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是工业炼铁的还原剂 B、香烟的烟气含有的CO , 会危害人体健康 C、CO具有可燃性,可作气体燃料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
  • 2、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量取液体 B、加热液体 C、测溶液的pH D、倾倒液体
  • 3、北京时间2024年11月27日,以液氧甲烷为推进剂的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一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光传01、02试验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下列燃料主要成分为甲烷的是
    A、天然气 B、 C、木柴 D、石油
  • 4、2025年“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强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下列做法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相符的是
    A、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B、生产生活废水直接排放 C、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D、兴建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
  • 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水、盐酸反应)的含量,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5.0g样品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计算“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溶液的质量为g。
  • 6、

    某兴趣小组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包氢氧化钠固体,他们根据学过的碱的性质,知道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于是他们对这包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1)猜想一:全部是NaOH;猜想二:全部是Na2CO3;猜想三: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固体成分,他们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2)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后有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固体中含有________。

    (3)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于是他认为猜想二正确。丙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固体的成分,丙同学设计以下方案,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①取样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入过量的“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三正确

    ②反应后过滤,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溶液

    ________

    拓展迁移:

    (5)实验②中酚酞还可以换成以下试剂___________(填序号),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A. 石蕊试液
    B. 锌粒
    C. CO2
    D. CuO
    E. FeCl3溶液
    F. 硝酸铵溶液

    (6)NaOH与Na2CO3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从含少量Na2CO3杂质的NaOH固体中提纯NaOH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将固体溶解后,过滤
    B. 较高温度下溶解,然后冷却热饱和溶液
    C. 溶解,滴入适量氯化钡溶液后过滤,把滤液蒸发结晶
    D. 溶解,滴入适量石灰水后过滤,把滤液蒸发结晶
  • 7、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a仪器的名称:
    (2)、图甲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以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氧气通向F中红热的木炭,木炭燃烧得更旺,说明氧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4)、兴趣小组同学制作了如图乙所示简易制氧机,和图甲中C装置相比较,图乙装置的优点是
    (5)、将干燥的CO2通入充满氮气的装置G,进行CO2的部分性质实验。将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在(填“x”或“y”)处,并与w处现象对比,可说明CO2能与水反应。
  • 8、如图是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含有少量NaCl的KNO3样品中提纯KNO3 , 采用(填“降温”或“蒸发”)结晶法。
    (2)、40℃时,NaCl和KNO3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3)、60℃时,对NaCl和KNO3两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操作,析出晶体后的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NaCl(填“>”“<”或“=”)KNO3

    (4)、探究20℃时配制硝酸钾溶液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向硝酸钾中分批加水,充分搅拌,现象如图所示。

    坐标图中符合实验结果的描点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 9、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走在时代前沿。新能源汽车在生产过程中会用到多种金属材料。
    (1)、制造汽车防撞梁的材料有钢,常见的还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纯铝 B、铝合金 C、纯铁 D、生铁
    (2)、车辆电路板中用到的金属材料有锡、铅、铜等。小组同学欲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锡粉、铅块、铜丝、稀盐酸 B、锡片、Pb(NO3)2溶液、铜片 C、SnCl2溶液、铅笔芯、CuCl2溶液 D、SnCl2溶液、Pb(NO3)2溶液、铜丝
    (3)、现有一种固体粉末状样品,已知该样品由氧化铜和铁组成。取样品少许,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生成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如下说法,正确的有(填序号)。

    ①该样品的颜色为黑色

    ②向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后,液体颜色不变

    ③滤渣中一定有铜,不一定有铁

    ④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

    ⑤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铁

  • 10、镁被誉为21世纪最具开发应用潜力、绿色的战略性原材料。用海水晒盐得到苦卤(含MgCl2、NaCl等物质),从苦卤中提取镁的部分流程如图。

    (1)、写出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获取金属镁的整个流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共有种。
    (3)、该流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4)、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粗盐中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三种可溶性杂质,可用下列流程除去,所用试剂(溶液)均过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步骤Ⅱ和Ⅲ的顺序可以交换 B、盐酸除去了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C、该流程中也可以先加入盐酸、再过滤 D、产品的质量等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
  • 11、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我们也可以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身边的物质。
    (1)、萌芽阶段:五行说认为物质由“金、木、水、火、土”等元素组成。从现代元素观点分析,证明水不是一种元素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电解水 B、水的液化 C、水的净化 D、氢气的燃烧
    (2)、“土生金”,用赤铁矿石冶炼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水克火”,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4)、“水生木”,给植物浇水时辅以化肥,更能促进其生长。以下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NH4Cl B、Ca(H2PO4)2 C、KNO3 D、K2SO4
  • 12、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我国劳动人民为人类文明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古代用竹麻造纸的主要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蔡伦造纸首先将麻切碎,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其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2)、浸灰水是将原料放入石灰水中沤浸。用生石灰制备石灰水的过程中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蒸煮是将浸灰水后的原料放入桶中加水蒸煮。烧火过程中,将木柴架空的目的是
    (4)、抄纸是将纸浆在竹帘中均匀铺开,水从竹帘缝隙流出,纸浆留在竹帘上,原理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
  • 13、2024年8月26日,西安至重庆高铁康渝段首座隧道——赛马门隧道顺利贯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山体隧道岩石中含有硫酸钙,标出硫酸钙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2)、大型盾构机在挖掘隧道时起到了关键作用。盾构机的钻头上镶嵌有金刚石,是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
    (3)、施工过程中为防止隧道渗水,可用液氮充填某些地质区域,使其结冰后再开凿,将氮气转化为液氮的微观本质是
    (4)、高铁表面喷漆除美观外,主要防止外壳生锈,请再列举一种防锈的具体方法:
  • 14、对于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构成相同 B、分子数目相同 C、所含氧原子个数比为2∶3 D、所含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 1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硫酸锌溶液中是否有硫酸

    取样,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

    B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加水溶解后观察温度的变化

    C

    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

    加足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探究乙醇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点燃乙醇后,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A、A B、B C、C D、D
  • 16、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空气中的水蒸气)进行实验,将等量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同时滴入硬质玻璃管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二中锈蚀更严重,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均向左移动。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实验二中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是因为铁生锈消耗了氧气 B、打开弹簧夹后,实验二中注射器活塞最终停留在约“6”刻度处 C、此实验能推断出铁生锈条件之一是需要水的参与 D、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氯化钠溶液能加快铁生锈的速率
  • 17、下列实践活动的设计方案不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践活动

    给植物施用复合肥

    区分蔗糖水和生理盐水

    除去CO2中少量的水蒸气

    改良酸性土壤

    设计方案

    施用KNO3

    取样后测导电性

    通过固体氢氧化钠

    用熟石灰改良

    A、A B、B C、C D、D
  • 18、中国科学院在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制甲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分成“”和“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C、该研究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D、消耗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19、提升化学核心素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任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观念:原子、分子和离子均可直接构成物质 B、科学思维:古代字画能长久保存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科学探究与实践:CO与CO2均可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D、科学态度与责任: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
  • 20、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并制取氢气。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A、稀释 B、测pH C、制H2 D、收集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