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3年3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称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计划于今年6月返回地面。
    (1)、火箭芯级和助推器均使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在N2O4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2H8N2+2N2O4点燃__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2)、航天服中的废气处理系统对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装有活性炭的装置,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
    (3)、在载人航天器中利用如图所示反应实现回收CO2再生O2的过程。

    ①写出航天员呼出的CO2与H2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这种方法再生O2的缺点之一是需要不断补充(填化学式)。

    (4)、空间站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在空间站运转时,问天舱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要经常调整角度使其正对太阳,这样做的目的是
  • 2、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提出了一种独特的锂-氮电池(Li-N2),结构示意图见图一,该电池由锂箔作负极,多孔碳布作正极,玻璃纤维作隔板,可以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锂-氮电池的反应方程式:6Li+N2=2Li3N。请回答:

    (1)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为

    (2)Li3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氮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它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是“失去”)电子。

    (4)碳布作为锂-氮电池的电极,是利用了碳单质的

    图二为核聚变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

    (5)①②③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填序号,下同),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

  • 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用下列物质的标号填空:A.碳酸钙       B.钛合金     C.臭氧       D.硫酸        E.干冰

    ①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

    ②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③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是:

    ④可用于制作眼镜架的材料是:

    ⑤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的

    (2)、《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代炼铁的方法“凡铁一炉载土二千余斤,或用硬木柴,或用煤炭,或用木炭,南北各从利便。扇炉风箱必用四人、六人带拽。土化成铁之后,从炉腰孔流出。”

    ①“凡铁一炉载土二千余斤”,这里的“土”指的是铁矿石,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和(写一种)。

    ②在炼铁过程中人们要不停地用风箱给炼铁炉中鼓入空气,其目的是:

    ③炼得的铁中含有碳、硫、磷等元素,古代造剑采用将铁器烧红后反复击打的方法逐级提纯变为钢,钢的性能优良,如钢的熔点比纯铁 , 易于加工。而生铁与钢性能不同的原因是

    ④现代工业利用高炉炼铁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其中焦炭的作用是(填字母)。

    a.燃烧放热提高炉温        b.制取一氧化碳          c.提高产率

  • 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图2是20℃时上述两种物质中的其中一种的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B、4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80℃时,100g甲能完全溶于100g水 D、当温度由20℃升到60℃时,若烧杯中的固体质量增加,则此溶液的溶质是甲
  • 5、今年广东省空气质量目标是:优良天数比率(AQI达标率)达到94.1%。下列措施有助目标实现的是
    A、提倡和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 B、焚烧秸秆制造有机肥 C、为增加节日气氛开放烟花爆竹燃放 D、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 6、科学家黄旭华为中国核潜艇作出巨大的贡献。核潜艇的燃料主要是铀-235,铀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铀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铀元素的元素符号为u C、铀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0g D、一个铀原子核外有92个电子
  • 7、能与盐酸溶液反应,产生气泡的金属是(       )
    A、 B、 C、 D、
  • 8、明代的《本草纲目》记载古法酿酒:“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回答下列小题。
    (1)、其中“蒸令气上……其清如水”与下列净水实验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A、沉降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2)、“味极浓烈”,从微观角度解释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体积很小 D、分子质量很小
  • 9、下列物质能够形成酸雨的是
    A、SO2 B、CO2 C、CO D、PM2.5
  •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过滤悬浊液 D、稀释浓硫酸
  • 11、高州市被誉为“全国水果第一市”、“中国荔乡”,种植和生产荔枝过程中,常用要到下列工艺,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施用化肥 B、喷洒农药 C、压榨荔枝汁 D、喷洒保鲜剂
  • 12、实验室取100g某浓度的稀硫酸恰好与6.5g锌完全反应。试计算该反应能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13、

    “溶解”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开展研究性学习。

    任务1:溶解过程的探究

    小组同学先按图1所示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观察到小灯泡不发光。再将10g氯化钠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提示:部分物质溶于水后常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1)氯化钠溶解过程中可观察到小灯泡(填“发光”或“不发光”),说明氯化钠溶液具有性。

    (2)小组同学将氯化钠换成氢氧化钠重复上述实验,除观察到灯泡发光外,还发现烧杯外壁有热量变化,原因是氢氧化钠溶于水会(填“吸热”或“放热”)。

    任务2:溶解性影响因素的探究

    【初步探究】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

    (3)实验中振荡的目的是

    (4)通过图2实验可得出结论:物质的溶解性与有关。

    【深入思考】同学们讨论后认为通过加热或增加溶剂的量也能使B中固体溶解,物质的溶解性可能与这两个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硫酸铜溶液能吸收红、黄光而使溶液呈现蓝色。当一束平行单色光照射硫酸铜溶液时,溶液浓度越大,对于红、黄光的吸收能力越强,透过溶液的光强度越小。

    【实验探究】

    ①取试管a、b分别加入2g硫酸铜晶体和10mL饱和CuSO4溶液。

    ②将试管a、b分别装入光强度采集装置(图3为装置原理图)。

    ③加热试管a并持续测量透过溶液光线的光强度,复制数据导入软件中绘制出“光强度—时间”曲线如图4所示。

    ④在试管b内加入3mL水并持续测量透过溶液光线的光强度,复制数据导入软件中绘制“光强度——时间”曲线如图5所示。

    (5)由图3可知,温度越高,硫酸铜的溶解性越(填“强”或“弱”)。

    (6)图5中,一开始光强度数值增大的原因是

    (7)依据图5,请写出硫酸铜的溶解性与溶剂水的质量的关系及判断依据:

  • 14、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由水配制成的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节约用水,图中,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2)、水的净化流程如图所示:

    ①上述净水过程中,“沉降池”中可用明矾作絮凝剂,其作用为 , “消毒池”中常用液氯作为消毒剂,消毒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Cl2+H2O=HCl+HClO此反应生成的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吸附池”中常用(填名称)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水的组成:在电解水的实验过程中,理论上当电源正极产生8mL气体时,负极产生mL气体,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4)、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留下的液体“苦卤”经再加工可得到不纯的硫酸镁晶体,其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请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t2℃时,等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硫酸镁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氯化钠的质量。

    ②t1℃时,分别将等质量的氯化钠和硫酸镁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和硫酸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的大小关系是:A%(填“>”“<”或“=”)B%。

  • 15、金属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进一步了解金属的性质,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1)、金属的物理性质。将黄铜片与纯铜片相互刻画,观察到纯铜片上划痕较深,黄铜片上划痕较浅,据此得出的推论是
    (2)、金属的化学性质。

    ①金属材料的使用和保护。铝制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化学社团的同学想比较Mg、Fe、Cu的金属活动性,请你帮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镁片表面 , 溶液不变色;

    铁片表面产生少量气泡,溶液

    铜片表面无明显变化

    金属活动性:Mg>Fe>Cu

    任写一个上述实验中发生

    的化学方程式:

    ③将上述实验结束后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得到溶液A,取mg溶液A于另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B.若溶液B质量仍为mg,则溶液B中溶质的阳离子组合可能是

  • 1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2)、实验室选用装置BD制取氧气,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药品为(填名称),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为
    (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装置D收集氧气,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原因可能是
    (4)、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为块状固体,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产生乙炔C2H2和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通常情况下,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请写出实验室用电石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 , 最佳的制取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序号)。
  • 17、动植物呼吸需要氧气,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
    (1)、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如图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微观示意图。

    ①补全D方框中的微观示意图 , 完成该微观示意图的依据是

    ②多栽花、多种草、多植树对保护环境的意义是

  • 18、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面有关春节的习俗包含了很多化学常识。
    (1)、燃放烟花爆竹是春节传统的习俗之一,烟花爆炸属于变化;爆竹中含有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填化学式)。
    (2)、贴春联是春节传统的习俗之一。我们用墨汁书写的春联很长时间都不会变色,是因为
    (3)、璀璨的霓虹灯能营造春节的喜庆氛围,其主要是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4)、除夕夜时,每家每户都会做一桌丰盛的饭菜。我国很多地区使用沼气作为燃料来烧火做饭,沼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正确的图像能帮助我们认识物质变化的现象和本质。下列图像分析不合理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足量红磷在密闭的集气瓶中燃烧时,瓶内压强的变化 C、向一定量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 D、等质量的块状、粉末状碳酸钙分别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 2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CuO粉末

    B

    除去Cu粉中混有的Fe粉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H2OH2O2两种液体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D

    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钾溶液

    将6g氯化钾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搅拌至全部溶解

    A、A B、B C、C D、D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