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 B、氧化铜、液氧 C、生锈的铁钉、五氧化二磷 D、水和冰相混合、啤酒
-
2、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检查气密性 C、
过滤 D、
熄灭酒精灯
-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3个氧分子:3O B、3个钠离子:
C、2个氢原子:2H D、氯化钾:KCl2
-
4、小明在帮助老师整理试剂时,发现一瓶标签受损的稀盐酸。为测定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了如图实验。(已知:)(1)、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2)、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若要将50g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g。
-
5、氧化镁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研究团队用MgSO4和CO制备MgO,同时用软锰矿(含MnO2)吸收SO2 , 可获得MnSO4产品,其工艺如图。(1)、制取MgO
i.传统方法:2MgSO42MgO+2SO2↑+X↑,X的化学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ii.现代工艺:如反应器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与传统方法相比,其优点是。
iii.根据图中所示,在反应器中若要提高MgO的产率,当温度为800℃时,通入CO气体流量最优条件为mL·min-1。
(2)、制取MnSO4i.如图所示,在反应器Ⅱ中,先把软锰矿研磨的目的是。
ii.对于反应器Ⅱ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反应器Ⅱ内不需要对MnSO4溶解
b.过滤把不溶性杂质与MnSO4溶液分离
c.反应器Ⅱ中SO2吸收率低会加剧酸雨形成
-
6、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b。(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可以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写出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烧杯里铁皮架的上下层各放置了一根燃着的蜡烛,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由此推断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 。
-
7、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怎么处理?
近几年来,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为我国载人空间站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呼出的是怎么处理的?航天员呼出的不仅是废气,而且对人体有害。座舱空气中分压达到2千帕就会影响航天员的健康和安全。
通常处理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对于短期飞行的载人航天器而言,常采用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吸收。LiOH与发生反应的生成物为碳酸锂,实现了对的吸收。该方法吸收效率高、安全,但这是一次性使用的去除方法。方法二:对于二氧化碳进行收集和再生处理,重新生成可供人体呼吸的氧气。第1步,利用固态胺系统对座舱进行吸收与浓缩;第2步,利用特种反应器实现对的加氢甲烷化的还原反应,使之生成甲烷()与水;第3步,采用电解方法对水进行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氧气供人呼吸使用。
(1)、碳酸锂的化学式为;表达的含义是。(2)、①空间站内的空气为(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②对比关于的两种处理方法,方法更好,原因是。
③在空间站,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得到的氢气可否再利用?(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
8、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涵盖了茶树栽培、茶具使用、饮茶方法等内容,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的茶学专著。(1)、茶叶含氟,对预防龋齿有一定效果,这里的“氟”是指_______(填序号)。A、原子 B、分子 C、元素(2)、《茶经·五之煮》中“缃、苦、馨”形容茶的色香味,远处就能闻到茶香的原因是。(3)、《茶经》中记载的“漉(lù)水囊”可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该过程类似实验操作中的 , 该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4)、明代已存在用木炭除去泡茶用水中异味的方法,此法利用了木炭的性,还有硬水也会影响泡茶的口感,故最好用软水泡茶,现实生活中常用的方法软化硬水。(5)、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长久不褪色,原因是墨汁中的炭黑。
-
9、评价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与实践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目的
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观察硫燃烧现象
比较铁、铝的活动性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方案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
10、根据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10℃时,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C、20℃时,能完全溶于50g水 D、饱和溶液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晶体
-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则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C、喝汽水会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与温度有关 D、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不慎洒出一部分,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
12、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B、 C、 D、
-
1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A、氧分子——O B、钠离子—— C、2个汞原子——2Hg D、氮元素——N
-
1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加入固体粉末 B、
熄灭酒精灯 C、
倾倒液体 D、
读取体积
-
15、2024年9月25日8时44分,我国火箭军向太平洋成功发射了1枚东风31AG洲际弹道导弹,并击中太平洋中制定目标,总射程12000公里。“东风快递使命必达”,东风导弹的试射成功,不仅增强了中国战略威慑能力也向全世界展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决心。在东风导弹试射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导弹在飞行过程中,燃料持续燃烧产生大量高温燃气 B、高温燃气中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水 C、导弹在击中目标后发生爆炸,放出大量热 D、导弹(金属)外壳在爆炸后海洋中一段时间锈蚀
-
16、向 100g 含有 HCl 和 MgCl2 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 NaOH 溶液并振荡,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 194.2g 不饱和溶液 M 和沉淀 N 。(1)、沉淀 N 的质量为g。(2)、原混合溶液中 HCl 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
17、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为淀粉工业制造和二氧化碳利用打开了一扇窗,部分人工合成淀粉路线如下:(1)、在淀粉(C6H10O5)n分子中,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填最简整数比)。(2)、在CH3OH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 。
-
18、
I.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他用装置C作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__,关闭弹簧夹,反应停止后液面应位于________(填“1”“2”或“3”)处。
(2)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铵盐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反应方程式________,氨气的制取并收集的装置应选择 ________。
(3)装置G可以用来收集气体,还可以防倒吸。请你推测该气体的密度 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空气的密度。
(4)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除去CO中的CO2并收集一瓶CO的装置图(瓶内为NaOH浓溶液),其中最合理的装置是 (填序号)。
A. B. C. D. II.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且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如图),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询问老师,只知道原溶液是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溶液。
【提出问题】原瓶中是何种溶液,是否变质?
【进行猜想】
猜想Ⅰ:原瓶中是NaCl溶液;
猜想Ⅱ:原瓶中是NaOH溶液;
猜想Ⅲ:原瓶中是Na2CO3溶液;
猜想Ⅳ:原瓶中是NaHCO3溶液。
【查阅资料】
(5)常温下,有关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表: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常温下的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常温下稀溶液的pH
7
13
11
9
从上表可知,猜想Ⅳ一定错误,因为________。
【进行实验】
(6)取少量样品,测得溶液的pH大于7,说明猜想Ⅰ错误,理由是________。
(7)小组同学另取样品,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通过实验可以判断,样品无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________。
【获得结论】
(8)猜想________正确。
【拓展延伸】
(9)实验(6)中检验无色溶液B时,能代替硫酸铜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金属镁 b.pH试纸 c.氧化铜 d.酚酞试液 e.氯化铁溶液
-
19、
硫酸氢钠(NaHSO4)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水溶液显无色。
【提出疑问】NaHSO4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微观探析】图1是NaOH与NaHSO4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根据上图所示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NaHSO4溶液中含有 B. NaHSO4溶液可以鉴别Fe、Cu的金属活动性 C. NaHSO4溶液可以导电 D. NaHSO4是一种酸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实验探究】化学兴趣小组依据所学知识,向NaHSO4溶液中加入不同试剂(如图2所示)
(3)上述实验有气泡生成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实验②若加入过量Fe2O3 , 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________。
【拓展应用】
(5)该兴趣小组将图2中实验③、④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观察到同时有沉淀和气体产生,小伟同学对实验④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经分析,他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Na2SO4和________(写化学式);关于此过程的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实验③反应后溶液一定显酸性
B.可用BaCl2溶液确定实验④反应后的溶质成分
C.③、④混合后产生的沉淀中一定有BaSO4 , 可能含BaCO3
(6)某同学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b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________。
②c点时溶液的质量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与放入锌粉前溶液的质量相等。
-
20、某溶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钙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测得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分析图像。(1)、该实验证明,溶液中的成分是(填化学式),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先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再加入 , 产生现象,即可证明。(2)、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中,阴离子有。(3)、溶液B点以后溶液的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