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天工开物》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和思想,记载了“沉铅结银”的过程图1所示。

    (1)、礁砂主要含硫化银,属于(填“混合”或“纯净”)物;硫化银(银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2)、“土炉”中反应之一:Ag2S+C+2O2__2Ag+SO2+CO2 , 该反应涉及种氧化物。
    (3)、“交箑(扇)”意为交互用扇子煽风补充 , 促使反应加快。
    (4)、“分金炉”(图2)中铅(Pb)与氧气高温生成氧化铅(PbO)的化学方程式;“氧化铅”密度比“生银”(填“大”或“小”)而沉下,达到分金目的。
  • 2、下列图像与对应的操作过程相符的是

    A、①图: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B、②图: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③图: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D、④图: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 3、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对应的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b点溶液降温到t1℃,析出30g晶体 C、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乙的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可转化为饱和溶液
  • 4、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

    B.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C.探究铁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A、A B、B C、C D、D
  • 5、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生。下列劳动教育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中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教育内容

    化学知识

    A.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受热后汞原子变大

    B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活性炭能吸附异味分子

    C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D

    将自行车链条涂油以防锈

    使链条的金属与空气和水隔绝

    A、A B、B C、C D、D
  • 6、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模型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物质的分类

    C.空气的组成

    D.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A、A B、B C、C D、D
  • 7、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和稀硫酸反应,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 B、二氧化碳通入到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 8、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图2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装置。由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B、硫酸钠的化学式:NaSO4 C、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燃烧产生无色无味的SO2
  • 9、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3个铁离子:3Fe2+ B、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Ca+2O C、60个碳原子:C60 D、氩气:Ar2
  • 10、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
    A、 B、 C、 D、
  • 11、中医是我国的国粹之一,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下列中医疗法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推拿 B、拔火罐 C、按摩 D、正骨
  • 12、

    实践课上老师建议同学们用草木灰给农作物施肥。学习小组随即对草木灰开展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 , 还含有少量的KCl;②大多数可溶性的盐溶解在水中会完全解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③难溶性物质在水中解离出的离子极少,忽略不计;④CaCl2KCl的水溶液呈中性。

    任务一 探究草木灰的酸碱性

    (1)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K2CO3属于________(填“酸”、“碱”或“盐”),把烧杯中的草木灰连同浸出液一起过滤,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取草木灰水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发现紫色石蕊溶液________,则证明草木灰水呈碱性。

    任务二 探究草木灰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猜想与假设】猜想I:溶液呈碱性是溶液中解离出的K+引起的

    猜想II:溶液呈碱性是溶液中解离出的CO32引起的

    【进行实验】

    (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1支洁净的小试管中加入3mL饱和草木灰水,滴入3滴酚酞溶液振荡,再逐滴滴入CaCl2溶液至过量

    溶液先变红,滴入CaCl2溶液至过量时,________

    溶液呈碱性是溶液中解离出的CO32-引起的

    写出上述实验步骤中滴入CaCl2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任务三   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

    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草木灰中K2CO3的含量,可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增加量来计算K2CO3的质量(草木灰中其他成分遇稀盐酸不产生气体)。

    (4)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搅拌乙、丙中的反应物外,还可以________。

    (5)有同学认为通过丙装置质量的增加量来计算K2CO3的质量结果会偏大,为了更精确地测量,该同学建议在乙、丙之间增加两个吸收装置。你认为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两个吸收装置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填字母)。

    A. NaOH溶液B. 浓H2SO4C. 饱和NaHCO3溶液D. 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 13、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2O3、Fe3O4、FeO、SiO2等,铁的氧化物均能与盐酸反应,SiO2不与酸反应)是工业生产硫酸的废渣,利用硫铁矿烧渣制备铁红(Fe2O3)等产品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

    (1)焙烧时C与O2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都能将铁的多种氧化物还原成铁。该气体是(写化学式)。

    (2)用适量的硫酸酸浸、过滤后滤液中的溶质是

    (3)在空气中煅烧FeCO3 , 即FeCO3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Fe2O3和CO2 , 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若产品a的主要成分是K2SO4 , 得到产品a时加入的试剂X为

    (5)选用下列(填字母)洗涤产品a。

    A KCl饱和溶液   B 水   C 饱和K2SO4溶液

  • 14、

    环保、能源、健康等都离不开化学。某研究所利用太阳能聚光器获得的高能量进行热化学循环反应制取H2 , 其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I.环保——低碳生活,绿建未来

    (1)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世界上首次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制冰过程中,须先将气态CO2压缩为液态,该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II.能源——绿色能源,环境友好

    (2)反应I中元素化合价改变的是

    (3)反应II化学方程式为 , 此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

    (4)反应Ⅱ生成的氢气和反应I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比为

    (5)该化学循环反应中(填需要或不需要)补充锌。

  • 15、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金属文物铭刻着中华文化的脉络,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

    ①认识文物:司母戊鼎是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青铜是铜与锡的合金,青铜硬度比纯铜更(填“大”或“小”)。三星堆古遗址发现的黄金面具堪称旷世神品,金块能够被锻造成薄薄的面具,说明金具有良好的性。

    ②文物制备:沧州铁狮子铸造于953年,由生铁浇铸而成,重约40吨,生铁生产中,一氧化碳与赤铁矿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文物鉴别:不法分子常用假黄金(铜锌合金)仿制纯黄金,下列能鉴别真假黄金的是。(填字母)

    A.滴加稀盐酸       B.用火灼烧       C.观察颜色

    (2)、探究金属的性质

    为了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三种方案,其中合理是________。(填字母)

    A、 B、 C、
  • 16、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1)、发展“风光储氢”(即风能、光伏、储能和氢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风光储氢”与燃煤发电相比,减少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可有效缓解的环境问题是;氢气作为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之一,它的优点是(请任写一个)。
    (2)、新能源电动汽车中广泛使用磷酸亚铁锂电池,其反应原理:LiFePO4FePO4+Li。汽车行驶时,电池将能转化为电能;该电池放电时发的化学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关于“碳中和”,我国科学家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比如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油脂: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写出该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有关“碳中和”的下列观点错误的是(填字母)。

    A.大力植树造林             

    B.可以采取捕集、利用和封存CO2等措施

    C.开发氢能,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D.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CO2 , 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 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二氧化硫   ②氮气   ③熟石灰   ④碳酸氢钠   ⑤盐酸   ⑥酚酞

    (1)、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2)、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4)、属于酸碱指示剂的是
    (5)、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的是
    (6)、与酸雨形成有关的是
  • 18、用化学符号填空。
    (1)、铝元素
    (2)、钠离子
    (3)、保持过氧化氢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4)、2个氮原子
    (5)、硫酸根离子
    (6)、乙醇
  • 19、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mg铁粉,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对应的固体是Ag B、B点溶液中的阳离子有Fe2+Cu2+ C、C点对应的溶液为无色 D、加入mg铁粉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 20、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和除杂是重要的化学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分离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固体混合物

    加入足量水,过滤,蒸发

    C

    检验氢氧化钠中是否混有碳酸钠

    取样,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D

    除去硝酸钾溶液中少量的硝酸钙

    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