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如下表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部分工业成就表。其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
时间
地点
成果
1953年
辽宁阜新
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
1955年
上海
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
1956年
吉林长春
中国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
1956年
辽宁沈阳
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
1956年
辽宁沈阳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工业门类齐全 C、地域分布均衡 D、技术领先世界 -
2、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称谓都是以“人民”来定义的。如政府叫“人民政府”货币叫“人民币”,警察叫“人民警察”等。这类称谓意在彰显新中国( )A、确立了根本政治制度 B、保障了工人阶级权利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
-
3、下面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时拟定的各幕标题。由此判断,该剧本的名称应该是( )A、师夷长技 B、国家统一 C、军阀割据 D、走向共和
-
4、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A、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B、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C、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
5、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攻陷浙江定海,随后直取天津,威胁清政府。次年,英军再次北上,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宁波。下一年,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签约。这场战争( )A、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B、使中国丧失了北方大量领土 C、使列强开始侵略中国腹地 D、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
6、秦朝重视法制建设,颁布了名目繁多的法律条文,其中“岳麓秦简” 中出现的一些律名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律名相当,内容相关, 首次出现的律令令文,在“里耶秦简” 中也能得到印证,据此说法正确的是( )A、出土的不同秦简可以互证 B、秦朝已经实现了依法治国 C、岳麓秦简的律文完全可信 D、里耶秦简记载的更加权威
-
7、周王朝消灭殷商残余势力后,着手在各个区域建立统治据点,“立七十一国”, 其中姬姓王室子弟占绝大多数。周朝统治者实施这项政治措施的目的是( )A、确立世袭制 B、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C、确立郡县制 D、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
——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材料三 1947年诞生的关贸总协定(GATT)以及1995年取而代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被人们统称为多边贸易体系。多边贸易体系的建立最直接的好处是简化了多国之间的贸易行为。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多边贸易体系的建立,极大促进了国际贸易量的快速增长。
——摘编自《人民日报》
(1)、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图片内容进行说明。(2)、根据材料二,概括共建“一带一路”的现实价值。(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是何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指出多边贸易体系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丝绸之路、新时期“一带一路”倡议和世贸组织的成立在促进全球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的共同点。 -
9、雅礼集团的同学们以“改革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为主题进行了一场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共同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 到了晚年,汉武帝在总结自己的一生时,讲到了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改革之举。他以回顾和总结的口吻讲到即位之初面对的选择“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凌)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译文:汉朝政权刚建立的时候,处在草创阶段,再加上周边有外敌的军事威胁,如果我不改变一些做法,后世子孙要想治理好这个国家就没有可以遵循的法度。)
——摘编自孙家洲《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
材料三 据统计,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在此期间,一部分农民成为富农,更多的农民却更加贫困,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富农购买了越来越多的土地,雇佣贫雇农,用新式农具,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摘编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君”在“孝公”的支持下进行的变法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变法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实施一系列改革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为加强对经济的管控所采取的措施。(3)、依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中后期俄国改革后出现的社会变化。同时期日本发生的社会变革是? -
10、海洋格局变迁映射大国兴衰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海上格局指国家力量在海上的对比态势。16—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中后期,在与英国海战失利后,荷兰霸主地位被取代。18世纪至19世纪初,英国多次击败法国,维持了海上霸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海权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成为独一无二的海上力量。21世纪以来,“海上多极”趋势明显。
海上格局转换的焦点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力量对比的竞争;二是关于海洋规则的博弈。西方国家强调“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在对海洋规则的理解上,各海洋强国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尤其在主权和安全理念方面,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与后发海洋国家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存在着较为尖锐的矛盾。国际秩序的建立或塑造离不开实力的支撑。
随着全球社会的发展,各海洋强国既需要在经济方面相互依存,又需要在全球治理上协调一致。由于海洋环境恶化、自然或人为灾害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发酵,人类正在迈入全方位认知、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时代。
——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
请回答:
(1)、葡萄牙、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跟两国最先开始远航探索密不可分,请分别列举一位受两国资助远航的航海家的名字及其成就。(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18世纪至19世纪初,英国多次击败法国”的政治优势和经济优势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海权崛起”的原因有哪些?(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海上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11、历史上,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在迁徙过程中不同文化发生了碰撞交融。请以“人口迁徙促进文化交融”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
12、目前,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部署了8.8万多名来自124个会员国的军警人员,连同近1.3万名文职人员和1300名联合国志愿人员,在四大洲分别参与14项维和行动。材料体现了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 )A、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B、制定和规范贸易协定 C、维护共同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D、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
13、1750年前后,欧洲与世界其他地区按人口计算的经济水平相差不大,但到了1900年,后者是欧洲的1/18,是英国的1/50。导致这一悬殊结果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增长 B、制度的不同 C、殖民掠夺 D、大工业生产
-
14、《后汉书·孝献帝纪》中记载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一次战役:“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于乌林、赤壁。”该战役( )A、结束了楚汉之争 B、发生于公元2世纪初 C、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D、造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
15、“太子年幼继位,外戚骄横擅权,无视幼主。及至皇帝成年,结纳在自己身边的心腹宦官,除掉外戚,又演变成宦官专权的局面。这种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成为东汉后期封建政权的一个特点。”这种现象( )A、形成宦官集团长期垄断朝政的局面 B、加剧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危机 C、导致皇权被外戚彻底架空 D、是郡县制度造成的
-
16、习近平总书记说:“天地之大,黎元(民众)为先……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B、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 C、秦朝统一度量衡 D、孝文帝推行汉化
-
17、“臣(李斯)请非秦记皆烧。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是( )A、加速统一,结束割据 B、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C、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D、整顿吏治,以德化民
-
18、毛泽东评价秦朝,“百代皆行秦政制”;史学家钱穆评价秦朝,“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他们都肯定了秦朝( )A、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B、统一六国的历史贡献 C、政权统治的长治久安 D、万里长城的坚不可摧
-
19、地图反映了特定时期的历史地理状况,蕴含丰富的时空信息。从下图可获取的信息是( )A、各国的都城均临河而建 B、春秋时期争霸形势激烈 C、北方地区受到匈奴侵扰 D、中原汉族政权更迭频繁
-
20、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在东进过程中,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北瞰燕翼,东控徐淮。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 )A、推行礼乐,规范等级秩序 B、营建洛邑,强化东方控制 C、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 D、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