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2015年广西柳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2015年广西桂林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017届山东省临清、高唐两地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
- 2017届湖南省祁阳县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2017届湖南省江华县水口中学江华县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义和团的揭帖中写道:“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与揭帖相符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扶清灭洋 C、还我青岛 D、停止内战
-
2、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建立行省,改称西域为“新疆”;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这些措施( )
①彻底解除了边疆地区的危机 ②迫使列强废除了在华特权
③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④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3、下面大事年表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1851年1月
1853年3月
1856年秋
1864年夏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天京事变
天京陷落
A、李自成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
4、1839年,道光帝看到林则徐的奏章,认为困扰已久的鸦片问题得到解决,“可称大快人心一事”。此“事”是指(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人民抗英 C、收复新疆 D、镇南关大捷
-
5、某校七年级开展“从考古发现看中国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主题一:【夏商周时期华夏新生】
材料一:该文物为西周文物,器身侈口鼓版,版身上装饰着精细的象纹,而足部也有精美的装饰。底部有68字铭文,铭文意思是:某年三月,成王(武王儿子)命人宣读册封,赐给邢侯臣奴三种:州人、东人、庸人,邢侯受到册封与赏赐后,向成王行首礼,表示定能尽职,祭上天祈求永命。
邢侯簋(大英博物馆)
主题二:【秦汉时期一统天下】
材料二:里耶秦简中频繁出现“洞庭郡”,洞庭郡下辖迁改、酉阳、沅陵等县。
洞庭郡迁陵县简(里耶秦简博物馆)
材料三:该灯出土于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灯身上有“阳信家”和“长信宫”等铭文,最初,其主人是阳信侯刘揭,后因其子刘中意参与“七国之乱”,封地与家财收为国有。随后该灯转移到窦太后的长信宫,后来窦太后将它赐于侄女窦绾。
西汉长信宫廷灯(河北省博物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国宝名片”的剩余部分。名称:邢侯簋
类型:青铜器
所属朝代:
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其作用。(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长信宫灯几易其主”相关的政治制度,阐述汉武帝的调整措施及其作用。(4)、通过本次主题探究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归纳历史研究方法。 -
6、
某校七年级开展“讲好中国故事,书写智慧篇章”项目式学习。如下图是学生制作的知识卡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你填写卡片③和卡片⑤的横线部分。
卡片③:________
卡片⑤:________
(2)对材料的归纳整理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依据以上知识卡片的内容,对知识卡片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分类。(表格第一行须写上表头,内容可用卡片序号表示)
表格样式:
(3)选择两张知识卡片,归纳出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
示例:
我选择的是卡片④和卡片⑥。
观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绘画艺术取得很高的成就。
阐述:曹魏时的书法名家钟繇擅长楷书,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代表作刻石《宣示表》刚柔兼备。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钟繇书体。东晋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他的代表作《女史箴图》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综上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
7、农业是经济的根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按兵而农,粟爵粟任(按缴纳粮食的多少,授予官职和爵位),使民以粟出爵。官爵必以其力,则农不怠。
——摘编自《商君书》
材料二:汉高祖推行“轻田租,十五税一”。汉文帝首开三十税一的先例,并曾下诏免除农业税,亲率群臣到田间从事象征性劳作。汉景帝则把三十税一作为定制传之后世,要求各级官府务必勤于农桑。
——摘编自赵梦涵《西汉前期的农本思想与农税政策分析》
材料三:
《管子》曰: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摘编自贾思勰《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内容包括有:卷一,耕田、收种2篇,种谷1篇;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瓠、芋等13篇;卷三,种葵(蔬菜)、蔓菁等12篇;卷四,园篱、栽树(园艺)2篇,枣、桃、李等果树栽培12篇。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商鞅变法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统治者实行的政策,并说明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齐民要术》的特点。(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
8、东晋时期,王羲之写下《兰亭集序》,文中记录创作的时间为“岁在癸丑”(“癸丑年”)。其运用的纪年法是( )A、年号纪年法 B、干支纪年法 C、王位纪年法 D、公元纪年法
-
9、北魏孝文帝将国家祭礼的对象范围扩大,除祭祀历代先祖外,还加入了对孔子以及尧、舜、禹、文王等上古圣王的礼祭,此外还祭祀汉代诸帝帝陵。给上述史事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A、制度沿革与文化昌盛 B、民族交融与华夏认同 C、中外交往与文明互鉴 D、国家统一与经济繁荣
-
10、东晋晋元帝司马睿欲将世家大族庚亮的妹妹聘为太子妃,希望通过与士族联姻以巩固皇权,却遭到庚亮的一再推辞婉拒。这反映了( )A、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B、社会阶层有序流动 C、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D、门阀士族势力强大
-
11、某校七年级同学开展主题学习,搜集并整理出下列资料(如表)。据此推断,其学习内容最有可能是( )
类型
内容
农业
稻麦兼作
城市
建康城人口众多
文物
南朝青瓷莲花尊
文献
《六朝经济史》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东晋农业的兴盛 C、南朝手工业先进 D、北朝文化的发展 -
12、客家先民是中原人,现分布于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等地。历史上客家人第一次迁徙是西晋末年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出现此次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A、淝水之战前秦瓦解 B、诸侯争霸相互攻伐 C、北方黄河流域战乱 D、海外贸易不断发展
-
13、制作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下图中①②③④处的政权名称是( )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示意图
A、东汉、东晋、北周、北魏 B、蜀、东晋、北魏、北周 C、东汉、前秦、北周、北魏 D、蜀、前秦、北魏、北周 -
14、地图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如下图所示战役( )A、促进了魏对北方的统一 B、推翻了秦朝残暴的统治 C、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D、形成了南北分立的局面
-
15、东汉安帝卒,皇后阎氏与其兄合谋,另选宗室之子刘懿为君,阎氏兄弟由此身居要职。随后,宦官孙程等19人发动政变,拥立刘保为帝,19名宦官皆得封侯,宦官权势大为增长。据此可知,东汉中后期( )A、中央官僚机构臃肿 B、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C、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
16、汉朝以来,西域的葡萄、胡桃、马匹输入中原,成为中原重要的农畜产品,而中原的简牍文书制度逐步被西域各国广泛采纳。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班超投笔从戎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甘英出使大秦 D、和亲政策的实施
-
17、西汉前期的丞相多是功臣或功臣子弟,而到了西汉后期,丞相多以经学之士为主。这一变化说明了( )A、商品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B、地方监察不断加强 C、儒学的政治影响力增强 D、官员地位越来越低
-
18、如下表是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据此可知,该历史人物的做法( )
时间
人物事件
公元前134年
确立察举制为选官制度
公元前129年
派卫青等北击匈奴
公元前124年
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
公元前120年
建立刺史制度
公元前118年
下令铸造五铢钱
公元前109年
巡视并治理黄河决口,止住水患
A、增强了地方势力 B、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建立了世袭制度 D、开创中央集权制度 -
19、东汉以后,因为有了便捷的书写材料,著作数量逐步变多,在书法、绘画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大家。“便捷的书写材料”指的是( )A、龟甲 B、绢帛 C、竹简 D、纸
-
20、许多成语典故源自历史事件。与下列历史事件中的人物匹配正确的成语是( )
刘邦 项羽 韩信 张良
A、四面楚歌 B、揭竿而起 C、草木皆兵 D、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