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 第3节 电磁铁的应用同步练习
- 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 第2节 电生磁同步练习
- 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 第一节指南针为什么能够指南同步练习
- 浙江省衢州市风华外国语学校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 九年级科学(1.1-4.3)
- 浙江省金华市南苑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12月独立作业检测九年级科学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监测 九年级科学试题卷
-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卷 九年级科学
-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抽测科学试题
-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调测试卷 科学卷
-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同步练习
-
1、小明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1)、物体的重力是牛;(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最大浮力是牛;(3)、比较(a)(d)(e)三次实验,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有关;(4)、图乙中正确反映浮力F和物体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填字母)。(物体未接触容器底)
-
2、 2023年4月6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圆满完成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任务,顺利回家。它的排水量达1.4×104吨,吃水8米,在海面上航行时科考船受到牛的浮力。(g取10牛/千克)
-
3、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处于不断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影响水的运动和转化的因素很复杂。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水循环持续进行的动力是和地心引力。(2)、强台风“杜苏芮”在福州登陆时,某地出现了一次强降雨,导致该地区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山体滑坡,农田淹没,损失较为严重。假如水循环示意图中陆地部分为该地,则当这场暴雨、洪涝发生时,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b和(填字母)。
-
4、古诗有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船既能浮在水面,为会么不能沉没,关于水的探究人们在不断地探索中。请回答下题。(1)、“天宫课堂”第一课上,王亚平做了一个有关浮力的实验。在太空中,乒乓球并没有像在地面一样浮在水面,而是停留在了水中,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乒乓球受到的浮力方向向下 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C、浮力和重力没有关系 D、太空中重力消失时,浮力也就消失了(2)、人们常用“浮筒打捞法”打捞沉船,做法是将几个灌满水的浮筒沉到水底,潜水员用钢索把它们拴在沉船两侧,打捞船上的机器开动,把空气压进浮筒,将浮筒里的水排出,沉船随着浮筒一起浮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船沉到水底静止时,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船的重力 B、浮筒浸没后,随着深度的增加,所受的浮力增大 C、把空气压进浮筒后,浮筒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D、船和浮筒浮在水面时,它们受到的浮力大于它们的总重力
-
5、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下列生物的行为特点或生理结构特点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水分过多环境中形成的是()A、仙人掌的叶刺 B、热带树木的树茎上长出“气根” C、骆驼的驼峰 D、昆虫表面的外骨骼
-
6、读水循环示意图,判断下列关于水循环和水资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通过人工“地下暗河”将于岛湖的湖水引入杭州,作为杭州第二水源,此举属于改变图示水循环环节中的⑤ B、水循环的环节③使陆地淡水不断得到补充,因此,夏季风能到达的地区降水比较丰富 C、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不均匀,南多北少;在时间分配上不均匀,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D、通过水循环,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
7、 如图所示,假设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为100%,将所有水分为A、B、C三部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的 A 部分是地球上的海洋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3% B、生物水主要存在于图中的 B 部分 C、C1C2部分分别是难以被人类利用的冰川水和地下淡水, D、C1部分的水以固态形式存在
-
8、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以后,小明想用生活中的物品测量当地的大气压。方法如下:把一个带塑料挂钩的吸盘贴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如图所示),塑料吸盘的面积为米2;将一个质量为0.1千克的塑料桶挂在挂钩上,当桶中的水加至9.7千克时,塑料吸盘恰好掉落。(1)、塑料吸盘掉落时,塑料桶和水的总重力为多少?(2)、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强为多少?(3)、老师告诉小明,该方法所测的大气压强数值往往比实际值小一些,你认为产生这一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
9、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活动。
活动材料:百叶箱1个、温度计1支、数据记录等工具1套。
(1)、实践过程:①按照测定气温的要求,将(填仪器)放到百叶箱内(该仪器离地面约1.5米);
②气温观测时间:北京时间2时、时、14时、20时;
③记录观测结果。根据题图可知,当天最高气温为℃;日平均气温为4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则当日的平均气温为
(2)、已知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 , 假如图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是同一时间A、B两地测得的数据,那么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米。 -
10、如图所示为手部酒精消毒装置,按压前,瓶内的压强大气压。用力按压泵头时,酒精被挤出,说明储液腔内气体压强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储液腔内的气体压强大气压。(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1、图1是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示意图,图2是空气对流运动示意图。(1)、大气层中约90%的臭氧集中于图1中的(填字母)层,飞机也主要在这层飞行。(2)、图2中A处空气流动的方向为(填“向上”或“向下”)。(3)、图2中甲、乙两地,气压较高的是(填“甲”或“乙”)地;甲地多(填“晴朗”或“阴雨”)天气。
-
12、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会受到水的压强作用,那么生活在大气“海洋”中的我们也受到大气的压强。关于我们生活中的大气压,请回答下列题。(1)、如图所示,果汁盒瓶口设计都会偏向某一侧,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新开封的果汁倾倒时很容易出现断断续续、难以控制的情况,下列最不容易出现此情况的操作是( )A、 B、 C、 D、(2)、2023年5月28日,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首个商业航班飞行圆满完成。关于客机的相关科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客机升空利用了“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 B、客机所在高空的大气压强,比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小 C、客机起飞与热气球升空的原理不相同 D、客机着陆后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会继续往前滑行一段距离
-
13、铁桶内放入少量的水,用火加热至沸腾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铁桶会被压扁(如图所示)。对于铁桶被压扁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桶的重力使铁桶变扁 B、大气压使铁桶变扁 C、冷水的压力使铁桶变扁 D、桶内空气膨胀使铁桶变扁
-
14、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 B、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12时左右 C、气温在以下,知了就停止鸣叫,说明动物的行为与气温有关 D、与外界阳光直射下温度计读数相比,百叶箱内温度计读数的平均值要小
-
15、关于大气层中对流层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上部冷、下部热,对流现象显著 B、云、雨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C、其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对流层的厚度在地球各地并不一样,随纬度变化
-
16、如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A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②A层——含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
③B层——几乎只有空气的水平运动,适合飞机飞行
④B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
17、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以及泥沙等杂质。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图:(1)、操作②为图2的(填字母)。(2)、玻璃棒在蒸发结晶时所起的作用是。(3)、图3是NaC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在温度约为(取整十数)℃时,硫酸镁(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此时结晶出的氯化钠(NaCl)纯度较高。
②当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NaCl)时,可采用的方法提纯
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8、如图所示是对时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1)、甲、乙、丙、丁中,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2)、由丙溶液到丁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填“不变”“变大”或“变小”)。(3)、若在丁的基础上,继续恒温蒸发10克水,又有3.2克硝酸钾晶体析出,由此可以计算出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克。
-
19、小西同学去乡下旅游时,用矿泉水瓶装了一些山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净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取水样后加入絮凝剂,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其形成较大的固体颗粒沉到水底,你认为合适的絮凝剂可以是。(2)、山泉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后得到净化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过程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 B、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过程改变了水的化学性质 C、净化后得到的净化水属于纯净物 D、可以通过蒸馏的方式,从净化水中分离出纯净水
-
20、苍南县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属于中度缺水地区。下列关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禁用农药、化肥 B、采用低流量的淋浴喷头 C、洗手时一直开着水龙头 D、大量抽取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