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南苑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12月独立作业检测九年级科学试卷

试卷日期:2025-01-13 考试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 1.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称量固体NaOH C、保存 NaOH 溶液 D、测 NaOH 溶液的pH
  • 2. 女儿红是一种传统黄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浓郁的文化内涵而受到广泛认可。下列有关女儿红酿制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糖化”: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C、“蒸馏”: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得到白酒 D、“窖藏”:封存后产生具有醇厚香味的物质
  • 3.  已经紫色石蕊在 PH=5.0~8.0之间为紫色,结合下表中所列物质的pH判断,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不变色、变红的是 ( )

    物质

    酱油

    厕所清洁剂

    血浆

    牙膏

    稀橘汁

    蒸馏水

    肥皂水

    食盐水

    草木灰水

    柠檬汁

    pH

    4.8

    1.7

    7.4

    8.2

    5.2

    7.0

    9.2

    7.0

    10.6

    2.5

    A、稀橘汁、食盐水、草木灰水 B、牙膏、蒸馏水、肥皂水 C、草木灰、蒸馏水、稀橘汁 D、肥皂水、食盐水、厕所清洁剂
  • 4.  如图所示为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血涂片时,应来回推动几次载玻片使血膜均匀 B、当图中①数量过少时,会造成贫血 C、当人被细菌感染时,图中的②会显著增加 D、图中的细胞和①和③都具有细胞核
  • 5. 节约用电,从我做起。下列用电器正常工作时,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电能最多的是(      )
    A、台灯 B、液晶电视 C、笔记本电脑 D、空调
  • 6. 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斜面的长为s、高为h,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运动到顶端的过程中,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f,关于该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拉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平衡力 B、拉力做功 W=Fh C、该斜面能省功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GFs
  • 7. 我国发明的新型钛合金,为“奋斗者”号下潜万米海底、从事科考任务解决了材料难题 。工业制取金属钛的主要反应是:①2FeTiO3+6C+7Cl2=一定条件2FeCl3 + 2TiCl4 + 6CO;②2Mg+TiCl4 =  2 M g  C l2  +Ti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FeTiO3 属于氧化物 B、钛合金是一种金属单质 C、反应①中体现了碳的还原性 D、TiCl4中 ,钛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1 : 4
  • 8.  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质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B、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边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更多 C、乙实验要保持两个电阻丝两端电压相等 D、乙实验中通电时间相同,两个容器中空气升高的温度相同
  • 9. 关于人体内的葡萄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图1,进餐一段时间后,葡萄糖主要是通过②吸收进入血液 B、如图1,人体内的葡萄糖除来自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可来自③中的糖原分解 C、如图2,被人体吸收的葡萄糖,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四个腔中的① D、如图3,尿检显示含有葡萄糖,是因为③不能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重吸收所致
  • 10. 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中的三个冲程 。对于缺少的一个冲程名称及顺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吸气冲程 ,应在甲之前 B、压缩冲程 ,应在甲、 乙之间 C、做功冲程 ,应在乙、丙之间 D、排气冲程 ,应在丙之后
  • 11.  血液好比人体内的“送货员”,沿着“道路”源源不断地给“居民”们补给氧气、葡萄糖等“物资”,并把“居民”们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垃圾”运走。如图表示人体内的“送货员”给某“居民”送货前后部分“物资”和“垃圾”的变化情况,则该“居民”为(   )

    A、肾脏 B、 C、小肠 D、心脏
  • 12. 用图甲所示电路研究电功率和电流的关系,绘制了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R的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图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源电压为16V B、R=R0=8Ω时,R的功率最大 C、虚线b表示的是R的功率与电流的关系 D、当电流表示数为0.5安时,R消耗的功率为5W
  • 13.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Fe

    Fe2O3

    稀盐酸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过滤

    B

    FeSO4溶液

    H2SO4

     Fe

    加入过量的铁粉, 过滤

    C

    MnO2

    KCl

    蒸馏水

    加入足量蒸馏水,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KNO3溶液

    K2CO3

    CaCl2

    加入适量CaCl2溶液, 过滤

    A、A B、B C、C D、D
  • 14. 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0a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 B、b点溶液中溶质有2种 C、c点溶液的pH>7 D、x值为106.0
  • 15. 科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 以下研究的实验中 ,方法或实验目的不合理的是(   )
    A、研究动能的影响因素时 ,用木块被小球撞开的距离来判断动能大小,运用了转换法 B、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换用不同的钩码且调整其在横梁上的位置,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 C、研究物体重力势能与高度关系时,控制物体质量相同,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D、用小球与短棒搭建分子,运用了模型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7小题,每空格2分,共40分)

  • 16. 某品牌的软籽石榴,皮薄、籽软、汁多、香甜,深受人们喜爱。
    (1)、软籽石榴具有皮薄、籽软等优良性状由 决定。
    (2)、该品牌的石榴适宜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这是 的结果。
  • 17. 2024年9月10日,华为以惊人的“三折叠”设计震撼了全球科技界。“三折叠”手机屏幕的主要材料是聚酰亚胺(PI)薄膜,其化学式为(C16H66O6N2n

    (1)、聚酰亚胺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一个聚酰亚胺分子中碳、氢、氧、氮原子个数比为
    (3)、相较于传统的玻璃膜,PI薄膜的使用大大减轻了手机的质量,并使手机在反复折叠过程中仍保持屏幕的平整度,即使在高温环境和多次触压下也不易变形,延长使用寿命。下列P1薄膜的性质有利于实现其用途的是____。(可多选)
    A、密度较小 B、强柔韧性 C、低透光率 D、高耐热性
  • 18.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利用紫外线杀菌的筷子盒,内置“220V  4W”的紫外线灯管,装入干燥筷子只需3~5分钟即可完成杀菌消毒。取筷子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如图乙。

    (1)、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对筷子进行消毒属于 
    (2)、紫外线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安(保留2位小数)。
    (3)、已知O点为支点,经测量,筷子的总质量为36克,OC为18厘米,B点是OC的中点,F1撤离后,若要A处抬起关闭出口,弹簧的弹力至少为牛。
  • 19.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如图所示。结合实验过程回答:

    (1)、实验时应取尾鳍色素少的小活鱼,用浸湿的纱布把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把小鱼放在培养皿上,用盖住鱼尾。
    (2)、用显微镜观察时选择的物镜是 (选填“低倍镜”或“高倍镜”)。
    (3)、图中1、2、3表示血管,判断血管2是毛细血管,理由是
  • 20. 如图所示,中国“人造太阳”——大型核试验装置“东方超环”取得重大突破。

    (1)、“东方超环”的反应原理与太阳类似,通过(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
    (2)、核能转化为内能,可获得上亿摄氏度的高温,但内能不会自动地转化为核能,这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性。
    (3)、“人造太阳”加热功率达1×1012W,若利用“人造太阳”发电,发电效率为60%,则每小时发电量达 焦。
  • 21.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小球,甲球由可伸长的橡皮筋系住,乙球由不可伸长的细绳系住,都从同一水平高度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各自第一次到达悬点正下方A点时,橡皮条长度恰好与细绳长度相等,不考虑橡皮筋重、绳重及空气阻力大小。

    (1)、从释放到各自第一次到达A点过程中,两小球重力所做功WW。(三空均选填“>”、“<”或“=”)
    (2)、两球各自第一次到达A点时的速度vv
  • 22. 小科对一包固体粉末中的成分进行鉴别,粉末中可能含有 CaCO3、NaCl、Na2CO3、K2SO4、KOH、C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仅由步骤Ⅰ可知,固体粉末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2)、步骤 Ⅱ 中分离出B和C的操作称为
    (3)、写出步骤Ⅳ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4)、结论: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 23. 小明研究氢氧化钙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

    (1)、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实验。(填写图中的序号)
    (2)、小明发现将盐酸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没有观察到有明显现象,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然后再滴入盐酸,若观察到则证明二者发生反应。
    (3)、图乙表示实验③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种类在反应前后的变化,★表示的离子是
    (4)、实验结束后,将实验②和③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沉淀消失,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24. 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它存在于所有已知动物(包括人)的各个结构中,特别在肝脏中以高浓度存在.小金以新鲜猪肝研磨液为原料,用如图甲装置探究了浓度对过氧化氢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实验步骤:

    ①在室温下取0.15g猪肝研磨液和10mL蒸馏水加入图甲锥形瓶中,搅拌后塞紧橡皮塞。

    ②用注射器A从容器中抽出2mL气体,用注射器B将2mLH2O2溶液注入容器中,固定注射器A、B活塞,采集数据,直至反应结束。

    ③用0.3g、0.6g猪肝研磨液,重复上述实验,获取瓶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

    (1)、过氧化氢酶在肝脏中起催化作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 酶同样也具有催化作用(填一种酶即可)。
    (2)、步骤②操作的目的是 
    (3)、小金分析相关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4)、小金将一张滤纸片浸入一定浓度的新鲜肝脏研磨液中,取出晾干后,投入到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中,发现滤纸片先下沉后上浮,请对此现象做出解释 
  • 25. 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车祸的危害程度与汽车的动能大小有关,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汽车的动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假设】由“十次车祸九次快”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速度有关;由“安全驾驶莫超载”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质量有关。

    【进行实验】他们做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用金属球模拟汽车,让金属球从斜槽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碰到水平面上的物块,将物块撞出一段距离。

    (1)、【分析论证】分析甲、乙两图的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到的结论是:
    (2)、【实践应用】用甲、丙两图的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可以解释汽车

    (选填“超载”或“超速”)行驶时危险性更大的原因。

    (3)、【评估交流】如果换用图丁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选择合适的器材可以研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 (选填“质量”、“速度”或“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4)、他们由此还联想到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让同一小车沿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向下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表面运动直至停止。在水平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小车在玻璃、毛巾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 , 则P1P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6. 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信息1:难溶的碳酸盐受热易分解为氧化物和二氧化碳。

    信息2:二氧化碳能与锌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

    化学方程式为:Zn + CO2 = ZnO + CO

    信息3:酒精灯的加热温度为400~500℃,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左右。

    (1)、装置B里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锌的化合价。(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装置E的作用是  , 从实验安全或环保角度考虑,上述实验装置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3)、若D装置硬质玻璃管中氧化铁全部还原成铁,冷却后称量铁的质量比反应前氧化铁的质量减少了2.4克,则加入a管中氧化铁的质量是 克。
  • 27. 科学学习小组用图1所示电路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部分器材的规格已标明)。

    (1)、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很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填字母)。
    A、更换小灯泡 B、检查电压表是否断路 C、检查开关是否接触不良 D、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2)、小组同学进行了六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在U﹣I图像中描点,得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如图2所示,则根据记录的数据和图像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3)、实验中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可能为 ____。
    A、5Ωㅤ2A B、10Ωㅤ2A C、20Ωㅤ1A D、30Ωㅤ1A
    (4)、实验结束后,他们继续对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关系进行了探究,则他们画出的U﹣I图像应为图3中的哪一条虚线 。(选填“①”“②”或“③”)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28题 6分,29题5分,30-32各8分,共35分)

  • 28.  如图所示,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

             

    (1)、在科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2)、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与鹰的关系是
    (3)、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
  • 29. 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10g稀盐酸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边回答:

    (1)、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30. 如图甲所示的装置,A是重15N的空吊篮,绳子B(与A相连)和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00N和50N。质量为50kg的小张同学将A提升到高处,施加的拉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A上升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忽略绳重及摩擦。

    (1)、B上方的滑轮属于(选填“定滑轮”、“动滑轮”)
    (2)、第2s内拉力F的功率为多少?
    (3)、此装置最多能匀速运载多重的货物?
  • 31. 小科用过量的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得到了含有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为了探究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00克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240g碳酸钠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称量相关质量,所测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40

    40

    40

    40

    40

    40

    每次产生气体的质量/g

    4.4

    4.4

    2.2

    0

    0

    0

    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g

    0

    0

    5

    m

    10

    0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m的数值为 
    (2)、求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3)、如图甲表示原混合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和数量,请在图乙中画出第3次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的相关离子数量柱状图。
  • 32. 如图1所示为某型号室内加热器,有高温和低温两个挡位,额定电压为220V,高温挡和低温挡的额定功率分别为2200W和1000W,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求:

    (1)、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加热器处于 (选填“高温挡”或“低温挡”)。
    (2)、电阻丝R1的阻值。
    (3)、在额定电压下,使用高温挡工作1h,电加热器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4)、关闭其他所有用电器,单独使用该加热器在低温档工作15分钟观察到表盘转动96转,此时加热器实际功率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