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图是1972—1985年中美贸易情况统计图。导致20世纪80年代初数据发生明显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尼克松总统访华 D、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 2、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便独自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美英在太平洋对日作战密切地联系起来,中国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远远超过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投入的兵力总和。这主要强调(     )
    A、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B、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
  • 3、1935年至1936年,在今四川阿坝、甘孜等地先后出现了“格勒得沙(嘉绒藏语,指藏族人民)共和国”“波巴依得瓦(藏语,也指藏族人民)共和国”等富有民族特色的革命政权。这些革命政权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国民革命的推动 B、红军的战略转移 C、土地改革的推进 D、西南地区的解放
  • 4、在中国近代史上,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两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推翻清政府 B、推行君主立宪制 C、建立民主共和国 D、挽救民族危亡
  • 5、史料实证是认识历史的根本途径,如果我们要了解历史的真面目,唯有借助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相关史料。如果要考证“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最可信的史料是(     )
    A、半两钱 B、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洪武通宝
  • 6、殷墟(商朝)出土的甲骨文中有许多卜辞占卜内容为是否“受年”,是否“有雨”,卜辞中所见农作物有黍、稷、粟、麦、稻等,农具有耒、耜等。这表明当时(     )
    A、铁犁牛耕得到应用 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农业发展备受重视 D、社会生活物资丰富
  • 7、资本主义发展既是经济的,也是政治和思想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13、14世纪的普通农民正是通过“劳动”,以及岁岁月月并非惊天动地的抗争,逐渐创造着使封建关系日益削弱的条件,同时逐渐产生了摆脱农奴制束缚的要求,而且拥有了必要的力量去逐渐摆脱套在自己身上的农奴制枷锁。

    ——摘编自侯建新《现代化第一基石——农民个人力量与中世纪晚期社会变迁》

    材料二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还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摘编自《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材料三 “革命”(revolution)一词原意为“旋转…转一圈后回归”,在政治上表示政府组成人员的更替。法国大革命之后,这一词汇变成了“通过武力从根本上变更政治体制”的意思。此次革命高举与过去制度诀别的普遍性理念,从而超出了一国的政变,波及其他国家。

    ——摘编自【日】福井宪彦《近代欧洲的霸权》

    材料四 虽然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资本主义率先打破了封建势力的束缚,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实现了革命性的飞跃。但是,资本主义形态给世界带来更多暴力和不安,给人类社会及其生存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矛盾和灾难。

    ——摘编自人民资讯《资本主义形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贡献及弊端》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农民“逐渐创造着使封建关系日益削弱的条件”在生产组织形式上具体表现?这对于欧洲的社会转型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简述英、美两国为“权利”诉求或“人权”伸张所进行的制度创新。并概括“三国革命”体现的17--18世纪欧美历史发展的时代主题。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法国大革命“高举与过去制度诀别的普遍性理念,从而超出了一国的政变,波及其他国家”。列举一例殖民地人民在该理念影响下进行的反抗斗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历史事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实现了革命性的飞跃”。
  • 8、舞蹈是人们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承载多元文化,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流行舞蹈“方舞”,舞者佩戴两件头饰,与汉族传统舞蹈“清商乐”相同;下装为白裤、乌皮靴,与西域“龟兹乐”“安国乐”相似。“方舞”音乐安徐、闲雅,近于汉族传统,而脚下动作繁杂丰富,具有西域风格。

    ——摘编自袁禾《中国舞蹈通史》

    材料二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盛世,经济高度发展,社会秩序稳定,从而推动了歌舞艺术走向繁荣。唐代的统治者不仅经常根据喜好编排歌舞的种类,还频繁地举办歌舞活动,甚至设置机构,将歌舞水平较高的人才集中在一起……唐代中叶以后,许多少数民族和外国乐舞,逐渐被中原汉族乐舞吸收融合。

    ——摘编自《唐代舞蹈艺术成就》

    材料三 从古罗马流传下来的舞蹈传统在中世纪被禁止。14、15世纪人性、个性的解放使人们可以率性而舞,被教会禁止的双人舞蹈开始盛行。舞蹈活动是如此普及与频繁,以至教会不得不承认舞蹈的作用,放松对舞蹈的限制。

    ——摘编自瓦尔特·索雷尔《西方舞蹈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方舞”所体现的时代特征。请再列举一例北魏时期符合这一特征的史实并加以说明。
    (2)、材料二中唐朝歌舞艺术繁荣有哪些表现?
    (3)、根据材料三,说出14、15世纪前后欧洲舞蹈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4)、综上,请你谈谈对舞蹈艺术发展的认识。
  • 9、制度创新是国家管理重要内容,我国古代历朝历代都在制度创新方面进行过不懈的探索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郡县的集权特征和其军事性质能使其调动一切资源……秦朝领土虽然空前广阔,但大部分都是被征服的六国故地,而周朝实行的分封制,使各国在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秦朝采用郡县制来保障对六国的文化影响。对于五岭等新征服的边远地区,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主张,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

    ——摘编自黄栋法《综论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

    材料二 艺祖(宋太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根本原因在此)。……自时厥后,子孙相承,上之为人君者,无不典学(形容学习态度积极);下之为人臣者,自宰相以至令录(指县令一级的地方官员),无不擢科(科举登科),海内文士,彬彬辈出焉。”

    ——《宋史文苑传》

    材料三   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军机处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和文件等。即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     

    ——《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

                     军机处外景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在当时具有哪些制度优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的政治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这一特点对社会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3)、依据材料三的文字和图片,提取信息并加以说明。
  • 10、材料   中外文明交流情况表(部分)

    史实

    概               况

    宗教

    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创立,公元前1世纪经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制度

    7世纪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先进的典章制度并传回日本

    科技

    13、14世纪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经阿拉伯人相继传至西方

    新物种

    原产于美洲的辣椒、西红柿、玉米、花生、土豆,在明朝中叶之后辗转传入中国

    交通工具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思想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世界文明是多样的,人类文明在交流中不断变得丰富多彩,共同推动世界的发展。根据上述“中外文明交流”相关史实,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社会进步”为题,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流畅)

  • 11、“从1946年开始,英国执政党工党两年内完成了对煤矿、民航、铁路、公路、运输、煤气、电力等部门的国有化,开始体现其党纲中的‘社会主义’成分。1948年7月5日,英国政府宣布英国已经是福利国家。”材料反映了(     )
    A、二战后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B、英国最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西方社会矛盾得以根本解决 D、英国的发展受到政府干预经济模式影响
  • 12、1918年,美国黑人领袖杜波斯写道:“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材料表明“这场战争”最重要的意义是(     )
    A、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兴起 B、促进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发展 C、有利于黑人民权运动盛行 D、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
  • 13、DeepSeek能根据用户偏好提供个性化推荐,高效处理大规模数据并挖掘有价值信息,实现多模态数据融合与学习,以及通过智能助手和聊天机器人实现快速的自然语言交互。小明想用DeepSeek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下列指令最合适的是(     )
    A、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经历 B、分析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特点 C、阐述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 D、讲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 14、“(他)把明朝的铁锚抛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奉行‘以德睦邻’政策,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 ”。他是(     )
    A、张骞 B、鉴真 C、戚继光 D、郑和
  • 15、清朝雍正帝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肯定了元朝对边疆地区成功进行全方位治理,实现了比较稳定的统治。以下符合元朝治理西北边疆的措施是(     )
    A、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B、设置驻藏大臣 C、设置伊犁将军管辖 D、设置西域都护府
  • 16、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记述:“唐朝初期,绝大多数官员都是贵族,然而到唐朝后期,教育机会广泛存在,官员们更多地来自于普通人家。”导致唐朝官员来源前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者打击官僚贵族 B、完善科举取士 C、完善三省六部制 D、大力整顿吏治
  • 17、东汉时期,班固在《汉书·诸侯王表序》中记载:“而藩国大者夸(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跟朝廷的规制一样),可谓矫枉过其正矣。”这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对的主要问题是(     )
    A、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 B、国家疆域不断扩大 C、“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没有形成正统思想
  • 18、《文史通义·原道》中写道:“诸子(春秋战国时期)纷纷则已言道矣……皆自以为至极,而思以其道易天下者也。”他们为建立和宣扬自己的学说,展开了恢宏大胆的议论,成就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个文化巨人。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
    A、百家争鸣的局面 B、七雄兼并的激烈 C、社会大动荡的状况 D、诸侯争霸的过程
  • 19、文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对文物的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图所示三件考古文物共同反映了(     )

                                       

    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骨耜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起源 B、远古的传说 C、原始农耕生活 D、早期国家的产生
  • 20、目录是一本书的索引,是全书内容的提纲挈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目录(节选)

    第七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第26章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一、科学革命的根源

    二、科学革命的进程

    三、科学革命的意义

    四、工业革命的根源

    五、工业革命的进程

    六、工业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七、工业革命对非欧洲世界的影响

    第27章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

    ……

    材料二   李筠《西方史纲:文明纵横3000年》目录(节选)

    第四章(近)现代

    二、翻转:文艺复兴只是文艺?

    ……

    四、扩张:大航海只有血与火?

    ……

    六、蜕变:英国凭什么成了世界第一?

    ……

    九、启蒙:什么是经典的现代性?

    十、革命:天地从此焕然一新了吗?

    (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西方占据优势地位的三大要素是什么?请列举相应的史实各一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标题自拟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简要论述。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