上述材料表明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
    A、交纳粮食税 B、实行计划经济 C、生产资料私有化 D、发展商品经济
  • 19、下表内容可以用来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

    英国

    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夺取更多的殖民地

    法国

    雪耻普法战争的失败,恢复昔日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德国

    企图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A、进程 B、结果 C、性质 D、影响
  • 20、下图是英国的城市化过程曲线图。其中BC段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议会改革 B、殖民掠夺 C、圈地运动 D、工业革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