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必要途径,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可以选用(填上图的大写字母)作为发生装置,若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取并收集干燥的 , 所选装置正确的导管口连接顺序是(填上图的小写字母)。(2)、实验室配制NaCl溶液。
①把1.0gNaCl固体溶解于水中配制成10.0g溶液。
②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下图所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填写仪器名称)。
③若所配制的NaCl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NaCl固体本身不纯 B.量水时仰视读数
C.向烧杯中倒水溶解时部分水洒出 D.装瓶时部分溶液洒出
-
2、利用化学知识可以从废旧电器的某些部件中回收银和铜,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1)、操作Ⅰ、Ⅱ都为过滤,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2)、溶液乙中一定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3)、操作Ⅰ前稀硫酸已足量,请你设计实验验证稀硫酸已足量:(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空间站在轨实验,到嫦娥六号月背采样,我国在航天领域不断崛起和迅猛发展,彰显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强大实力。航天科技的进步,化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Ⅰ.生命保障:空间站内,用特种活性炭除去气体中的异味和微量有害物质,为航天员提供舒适、健康的环境;由棉、羊毛和聚氯乙烯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多层结构舱外航天服,保障航天员舱外活动的安全。
Ⅱ.动力系统:部分运载火箭装载的燃料和助燃剂分别是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二者接触即可发生反应:C2H8N2+2N2O4=3N2+4H2O+2CO2 , 释放出强大的能量,将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
Ⅲ.新型材料: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会与空气产生剧烈摩擦,表面温度可达数千摄氏度。返回舱外层的复合材料涂层能在高温时保护舱体,并防止过多的热量传递到返回舱内部,确保舱内航天员和各种仪器设备的安全。
(1)、空间站内的气体净化过程中,利用了活性炭的。(2)、舱外航天服的制作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3)、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反应的过程中(填“吸收”或“放出”)热量。(4)、依据返回舱外层复合材料的作用,推测其具有的性质是。 -
4、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1)、“高地棉花洼地稻,不知身住在它乡。”稻米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为。(2)、《开宝本草》中记载了的制取过程:“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上述制取过程未涉及的实验过程是___________(填字母)。A、溶解 B、蒸发 C、结晶 D、升华(3)、《梦溪笔谈》中描述了一种液体化石燃料:“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烟”指的是炭黑,古人用它作的画可以保存至今,原因是。
-
5、除杂和检验是实际生活、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下列有关物质的除杂和鉴别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固体中少量的固体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B
除去中少量的CO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鉴别碳粉和CuO粉末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D
鉴别和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
6、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固体中混有少量的乙固体,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固体 B、时,将20g甲加入50g水中,可得到溶液的质量是70g C、时,分别将50g的甲、丙固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少于丙 D、将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
7、装置气密性良好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所示装置和操作图中,不能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是A、
B、
C、
D、
-
8、金属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中只含金属元素 B、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铝 C、钢是纯净物,生铁是混合物 D、为减缓轮船钢铁外壳的锈蚀速率,通常在轮船外壳表面涂防锈漆
-
9、小郡在学完“碳和碳的氧化物”后,对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属于碳单质, , 属于碳的化合物 B、和CO都属于有机物 C、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 D、C和CO都可用于冶炼金属
-
10、天宫空间站的电能来源于氮化镓太阳能电池。氮化镓电池中的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镓的说法正确的是A、镓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B、镓原子的质量为69.72 C、图中 D、镓原子的中子数是31
-
11、在电化学储能领域拥有巨大潜力的可由以下化学反应制得: , 则可推测X是A、 B、 C、 D、
-
1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自行车在夏天容易爆胎——气体分子受热变大 B、一滴水中大约含有个水分子——水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稀盐酸和稀硫酸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溶液中均存在酸根离子 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物质的组成元素不同
-
1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吸取滴瓶中的液体 B、
移走蒸发皿 C、
读取液体体积 D、
稀释浓硫酸
-
14、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 B、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约占空气质量的21% C、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D、空气污染物主要有、、和等
-
15、甲硅烷广泛用于太阳能电池、光导纤维及特种玻璃等的生产研制。甲硅烷的化学式为 , 其中氢元素为价,则硅元素的化合价为A、 B、0 C、 D、
-
16、
人被蚊虫叮咬时,蚊虫向人的皮肤“注射”了“蚁酸”,使叮咬处红肿痛痒。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具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甲酸,化学式为;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呈________(填“酸”或“碱”)性。
(2)小亮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___元素,推测出蚁酸分解生成的氧化物之一是。
(3)小亮同学对蚁酸分解生成的另一种氧化物。提出猜想:I.该氧化物是;II.该氧化物是。他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实验过程中,装置甲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I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若猜想II成立,则装置丁中的现象是________;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讨论交流】
(4)从环保角度分析,该装置存在的明显不足是________。
【拓展延伸】
(5)甲酸(HCOOH)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_。
(6)为缓解蚊虫叮咬的痛痒,可在叮咬处涂抹碱性的物质_____。(填字母序号)
A. 蒸馏水 B. 醋酸 C. 氨水 -
17、1772年,卢瑟福发现空气中含有既不能供呼吸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A;1773年前后,舍勒用实验证明,空气还含有另外一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B;18世纪,拉瓦锡测定了气体B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后来瑞利、拉姆赛陆续发现了氩气、氖气等稀有气体。
空气中各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化工,炼钢、加工、运输、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洁净空气对于人类、动植物都非常重要。但随着工业发展,工业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污染。
(1)、气体A是(填化学式),其用途是(任写一点)。(2)、拉瓦锡测定气体B约占空气体积的 , 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获取B气体,原理是利用不同进行分离。(3)、为保护空气,工业用石灰乳吸收废气中的 , 主要为了(填序号)。a.减少酸雨形成 b.减少温室效应 c.防止破坏臭氧层
(4)、如图1是某些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中“”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①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有(填字母序号);
②如图2表示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1)、洗洁精除掉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洁精的作用。(2)、作为主要能源的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气。(3)、“自热食品”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其发热包的原理是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这一反应的方程式为 , 基本反应类型是。(4)、制取自来水的消毒剂的化学方程式为。请回答:的化学式为 ,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19、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A、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浓盐酸
B、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C、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D、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
-
20、五育并举,劳育先行。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燃气灶炒菜
燃气燃烧放热
B
铁粉在月饼盒内作双吸剂
铁粉生锈时消耗水和氧气
C
垃圾分类,植树造林
节约资源,低碳环保
D
用水来灭火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