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南苑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12月独立作业检测九年级科学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监测 九年级科学试题卷
-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卷 九年级科学
-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抽测科学试题
-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调测试卷 科学卷
-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同步练习
-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卷
-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练习
-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节生物群落同步练习
-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节种群同步练习
-
1、如图甲所示是一种利用紫外线杀菌的筷子盒,内置“220V 4W”的紫外线灯管,装入干燥筷子只需3~5分钟即可完成杀菌消毒。取筷子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如图乙。(1)、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对筷子进行消毒属于 。(2)、紫外线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安(保留2位小数)。(3)、已知O点为支点,经测量,筷子的总质量为36克,OC为18厘米,B点是OC的中点,F1撤离后,若要A处抬起关闭出口,弹簧的弹力至少为牛。
-
2、2024年9月10日,华为以惊人的“三折叠”设计震撼了全球科技界。“三折叠”手机屏幕的主要材料是聚酰亚胺(PI)薄膜,其化学式为(C16H66O6N2)n。(1)、聚酰亚胺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一个聚酰亚胺分子中碳、氢、氧、氮原子个数比为。(3)、相较于传统的玻璃膜,PI薄膜的使用大大减轻了手机的质量,并使手机在反复折叠过程中仍保持屏幕的平整度,即使在高温环境和多次触压下也不易变形,延长使用寿命。下列P1薄膜的性质有利于实现其用途的是____。(可多选)A、密度较小 B、强柔韧性 C、低透光率 D、高耐热性
-
3、科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 以下研究的实验中 ,方法或实验目的不合理的是( )A、研究动能的影响因素时 ,用木块被小球撞开的距离来判断动能大小,运用了转换法 B、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换用不同的钩码且调整其在横梁上的位置,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 C、研究物体重力势能与高度关系时,控制物体质量相同,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D、用小球与短棒搭建分子,运用了模型法
-
4、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0a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 B、b点溶液中溶质有2种 C、c点溶液的pH>7 D、x值为106.0
-
5、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中的三个冲程 。对于缺少的一个冲程名称及顺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吸气冲程 ,应在甲之前 B、压缩冲程 ,应在甲、 乙之间 C、做功冲程 ,应在乙、丙之间 D、排气冲程 ,应在丙之后
-
6、关于人体内的葡萄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图1,进餐一段时间后,葡萄糖主要是通过②吸收进入血液 B、如图1,人体内的葡萄糖除来自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可来自③中的糖原分解 C、如图2,被人体吸收的葡萄糖,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四个腔中的① D、如图3,尿检显示含有葡萄糖,是因为③不能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重吸收所致
-
7、我国发明的新型钛合金,为“奋斗者”号下潜万米海底、从事科考任务解决了材料难题 。工业制取金属钛的主要反应是:①2FeTiO3+6C+7Cl22FeCl3 + 2TiCl4 + 6CO;②2Mg+TiCl4 = 2 M g C l2 +Ti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FeTiO3 属于氧化物 B、钛合金是一种金属单质 C、反应①中体现了碳的还原性 D、TiCl4中 ,钛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1 : 4
-
8、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斜面的长为s、高为h,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运动到顶端的过程中,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f,关于该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拉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平衡力 B、拉力做功 W=Fh C、该斜面能省功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9、女儿红是一种传统黄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浓郁的文化内涵而受到广泛认可。下列有关女儿红酿制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糖化”: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C、“蒸馏”: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得到白酒 D、“窖藏”:封存后产生具有醇厚香味的物质
-
10、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称量固体NaOH C、保存 NaOH 溶液 D、测 NaOH 溶液的pH
-
11、动能回收是现今电动汽车的节能技术之一,其原理是正常行驶时电机带动车轮转动,车辆前进;制动时(刹车)电机通过差速器使得电机逆向旋转,启动发电功能,并储存到电池中,以减少能源损失和提高能效。XX电动汽车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进行了1天动能回收测试,数据如表2所示。(注:电池包总输出的电能等于消耗电池容量加动能回收的电能)
XX 电动汽车
车重(Kg)
2200
快速充满电时间
2.5h
最大续航里程(Km)
700
电池容量(kW·h)
180
百公里加速时间(s)
4.6
能量利用率
80%
表1
动能回收测试
行驶总路程(Km)
400
电池包总输出(kW·h)
120
动能回收(kW·h)
20
表2
(1)、制动时电机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是。(2)、动能回收测试当天该电动汽车的平均牵引力为多少? (能量利用率80%)(3)、若路况与动能回收测试相同,该电动汽车一次充满电能否达到其最大续航里程?(通过计算回答) -
12、往100g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8%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曲线,分析并计算:(1)、a→b段表示氢氧化钠与混合物中的发生反应。(2)、c点时溶液中溶质是。(3)、求反应前混合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
-
13、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 400N的窗玻璃,所用的竖直拉力为 250N,窗玻璃上升的高度为 10m,用时 50s。求:(1)、所做的有用功 W有;(2)、工人所用拉力的功率 P;(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
-
14、人体是一个协调配合、和谐统一的整体。如图为小科同学精心绘制的消化、呼吸、泌尿、内分泌和循环系统间关联的概念图解,其中①②代表气体,③④代表生理过程。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答:(1)、吃的早餐主要在消化道中的处被消化和吸收,后随血液送达组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利用,提供能量。(2)、若体检时发现尿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填序号)所示的生理过程异常所致。(3)、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肾小球壁、肾小囊内壁等结构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交换。这充分体现出结构和功能相的生物学观点。
-
15、安全用电,人人有责。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是家庭电路示意图。插座与灯泡的连接方式是联。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测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三个孔中都不发光,则电路故障是断路。(2)、家用电能表如图2所示。能接入电路中用电器的最大总功率为W。若家中仅有电饭锅工作,5min内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300次,电饭锅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是J。
-
16、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快慢,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酵母菌混匀,制成酵母葡萄糖液,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定葡萄糖初始浓度值为 44.1g/L。
②取12支试管,等分成A、B两组,在A组试管中各加入5毫升酵母葡萄糖液且不密封,同时在B组试管中____,将两组试管同时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
③15分钟后测定葡萄糖浓度值,求平均值,再分别计算有氧、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速率,数据记录如下表。
葡萄糖浓度(g/L)
葡萄糖分解速率 g/(L·分钟)
A 组
33.6
0.7
B组
38.1
(1)、②中空白处的步骤为。(2)、表中空白格的数值为。(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4)、实验中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的目的是。 -
17、小科在学习金属活动顺序表时发现,氢排在铜的前面。推测氢气可以置换出铜盐溶液中的铜,但在向硫酸铜溶液中通氢气后没有观察到有金属铜生成,产生了疑问。查阅资料后,重新实验,证明了推测。
【查阅资料】
①石墨含大量气孔,能导电可以作为电极。
②活性氢(用H2 表示)可以在常温下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③电解水时附着在电极上的氢气为活性氢,但一般电极上附着的活性氢极少。
【实验研究】
1.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利用某金属和石墨充当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
2.当石墨电极上有大量气泡出现时,取出石墨电极,立即将其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石墨电极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
3.将红色固体放入稀硫酸中,没有变化,证明氢气可以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实验分析及拓展】
(1)、图中石墨电极为(选填“电极 a”或“电极b”),其电极上产生了活性氢。(2)、请写出活性氢(H2)可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3)、小科同学将反应后的金属电极也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电极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能否证明金属电极上也产生了活性氢,为什么? 。 -
18、某同学在电学实验的复习时,进行了如下的知识梳理:(1)、在利用图甲“测量未知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2)、在利用图乙“研究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让小灯泡的温度逐渐升高的操作是:向A端调节滑片使灯泡的亮度逐渐变。(3)、在利用图乙“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的实验原理是:。(4)、在利用图丙“研究电功率与电压的关系”中将两个规格不同(阻值不同)的灯泡串联的目的是:。
-
19、小科学习了碱和盐的性质后,将少量硫酸铜溶液滴入2毫升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观察到预期的蓝色絮状沉淀,这是为什么呢?
【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放热,使氢氧化铜的溶解度增大。
猜想二:生成的氢氧化铜继续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所示:
(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科应选择两组实验进行对比。根据实验结果,猜想一(选填“成立”或“不成立”)(2)、若猜想二正确,则C 中“?”处应填写的现象是。(3)、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可溶物。小科再次做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时,他应该怎么做才能立即观察到预期的蓝色絮状沉淀? 请你写出一种方法:。 -
20、小科想知道标有“3.8V”字样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于是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电源电压保持6伏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1A”。(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小科观察到两电表的示数情况是 , 由此判断故障是小灯泡断路。(3)、排除故障后,小科进行了正确操作,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发光情况
很暗
较暗
较亮
亮
很亮
电压 U/伏
1
2
3
3.8
4.5
电流 I/安
0.2
0.22
0.25
0.30
0.34
由表中数据可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瓦。
(4)、小科根据表中数据,计算了各次实验中灯丝的电阻,分析后认为,闭合开关前灯丝的电阻小于 5欧,小科的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