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新式报刊不断涌现,它们报道当时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是今天我们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史料来源。以下刊物可作为研究“新文化运动”的是( )A、《民报》 B、《青年杂志》 C、《时务报》 D、《国闻报》
-
2、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进步书籍和报刊纷纷涌现。下图所示著作宣传的主流思想应当是( )A、“有田同耕”思想 B、反封建道德思想 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D、维新变法思想
-
3、如图为1899年发表的漫画,上面各国正在瓜分中国这块大蛋糕,而右下角象征美国的山姆大叔则举着刀大喊:“都别动,我也要加入盛宴,你们认为一个菲律宾就能满足我吗?”美国在中国( )A、操纵三国干涉还辽 B、强租九龙、威海卫 C、提出“门户开放” D、划分福建为势力范围
-
4、下图是某战争形势图,对此图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丰岛海战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 B、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C、山东半岛战役发生旅顺大屠杀 D、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的威海卫
-
5、下图是小史同学制作的示意图,适合作为这幅图标题的是( )A、君主立宪的迷梦 B、农民阶级的反抗 C、假维新中的真改革 D、内忧外患的清政府
-
6、“《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个无名氏的纸上作业……太平军后来所实行的,还是最简单的老办法——照旧完粮纳税。”这段论述旨在说明《天朝田亩制度》A、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B、具有空想色彩难以施行 C、顺应了近代化要求 D、未反映农民阶级的愿望
-
7、近代某时期出现了“武汉江面上,到处游弋着外国军舰和商船”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始于(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天津条约》的签订 C、《北京条约》的签订 D、《勘分西北界约记》的签订
-
8、阅读下列清军兵力调动表,分析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 )
命调时间
调出地
调入地
兵数(名)
1858年4月
京师
大沽
2000
1858年12月
吉林
大沽
1000
1859年4月
黑龙江
天津
1000
1860年5月
宣化镇
大沽
1000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戊戌变法 D、甲午中日战争 -
9、【思想的力量】
材料一 “文艺复兴”在西欧各国产生了特殊花果。
国别
花
果
西班牙、葡萄牙
地理上的发现
殖民地的竞争及欧化的遍及全球
法兰西
政治哲学
法国革命
英吉利
应用科学
工业革命
——整理自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 伏尔泰认为,必须按理性行事,不能让人陷于无知中,挣扎于谬误中,生活在暴政下,过不幸的日子。他们相信,理性的阳光不久将冲破迷信与专制的漫漫长夜,给人们带来光明与幸福。
材料三 《共产党宣言》书影(下图)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0、【大国的崛起】
材料一 18世纪以前,英国的棉织品质地低劣,竞争不过印度、中国的棉织品。当时穿着中印棉布衣服的风尚风靡一时。为了促进本国纺织业的发展,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法令,禁止从印度、中国和伊朗输入染色的棉纺织品……英国只有采用新技术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同印度、中国的产品竞争。正是这个商品竞争的需要,才推动了一系列新发明。进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摘自刘祚昌、光仁供、韩承文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美国大事年表(部分)
时 间
事 件
1492年
哥伦布启程发现新大陆,开启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1607年
詹姆斯敦在弗吉尼亚建立,成为北美大陆的第一个成功殖民点
1765年
英国的印花税法引发北美殖民地的不满
1776年
13个殖民地发表独立宣言,开始进行独立战争;
1787年
美国宪法草案颁布
1802年
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莫雷尔法案》,支持高等教育中的农业和工业学院,要求在每个州至少建立一所农工学院
1817年
伊利运河开始兴建
1821年
美国各州先后都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普及义务教育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促进棉纺织业发展的主要方式。(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得照抄原文)。(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现代工业化发展可以从中借鉴哪些经验? -
11、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凝结,也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07年,斯图亚特王朝国王詹姆士一世访问了当时位于伦敦的裁缝商人公司,公司为欢迎国王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据说,《天佑吾王》就是在这次活动之中第一次被演唱。这一说法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王室也对此表示接受。(1640至1688年期间,英国政局历经动荡),但国歌(指《天佑吾王》)不同于其他民族国家随着政权更迭而发生种种变更(例如法国和德国),它自确立之后便一直沿用。
——摘编自罗宇维《歌声中的祖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国歌》
(1)依据材料一、结合英国“政权更迭”的史事分析英国国歌确立后一直沿用的原因。
材料二 1792年4月,法国斯特拉斯堡的工兵上尉鲁日·德·李尔满怀爱国热情,写了一首鼓舞人民斗志的歌曲《莱茵军团战歌》。两个月以后,普鲁士、奥地利联军攻入法国,法国各地纷纷招募新兵,开赴巴黎,抗击外敌入侵。这首歌激越高昂,歌词写道:“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祖国鲜血遍地……你可知道那凶狠的兵士,到处在残杀人民,他们从你的怀抱里,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来自法国南部马赛结盟军一路高唱着这首革命歌曲开往巴黎。后来,这首歌改名为《马赛曲》。1795年,《马赛曲》被确立为法国国歌。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马赛曲》创作的背景并说明《马赛曲》被确立为法国国歌的原因。
材料三 《国际歌》最初是由巴黎公社幸存领导人鲍狄埃创作于1871年的诗歌。歌词中写道:“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1888年6月,法国工人作曲家狄盖特根据此诗谱成《国际歌》(L'Interationale),后来成为国际工人协会会歌,逐渐流传至世界各地。
——摘编自何卫虹《音乐鉴赏》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请指出“饥寒交迫的奴隶”所属的阶级并谈谈对《国际歌》主要思想内涵的理解。
-
12、【西方食糖简史】
中世纪
欧洲并不能种植甘蔗,砂糖是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价格极其昂贵。
16世纪
美洲试种甘蔗成功,种植甘蔗需要极其繁重的人工劳动,美洲以种植园的形式大量生产甘蔗和蔗糖,源源不断运往欧洲, 成为欧洲最大宗进口商品。
17世纪
17世纪初英国的砂糖进口量并不大。到了17世纪末,喝加糖红茶逐渐成为英国上层社会流行风尚。
18世纪
英国砂糖进口量迅猛增长,达到17世纪初的几十倍之多。1764年英国议会通过《食糖法案》,就非自英国进口的食糖向北美殖民地征税。
19世纪
英国砂糖进口量继续增长,工人家庭普遍以加糖红茶作为比咖啡更加便捷的早餐饮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6世纪甘蔗和蔗糖的生产发展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17到18世纪英国砂糖进口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
13、下图是某校九年级的同学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汇报卡。它的研究主题应是( )A、新航路开辟与物种交流 B、三角贸易与美洲物种传播 C、新物种与明清人口增长 D、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
-
14、14世纪的人们写诗善于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其中一首小诗写到:“我像往常一样在悲思中写作,鸟儿的轻诉和树叶的微语,在我耳边缭绕,一条小河,傍依着两岸鲜花,在和风细浪中畅怀欢笑……”。这首诗表达的思想诉求是( )A、抨击专制,向往民主 B、君权神授,王权至上 C、热爱生活,人性自由 D、平等自由,崇尚理性
-
15、一个法国人早在1200年就称赞流行于意大利的市民精神——市民能深思熟虑,对公共事务勤劳热心,他们拒绝屈从别人,并防止任何人侵犯他们的自由,他们制定自己的法律并服从这些法律。这说明( )A、市民通过武力斗争灭掉西罗马帝国 B、城市摆脱了封建领主的控制 C、市民阶层是城市自治的重要力量 D、西欧庄园生活丰富多彩
-
16、文物见证着历史的演进。以下文物可以用来说明( )
《查士丁尼法典》
(手抄本)
《罗马民法大全》
(17世纪印刷)
皇帝查士丁尼颁布罗马法典
(拉斐尔所作壁画)
A、近代欧洲民法的渊源 B、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C、西方经济的发展脉络 D、古代帝国的军事扩张 -
17、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的肥沃土壤发展了农业,他们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的规律,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人因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并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创建新的城邦。这说明( )A、欧洲文明的摇篮在尼罗河流域 B、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出多元文明 C、不同地区文明的发展状况完全相同 D、古代世界的文明中心在古希腊
-
18、解读历史人物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根据上述人物和《论语》书影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段解说词。(要求:符合史实,语句通顺,条理清晰,表述完整)
-
19、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出身下层贵族。他从小学习礼乐,年轻时做过小吏,后收徒办学,成为知名学者。
材料二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材料三 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他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材料四 他反对空读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哪一学派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你怎样评价孔子的?(2)、材料二中这些“学派”在历史上统称之什么?历史上把这种“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称为什么?这种思想文化繁荣局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材料三中的“他”是谁?(4)、材料四中的言论属于哪一学派的观点? -
20、
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篇》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把“天下为公”转向“天下为家”的人物是谁?材料二:如图所示
(2)材料二的图示反映了西周初年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有何作用?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了秦朝创立的什么制度?在中央设置的哪一官职掌管监察事务?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这种地方管理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