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2015年广西柳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2015年广西桂林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017届山东省临清、高唐两地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
- 2017届湖南省祁阳县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2017届湖南省江华县水口中学江华县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下面一组照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坚守阵地的苏军战士
遭到轰炸的珍珠港美军机场
何应钦(左)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书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
2、两次工业革命都有大量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重大发明,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A、蒸汽机车 B、铁路 C、珍妮纺纱机 D、汽车
-
3、70年前,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颁布,这次会议还有什么重要内容( )A、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B、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D、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
4、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A、“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要和平,争民主” D、“打倒列强,除军阀”
-
5、历史解释是在史事的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对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陈独秀、胡适、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锋 B、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 C、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 D、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
-
6、以下是以“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为主题绘制的时间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时间轴中任选两例史事,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主题,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史论结合,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展轨迹完全超出了各国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预料。他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局势却变成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他们本以为战争是单纯的军事较量,却变成了倾注全部国力的长期消耗的总体战。
材料二 从表面看来,尽管一战后欧洲依然是世界的中心,但实际上没有一个发达的欧洲国家是真正的胜利者。这场战争恰恰是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并在实际上结束了欧洲的全球霸权时代;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实际预示了未来国际格局发展的趋势。美国的参战使国际力量的中心开始从欧洲向大西洋彼岸转移。战争还使欧洲人第一次深深地怀疑西方文明的基本走向,使欧洲形成了更为广泛而普遍的厌战、恐战的社会情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全方面的、深刻的。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1)、根据材料一,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特点。(2)、材料二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全方面的、深刻的。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理由。 -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60年代,英国商人、发明家及制造商为降低劳动成本,促成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等一系列纺织工具的发明。1780年后的20年中,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近200倍,至1815年,凭借这些出口,英国几乎在全球棉纱和棉布贸易中击败其他世界竞争对手。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的全球史》
材料二: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个
工人数量/个
产值/千卢布
1860 年
99
11600
7954
1879 年
287
42000
51937
——摘编自《俄国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列宁对俄国的国情进行了具体分析。在列宁看来,俄国无产阶级分布相对集中,组织性和革命性较强,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成熟的革命政党领导。列宁还看到,已经进行了三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国际范围来说,两个帝国主义国家集团在战争中互相厮杀,削弱了彼此的力量,使得俄国无产阶级有可能突破俄国这个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取得革命的胜利。
——摘编自陈之骅《纪念俄国十月革命90周年》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简述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分析引起其变化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 -
9、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看完《物种起源》后,马上给作者写信说:“如果是必须的话,我准备接受火刑,也要支持你的理论。”该“作者”是( )A、牛顿 B、巴尔扎克 C、法拉第 D、达尔文
-
10、下列交通运输工具中,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创造的有( )
①火车 ②汽车 ③汽船 ④飞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1、有人说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大多只是“道具”,因为许多事情已由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决定了。这说明巴黎和会( )A、被大国所操纵 B、体现平等协商 C、复苏德国经济 D、维护世界和平
-
12、1921年春,苏俄出现了波及30多个省的严重饥荒,农民对苏维埃政权产生强烈抵触情绪,引发叛乱。为了解决危机,苏俄调整了经济措施。这个措施是( )A、进行了二月革命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领导了十月革命 D、实施新经济政策
-
1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法两国军队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多,这场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这场战役发生的地点是( )A、萨拉托加 B、萨拉热窝 C、凡尔登 D、索姆河
-
14、19世纪,欧洲小学教育大规模发展,基本教育成为强迫性的公民义务。1870年到1900年间,德国的文盲率从2%降低到0%,意大利的文盲率从59%降到33%.这一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经济的需要 B、民主化进程加快 C、人权意识的增长 D、科学事业的进步
-
15、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巨大变革,其中生产组织形式的飞跃表现在( )A、工厂制度到垄断组织 B、轻工业到重工业 C、蒸汽化到电气化 D、无产阶级到资产阶级
-
16、下图反映了( )A、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衰亡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 C、世界逐步连成一个整体 D、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
17、在1861年之前,the·United·States通常被用作复数名词。在1865年之后,the·United·States变成了一个单数名词。这一变化意在说明南北战争( )A、推进了国家的统一 B、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解决了社会的矛盾 D、减少了联邦的数量
-
18、如果将“章西女王”“玻利瓦尔”这两个英雄人物放在一起比较,他们的共同点是( )A、带领国家赢得了独立 B、都发起了资产阶级革命 C、都领导了反殖民斗争 D、都使国家内部获得统一
-
19、导致下图中所示煤产量占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珍妮机的发明与使用 C、内燃机的发明与使用 D、汽车的发明与使用
-
20、在16世纪的意大利,以第一人称书写的日记或日志逐渐增多。这些日记或日志主要记载家庭和个人情况,唤醒了民众的自我意识。这种现象的出现( )A、推动了启蒙运动高涨 B、受到了文艺复兴影响 C、提高了民众文化素养 D、保障了平民政治地位