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监测 九年级科学试题卷
试卷日期:2025-01-13 考试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各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按合理膳食要求,每日三餐摄入各类食物构成的膳食大致比例为( )A、 B、 C、 D、2. 根据下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7
A、酸性变强 B、酸性变弱 C、酸性不变 D、碱性变弱3. 正常人用餐后,体内血糖会先上升再下降最后趋于平稳,使血糖浓度下降的激素是( )A、生长激素 B、肾上腺素 C、甲状腺素 D、胰岛素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酒精用作燃料 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5. 某番茄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中含有下列物质,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MgSO4 B、Ca(NO3)2 C、NH4H2PO4 D、K2SO46. 镉(Cd)是镍铬电池的重要材料,它可以从铜镉渣(主要含有镉、锌、铜等单质)中分离回收,其过程如图,则镉、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锌>铜>镉 B、锌>镉>铜 C、镉>锌>铜 D、镉>铜>锌7. 在①氧化铁;②锌粒;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 下列物质按氧化物、盐、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氧气、硫酸铜、石灰水 B、二氧化碳、硫酸、食盐水 C、氧化铜、纯碱、煤炭 D、高锰酸钾、烧碱、铁合金9. 将人血永久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图中10移到视野中央,应将涂片向右上方移动 B、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中的结构1 C、图中9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D、如果图中8的数量低于正常值,则此人可能患有贫血10. 下列情况物体的内能增加且改变内能的方法只是热传递的是( )A、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壁发烫 B、用砂轮磨刀时,刀具发烫 C、冬天用热水袋捂手时,手会感到暖和 D、贮气罐里的气体向外喷泻时,气罐壁的温度变低11. 某同学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酒精浓度
0(清水)
0.25%
1%
10%
20%
每 10秒水蚤心跳次数(平均值)
35
45
30
23
死亡
A、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升高 B、酒精浓度对水蚤心率没有影响 C、酒精浓度太高会导致水蚤死亡 D、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降低而降低12.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食物燃烧时,是将储存在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乙图中的塞子弹出,其能量转化与内燃机工作时的压缩冲程相同 C、丙图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只有物质的变化,没有能量的转化 D、丁图氢弹爆炸时释放核能与燃料燃烧释放内能原理相同13. 如图是测量货车质量的地磅示意图,货车的质量可以通过电流表的示数转换测出,R0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货车的质量变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 B、货车的质量变大时,定值电阻 R0两端的电压变大 C、货车的质量变大时,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D、将电流表直接换成电压表也能显示货车质量的变化14. 如图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药品需平铺在试管底部,使反应更加充分 B、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C、试管内药品加热前,需先通氢气排尽试管内空气 D、反应结束后,先停止通氢气、再撤去并熄灭酒精灯15. 如图所示,一根木棒AB在O 点被悬挂起来,AO=OC,在A、C两点分别挂有两个和三个相同的钩码,木棒处于水平平衡。如在木棒的 A、C两点各减少一个同样的钩码,则木棒( )A、仍保持平衡 B、绕O点逆时针方向转动 C、绕O点顺时针方向转动 D、平衡被破坏,转动方向不定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
16. 如图为 SpaceX公司成功用机械臂捕获“星舰”火箭助推器,首次实现发射塔原位回收。火箭下降过程重力势能不断。火箭助推器在下降过程中其喷射器还在工作这是为了减小其接触机械臂时的能。17. 根据下列两个科学实验,完成相关填空。(1)、标有“6V、1.5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第一组同学把这样的两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8伏的电源两端,则电路的总功率为。第二组同学把这样的两只灯泡并联起来,接在伏的电源两端,电路的总功率将和第一组相同。
(2)、提纯混有硫酸的硫酸铁溶液,可在该溶液中加入足量后,过滤。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8. 如图人与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单位,其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主要来源于人摄入的食物中;其中可以帮助组织的修复。(均选填图中营养素)19.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如图),老师告诉小科,这瓶试剂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钠、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为确定该试剂成分,小科进行如下系列实验:(1)、取2毫升该试剂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溶液不变色。则推断试剂不可能是溶液。(2)、再取2毫升该试剂于试管中,滴入 AgNO3溶液后,根据的现象,小科确定该试剂是氯化钠溶液。(3)、请列举氯化钠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20. 如图1所示,中国“人造太阳”——大型核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实现1.2亿摄氏度 101秒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世界新纪录。(1)、“东方超环”的反应原理与太阳类似,即通过(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2)、如图2为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在核电站的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过程是:核能→内能→→电能。(3)、核电清洁、经济,但一旦发生核泄漏,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核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核燃料或核废料具有。21. 如图所示,A、B两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中,(选填“A”或“B”)是动滑轮,在不考虑滑轮重、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时,以0.1m/s 的速度匀速拉动物体 C,物体C与桌面的摩擦力是 60N,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m/s,拉力 F为N。22. 某同学在比较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时,做了下面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比甲、乙实验,说明具有吸水性的固体是。(2)、取出甲、乙中的培养皿并配制溶液,分别为如图丙、丁,久置于空气中,则两个培养皿中会出现浑浊的溶液是。(3)、丙、丁处滴加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
23. 小科想知道标有“3.8V”字样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于是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电源电压保持6伏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1A”。(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小科观察到两电表的示数情况是 , 由此判断故障是小灯泡断路。(3)、排除故障后,小科进行了正确操作,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发光情况
很暗
较暗
较亮
亮
很亮
电压 U/伏
1
2
3
3.8
4.5
电流 I/安
0.2
0.22
0.25
0.30
0.34
由表中数据可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瓦。
(4)、小科根据表中数据,计算了各次实验中灯丝的电阻,分析后认为,闭合开关前灯丝的电阻小于 5欧,小科的理由是。24. 小科学习了碱和盐的性质后,将少量硫酸铜溶液滴入2毫升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观察到预期的蓝色絮状沉淀,这是为什么呢?【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放热,使氢氧化铜的溶解度增大。
猜想二:生成的氢氧化铜继续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所示:
(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科应选择两组实验进行对比。根据实验结果,猜想一(选填“成立”或“不成立”)(2)、若猜想二正确,则C 中“?”处应填写的现象是。(3)、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可溶物。小科再次做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时,他应该怎么做才能立即观察到预期的蓝色絮状沉淀? 请你写出一种方法:。25. 某同学在电学实验的复习时,进行了如下的知识梳理:(1)、在利用图甲“测量未知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2)、在利用图乙“研究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让小灯泡的温度逐渐升高的操作是:向A端调节滑片使灯泡的亮度逐渐变。(3)、在利用图乙“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的实验原理是:。(4)、在利用图丙“研究电功率与电压的关系”中将两个规格不同(阻值不同)的灯泡串联的目的是:。26. 小科在学习金属活动顺序表时发现,氢排在铜的前面。推测氢气可以置换出铜盐溶液中的铜,但在向硫酸铜溶液中通氢气后没有观察到有金属铜生成,产生了疑问。查阅资料后,重新实验,证明了推测。【查阅资料】
①石墨含大量气孔,能导电可以作为电极。
②活性氢(用H2 表示)可以在常温下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③电解水时附着在电极上的氢气为活性氢,但一般电极上附着的活性氢极少。
【实验研究】
1.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利用某金属和石墨充当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
2.当石墨电极上有大量气泡出现时,取出石墨电极,立即将其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石墨电极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
3.将红色固体放入稀硫酸中,没有变化,证明氢气可以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实验分析及拓展】
(1)、图中石墨电极为(选填“电极 a”或“电极b”),其电极上产生了活性氢。(2)、请写出活性氢(H2)可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3)、小科同学将反应后的金属电极也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电极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能否证明金属电极上也产生了活性氢,为什么? 。27. 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快慢,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酵母菌混匀,制成酵母葡萄糖液,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定葡萄糖初始浓度值为 44.1g/L。
②取12支试管,等分成A、B两组,在A组试管中各加入5毫升酵母葡萄糖液且不密封,同时在B组试管中____,将两组试管同时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
③15分钟后测定葡萄糖浓度值,求平均值,再分别计算有氧、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速率,数据记录如下表。
葡萄糖浓度(g/L)
葡萄糖分解速率 g/(L·分钟)
A 组
33.6
0.7
B组
38.1
(1)、②中空白处的步骤为。(2)、表中空白格的数值为。(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4)、实验中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的目的是。四、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28、32题各8分,31题7分,29、30题各6分,共35分)
-
28. 安全用电,人人有责。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是家庭电路示意图。插座与灯泡的连接方式是联。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测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三个孔中都不发光,则电路故障是断路。(2)、家用电能表如图2所示。能接入电路中用电器的最大总功率为W。若家中仅有电饭锅工作,5min内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300次,电饭锅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是J。29. 人体是一个协调配合、和谐统一的整体。如图为小科同学精心绘制的消化、呼吸、泌尿、内分泌和循环系统间关联的概念图解,其中①②代表气体,③④代表生理过程。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答:(1)、吃的早餐主要在消化道中的处被消化和吸收,后随血液送达组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利用,提供能量。(2)、若体检时发现尿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填序号)所示的生理过程异常所致。(3)、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肾小球壁、肾小囊内壁等结构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交换。这充分体现出结构和功能相的生物学观点。30. 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 400N的窗玻璃,所用的竖直拉力为 250N,窗玻璃上升的高度为 10m,用时 50s。求:(1)、所做的有用功 W有;(2)、工人所用拉力的功率 P;(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31. 往100g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8%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曲线,分析并计算:(1)、a→b段表示氢氧化钠与混合物中的发生反应。(2)、c点时溶液中溶质是。(3)、求反应前混合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32. 动能回收是现今电动汽车的节能技术之一,其原理是正常行驶时电机带动车轮转动,车辆前进;制动时(刹车)电机通过差速器使得电机逆向旋转,启动发电功能,并储存到电池中,以减少能源损失和提高能效。XX电动汽车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进行了1天动能回收测试,数据如表2所示。(注:电池包总输出的电能等于消耗电池容量加动能回收的电能)
XX 电动汽车
车重(Kg)
2200
快速充满电时间
2.5h
最大续航里程(Km)
700
电池容量(kW·h)
180
百公里加速时间(s)
4.6
能量利用率
80%
表1
动能回收测试
行驶总路程(Km)
400
电池包总输出(kW·h)
120
动能回收(kW·h)
20
表2
(1)、制动时电机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是。(2)、动能回收测试当天该电动汽车的平均牵引力为多少? (能量利用率80%)(3)、若路况与动能回收测试相同,该电动汽车一次充满电能否达到其最大续航里程?(通过计算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